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疫苗能在体内短期繁殖,多为一次免疫,使用剂量小,免疫力强,成本低,对其免疫途径的开发将更好地发挥活疫苗的效力.气雾免疫具有省时省力,免疫效率高等优点,适合于大群畜禽的免疫.疫苗的接种途径对免疫反应有较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活疫苗的气雾免疫进展,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DNA疫苗的转染载体及免疫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介绍了阳离子脂质体、聚合胺、减毒侵袭性细菌、Cochleates等可介导疫苗DNA转染的载体,并对肌肉注射、基因枪导入、皮内皮下注射及粘膜接种等可用以DNA疫苗接种的几种免疫途径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3.
结核DNA疫苗免疫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结核DNA疫苗的研制得到飞速发展,在传统结核DNA疫苗的基础上构建新型DNA疫苗以及基于结核DNA疫苗的PrimeBoost免疫策略的研究成为热点,新的接种途径及接种技术有助于提高DNA疫苗在试验动物的免疫保护作用,同时对结核DNA疫苗的安全性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卡介苗(BCG)是目前预防结核病的唯一疫苗,为牛分枝杆菌减毒株,自发现以来接种达30亿剂,是应用最广泛的疫苗.尽管BCG应用了80多年,但其保护效果存在争议,从0至80%不等,原因有BCG有效抗原的丢失、环境分枝杆菌的干扰等.此外接种剂量、菌株及接种途径的影响也在受到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皮内接种BCG.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比较小鼠滴鼻与口服接种ETEC F41重组干酪乳杆菌后,机体所产生的抗ETEC F41的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及免疫保护率的差异,为确定ETEC乳酸菌疫苗免疫程序奠定基础。【方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LA-F41电转化入干酪乳杆菌,获得阳性重组菌。重组菌在MRS 培养基中进行表达,经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源蛋白展示到菌体表面。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40只,将重组菌以滴鼻和口服途径分别接种2组小鼠,对照组分别接种同剂量的空质粒菌  相似文献   

6.
2种接种乙肝疫苗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忠志  王亚辉  祖静 《蛇志》2002,14(1):33-33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 ,它主要是通过血制品经注射、输血、针刺以及创伤等途径传播。目前尚无特效消除乙型肝炎病毒颗粒或HBs Ag的满意方法。乙型肝炎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是提高人群免疫力防止其传染的重要措施。目前 ,接种方式主要采用皮内和肌肉注射接种。我院利用全院干部接种乙肝疫苗的机会 ,对 2种方法的免疫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资料  1 0 0例接种者均为乙肝五项阴性 ,转氨酶在正常范围 ,符合乙肝接种标准。1 .2 方法  (1 )将 1 0 0例接种对象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皮内接种的持久效果,选HBsAg、抗-HBs和抗-HBc均(-)的9~11岁儿童103名,随机分成4组,分别皮内接种1μg×4和3μg×4(均按0,1,2,5月程序)和肌肉接种10μg×3和30μg×3(各按0,1,2月程序)。首针后48月时,1μg、3μg、10μg和30μg组抗-HBs≥10mIU/mI者各为69.2%,80.0%、92.3%和81.8%;GMT则为14.5,79.0,44.8和70.9mIU/ml,3μg×4皮内免疫的近期和远期效果与肌肉组30μg×3相似,宜于某些人群采用  相似文献   

