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樟科木姜子属植物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一新种即沧源木姜子Litsea cangyuanensis J.Li et H.W.Li;一中国新纪录种白叶木姜子L.albescens(Hook.f.)D.G.Long;3个新异名:大叶木姜子L.chunii Cheng var.longipedicellata Yang f.latifolia Yang归并到高山木姜子L.chunii Cheng,狭叶桂北木姜子M.subcoriacea Yang et P.H.Huang val.stenophylla Yang et P.H.Huang归并入桂北木姜子L.subcoriacea Yang et P.H.Huang,狭叶华南木姜子L.greenmaniana Allen val.angustifolia Yang et P.H.Huang归入华南木姜子L.greenmaniana Allen;思茅木姜子L.szemaois(H.Liou)J.Li et H.W.Li作为新等级提升为种;并对秃净木姜子L.kingii Hook.f.与山鸡椒L.cubeba(Lour.)Pers.两者间的差异进行澄清,对台湾产的黄肉树应采用L.hypophaea Hayata和广西产的蜂窝木姜子应采用L.foveola Kosterm.进行了讨论。一个新名称:L.sinoglobosa J.Li et H.W.Li替代同名的L.globosa Yang et P.H.Huang。 相似文献
2.
描述一新种即沧源木姜子Litsea cangyuanensis J. Li et H. W. Li; 一中国新纪录种白叶木姜子L1albescens
( Hook. f. ) D. G. Long; 3 个新异名: 大叶木姜子L1 chunii Cheng var1longipedicellata Yang f1 latif olia Yang 归并到高
山木姜子L1 chunii Cheng, 狭叶桂北木姜子M1 subcoriacea Yang et P. H. Huang var. stenophylla Yang et P. H.
Huang 归并入桂北木姜子L1 subcoriacea Yang et P. H. Huang, 狭叶华南木姜子L1greenmaniana Allen var1 angustifolia
Yang et P. H. Huang 归入华南木姜子L1greenmaniana Allen; 思茅木姜子L1szemaois ( H. Liou) J. Li et H. W. Li
作为新等级提升为种; 并对秃净木姜子L1 kingii Hook. f. 与山鸡椒L1 cubeba ( Lour . ) Pers. 两者间的差异进
行澄清, 对台湾产的黄肉树应采用L1 hypophaea Hayata 和广西产的蜂窝木姜子应采用L1f oveola Kosterm. 进
行了讨论。一个新名称: L1 sinoglobosa J. Li et H. W. Li 替代同名的L1 globosa Yang et P. H. Huang 。 相似文献
( Hook. f. ) D. G. Long; 3 个新异名: 大叶木姜子L1 chunii Cheng var1longipedicellata Yang f1 latif olia Yang 归并到高
山木姜子L1 chunii Cheng, 狭叶桂北木姜子M1 subcoriacea Yang et P. H. Huang var. stenophylla Yang et P. H.
Huang 归并入桂北木姜子L1 subcoriacea Yang et P. H. Huang, 狭叶华南木姜子L1greenmaniana Allen var1 angustifolia
Yang et P. H. Huang 归入华南木姜子L1greenmaniana Allen; 思茅木姜子L1szemaois ( H. Liou) J. Li et H. W. Li
作为新等级提升为种; 并对秃净木姜子L1 kingii Hook. f. 与山鸡椒L1 cubeba ( Lour . ) Pers. 两者间的差异进
行澄清, 对台湾产的黄肉树应采用L1 hypophaea Hayata 和广西产的蜂窝木姜子应采用L1f oveola Kosterm. 进
行了讨论。一个新名称: L1 sinoglobosa J. Li et H. W. Li 替代同名的L1 globosa Yang et P. H. Huang 。 相似文献
4.
5.
6.
报道了天南星科(Araceae)斑龙芋属(Sauromatum)两种植物的型,它们的静止核均为渐变型,分裂前期染色体均为中间型,体细胞中期染色体均为2n=26,核型分别为:斑龙芋(S.venosum)2n=2x=26=14m 12sm;高黎贡山斑龙芋(S.gaoligongense)2n=2x=26=10m 12sm 4st,其中高黎南山斑龙芋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首次报道。本文还就斑龙芋属的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在尚未进行更详细的、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之前,仅从一些形态上的相似性就匆忙将斑龙芋属归并到犁头尖属是值得商榷的,并从珠芽和细胞学两方面的特性推断属与半夏属可能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樟科星盾炱 Asterina lauracearum 寄生在樟科植物的叶上,轮叶木姜子星盾炱 Asterina litseae-verticillatae 寄生在轮叶木姜子 Litsea verticillata 的叶上。新种有拉丁文和英文描述,附了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8.
