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仁怀市药食兼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及传统知识,为该地区药食兼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民族植物学与植物分类学的方法,对仁怀市野生药食兼用植物种类、食用部位、食用方法及药用价值等进行调查。结果:仁怀市居民常用的野生药食兼用植物共涉69科137属163种,其中以菊科和蔷薇科的植物较多,分别为26种和14种;在食用习惯上,该地区药食兼用的植物多以茶饮类和野菜类为多,分别为92种和99种;在食用部位上,以食用嫩茎叶、果实和嫩苗较多,分别为43种、25种和24种。这些药食兼用植物共涉及90种药效,多集中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滋阴润燥、消炎等清热功效方面。结论:贵州省仁怀市的药食兼用野生植物资源丰富、资源保护和应用传承现状良好,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及其利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有傣族常用药食两用植物226种(含变种),隶属于76科184属。其中,双子叶植物62科179种,单子叶植物11科44种,蕨类植物1科2种,裸子植物1科1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有101种,占比44.69%。优势科主要集中在豆科(Fabaceae)17种、葫芦科(Cucurbitaceae)12种和姜科(Zingiberaceae)11种;单种属优势明显,有162属,占总属数的88.04%,占总种数的71.68%。傣族药食两用植物的利用以蔬菜类居多,有108种,其次是水果类有50种。傣医药用部位以地下部分最多;药效以清火解毒种类最多,有122种植物具有该功效。做了化学成分、营养成分和安全性评价试验的植物分别有189种、98种和144种。本文对西双版纳傣族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传统食用方法、傣医应用知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可为傣族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山东省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山东省药食两用植物资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整理出植物名录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药食两用植物共75科223属349种;其优势科为菊科、蔷薇科、豆科,优势属为蒿属、百合属、芸薹属;植物区系性质属于温带性质;植物生活型草本类占有绝对优势,其他依次为乔木、灌木和藤本;食用部位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嫩茎叶类、鲜幼苗类、果实(皮)类、根茎类、种子及种仁类、花及花粉类;野生药食两用植物有219种,栽培药食两用植物有130种。结论:山东省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研究法、村社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及民族植物学定量评价法,对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食用酸味植物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食用酸味植物共22种(变种),隶属于9科18属,其中蔷薇科(Rosaceae)种类最多,为12种。以果实(含幼果)为食用部位的酸味植物种类最多(16种),以茎叶(含嫩茎、嫩叶和茎)为食用部位的酸味植物种类也较多(4种)。以生食(16种)和腌制(11种)为食用方法的酸味植物种类较多。食用类别包括调料、零食、食疗、水果、饮料和蔬菜,其中,作为调料、零食、食疗和水果食用的酸味植物种类较多,分别有11、10、9和9种。该地区酸味植物共具有16种功能,其中,具开胃、消食、解暑、治痢疾和祛风湿等功能的酸味植物种类较多。定量评价结果显示:毛叶木瓜(Chaenomeles cathayensis Schneid.)、皱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长梗梅[Armeniaca mume var.cernua(Franch.)Yüet Lu]、梅(Armeniaca mume var.mume Sieb.)、高河菜(Megacarpaea delavayi var.delavayi Franch.)、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和云南杨梅(Myrica nana Cheval.)的食用植物文化重要性指数(CFSI)较高,说明其在当地的利用价值较高。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食用酸味植物的种类、食用部位、食用类别、食用方法和功能方面具有多样性,传统利用知识丰富。此外,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食疗功能方面分析了大理地区白族喜食酸味植物及其制品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大理地区白族特色植物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区新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吉林省长白山区几种很有开发潜力的新野菜资源植物的植物学特性、生态习性、食用价值和方法等。其中许多种类具有药食两用保健价值,有些种类作为野菜资源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运用民族植物学“5W+lH”提问法,结合访谈方法、集市调查和野外调查进行编目,研究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饮食文化中食用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结果表明:1)冕宁县饮食文化中利用的野生植物种类隶属于45科91属110种,其中传统粮用植物4种、野生蔬菜53种、野果植物37种、调味植物6种、酿造植物4种、药食两用植物16种、代茶植物15种;2)冕宁县彝族和汉族饮食文化中对野生植物利用有叠合又各自传承发展的特征;3)对彝族和汉族饮食文化中的野生植物利用现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保护传统知识进行了探讨,对可持续利用当地的野生食用植物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民间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及后期整理分析等,初步研究了泉州闽南饮食文化中野生药用植物利用的传统知识。