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涂片及培养2种检测淋球菌方法的差异性,提高阳性率.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结果 420例标本中用涂片法有294例阳性,阳性率为70.0%(294/420),用培养法有224例阳性,阳性率为58.1%(244/420).2种检测方法经统计学处理χ2=13.13,P<0.01.2种检测方法总阳性率为72.6% (305/420).如将标本只做培养,漏检率为14.5%(61/420),只做涂片漏检率为2.6%(11/420).结论淋球菌最好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可使阳性率有所提高.如2种方法任选其一的话,首选阳性率较高的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2.
张国荣  彭松庆  张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8):750+759-750,759
目的对手工法双相血培养瓶和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的阳性率作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血液标本同时接种双相血培养基和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配套血瓶中,将阳性结果移种血平板,如为阴性再移种巧克力平板。结果370例血培养,双相血培养瓶阳性25例,阳性率为6.76%(25/370),树脂需氧(儿童)瓶BACTEC9120报警显示阳性59例,阳性率为15.9%(59/370),阳性标本移种到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阳性54例,阳性率为14.6%(54/370),假阳性5例,假阳性率为1.4%(5/370),共有29例树脂需氧(儿童)瓶阳性,而双相血培养瓶为阴性,P〈0.001。结论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阳性率,缩短阳性的报告时间优于传统的双相血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血(体)液细菌自动培养阳性检出率的若干因素,提高培养阳性率.方法:对使用Mini VITAL全自动荧光血培养仪三年多来检验6 223例的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阳性检出率28.19%,培养阳性率可因标本种类不同而异;在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阳性的1 681例中,有9.88%的病例厌氧培养和12.67%的病例需氧培养未检出感染菌;5天收瓶时限的漏检率为0.29%;培养阳性者的年龄分布有随年龄增大而阳性率升高的趋势(χ2=530.79,P<0.01).结论: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阴性收瓶时限不少于5天,适当增加儿童病例血培养采血数量,可进一步提高细菌自动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培养(包括血液、无菌体液培养,下同)阳性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阳性报警时间,为临床及时明确病原菌和正确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血培养标本注人相应的培养瓶,经仪器扫描后放入血培养仪进行检测,报警后及时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64例阳性报警标本中真阳性标本为176例,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1.7%,革兰阴性菌占35.0%,真菌占3.3%;188例为假阳性标本,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4%,革兰阴性菌占41.9%,真菌占4.0%;新生儿科的感染阳性率最高;不同种类病原菌的阳性报警时间多重叠;临床医生经验用药正确或根据药敏结果更换用药的百分比为78.2%。结论:本院引起血液、无菌体液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细菌为主,病原菌种类较多,存在一定的污染;当新生儿有局部感染时要警惕脓毒血症;单独靠血培养仪报警时间来鉴定区分病原菌与污染菌不一定可靠,及时了解血培养结果及标准药敏结果可以辅助找出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尽早正确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从而优化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甲真菌病病原体检测中多点平皿培养法与常规试管培养法的差异。方法选择2004年10月~12月及2005年10月~12月病甲标本,分别采用多点平皿培养法(试验组)和常规试管培养法(对照组)分离病原体并作菌种鉴定。结果多点平皿培养法和常规试管培养法之间比较,阳性率分别为68.4%和49.3%(P=0.0029),污染率分别为13.2%和4.6%(P=0.0246)。致病菌分离结果:对照组皮肤癣菌75.7%,酵母菌18.9%,非皮肤癣菌霉菌5.4%;试验组则分别为46.2%,34.6%和16.7%。两组分离菌种比较,P值均<0.05。试验组共检出2例混合感染,对照组则无。结论多点平皿培养法阳性率高,可以提高对甲真菌病的病原菌的检出率,尤其是对非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的检出率,且有助于发现甲真菌病的混合感染。但多点平皿培养法污染率亦高,应规范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某地区中心医院收集的临床血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析,了解该地区血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某院就诊的858例血感染患者血液标本,采用BACTEC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采用VITEK 2 Compack系统和K-B琼脂纸片扩散法对阳性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血培养结果显示,在858份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109份,每份标本都只检出一种病菌,总检出率为12.7%,革兰阳性菌占64.22%(70/109),革兰阴性菌占33.03%(36/109),真菌占0.35%%(3/109);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40%;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和氯霉素耐药率40%;非发酵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氯霉素耐药率40%。结论:目前本地区临床血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率高,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治疗可以首选糖肽类抗菌药物;革兰阴性菌以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为主,对氨苄西林、氯霉素耐药率高,大肠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受较绿脓杆菌低,两种细菌感染治疗可以考虑选择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及时准确的血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可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血标本中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常见菌株的耐药性。方法血标本用Bact/A lert-12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阳性血培养转种后用VITEK-60 AMS细菌鉴定仪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56株,阳性率为10.6%。