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生长试验探讨了饲料中土豆蛋白浓缩物替代鱼粉后对虹鳟摄食率,消化率,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对照饲料全部鱼粉为蛋白源,其它饲料分别含土豆蛋白2.2%,5.6%,8.9%和11.1%,另一饲料含5.6%,土豆蛋白和1.7%蛋氨酸,在12℃下饲养4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土豆蛋白使用比例的增加,虹鳟的摄食率下降,饲料的干物质,蛋白和灰分的表现消化率上升,脂肪的表现消化率无显著影响,当饲料中含5.6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鱼粉匮乏,价格上涨。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找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就成了当务之急。各种大豆来源蛋白由于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比较平衡,是水生动物饲料中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近年来在大西洋鲑(Salmo salarLinnaeus)[1]、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2]等研究表明,用不同大豆来源蛋白替代一定比例的鱼粉不影响其生产性能。大豆分离蛋白是以大豆低温豆粕为原料,经碱溶酸沉等工序而得到的一种精制大豆蛋白产品,蛋白含量可达85%以上。研究表明,在幼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饲料中大豆分离蛋白可替代40%鱼粉[3]。哲罗鱼(Hucho taimen)为肉食性、冷水性鲑科鱼类,栖息在低温(20℃以下)溪流里,肉味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哲罗鱼生长速度较快,属于大型名贵鱼类,一般个体约3kg,大的个体可达50kg,体长1m以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该鱼的驯化养殖已经获得成功[4],并已在我国一些省市开始养殖。因此,研究哲罗鱼人工配合饲料十分迫切。肉食性鱼类不仅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高,且更偏好于动物性蛋白,所以当以...  相似文献   

3.
利用全能量收支同步测定呼吸仪系统测定了三种不同蛋白源(鱼粉、豆粕、土豆蛋白)饲料对银鲫生长及能量收支各组分的影响。对照饲料全部以鱼粉为蛋白源,另两种饲料中30%的蛋白质分别来自豆粕和土豆蛋白。试验结果表明,银鲫对三种蛋白源的饲料的摄食率,食物转化效率均有显差异,以鱼粉组最高,豆粕其次,土豆蛋白最低。能量收支各组分也均有显差异,能量收支式如下:鱼粉88.1C=13.77F 2.95U 24.1G 41.8R 豆粕 102.3C=17.1F 2.8U 16.4G 55.4R土豆蛋白105.5C=14.9F 1.3U 14.4G 67.4R式中C、F、U、G、R分别代表摄食能、排粪能、排泄能、生长能、代谢能。  相似文献   

4.
探究了储藏期下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质的变化规律,对不同储藏时间的大豆蛋白分别进行了羰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凝胶质构性质的测定,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大豆蛋白二级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大豆蛋白的羰基含量逐渐上升,表面疏水性逐渐下降,蛋白二级结构含量改变,大豆蛋白凝胶强度和凝胶硬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储藏期内大豆蛋白发生了氧化反应,导致大豆蛋白结构发生改变,最终使其凝胶性质下降。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评价了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蛋白后对异育银鲫的生长、饲料利用、氮代谢和鱼体免疫力等的影响。实验设计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每种3个重复,分别以豆粕替代饲料中鱼粉蛋白的0%(对照,D1)、20%(D2)、80%(D3)和100%(D4)。实验在半循环水养殖系统持续16周,鱼的初重约2.32g,实验期间水温23-30℃。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摄食率显著升高(P<0.05),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蛋白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干物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则显著降低(P<0.05);总氮摄入量、表观氮摄入量、粪氮排出量、非粪氮排泄量、总氮沉积率均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呈显著降低到的趋势(P< 0.05),生产每千克鱼的氮排放量则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显著升高(P< 0.05);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升高,而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的溶菌酶显著降低,超氧化物岐化酶逐渐升高(P<0.05)。  相似文献   

