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气相色谱法(GC-ECD)对厦门海域贝类养殖环境(海水、底质和养殖贝类)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探讨了贝类养殖环境中HCH和DDT的积累和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厦门海域不同种贝类养殖环境中HCH和DDT的积累和降解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与各种贝类的栖息环境和生理生活习性有关.贝类养殖环境中处于积累状态(Rx>1)的主要为p-HCH、δ-HCH和γ-HCH;处于降解状态(Rx<1)的主要为α-HCH.α-HCH/γ-HCH的比值≤1.0,贝类养殖环境中的HCH来源于工业品HCH和林丹,大部分HCH为长时间残留,但尚有少量林丹输入.贝类养殖区海水中DDT主要为好氧降解,底质中主要为厌氧降解.海水中的降解产物主要为DDE,(DDD+ DDE )/DDTs(p,p-DDE+p,p-DDD+o,p-DDT+p,p-DDT)的比值<0.5;底质和养殖贝类体中的降解产物主要为DDD,(DDD+DDE)/DDTs的比值>0.5,贝类养殖区底质和养殖贝类体中的DDT大部分已降解为DDD和DDE,海水中尚有少量新的DDT输入.贝类养殖环境中HCH异构体降解率的高低顺序存在一定差异,其在贝类养殖生态系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发生了构象变化.  相似文献   

2.
钱塘江干流(清渚江至七堡江段)软体动物的定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是对钱塘江干流清渚江至七堡江段软体动物定量调查的结果。标本经鉴定计有 1 6种 ,其中腹足纲 1 1种 ,瓣鳃纲 5种 ,优势种为河蚬。该江段软体动物的全年平均生物量为 ( 1 1 4 5± 1 0 0 2 )g m2 ,密度为 ( 64 5 2± 1 1 80 )个 m2 ,其中河蚬平均生物量为 ( 1 0 9 5 3± 1 6 96)g m2 ,密度为 ( 3 6 45± 6 3 6)个 m2 。探讨了该江段河蚬的主产区和河蚬种群内分布的类型 ,提出了软体动物渔业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1963年4—5月和10—11月两度在东湖101个采样点上进行软体动物定量采集的结果。软体动物计41种,隶10科、20属,其中腹足类的种类多,生物量也大,瓣鳃类则全系小型种类主要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个体数及生物量都很低。根据10—11月的调查结果,全湖软体动物平均生物量为30.5克/平方米(平均个体数为134个/平方米),其中以铜锈环稜螺(Bellamya aerginosa)生物量最大(15.5克),其次为纹沼螺(Parafossarudus striatulus)(5.8克)和长角涵螺(Alocinma longicornis)(6.4克),这3种腹足类占全部软体动物生物量的90%以上,是东湖中的优势种类。它们的分布型式属大小不等的核心分布,其实际分布概率,符合P-E 分布的理论概率。环境分析表明铜锈环稜螺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水深(r=-0.257;d.f.=99;p0.01);长角涵螺数量的多寡受制于水草的有无(均数比较:d.f.=99时,t′=7.656;t0.01≈2.641);而纹沼螺的分布则与水深有关(r=-0.697;d.f.=99;p0.01),又与水草的有无有关(平均数比较:d.f.=99时,t′=6.93;t0.01≈2.641)。    相似文献   

