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猪脾细胞在新城疫病毒-F株(NDV-F)诱生下,能产生抗病毒物质。此物质具有对胰旦白酶敏感,不能通过透析膜等干扰素性质。粗制猪脾细胞干扰素(PSIFN)在乳猪肾原代细胞上的平均效价为1.3×10~5U/ml。用猪干扰素预处理细胞,再加诱生剂,可提高PSIFN产量。PSIFN对酸(pH2.5),加热(56℃),表面活性剂(0.1%SDS)处理均敏感。比较了PSIFN在几种异种细胞上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在人胚肺细胞上其效价为2.24×10~6u/ml,这比在猪肾细胞上测得的效价高十几倍。在兔肾和小鼠细胞上效价分别为3.2×10~3u/ml和1.15×10~3u/ml。上述结果表明猪脾脏可作为生产高效价外源性干扰素的良好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胶剂以应用于临床。重组人干扰素α2a以卡波普940NF为基质,加入保湿剂、保护剂、防腐剂制成外用凝胶,用于治疗单纯疱疹、带状疱诊、尖锐湿疣等病毒性皮肤病。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4℃保存有效期可达2a;药效学试验表明,rhIFNα2a(20万IU/g)对HSVⅠ病毒抑制效价>103.0,HSVⅡ病毒抑制效价>104.0;毒理学试验表明,该品对皮肤无毒,无刺激性,无红斑、水肿现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2a凝胶剂可应用于临床治疗单纯疱疹及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  相似文献   

3.
人Ⅰ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 IFN-I)的诱生和应答在机体抗病毒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病毒多可逃逸宿主此类抗病毒免疫,导致感染和致病。Ⅰ型干扰素受体(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 IFNAR)是识别及结合IFN-I的一种跨细胞膜蛋白受体,其IFNAR1亚型在干扰素发挥抗病毒效应的启动阶段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IFNAR1蛋白质的表达、降解及其功能等方面,概述病毒以IFNAR1为靶点负调控IFN-I的抗病毒机制,以期为该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抗病毒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病毒学研究所邀请,法国著名病毒学家和干扰素研究专家Charls Channy于1988年11月2日访问了病毒学研究所,并报告了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干扰素研究等方面的一些进展情况。他们用Northern吸印杂交等方法证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正常细胞内会产生干扰素以及白细胞介素-3、白细胞介素-6等因子的mRNA。这时出现的干扰素不是由病毒诱生,而是在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肿瘤坏死因子  相似文献   

5.
10例正常人外伤脾及8例各种疾病切除的脾,取其全脾细胞,在体外分别用美洲商陆(PWM)及中国商陆皂甙诱生出的干扰素,证明是免疫干扰素(IFN—r);10例外伤人脾以PWM诱生IFN—r平均效阶为3.40±0.59Log CPI50u/ ml,以中国商陆皂甙诱生效价为2.92±0.42Log CPI50u/ml两者效阶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8例各种病人脾细胞以美洲商陆诱生出IFN—r效价平均达3.69±0.35Log CPI50u/ml;以中国商陆皂甙诱生者,平均效价为3.01±0.35Log CPI50u/ml两者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讨论中关于美洲商陆对人外伤脾及病人脾细胞诱生的IFN—γ效价皆较高于病人脾的原因,认为除两种商陆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外,又可能与两者能否同时激活T及B细胞有关。文中强调不应使用癌症转移的脾细胞诱生IFN—r,因为产量不高,对人使用不安全。  相似文献   

6.
β干扰素(IFN-β)是一种在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而肝细胞作为肝炎病毒的宿主细胞被认为具有IFN-β诱生的能力,但目前尚未建立合适的体外人肝细胞模型用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细胞干扰素系统的相互作用。为此,本研究选取了3株人肝细胞系PH5CH8、Huh7、HepG2作为研究对象,以IFN-β诱生剂新城疫病毒(NDV)与多聚次黄苷酸-胞苷酸〔poly(I∶C)〕处理细胞,从转录、蛋白水平及功能学角度检测产生IFN-β的能力。结果显示,与Huh7和HepG2细胞相比,PH5CH8细胞经NDV与poly(I∶C)诱导可产生高水平的IFN-β。进一步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比较3株细胞系内IFN-β诱生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PH5CH8细胞相比,Huh7和HepG2细胞内多种信号蛋白的表达水平偏低。本研究结果为选择合适肝细胞系用于HBV与干扰素系统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重建IFN诱生系统选择性缺陷的肝细胞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了5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诱生干扰素的水平,以及18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发现前者体外诱生干扰素的水平显著下降,并与病程转归有密切关系;后者淋巴细胞转化指数低于正常,但与干扰素水平之间无平行关系。本文还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体外诱生干扰素水平下降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用聚I:C-环己亚胺-放线菌素D系统超诱导生产人,干扰素(HuIFN-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但其影响因素很多。为了探讨用国产聚I:C代替进口产品大量生产干扰素的可能性,以及寻找合适的诱生条件提高干扰素产量,我们对一些影响超诱导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病毒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共同协作完成的国家科委重点攻关项目“人aD型基因工程干扰素的研制”,于2月12日在北京通过专家们的鉴定。 该研究首先建立了人白细胞干扰素高效诱生系统,从新城疫病毒诱生的人脐血白细胞中提取及纯化12S聚(A)RNA,经反转录后,建立了人白细胞干扰素基因无性繁殖系;经酶谱及部分DNA序列分析,证明所克隆的人干扰素基因属aD型。通过一系列的基因操作,使人aD型干扰素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获得高效  相似文献   