结果表明:1)泉州闽南饮食文化中,可利用的野生药用植物约有56科117属148种,其中野生蔬菜46种、药膳植物37种、代茶植物38种、野果植物22种、调味植物4种、制作凉粉植物1种;2)这些植物中种类较多的科是: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唇形科(Lamiac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e)、茜草科(Rubiaceae)、百合科(Liliaceae)、兰科(Orchidaceae)和桑科(Moraceae);3)对各种野生药用植物在区域内的利用状况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如何传承民间的野生植物饮食文化和保护这些药食两用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云南省菜食花植物资源种类、自然分布与食用地区、食用方法等土著知识,对云南省16个地州102个县(市)农贸市场、地方菜餐馆、民间食花者进行了访问调查,对菜食花植物进行了植物学实地鉴定。调查到云南省菜食花植物140种,隶属52科108属,其中木本植物82种,草本植物58种;人工栽培76种,人工驯化栽培14种,野生资源50种。首次报道苦绳(Dregea sinensis Hemsl.)、云南山楂(Crataegus scabrifolia(Franch.)Rehder)、滇海水仙花(Primula pseudodenticulata Pax)、长毛黄葵(Abelmoschus crinitus Wall.)、尖叶美容杜鹃(Rhododendron caloplytum var.openshawianum(Rehd.et Wils.)Chamb.)、大纽子花(Vallaris indecora(Baill.)Tsiang et P.T.Li)、大花虫豆(Cajanus grandiflorus(Benth.ex Baker)Maesen Vaniot der Maesen)、须弥葛(Pueraria wallichii DC.)、白花灯笼(Clerodendrum fortunatum L.)等9种植物的花可以做菜食用。菜食花植物自然分布区与食用地区并非完全重叠,食用地区一般分布有该植物,而分布有该植物的地区不一定食用;食用种类具有从南向北逐渐减少的特点,与食花植物丰富度和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关系;食花习俗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主要体现食花的种类和烹饪口味上。不同菜食花食用的部位不同,烹饪方式也呈多样化。本文针对食用花传统文化的消失与野生菜食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药食兼用植物——莼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食兼用植物—莼菜胡诚齐迎春(湖北民族学院园艺系,恩施445000)莼菜BraseniaschreberiJ.F.Gmel野生于长江以南的湖泊、沼泽之中,是一种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近年来人们对其认识逐渐深入。1植物学特性莼菜为睡莲科植物。多年生水生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以广西西部的1市1区10县为研究区域,对桂西壮族饮食文化中利用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知识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桂西壮族饮食文化中常用的野生食用植物有46科102种,其中菊科(Asteraceae)种类最多(13种),其次为苋科(Amaranth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蔷薇科(Ros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各6种).食用部位常为嫩枝叶、果实、全株、花、根和茎等,其中,食用部位为嫩枝叶的种类最多(48种),食用部位为根和茎的种类最少(8种),食用部位为果实、全株和花的种类分别有18、17和11种.食用方法有炒、煮汤、生食、凉拌、水煮、茶饮、上汤和配菜等,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炒和煮汤.采摘时间主要为春季和夏季,部分种类可全年采食.不同区域的壮族民众对野生食用植物的选择具有随机性,主要依据方便、易得、适用、无污染等标准进行选择,且生活在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的壮族民众对野生食用植物的选择具有较明显差异.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桂西壮族民众拥有丰富的利用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具有食用植物种类丰富、食用部位多样、食用方法多样等特点,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此外,根据研究结果,对桂西壮族特色饮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地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对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传统利用的药食两用植物进行民族植物学调查,通过访谈和野外调查工作,收集并记录了关于当地社区传统利用药食两用植物的传统知识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并选择了其中20种植物进行抗菌活性的筛选。共调查统计了43科95种西双版纳传统利用的药食两用植物,从分类学角度来看,以茄科(6种)和唇形科(6种)最多,其中草本植物占了最大比例,为49.5%。