樟科星盾炱Asterina lauracearum寄生在樟科植物的叶上, 轮叶木姜子星盾炱Asterina litseae-verticillatae寄生在轮叶木姜子Litsea verticillata的叶上。新种有拉丁文和英文描述,附了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9.
根据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楠属(Phoebe)中以其宿存的花被片在果时松散、先端外倾,果实球形为特征的物种,即山楠Phoebe chinensis Chun,小花楠P.minutiflora H.W.Li,竹叶楠P.faberi(Hemsl.)Chun,小叶楠Pmicrophylla H.W.Li以及长毛楠P.forrestiiW.W.Smith均应归入润楠属(Machilus),其中原先作为润楠属物种发表的竹叶润楠Machilus faberi Hemsl.应予采用,但山楠一种其种加词发表时已是晚出同名,另起新名为Machilus montana L.Li,J.Li&H.W.Li,nom.nov,而余下三种作为新组合在此发表,即:M.minutiflora(H.W.Li)L.Li,J.Li&H.W.Li,comb.nov.;M.microphylla(H.W.Li)L.Li.J.Li&H.W.Li,comb.nov.及Mforrestii(W.W.Smith)L.Li,J.Li&H_W.Li,comb.nov.。 相似文献
10.
樟科植物中脂肪酸成分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樟科11个属49种种子油和‘种果肉油的脂肪酸成分。其中樟族和木姜子族的各属种(滇新樟除外)种子油脂肪酸成分以 C_(10)、C_(12)和 C_(14)饱和或烯酸为主。而厚壳桂属、润楠和楠属种子油脂肪酸成分主要为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山苍子、天目木姜子、大果山胡椒、山橙、红脉钓樟、鸭公树和锈叶新木姜子种子油中的 C_(10)、C_(12)和 C_(14)烯酸经分离鉴定均是顺式Δ~4烯酸。 相似文献
11.
中国山茶属4种2变种核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去壁低渗法研究了我国山茶属植物4种2变种的核型。根据Levan等的命名系统,各个种的核型可简式为大理茶2n=20m+2m(SAT)+8sm;勐腊茶2n=20m+2m(SAT)+6sm+2sm(SAT);德宏茶2n=20m+8sm+2sm(SAT);苦茶2n=20m+9sm+1sm(SAT);茶2n=18m+2m(SAT)+12sm;白毛茶2n=18m十2m(SAT)+9sm+1sm(SAT)。这些种都是二倍体种(2n=2x=30),未发现多倍体。在勐腊茶核型中发现2个超数染色体(B-chromosome)。核型的不对称性表明,这些种均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的2A型核型。这些种在“随体数目和位置,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比例,着丝点端化值,染色体绝对长度”方面的变异是清楚易见的。核型的变异表明,这些种的染色体进化顺序为大理茶—→勐腊茶—→德宏茶—→普洱茶—→白毛茶—→苦茶—→茶。这一结果与张宏达提出的山茶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基木吻合。本文还讨论了山茶属植物核型的杂合性和多态性。本文中勐腊茶、德宏茶、苦茶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及大理茶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北方几种小浆果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悬钩子属、醋栗属、越桔属、沙棘属、接骨木属和五味子属等6属12种小浆果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其中绿叶悬钩子、牛迭肚和刺果茶Biao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截止目前,关于小浆果植物的核型资料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13.