122株(47.7%)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72.1%(88/122),非发酵菌占27.9%(34/122);113株(44.1%)为革兰阳性球菌,其中葡萄球菌属占51.3%(58/113),肠球菌占38.1%(43/113);真菌21株(8.2%)。血培养中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治疗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和葡萄球菌是外科血培养中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现象严重,宜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培养三级报告对临床诊疗菌血症的指导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9月237份阳性血液标本进行三级报告,分析一级报告时间和准确性,比较直接药敏(二级报告)与仪器法(三级报告)药敏结果的二者符合率。结果 237份血培养阳性标本,共检出革兰阳性菌105例,革兰阴性菌126列,真菌6例。一级报告时间平均为29.5h,准确率为97.89%(232/237)。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直接药敏与仪器法药敏的平均符合率为93.45%,严重错误率为0.11%,重大错误率为1.48%,一般错误率为4.97%,革兰阴性菌直接药敏与仪器法药敏的平均符合率为90.87%,严重错误率为0.32%,重大错误率为2.38%,一般错误率为6.43%,总体符合率为91.92%。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三级报告的建立,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准确和快速的结果,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评价全自动压电体声波阻抗生物传感器血液培养系统的应用价值,并与Bactec9120血培养系统相比较。将2005年7~12月临床标本407例分别同时接种于2种不同的血培养系统中进行培养,对其阳性检出率、阳性检出时间、假阳性率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估。407份标本全自动压电体声波阻抗生物传感器血液培养系统检测出阳性标本58株,阳性率为14.3%,平均检出时间为(11.58±7.62)h;Bactec9120血培养系统培养阳性菌株61株,阳性率为15.0%,平均检出时间为(18.71±12.89)h。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089,P>0.5),但检出时间有显著性差异(t=3.64,P<0.001)。全自动压电体声波阻抗生物传感器血液培养系统快速、简单、准确、便宜,可在各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连续5年无菌体液标本中分离真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调查2002-2006年华西医院住院患者无菌体液标本真菌培养的情况,分析真菌菌种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标本接种沙堡弱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采用科马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和API-20CAUX鉴定系统结合形态学进行菌种鉴定,使用念珠菌药敏试条(ATB-Fungus 2)对2006年来自血液标本中的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2-2006年间检出的阳性样本数依次为7株、22株、39株、32株及57株;血液来源73株,清洁中段尿来源59株,是主要样本来源;分离真菌以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占70%以上;2006年血培养中共分离出16株念珠菌,体外药敏情况详见文中。结论临床无菌体液标本中真菌的检出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菌株以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同时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菌等菌株也有出现;样本来源以血液、清洁中段尿为主;体外药敏总体耐药率低,但是逐渐出现了对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供临床借鉴。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培养标本中所分离到的细菌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到细菌239株,其中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b)131株,占52.6%,革兰阳性球菌(G+c)99株,占39.8%(99/236),真菌占6.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检出率分别是54.2%和48.6%,只对亚胺培南、特治星和阿米卡星敏感,敏感率超过85%,G+c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是42.9%和89.2%,只对万古霉素敏感(100%),检出的肠球菌已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复杂,产ESBLs菌和MRS菌株检出率高,临床应重视血培养检测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229例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血液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分布及病因。方法5 m l血标本在优快双相血培养瓶内于恒温(35±1)℃培养箱孵育,分离阳性标本菌落,采用“第2代15 e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结果2 310例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229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98株占86.46%,革兰阳性菌27株占11.79%,真菌4株占1.74%,阳性率从高到低为甲副伤寒菌、大肠埃希菌、洋葱假单胞菌、产碱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是55.89%、6.55%、5.24%、3.93%、2.62%。沙门菌占65.06%,分离自感染内科及门、急诊科,大肠埃希菌主要见于感染内科及内分泌科,常见菌阳性标本在孵育<24、24~48、48~76、≥76 h的阳性率依次为5.29%、46.47%、85.88%、99.40%。结论血液感染病原菌在沿海地区以沙门菌属尤其以甲副伤寒菌为主,其次为非发酵菌和葡萄球菌。快速血培养技术仍是血液感染病原学诊断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可行性.方法 将血培养瓶放入Bact/Alert 3D 60血培养系统进行培养筛选.选取78份含革兰阴性杆菌的阳性血培养瓶进行试验.抽取培养液,用BD真空分离管离心血细胞.在收集到足量菌液后,用VITEK-32革兰阴性菌鉴定药敏卡做直接鉴定药敏试验.用标准方法及亚培养后的鉴定药敏试验对直接鉴定药敏试验进行评估.结果 VITEK-32直接鉴定试验,78株中的74株(94.9%)准确鉴定,直接药敏试验标准符合率95.6%.KB法血标本直接药敏试验标准符合率96.2%,但微小错误率高于VITEK-32直接药敏法.结论 Bact/Alert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VITEK-32细菌鉴定和药敏对革兰阴性菌是切实可行的,可大幅度缩短时间,为临床及时修正用药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平行检测肺炎支原体结果的一致性;评价液体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可靠性。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基和固体琼脂培养基平行检测1 648份临床标本的肺炎支原体,比较同一份标本在2种培养基上的检测结果。结果液体培养法阳性296例,阳性率为18%;固体培养法阳性244例,阳性率为14.8%;液体培养法阳性而固体培养法阴性57例;固体培养阳性而液体培养法为阴性5例。