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方法目前世界上虽然已发展到以发酵法和合成法为主,但是胱氨酸的生产仍然是采用经典的提取法进行。胱氨酸生产所用原料——猪毛、人发渣等的水介方法报导也很多,但是大多数都难以应用到工业生产中。近年来我国胱氨酸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过由于都是沿用迥流法在常压下水介毛发,因而收得率部很低。武汉大学等单位与日本东阳化学株式会社进行技术交流后,介绍了日本的水介方法,但我们工业盐酸的浓度达不到日本的标准。所以也难于效法。为了把我们的胱氨酸收得率搞上去,就有必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适合我们条件的新的生产胱氨酸的水介路线。  相似文献   

2.
<正> 据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1979年3月14—17日在武汉和日商座谈发展胱氨酸生产情况报道,日本有四家厂商生产胱氨酸及其衍生物,它们是东洋、理化学、协荣产业、日本产业,年产量在300吨左右。同时还从我国进口部分胱氨酸产品。日本每年除将胱氨酸3吨直接用于解毒剂和乳制品添加剂外,还加工成胱氨酸的衍生物。L—半胱氨酸,作永久型烫发和解毒剂,每年10吨。  相似文献   

3.
利用毛发提取L-胱氨酸的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毛发提取胱氨酸的生产过程中,采用降低酸的用量(1:1.5)、蒸汽搅拌的方法进行迴流水解;经真空浓缩回收的盐酸,作为胱氨酸脱色之用;活性碳的再利用以及水解终点的确定等,即使胱氨酸平均收率达到8.30%以上,又使原辅料的消耗大大降低。产品主要质量指标达到日本AJINOMOTO Co.标准。  相似文献   

4.
提取法生产胱氨酸的优点是,生产量大,周期短、工艺较简单;缺点是,生产中使用浓酸、浓碱,对设备腐蚀性大。特别是水解毛发的设备,受高温、浓酸影响,腐蚀更为严重。目前国内胱氨酸生产设备大体两种,一是搪瓷反应锅;一是用耐酸材料做的池,以盘管加热。这些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二三个月或半年就被酸腐蚀坏。常常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参考了有关化工生产的防腐经验,结合生产实践的探讨,摸索了一些胱氨酸生产设备的防腐方法,为了促进相互交流,特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5.
<正> 1981年9月10日,我们来到东京郊区枥木县足利市梁田町,日本理化学药品株式会社足利工场。受到代表取缔役中岛先生等友好接待,介绍情况并参观工场。一、工场概况据介绍该厂是个老厂,从中国、南朝鲜等进口人发,羽毛粉生产胱氨酸。批投料量为人发8吨,总收率8%。根据市场需要付产精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该厂生产胱氨酸有25年历史,胱氨酸的去向过去是用于医药,现在扩大到食品、化妆品方面。全厂职工62人,其中技术人员11人,工人34人,公务人员7人。厂区占地面积44,000m~2,其中生产建筑物占地面积5,220m~2,试验研究室650m~2,办公、食堂,卫生设施等2,060m~2。动力情况,用电负荷8,000kw,汽50吨/天。水6,000吨/天,其中污水500吨/天。  相似文献   

6.
<正> 1981年9月10日,我们来到东京郊区枥木县足利市梁田町,日本理化学药品株式会社足利工场。受到代表取缔役中岛先生等友好接待,介绍情况并参观工场。一、工场概况据介绍该厂是个老厂,从中国、南朝鲜等进口人发,羽毛粉生产胱氨酸。批投料量为人发8吨,总收率8%。根据市场需要付产精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该厂生产胱氨酸有25年历史,胱氨酸的去向过去是用于医药,现在扩大到食品、化妆品方面。全厂职工62人,其中技术人员11人,工人34人,公务人员7人。厂区占地面积44,000m~2,其中生产建筑物占地面积5,220m~2,试验研究室650m~2,办公、食堂,卫生设施等2,060m~2。动力情况,用电负荷8,000kw,汽50吨/天。水6,000吨/天,其中污水500吨/天。  相似文献   

7.
《生物资源》1975,(2):4-8
<正> 一、概述祖国新疆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每年的皮毛加工工业有大量的下脚毛——废羊毛,目前尚未合理使用。遵照毛主席\"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的教导,利用这类废羊毛进行综合利用生产氨基酸是大有作为的。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全系师生在校系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朝阳农学院办学经验的鼓午下,结合生物化学课程典型产品教学进行了生产试验,胱氨酸的平均收得率达到3%——3.5%,产品质量已达到医用标准。现将这一生产过程简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生物资源》1975,(2):12-16
<正> 我们是以酸水解法从猪毛中提取胱氨酸的。因此猪毛角蛋白质被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受酸的浓度,水解的温度和时间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关于如何应用酸的浓度,控制水解的温度和时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为了取得第一手材料,摸清在常压下水解猪毛,酸的浓度、温度、时间三因素对胱氨酸得率的影响,我们在数学系同学的大力支援下,应用了\"正交设计法\"——这个能从多因素中找出最适条件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提高胱氨酸水解得率的试  相似文献   