8.
计划免疫     
介绍了我国目前计划免疫的主要免疫生物制剂的免疫程序,种类,药理,用途,免疫期,接种对象,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9.
运送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载体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减毒沙门氏菌通过自然感染的方式高效地将DNA疫苗直接运送给体内的抗原提呈细胞(APCs)如树突细胞(DCs)和巨噬细胞,在粘膜和全身淋巴组织诱发以Th1型应答为主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PCs尤其是DCs可能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减毒沙门氏菌已被应用于运送病毒、细菌和肿瘤DNA疫苗并取得一定效果,该途径所诱发的细胞免疫要强于肌注途径接种的相同DNA疫苗,原核表达的重组沙门氏菌和接种蛋白质抗原等免疫方法.本文还对如何增强携带DNA疫苗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免疫效果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黏膜免疫机制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病毒作为载体具有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体外基因转导、体内接种疫苗和基因治疗等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构建了表达不同抗原的腺病毒载体,如人(猿)免疫缺陷病毒Gag,pol,Nef,Env,狂犬病毒糖蛋白,登革热病毒包膜蛋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E1、E2、core、NS3,麻疹病毒核衣壳、凝血素,呼吸道合胞病毒糖蛋白,2型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B、炭疽杆菌保护性抗原等。其中有不少载体疫苗通过黏膜免疫接种,诱导机体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免疫反应。本文就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黏膜免疫机制和黏膜免疫途径的研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1.
将结核杆菌ESAT-6和MPT-64的编码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JW4303构建重组质粒,用重组擀凿对4周龄的BALB/C和F1代小鼠进行肌肉和皮内地末次免疫后10天采血交分离血清,进行ELISA检测。结果表明,小鼠能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特异性IgG平均水平分别为参考血清的2.20倍3.19倍,且对两种品系小鼠进行的相同途径的免疫,其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而不同途径的重组质粒免疫,抗体水平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由于乙肝疫苗普遍接种,乙型肝炎的流行已经下降,但慢性乙型肝炎(CHB)仍是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超螺旋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作为原始转录模板,逃避机体免疫及抗病毒药物清除,在HBV持续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调节患者对HBV的免疫功能研究新的治疗策略以清除细胞核内cccDNA可能成为根除HBV持续感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运送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载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减毒沙门氏菌通过自然感染的方式高效地将DNA疫苗直接运送给体内的抗原提呈细胞(APCs)如树突细胞(DCs)和巨噬细胞,在粘膜和全身淋巴组织诱发以Th1型应答为主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PCs尤其是DCs可能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减毒沙门氏菌已被应用于运送病毒,细菌和肿瘤DNA疫苗并取得一定效果,该途径所诱发的细胞免疫要强于肌注途径接种的相同DNA疫苗,原核表达的重组沙门氏菌和接种蛋白质抗原等免疫方法。本文还对如何增强携带DNA疫苗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免疫效果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将出生时接种过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131名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种COMVAX^TM,另一组接种单价乙肝疫苗和单价流感嗜血杆菌偶联疫苗,出生时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后,应用2,4,13月程序免疫,在2,4月免疫后,接种COMVAX^TM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中无一例发生重度副反应,接种COMVAX^TM组新生第一针免疫前(2月)和二针免后一个月(5月)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53.73%和95.00%,抗全GMT分别为104.10和56.29,均与接种单价组无显著差异,第二针免疫后一个月接种COMVAX^TM组96.00%新生儿抗-PRP抗体达到长期保护临界值(1.0ug/ml)水平,而接种单价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组新生儿为95.20%,结果表明,对于健康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接种COMVAX^TM疫苗,抗-HBs和抗-PRP抗体阳转率及滴度均不低于接种单价疫苗组。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重组戊型肝炎抗原(HEVAg)-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颗粒抗原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产生免疫应答。制备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后,通过皮下、滴鼻、口服途径接种Balb/c小鼠,每隔4周加强免疫两次,HEVAg与铝盐佐剂(铝佐剂疫苗Al_2O_3-Ag)为对照组,一定时间内检测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应答水平。结果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滴鼻、口服途径黏膜系统中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IgA抗体,ELISPOT结果显示鼻腔、唾液腺中IgA ASCs数量显著增加;皮下途径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IgG抗体;常规铝佐剂疫苗相比于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诱导较强的IgG抗体水平,未诱导产生黏膜免疫应答;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诱导产生较强细胞免疫应答,皮下接种途径IFN-γ、IL-4生成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它免疫组。与铝佐剂疫苗相比,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能有效诱导产生系统免疫及黏膜免疫应答,显示HEVAg-PLGA有潜力成为备选HEV黏膜疫苗抗原,同时展示PLGA颗粒作为黏膜系统抗原递送载体及黏膜佐剂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150名HBsAg阴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实施计划免疫的同时,1、2组分别接种10μg、20μg乙肝疫苗,3组不接种乙肝疫苗,以了解乙肝疫苗与卡介苗、百白破联合免疫的免疫应答。结果表明:1.2组抗-HBc达到有效保护的(P/N≥5)为93.18%和89.58%,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未检出HBV标志物,但是未注射乙肝疫苗组HBV感染达6.67%。乙肝疫苗与卡介苗、百白破联合免疫应答是好的,抗原间无干扰,从而证明乙肝疫苗不但能有效地控制乙型肝炎,并能纳入扩大免疫规划。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DNA疫苗的研究进展迅速,已在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病、肿瘤、过敏性疾病及免疫病理性疾病的防治研究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进一步提高DNA疫苗的免疫效果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当前在这方面主要的策略有:构建真核表达载体时,选择合适的启动子;质粒基本骨架中插入免疫刺激序列(ISS)或选择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载体;细胞因子基因与外源基因共表达或共接种以提高外源基因编码抗原诱导的免疫反应。此外,质粒DNA的接种剂量和途径也可影响免疫反应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因疫苗被视为“第三次疫苗革命”,是目前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本回顾了基因疫苗的诞生,阐述了其优越性,重点讨论了增强其免疫效应的策略,包括合理的载体设计,细胞因子及共刺激分子与抗原的共表达及适宜的接种途径等。  相似文献   

19.
<正> 据报导,医护人员连续接种三针疫苗后,93%~98%的接种者抗体上升。几年后抗体下降,其比率与每一接种者获得最大抗体应答的具体情况有关,尚无文献记载免疫后抗体的持续时间,五年的随访调查证实,接种疫苗的同性恋者,早期具有抗体应答的,五年后抗体仍是阳性者占58%。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在对婴幼儿实施基础免疹(BCC、DPT和TOPV)的同时,接种国产血源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对八月龄的婴儿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乙肝疫苗接种组1(10μg)、2(20μg)抗-HBs达到临界保护(P/N≥10.0)的分别为80.65%,78.49%,未检出HBV感染标志物;未接种乙肝疫苗组的HBV感染率边10.5%。血清学检测还表明乙肝疫苗与BCG、DPT和TOPV等生物制品联合免疫应答是好的,各抗原间无干扰作用,提示乙肝疫苗可列入扩大免疫规划,并将有效地控制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