6.
实验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3.20.5) g为实验对象, 研究螺旋藻粉蛋白替代饲料鱼粉蛋白(0、20%、40%、60%、80%和100%)对鱼摄食、生长、饲料利用和蛋白沉积的影响。实验设计了6种等氮(38%)等脂(10%)等能(16.50 kJ)的饲料, 每处理3个重复。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 表观饱食投喂。实验水温为(283)℃, 实验共持续60d。结果发现:随藻粉替代比例的增加, 鱼摄食率显著上升; 饲料效率则呈显著下降趋势; 特定生长率在20%替代组与鱼粉组无显著差异(P0.05), 其他各替代组均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 蛋白沉积率在20%、60%替代时与鱼粉组无显著差异(P0.05), 其他替代组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 肥满度在各替代组均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 鱼体蛋白随藻粉替代比例的增加呈现先持平后降低的趋势, 鱼体脂肪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 20%、40%和60%替代组全鱼灰分均高于全鱼粉组; 肠道消化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在替代组和对照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随藻粉蛋白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呈显著上升, 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则呈显著下降趋势, 总磷表观消化率在20%替代时最低, 在100%替代时最高。综合特定生长率和蛋白沉积率情况, 当鲫幼鱼饲料中鱼粉含量约为50%, 且鱼粉为唯一蛋白源时, 螺旋藻粉蛋白可替代饲料中20%鱼粉蛋白。  相似文献   

7.
实验旨在研究荚膜甲基球菌(Methylococcus capsulatus, Bath)蛋白(MBM,斐康?蛋白)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MBM添加量分别为0、3.5%、7%和10.5%,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含量35%)0、10%、20%和30%,制得4组等氮等脂饲料,即MBM0、MBM10、MBM20和MBM30组,饲喂卵形鲳鲹幼鱼[初始均重(34.88±1.13) g]56d。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MBM含量的升高,各组间的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肝体比、脏体比和饲料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BM30组肥满度显著高于MBM0组(P<0.05)。各组全鱼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MBM20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MBM0组和MBM10组(P<0.05)。MBM20组和MBM30组背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MBM0组(P<0.05),背肌粗脂肪与MBM替代鱼粉的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MBM20和MBM30组血清甘油三酯显著低于MBM0组(P<0.05...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雌性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性能、体组成、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生殖力的影响。选取二冬龄雌性黄鳝[初始体重(36.41±3.62) g]90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以南极磷虾粉替代饲料中0(对照)、20%、40%、60%、80%和100%的鱼粉制成的6种等氮等能配合饲料,试验周期12周。结果表明:20%磷虾粉替代鱼粉时,雌性黄鳝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随着替代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其生长性能显著下降(P<0.05)。20%替代组黄鳝肌肉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粗脂肪、粗灰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黄鳝卵巢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表明,当磷虾粉替代鱼粉比例超过60%时,其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下降,水分含量逐渐升高(P<0.05)。进一步对黄鳝肝脏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显示,当磷虾粉替代鱼粉比例大于40%时,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 100...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地衣芽胞杆菌产碱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分别从酶浓度、pH值、反应温度和水解时间等因素来研究水解效果,在50℃,pH 10,酶浓度100 U/mL,水解2 h时水解效果最好,水解度达到31.45%。  相似文献   

10.
“大豆分离蛋白”工艺用复合酶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分离蛋白的碱浸提酸沉淀工艺,目前普遍存在蛋白质回收率低,分离蛋白成品得率低,纯度低的问题,利用复合酶制剂的作用可改变这一状况。针对工艺需要,从十余种工业酶制剂中筛选出两种蛋白酶活低、多糖降解酶活高的酶制剂;An-76半纤维酶和果胶酶ultrazyrm^TM。对两种酶制剂的酶活组分、主体酶的部分酶学性质,以及酶的用量与蛋白质浸出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基础实验。经优化实验确定了复合酶制剂的复配比  相似文献   

