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短柄南蛇藤叶普通粉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提取短柄南蛇藤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鉴定出5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24%,其中含量大于2%的分别为油酸31.59%、13-十八碳烯29.74%、棕榈酸4.41%、反-2-己烯醛3.36%、异丁基邻苯二甲酸酯3.26%、香叶基丙酮2.30%.结论:该文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短柄南蛇藤叶普通粉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独角莲中的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P-5MS5%PhenylMethyl Siloxane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独角莲微粉中分离并鉴定出31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91.571%,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0%分别确定为己醛(Hexanal)21.485%,2-庚醇(2-Heptanol)14.363%,1-辛烯-3-醇(1-Octen-3-ol)10.911%,樟脑(Camphor)6.136%,2-正戊基呋喃(2-Pentylfuran)3.603%,菲(Phenanthrene)3.549%,异丁基邻苯二甲酸酯(Isobutyl phthalate)3.549%,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3.176%,3,8-Dimethyl-5-(1-methylethylidene)-1,2,3,4,5,6,7,8-octahydroazulene-6-one3.002%,芫妥醇(LinaloolL)2.048%。除己醛和壬醛外其余29个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3.
天南星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天南星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52个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分别确定为间位甲酚(m-Cresol)5.31%,芫妥醇(Linalool L)3.69%,2,2’-次甲基呋喃(Furan,2,2’-Methylenebis)2.8%,2-糠基-5-甲基呋喃(2-Furfuryl-5-Methylfuran)2.52%,苯乙烯(Styrene)2.48%,2-烯丙基呋喃(Furan,2-(2-propenyl))2.15%,2-呋喃甲醇乙酸酯(2-Furanmethanol,acetate)2.12%。结论:52个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4.
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桑寄生(Herba Taxilli)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桑寄生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出132个组分,鉴定出66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78.91%。桑寄生挥发性成分大于2%的为苯甲醛13.97%,苯乙烯11.42%,芳姜黄烯7.89%,桉树脑3.89%,α-姜烯3.59%,γ-姜黄烯2.78%,壬醛2.07%。  相似文献   

5.
绣线菊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绣线菊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59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91%),鉴定出46个,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分别确定为棕榈酸(palmitic aci,20.41%),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10.78%)亚麻酸(linoleic acid,6.02%),十五烷酸(pentadecylic acid,5.11%),9-十六碳烯酸(9-hexadecenoicacid,3.42%),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3.41%),壬醛(Nonanal,2.99%),亚油酸(oleic acid,2.98%),正己醇(1-hexanol,2.95%),月桂酸(lauric acid,2.13%).  相似文献   

6.
土茯苓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土茯苓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土茯苓(Smilax glabraRoxb.)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了40个化合物,鉴定出22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7.88%,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1%的分别确定为棕榈酸17.87%,萜品烯-4-醇7.533%,亚油酸6.775%,正壬烷4.509%,8,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2.215%,α-雪松醇1.81%,甲基棕榈酯1.293%。结论:22个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7.
忍冬藤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忍冬藤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忍冬藤(Loruicera japonica Thunb)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89个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分别确定为芳樟醇(Linalool L)7.98%,丹皮酚(Paeonal)3.73%,苯甲醛(BenzaJ-dehyde)3.46%,壬醛(Nonanal(CAS))3.19%,3-乙烯基吡啶(Pyridine,3-Ethenyl)3.11%,正庚醛(N-Heptanal)2.56%,3-羟基-1-辛烯(1-Octen-3-ol(CAS))2.02%。结论:89个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秦芄(Radix Centianae Macrophyllae)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秦芄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出8个组分,鉴定出7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91.40%.秦艽挥发性成分大于1%的分别确定为萜品烯-4-醇1.224%,(E,E)-2,4-癸二烯醛1.295%,棕榈酸乙酯32.009%,棕榈酸54.608%.结论:首次报道了用GU/NS对秦艽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为该类植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必要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槲寄生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槲寄生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出119个成分,确定了6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7.31%。结论:槲寄生挥发性成分大于2%的化学成分有12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蒲桃种肉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汽蒸馏提取蒲桃种肉普通粉和超微粉挥发油,采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蒲桃种肉普通粉和超微粉中分别分离鉴定出21种和15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81.994%和85.449%。蒲桃种肉的2种粉末挥发油成分中,共含有13种相同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为β-石竹烯(18.623%普通粉、20.304%超微粉)。  相似文献   