9.
由人发制备胱氨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实验对胱氨酸的生产流程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讨论了原料的用量、酸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及收得率的最佳条件 ,在提高生产工艺的同时 ,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许多工厂采用酸水解法由猪毛中提取胱氨酸和精氨酸,但收得率不高,提取过氨基酸的废液中仍含有不少各种氨基酸,将这些含有氨基酸的废液丢掉是一个浪费。我们将废液蒸干,得含有各种氨基酸的干物质,可作饲料添加剂使用。为了检验其应用效果前,我们用大白鼠做了营养试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二次中和条件对胱氨酸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在抽提法生产胱氨酸的工艺中,改变二次中和条件对胱氨酸收率产生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影响原因,对工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L-胱氨酸生产杂质源及其除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胱氨酸生产杂质源及其除去方法王安云1杂质源及其分类作为提取L-胱氨酸的生产原料,不论是人发、猪毛或羊毛等各种毛发,完整的毛发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毛乳头、毛根和毛干,毛乳头是在体表之下,与表皮身体有血管连系的一部分,可吸收胱氨酸和黑色素颗粒等养分向...  相似文献   

13.
D-半胱氨酸盐是手性药物,主要是第三代头孢抗生素药物—头孢米诺钠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介绍了D-半胱氨酸盐酸盐的研制。采用L-半胱氨酸盐酸盐为出发原料,经消旋、沉淀异构体、结晶分离、提纯的方法,制成达到日本味之素公司1997年公布的产品质量指标的D-半胱氨酸盐酸盐。  相似文献   

14.
L-半胱氨酸(Cys)侧链巯基是构成蛋白质活性基团的重要氨基酸,在生物化学、医药、食品、饲料、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国内外的需求量逐年增长.然而,Cys难以通过单纯的微生物发酵来进行生产;由于化学合成的步骤繁多,也很难进行化学合成.传统生产方法沿用毛发酸解制取L-半胱氨酸,收率低,能耗高,水解过程产生难闻气体及大量废酸,环境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5.
《生物资源》1977,(4):11-12
<正> 以毛发为原料酸水解生产 L-胱氨酸已在我国许多单位进行,如何提高 L-胱氨酸的收得率,降低成本是生产中关键问题。L-胱氨酸的收得率与水解条件,中间提取条件是密切相关的,但在水解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来源的毛发酸水解液中 L-胱氨酸含量有无差别,对 L-胱氨酸收率有什么影响呢?我们1976年在广东省东莞县拷胶厂,对不同来源毛发酸水解液中 L-胱氨酸含量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和试验。  相似文献   

16.
胱氨酸行业水平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胱氨酸生产情况及我国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发展该产品的优势及发展前景提出了看法。一、国内外胱氨酸的生产情况1.国内胱氨酸生产情况利用人发渣、猪毛渣为原料,生产胱氨酸在我国普及得最广发展最迅速。1975年以前,我国仅有武汉化学助剂总厂一家正式生产。该厂从1964年采用土法上马生产以来,至今已有26年的生产历史,生产、设备、管理逐步提高,1966年开始出口创汇,出口数量从1966年的4吨多,1972年的32吨,逐步  相似文献   

17.
L-丝氨酸及L-半胱氨酸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植物和微生物中两者从头合成的前体物均为3-磷酸甘油酸。微生物发酵生产这两种氨基酸以其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展现出良好的前景。针对近年来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丝氨酸及L-半胱氨酸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即代谢途径及其调节、相关氨基酸的转运及运输、菌种及菌株改造、新菌种的开发等。最后结合当前生物技术的新发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 水解蛋白注射液是目前国内肠道外补充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虽然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比较先进,但多种纯品氨基酸缺乏,十几种氨基酸很难备齐,且价格昂贵,故在临床上还不能广泛应用。所以研究水介蛋白还相当必要,是符合实际的。水解蛋白是个相当古老的制剂。在生产原料上,传统使用酪蛋白、纤维蛋白和大豆蛋白;在水介方法上主要采用盐酸或硫酸水介,其次则为胰酶水介。在精制脱酸时,应用钙,钡沉淀硫酸。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脱去氯离子。酸水介方法适用于大批生产,但由于色氨酸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碳纳米管氧化,合成了L-半胱氨酸修饰碳纳米管。运用红外、差热-热重分析、透射电镜对该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借助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掺入极大地提高了L-半胱氨酸在金电极表面的电子传输速率和电流响应,同时也有利于L-半胱氨酸的电氧化,对L-半胱氨酸的氧化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物资源》1976,(3):18-22
<正> 根据资料报导,猪角蛋白中含胱氨酸14.4%,按现行生产工艺,用等电点法提取,产率仅占猪毛的4%,有时更低,只有2—3%,大部分没有提取出来,它到哪里去了呢?是什么原因呢?如何提高胱氨酸的产率呢?下面我们就这三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