对其中20种植物的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只有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和旋花茄(Sola-humspiral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药食两用植物的利用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但随着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传统知识的急剧流失和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很多植物已经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如何保护这些传统知识并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药食两用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野外调查、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文献查阅和编目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药食两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本次调研收集整理的药食两用植物共有47科、87属、106种,优势科、属分别为蔷薇科和悬钩子属,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在科的植物区系组成上以世界广布和泛热带分布地理成分为主,在属的植物区系组成上以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地理成分为主;国家级保护物种10种,进入IUCN极危、近危和易危名录的有6种;在食用价值上以野菜、野果和茶饮类为主,食用部位以茎、叶和果为主,食用方式则以炒、鲜食和泡酒为主;在药用及保健功效上以清热解毒和止痛为主。结论:湖北恩施药食两用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药用及保健功效与武陵山区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相适应,建议在保护好少数濒危物种的基础上加大开发。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传统利用的野生药食两用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对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传统利用的药食两用植物进行民族植物学调查,通过访谈和野外调查工作, 收集并记录了关于当地社区传统利用药食两用植物的传统知识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并选择了其中20种植物进行抗菌活性的筛选。共调查统计了43科95种西双版纳传统利用的药食两用植物,从分类学角度来看,以茄科(6种)和唇形科(6种)最多,其中草本植物占了最大比例,为495%。对其中20种植物的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只有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和旋花茄(Solanum spiral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药食两用植物的利用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但随着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传统知识的急剧流失和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很多植物已经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如何保护这些传统知识并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对湿地植物的传统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半结构访谈与关键人物访谈相结合,并佐以证据标本采集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云南省西双版纳3个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差异较大的典型傣族村寨(曼降,曼安,曼伞)居民的湿地植物知识,以及不同性别、年龄人群掌握湿地植物知识的差异作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利用的湿地植物种类丰富,经鉴定的有46科102种,以湿生植物为主;利用类型有食用类、药用、代茶类和宗教类等,以食用类为主。(2)三个村寨中以曼伞调查和采集到的植物种类最多,曼安次之,曼降最低。3个村寨利用的湿地植物种类的相似性低。这与村寨周围的自然植被类型及其干扰程度密切相关。(3)统计分析显示,村寨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对该村村民传统湿地知识的掌握有重要的影响。食用和药用、代茶植物知识在3个村寨都表现为年长组(>45岁)明显高于年轻组(≤45岁,P<0.05),而男性和女性对不同知识的掌握则因村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植物多样性和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显示出传统知识的传承对植物多样性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药用植物叶片的碳同位素比和矿质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6种亚热带季雨林中常见的中草药植物叶片的稳定性同位素比(σ~(13)C 值)为-26.4到-32.6‰,灌木型的σ~(13)C 值最低。表明全部种类都属光合作用C_3途径植物。叶片的7种元素 N、P、K、Ca、Mg、Na、Si 的含量依植物种类、生活型、药效和所用药用部位不同而异。在9个具不同药效的组合中,治疗贫血、高血压和健胃药有较多的 N,治疗蛇伤、癌症的药的叶片含较多 P 和 K,治疗风湿骨痛药含较多 Ca 和 Mg。其他微量元素组成中,治疗贫血的药的叶片含 Fe 多,治疗感冒及高血压药者含 Zn 多,健胃药含 Cu 多。