4.
典型养殖湖泊大通湖软体动物的时空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于 2008 年 12 月至 2009 年 10 月按季度对大通湖水质及软体动物资源监测, 并通过纵向比较, 探讨了集约化养殖对大通湖水域环境及软体动物群落的影响, 以期为其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 大通湖水质全年呈碱性 (8.62 0.07), 具有较高的还原性 (-88.40 9.10) mv, 属富营养水体。软体动物共计 5 科 15 种, 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圆顶珠蚌(Unio doug lasiae)是主要优势种。软体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 时间上呈现由春夏季到秋冬季逐渐升高的趋势, 空间上整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的趋势。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氧化还原电位、pH、溶氧、水深、电导率和水温与大通湖软体动物时空变化的关系最显著。与 1960 年相比, 大通湖水体碱性显著增强 (7.0-7.5 vs 8.4-8.8), 电导率增加了 9 倍 (0.25-0.27 vs 2.17-2.56 mS/cm), 环境类型由氧化型转变为还原型。湖区喜好水草 (白旋螺、光亮隔扁螺、萝卜螺) 与流水生境 (德氏狭口螺、湖沼股蛤、橄榄蛏蚌) 的物种消失, 软体动物优势种群呈现由双壳类向腹足类演替的特征。生境破坏和过度捕捞是大通湖软体动物资源面临的最大威胁, 也是湖区渔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幽门螺旋菌在固体及液体—固体双相培养基上生长的特性,37℃72小时培养后,定量实验表明,固体培养基上菌数为1.02×10~2cfu/ml,而双相培养基上则为1.14×10~4cfu/ml;用血液双相培养基,对CP进行了生长曲线的测定,从0小时加入1.02×10~2cfu/ml开始,按每天平皿活菌计数,共5天(24、48、72、96、120、144h)分别为2.5×10~2cfu/ml,4.97×10~2cfu/ml,1.14×10~4cfu/ml,1.24×10~5cfu/ml,2.87×10~5cfu/ml,9.75×10~4cfu/ml以后逐日下降;液相培养液24—144小时pH测定,pH由7.2下降至6.4—6.9。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湖南沅江鼎城段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研究对象,在进一步验证该群体性别组成的基础上,分析壳长组成与性别比例之间关系,探讨该群体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之间关系;同时以单鞭毛精子为参照,分析比较双鞭毛精子的形态特征,以期为我国河蚬的性别发生及生殖适应策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沅江鼎城段河蚬(n = 770)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最小性成熟壳长分别为2.92 mm、5.66 mm和5.30 mm。697只性成熟河蚬中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的比例近似1︰1︰6。雌雄同体的平均壳长[(22.55 ± 0.33)mm,n = 517]显著大于雄性[(20.44 ± 1.03)mm,n = 95]和雌性[(19.79 ± 0.99)mm,n = 85](P < 0.05),但雄性与雌性的平均壳长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河蚬可以产生单鞭毛和双鞭毛两种类型的精子,单鞭毛精子头长范围4.93 ~ 21.79 μm,平均值(14.27 ± 0.82)μm(n = 30),双鞭毛精子头长范围10.29 ~ 22.04 μm,平均值(15.62 ± 0.62)μm(n = 26)。单、双鞭毛精子头长差异不显著(P > 0.05)。双鞭毛精子(n = 26)长尾的平均长度[(38.07 ± 1.44)μm]显著大于其短尾[(31.08 ± 1.60)μm]和单鞭毛精子(n = 30)尾部长度[(30.15 ± 1.75)μm](P < 0.01),但其短尾与单鞭毛精子的尾部平均长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表明:湖南沅江鼎城段河蚬为雄性先熟,且可能存在雄性和(或)雌性向雌雄同体转换现象。河蚬具有单鞭毛型和双鞭毛型2种类型的精子,且双鞭毛精子的2个尾部不等长。同域共存河蚬的单鞭毛与双鞭毛精子在运动及受精能力方面的差异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珠江广州河段河蚬种群的若干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杞桑  林美心 《生态学报》1987,7(2):161-169
1981年至1983年每年两次不定期地自珠江广州河段采集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作种群分析,发现河蚬在此河段的分布呈不连续状态。用Morisita指数公式计算结果,其分布在理论上属负二项分布类型。河蚬最大的种群密度达7,500个/米~2,但左岸的平均密度显著地低于右岸(t=2.6779;p<0.01)。春季或夏初种群中以壳长11.0毫米者为主,其后则以15.0毫米者居优势。河蚬的壳长(L)与壳高(H)的关系可用回归方程表示:H=0.8802L-0.6119。为了更多地综合壳长(L),壳高(H)和壳宽(W)等参数,试用主成分分析法,取得第一主成分的表达式为Y=0.652L 0.656H 0.361。  相似文献   

8.
青海柴达木盆地气候生态资源特点和农业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高原西北部,面积为2.5×10~5km~2,海拔3000m,周围山系海拔5400—6000m,较毗邻新疆塔里木盆地高2000m 左右,为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有可利用草场约6.67×10~6ha。耕地约6.0×10~4ha,作物主要为春小麦,分布于东南和东北部荒漠绿  相似文献   

9.
有机氯农药粘虫散(有效成分0.5%666和2.5%DDT)是防治粘虫危害的一种较好的剂型。我国北方地区小麦地套种玉米,为了防治二代粘虫危害玉米幼苗,在小麦收获前期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多年连续使用,害虫的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降低,用药量增加;同时有机氯农药666、DDT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残留期长,长期使用,会造成对土壤和作物的污染。为此,我们在1976、1979两年先后进行了粘虫散在小麦上消失动态的盆栽试验,及不同施药量、施药次数、施药时期与麦粒中粘虫散残留量关系的田间试验。并对北京市郊区几个产小麦的县进行残留量的抽查,为制订有机氯农药粘虫散在小麦上安全使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酶修复土壤农药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和文祥  蒋新  朱茂旭  王芳 《生态学杂志》2001,20(3):47-51,68
1 农药生物修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药是人们主动投放于环境中数量最大、毒性最广的一类化学物质 [1] ,据统计 [2 ,5] ,1 960年世界农药的销售额仅为 8.5亿美元 ,1 994年增加到 2 78亿美元 ,增长 32 .71倍。在我国 ,农药至少占农业生产费用的 3% ,每年施用量 5.0× 1 0 5~ 6.0× 1 0 5t,其中约 80 %的农药直接进入环境 ,导致现有耕地的 1 /7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过量施用的农田约 1 .33×1 0 6ha,可见 ,农药已成为土壤主要污染源之一。同时由于土壤中农药 [4 ]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不易分解 ,如 DDT分解 95%需 4~ 30年 ,六六六 3~ 2 0年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