10.
在培养的人心肌细胞上研究了黄芪、人参抗Cox B-3及Echo-19病毒的作用及诱生干扰素的效应,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分别作用于人心肌细胞48小时及感染病毒的心肌细胞在含药物的营养液中培养均可降低细胞对两种病毒感染的敏感性,此作用与药物诱导心肌细胞产生IFN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科研人员用遗传工程首先在我国成功地组建细菌合成人干扰素,为进一步大量生产干扰素打下了基础。 该所从1978年开始重视干扰素遗传工程的研究,1979年从人白细胞制取α-ILN,并用于临床,证明人脐带白细胞诱生IFN能力比成年人白细胞高。1980年建立了mRNA转  相似文献   

12.
C57BL/6小鼠经腹腔感染MCMV后,唾液腺可持续分离出病毒102天以上。在感染后6小时至32天内,血清中未能测到>1:4的干扰素活性。然而,MCMV感染小鼠的脾细胞在体外仍具有产生干扰素的能力。除MCMV感染后第5天对NDV诱生干扰素滴度略有低下外,其他感染组与对照组小鼠脾细胞对NDV诱生α/β干扰素与Con A诱生γ干扰素的滴度均无显著差异。感染鼠脾细胞与经紫外线灭活后的MCMV感染的同品系鼠胚细胞共培养也能产生干扰素,其高峰在MCMV感染后第9天。此种干扰素不耐pH2处理,经抗干扰素血清中和试验鉴定为γ干扰素。此外还进一步证明,尽管在感染后第5天的鼠脾平皿贴壁细胞(主要为巨噬细胞)中仍能分离到MCMV,但此细胞组分在体外用NDV诱生后产生的α/β干扰素滴度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因此认为:C57BL/6小鼠持续感染MCMV后,血清中未能测到干扰素,并非由于MCMV感染直接抑制鼠脾细胞产生干扰素反应的能力。整体动物在MCMV感染后干扰素反应低下可能与体内存在其他免疫调节性体液因子或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用手术切除的正常人新鲜扁挑体细胞制各白细胞干扰素,较适宜的条件是扁桃体在离体后8小时内应用,以1640作为培养液,按每毫升含10个活细胞、200IC粗干扰素起动、128HA的NDV诱导培养18—24小时,pH不低于7.0,能较稳定地获得效价平均>40,000IU/ml 的粗干扰素。因粗干扰素效价较高,用KcNs一乙醇法进行一次纯化,部分纯品的比活性即可>10。IU/mg蛋白,回收率50—60%,产品的各项生物制品指标均符合美国NIH标准。一颗新鲜扁挑体一般可得到200—500×107个活淋巴细胞,约相当于400—1,000ml血所分离得到的白细胞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血源困难和价格昂贲的问题,扩大了生产白细胞干扰素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4.
自Isaacs及Lindenman在研究流感灭活病毒干扰现象中发现了一种称之为干扰素的物质之后,近2-3年来,一些学者报告在感染虫媒病毒的鸡胚细胞培养中、动物机体中,都证明有干扰素的产生。我们以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鸡胚组织培养,在病毒培养液中发现了一种同干扰素类似的物质。 (一)干扰素的制备取9日龄的鸡胚去头及爪,置于盛有玻璃珠的瓶中,加适量的Hanks液摇动处理。按300毫升维持液加经处理的鸡胚组织2.0克,置于2,500毫升容积的大方瓶中培养。  相似文献   

15.
病毒诱导草鱼产生干扰素活性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邵健忠  钱凯先 《病毒学报》1998,14(4):346-351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了病毒诱导前后草鱼外周血中干扰素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病毒诱导的草鱼血清中出现明显的干扰素抗毒活性,25℃水温下诱导3天,其活性达到高峰,在草鱼细胞中的效价可达11.08±0.58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并对其质量和局部用药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将重组人干扰素α2b经制粒干燥,用酸、碱分开制粒法制备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按照《中国药典》对其性状、重量差异、崩解时限、pH、干扰素效价、水份含量、稳定性以及局部刺激性进行了考察。结果:本品处方、工艺合理,制备过程对干扰素生物活性影响较小;制剂质量符合规定,在4℃低温条件下保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局部刺激试验对家兔阴道组织无明显的刺激性。结论:该制剂质量稳定、可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干扰素α2a滴鼻剂抗病毒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干扰素滴鼻剂抗病毒药效作用,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及建立流行性感冒动物模型,对不同浓度的干扰素滴鼻剂进行了体内外抗病毒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在体外有抑制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柯萨奇B3病毒的作用,对单纯疱疹病毒有部分抑制作用。在体内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肺炎。可见,重组人干扰素α2a滴鼻剂在体内外均有较明显的抗呼吸道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病毒产量减少试验,在A_(540)细胞上观察α和γ干扰素联合应用的抗病毒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协同倍数为5-16倍;协同作用由干扰素本身的性质所决定,与其它成分无关;α干扰素不能促使γ干扰素加快透生抗病毒状态的建立;故认为协同作用的产生与两型干扰素的细胞受体不同以及抗病毒的生化途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与感染》2010,5(1):25-25
B型柯萨奇病毒(CVB)属于肠病毒科,与包括心肌炎在内的许多疾病相关。本研究发现MDA5及其接头分子MAVS介导针对该病毒的Ⅰ型干扰素反应。在该病毒感染的鼠模型中,无论MAVS或MDA5表达缺失都将导致工型干扰素诱生障碍以及小鼠早期死亡。同时对感染CVB的MDA5与MAVS基因敲除小鼠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胰腺与肝脏均存在坏死现象。  相似文献   

20.
1982年,我们用新城疫病毒F株诱生的人脐血白细胞mRNA逆转录成cDNA,建立了人α型干扰素基因无性繁殖系,经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以及采用化学法就HaeⅢBglⅡ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