11.
仙人掌中槲皮素提取条件的正交设计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和回流法从仙人掌中提取槲皮素。试验表明:回流法提取的效率高于浸渍提取法。通过对溶剂种类、浓度、回流提取时间和仙人掌粉末粒度4个因素的选择,并以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得出最佳回流提取工艺为:过60目筛的干燥仙人掌粉末加浓度为95%甲醇回流3 h。  相似文献   

12.
仙人掌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仙人掌红色素是从仙人掌科(Gactaceae)仙人掌属植物(Opuntia dillenii (Ker-Gawl.) Hawl)的成熟果实中提取的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在pH2—8范围内呈鲜艳的紫红色。色素的主要化学成份是甜菜花青素(betacyanines):甜菜甙(betanin)。本色素为水溶性色素,对光、热不稳定,抗坏血酸能提高色素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The present paper reports that 0.17% fragrant, yellowish green colored volatile oil was obtained from 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 by steam distil- lation with the following physical constants: nD20 1.4824, d1515 0.9059, [α]D25 -18.6 (c=1.1,CHCl3). 2. From the volatile oil a large amount of palmitic acid was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its rap, elementary analysis and IR. 3. The volatile oil was divided into the acidic portion, the constituents in which were later transferred into their methyl esters (A), and the neutral and phenolic por- tion (B). (A) and (B) were analyzed by GC and GC-MS. The result of analysi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59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ndentified in the volatile oil; (A) con- sisted of 20 and (B) consisted of 39 constituents. 4. From the results as shown in the GC figures I and 2, hexahydrofarnesylacetone, being a rarely occured constituent in the natural product, and dibutyl phthalate might be considered to be the principal neutral costituents, just as the hexadecanoic acid and margaric acid to be the principal acidic constituents in the volatile oil of 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  相似文献   

14.
云南干巴菌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云南干巴菌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49种组分。其中主要成分为业油酸甲酯、棕榈酸、1,1-二乙氧基乙烷、苯乙醛、十六碳烯酸、十五烷酸、邻苯二甲酸二丁 、苯甲酸、苯乙醇、硬脂酸、二十一烷、肉豆蔻酸、十八碳烯酰胺、苯乙酸等,其中亚油酸甲酯的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27.12%,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0%。  相似文献   

15.
黄花补血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了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补血草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研究,鉴定出70种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82.12%。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2-硝基乙醇(59.63%)、正二十四烷(3.71%)、二苯胺(2.31%)、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79%)、正二十一烷(1.57%)、丙二醇(1.40%)等。  相似文献   

16.
从米邦塔仙人掌正丁醇部分分离到10个化合物。应用色谱和光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β-羟基-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2)、2,3,4-三羟基戊酸(3)、4-甲氧基桂皮酸(4)、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5)、5-羟基阿魏酸(6)、4-羟基肉桂酸(7)、原儿茶酸(8)、n-butyl eucomate(9)和eucomic acid(10)。化合物2~10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广西灵香草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又名零陵香,为报春花科(Primulaceae)排草属(Lysimachia L.)植物,主产广西、云南、广东、四川、贵州等地[1].灵香草性味甘、淡、平,具行气、止痛、驱蛔功能,药理实验证明具有抑制流感病毒作用[2]; 其挥发油香气浓郁且持久,是烟用香精的重要赋香剂之一.  相似文献   

18.
巴戟天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巴戟天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巴戟天(Radix morindae offtcinalis)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34个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分别确定为L-龙脑(Bomeol L)29.28%,α-姜烯(Alpha—Zingiberene)4.88%,2-甲基-6-对甲基苯基-2-庚烯(Ar-Cureumene)4.49%,1-己醇(1-Hexanol)3.40%,β-倍半水芹烯(beta—sesquiphellandrene)3.34%,2-戊基呋喃(2-Amylfuran)3.32%,正壬醛(n—nonanal)2.17%,樟脑(L—camphor)2.07%,β-没药烯(bete—Bisabolene)2.06%。结论:34个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9.
粉绿铁线莲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青海粉绿铁线莲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59种组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十六酸乙酯,9,12,15-十八三烯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十九烷,正二十五烷,正二十六烷,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十八烷酸乙酯,N-苯基-萘胺等,其中十六酸乙酯的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24.06%,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8%。  相似文献   

20.
缺萼枫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缺萼枫香叶中的挥发油,首次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44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9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04%,主要成分为n-棕榈酸(27.03%)和9,12,15-十八酸(13.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