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快速液体培养法与固体培养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方便、简单、准确且可以用于早期检测等优点,适合临床大批量标本筛查。需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等排除真菌和耐药菌造成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无菌大鼠进行无菌检测,分析其微生物污染的多种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采集无菌隔离器内环境、无菌大鼠及其粪便等标本,选用合适的培养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培养,并于第7天和第14天转种于血平皿,以此来判断无菌动物的无菌状态,并分析出现微生物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在被检的163例标本中,检出阳性13例,且各平行样检测结果一致。经复检确认,阳性结果中有10例是动物自身带菌,3例是培养基污染。结论本检测中所采用的培养基和方法准确可靠。检查用培养基质量、培养时间、标本处理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无菌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液体支原体培养基中病原菌分布及抑菌成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泌尿生殖炎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探讨加强对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抑菌剂成分的监测。方法:将标本按说明操作,接种于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24h后将液体标本转接种于血平板,如有病原菌生长,做氧化酶、触酶、血浆凝固酶试验,并同时做革兰染色镜检。结果:167例标本中检出病原菌85例,阳性率为50.9%,其中10例为两种病原菌混合感染,共计检出95株,混合感染率为11.8%。95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74.7%,革兰阴性杆菌占14.7%,革兰阳性杆菌占9.5%,酵母样菌占1.1%。结论:过去认为不致病或致病性较弱的非致病菌、低毒株的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代替传统的强毒株为主的致病菌已成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以外)的主要病原菌。本组结果显示,液体支原体培养基中的抑菌剂已基本失去了它的抑菌作用,应根据病原菌药敏变化作不断调整,提高试剂质量。  相似文献   

17.
需氧厌氧培养方式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需氧和厌氧血培养方式的选择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检出率的影响。方法使用mini VI-TAL自动荧光血培养仪或BacT/Alert 3D培养仪对18684例疑似血流感染患者血液(含骨髓)标本进行需氧和(或)厌氧培养(其中仅做需氧培养935例,仅做厌氧培养16例,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17733例,每瓶注入约5 ml血液)。结果18684例血液标本,共分离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3888例(20.81%)。在17733例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中检出3613例,其中仅需氧阳性406例占11.24%(406/3613),仅厌氧阳性405例占11.21%(405/3613),需氧和厌氧培养均阳性者2802例占77.55%(2802/3613),需氧和厌氧均生长的阳性报警时间分别为(22.56±13.22)h和(26.69±15.80)h,仅需氧阳性的报警时间为(32.85±23.33)h,仅厌氧阳性的报警时间为(34.46±18.44)h。结论需氧和厌氧血培养方式获得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阳性率相同,采用需氧和厌氧瓶配对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只做厌氧或需氧培养将有11.24%或11.21%阳性病例被漏检。  相似文献   

18.
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本地区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状况.方法:对131例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1例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6.3%,从113例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14种117株细菌,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45.2%),其构成比显著高于其他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前列腺液分离菌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生素耐药,而对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呋喃唑酮、多粘菌素B等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是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菌,病原菌检查和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不同检验时间的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阳性率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间住院治疗的2106例患者在不同检验时间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临床资料。结果:第一时间血培养标本、非呼吸道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第二时间(10.23%/6.25%、35.16%2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第一时间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明显低于第二时间呼吸道标本的阳性率(28.92%/3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时间粪便标本阳性率相同,均为2.40%。结论:对于临床微生物标本应尽量做到立即送检,以减少微生物繁殖、厌氧菌的过度生长等对微生物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同时,要加强临床检验人员专业素养、提升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期间在我院ICU及神经外科ICU住院420例确诊为肺部感染者由人工吸取痰液进行培养鉴定并做耐药性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用常规方法将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在送检的420例标本中,共分离出380株病原菌,阳性率为90%,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0株,阳性率为76.3%;革兰阳性球菌80株,阳性率为21%;真菌10株。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塞肟、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能和亚胺培南敏感性较好。革兰阳性球菌首选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结论临床分离到的病原菌对常用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