木兰科属间核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我国原始木本被子植物木兰科中的木兰属Magnolia、木莲属Manglietia、含笑属Michelia、
合果木属Paramichelia、观光木属Tsoongioderdron、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鹅掌楸属Liriodendron、
华盖木属Manglietiastrum 8属代表种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各属代表种的核型公式如下:夜合Magnolia
coco 32m+4sm+2st(2SAT);灰木莲Manglieatia glauca 32m+4sm+2st(2SAT);合果木Paramichelia
baillonii 34m(2SAT)+2sm+2st(2SAT);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 32m+6sn(2SAT);拟单性木
兰Parakmeria omeiensis 56m+16sm+4st(2SAT);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32+4sm(2SAT)+2st
(2SAT);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 28m+4sm+6st(6SAT);白兰 Michelia alba 34m+4sm(2SAT)。作者对木兰科核型进化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樟科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樟科植物为我国南方常绿阔叶林重要组成成分,我国约有20属420余种。过去对于樟科花粉形态的研究仅限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记载,以台湾学者王仁礼的研究最为全面,共记载了台湾产14属40余种的花粉形态。本文作者以国产樟科为主,应用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对该科花粉形态进行了更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共观察记载了22属150余种,对各属的花粉形态特征均进行了描述;首次报道了樟科花粉有小穿孔的存在,并依据花粉的形状、外壁纹饰及小穿孔存在与否将樟科花粉划分为7个类型,即:1.厚壳桂型(Cryptocarya,Neocimamomum);2.檬果樟型(Caryodaphnopsis);3.木姜子型(Litsea,Lindera,Neolitsea);4.月桂型(Laurus);5.鳄梨型(Persea,Machilus,Syndiclis,Nothaphoebe, Beilschemiedia,Phoebe,Alseodaphne,Octea);6.檫木型(Sassafras,Cinnamomum,Umbellularia,Actinodaphne,Dehaasia);7.无根藤型(Cassytha)。文中还讨论了樟科花粉的多样性、有关属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问题以及同邻近的肉豆蔻科、莲叶桐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7种铁线莲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本文描述了我国产毛茛科铁线莲属的7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其核型公式分别为:芹叶铁线莲和宽芹叶铁线莲为2n(2x)=16=10m+6st(2SAT);黄花铁线莲和棉团铁线莲及山木通为2n(2x)=10m+4st+2t(2SAT);圆锥铁线莲为2n(2x)=32=20m+8st(2SAT)+4t(2SAT);吴兴铁线莲为2n(4x)=32=20m+6st(4SAT)+6t(4SAT);本文还讨论了一些种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两种菊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杜冰群;刘启宏;朱翠英;柯善强 《武汉植物学研究》1989,7(3):293-296
神农香菊和野菊均为菊属(Dendranthema)植物。神农香菊D. indicum var.aromaticum为菊属的一个新变种,是武汉植物所在湖北神农架首先发现的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香料和药用植物资源,它与原种野菊很近似,主要区别在于神农香菊的花叶根具浓香,叶片较小而质厚,深绿色,叶脉明显隆起,下面具极小腺体,头状花序 相似文献
17.
我国11种披碱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道了中国产的11种披碱草属植物的核型,其中9种为首次报道。结果如下:老芒麦2n=4x=28=24m+4sm(2SAT);披碱草2n=6x=42=36m(2SAT)+6sm(4SAT);青紫披碱草2n=6x=42=32m+10sm(4SAT);垂穗披碱草2n=6x=42=34m+8sm(2SAT);圆柱披碱草2n=6x=42=32m+10sm(2SAT);短芒披碱草2n=6x=42=30m+12sm(4SAT);黑紫披碱草2n=6x=42=36m(6SAT)_1+6sm;毛披碱草2n=6x=42=30m+12sm(6SAT);紫芒披碱草2n=6x=42=22m=12sm(2SAT)+8st(4SAT);肥披碱草2n=6x=42=34m(2SAT)+6sm(4SAT)+2st;麦(?)草2n=6x=42=30m(4SAT)+12sm(2SAT)。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铁线莲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龚维忠;.龙雅宜;.李懋学 《武汉植物学研究》1985,3(4):371-379
本文研究了产于北京地区的铁线莲属9个种和东北地区的2个种的核型,其中有6种为首次报道。10种为二倍体(2n=2x=16),1种为异源四倍体(2n=4x=32)。该属10个种的核型结构可列成以下公式:2n=2x=16=10m+2st+2-4st或2-4t(2-4SAT)。此外,对4个种中的杂合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樟科木姜子属群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论述了樟科木姜子属群的起源与演化,认为该属群起源于古北大陆南部和古南大陆北部,以及古地中海周围热带地区,起源时间不早于中白垩纪。这一自然属群明显存在着平行进化情况,其核心的木姜子属和山胡椒属极可能是同地起源于共同祖先,我国南部至印度马来西亚可能是这两属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并从这里向热带美洲及大洋洲扩散。其余的属可能从这一核心演化出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