结果认为叶片的矿质元素分布图式反映植株自身的吸收积累特性,且对相应的主要疗效可能有附加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云南拥有独特的食花文化,蕴藏着丰富的食花资源与传统知识。棠梨花是云南分布最广、最为常见的食用花资源之一,是民间对可食用蔷薇科梨属(Pyrus)植物花的统称,其具体涉及的物种以及民间利用知识与现状尚待研究阐明。该研究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初步选择云南省普洱市的思茅区和墨江县,在棠梨花采集旺季,开展了民族植物学调查,包括标本采集与鉴定、集市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表明:(1)该地区食用棠梨花来自三种野生梨属植物,即川梨(P. pashia)、杜梨(P. betulifolia)和无毛川梨(P. pashia var. kumaoni),其中川梨利用频率最高。(2)棠梨花在集市上早春野生蔬菜中比重高,在当地和外地同时显示了很大的市场潜力。(3)当地民族在棠梨花的采后处理与加工方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4)食用理由主要包括清热、应季和无污染。该研究阐明了可食用棠梨花的物种、相关传统知识与利用现状,为棠梨花的资源价值与影响力评估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探讨食花的文化因素与生理学意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高原蒙古族食用野生植物传统知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民族植物学"5W+1H"提问法,结合访谈方法和野外调查进行编目,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蒙古族食用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结果:1)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食用植物22科32属50种,其中野生粮用植物14种、野生蔬菜13种、野果植物18种、野果酒植物3种、野生调味植物5种、野生薰净植物2种、催化乳制品植物1种。2)鄂尔多斯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包括7个方面,其中用植物薰净和消毒奶食器具的传统知识、用冷蒿催化加速油脂成分从奶子中分离的传统知识是蒙古族植物饮食文化的创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简单、快捷的"果实+奶食"酿果酒文化,能够说明蒙古族祖先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的更高水平的技术和文化。食用芨芨草颖果、选用中间锦鸡儿韧皮部和白沙蒿的果实做面食粘合剂的传统知识是区域特色的文化。3)因生态环境条件的不同,山区、沙区、盐渍区和丘陵区蒙古族牧民的传统食用植物知识表现出多样性,反映了生态环境条件的多样性。4)鄂尔多斯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丰富了蒙古族饮食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开展搜集、研究、保护和科学分析鄂尔多斯蒙古族植物传统知识的工作,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番莲属(Passiflora Linn.)植物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中一些西番莲是重要的药食同源类植物,常作民间传统药材使用。酚类化合物是食用西番莲中的主要次级代谢产物,迄今已从中分离出104个包括黄酮类、黄酮醇类及酚酸类等化合物,它们显示了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糖、抗焦虑等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食用西番莲中酚类物质的含量、种类、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以期为食用西番莲植物酚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和科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选择当地牧民作为信息报告人,运用访谈和证据标本采集鉴定等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地区蒙古族民间野生食用植物共有29种和2变种;食用部位包括全株、地上部位、根、茎、鳞茎、叶、花、果和种子,其中叶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部位。民间食用方式可分为野生粮食、蔬菜、水果、茶用、调料和零食6种类型。其中,蔬菜用野生植物最多,其次为茶用和调料用植物。当地民间对野生食用植物通常采取生食和熟食两种方法。采用腌制或干燥是当地民间对野生食用植物原料或加工品进行保存的主要方法。羊肉、牛肉、鲜奶和酸奶是当地蒙古族用野生植物烹饪各种食物和调制奶茶时的必用原料,具有地区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0.
云南各民族食用花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云南各民族食用的花卉作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云南各民族对植物花的食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喜爱,食用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和烹调技巧都各不相同,食花的部位也有所选择,本文首次全面报道了云南的303种食用花卉,它们分别属于74个科,178个属。其中广泛分布或栽培的70种,热带地区118种,亚热带地区93种,温带及寒冷地区22种,本文还对食花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不同民族之间食用花卉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分析了食用花卉的开发利用前景,文末附云南少数民族食用花卉名录,包括拉丁名、当地名(含民族语名和汉语名),中文名、科名、分布地区、食用部位及食用方法,其它用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