11.
以初始体重(0.500.00) g的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稚鱼为试验对象, 在室内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 研究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蛋白对乌苏里拟鲿生长、体成分及消化率的影响。以豆粕分别替代对照饲料(S0)中10%(S10)、20%(S20)、30%(S30)、40%(S40)、50%(S50)和60%(S60)的鱼粉蛋白, 另外,60%组添加0.3%蛋氨酸(SM60), 共配制8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结果表明, 随着饲料中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大,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均逐渐降低, 但10%40%替代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S50和S6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与S60组相比, SM60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所提高(P0.05),但显著低于0%40%替代组(P0.05); 饲料系数的变化规律与增重率的趋势正好相反; 当饲料中豆粕替代水平由0%增加到20%时, 乌苏里拟鲿的摄食率由3.22%提高到3.55%, 而后随着替代比例进一步增加, 摄食率逐渐降低, 但方差分析表明, 差异不显著。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乌苏里拟鲿全鱼水分和灰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肌肉水分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而逐渐升高; 全鱼和肌肉粗蛋白含量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其中, S60和SM60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 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 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呈现升高的趋势, S60和SM60组显著高于其他替代组(P0.05); 肥满度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当豆粕替代鱼粉蛋白比例为60%时, 肝体比、脏体比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而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0%和60%替代组的蛋白质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040%替代组(P0.05), 而040%替代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豆粕替代比例由0升高到60%, 磷表观消化率由36.07% 升高到66.50%。在实验条件下, 豆粕替代乌苏里拟鲿饲料中40%鱼粉蛋白, 不会影响乌苏里拟鲿的生长和饲料利用, 而高比例替代对生长和鱼的健康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山西省朔县省虹鳟试验场1987年8月在亲鱼中爆发的一次流行病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培养、毒力试验和详细的生理生化测定,确定点状气单胞菌为其病原菌。并对该菌胞外产物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其溶血活性、酪蛋白酶活性、对鱼致死性以及对其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的观察,初步确定了胞外产物与该菌侵袭力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病原类型和造成虹鳟低死亡率的原因,研究对患病虹鳟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病毒的分离和鉴定以及动物感染实验。临床检查发现发病虹鳟体色变黑,肌肉和腹壁点状出血。病理学观察发现虹鳟造血器官脾和肾间组织严重坏死。通过反转录PCR法检测坏死组织和病变细胞中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出血性败血病毒和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并对得到的371 bp大小片段进行测序和构建进化树分析,发现感染病原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同时,给体重为1.5 kg健康虹鳟腹腔注射104 TCID50的组织滤液,累计死亡率达到35%。除此之外,将组织滤液接种到鲤鱼上皮瘤细胞系后出现了特征性病变。在实验过程中未发现细菌或寄生虫感染。结果证实引起虹鳟低死亡率的病原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本溪虹鳟一株弹状病毒的分离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4月,辽宁省本溪市虹鳟鱼种场的虹鳟稚鱼爆发大规模疾病,死亡率近100%。取病鱼组织处理后接种于鱼类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测定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滴度,最高达10 ̄(6.3)TCID_(50/0.1ml)。感染病毒的细胞用1%营养琼脂糖覆盖后可形成0.5-1.5mm的蚀斑。分离到的病毒对氯仿敏感,不耐热、不耐酸,在细胞内复制的最适温度为15℃。室内人工感染的虹鳟稚鱼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对感染病毒的细胞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病毒长为131-173nm,平均148nm,直径为58-91nm,平均71nm,形状为子弹状,表明是弹状病毒,有囊膜及纤突。采用挑斑法得到了纯化的病毒株,暂称之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中国本溪株IHNV-B。  相似文献   

15.
南方鲇的营养学研究:饲料中大豆蛋白水平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以初始体重为 2 3 .78± 0 .0 9g的南方鲇幼鱼为实验对象 ,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 6周的生长实验。以大豆蛋白分别替代 0 %、1 3 %、2 6 %、3 9%、5 2 %和 6 5 %的鱼粉蛋白 ,配制成 6种等氮 (粗蛋白为 48%)、等能 (总能 2 0 KJ/ g)的饲料 ,用于探讨饲料中鱼粉蛋白与大豆蛋白的不同比例对南方鲇生长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实验在 2 7.5± 0 .2℃水温条件下进行 ,溶氧维持在 5 mg/ L以上 ,光照周期为 1 4L:1 0 D。实验结果表明 ,当大豆蛋白分别替代1 3 %、2 6 %和 3 9%的鱼粉蛋白时 ,3组之间的特定生长率 (SGR)的差异不显著 (P>0 .0 5 ) ,但均显著高于 5 2 %和 6 5 %替代水平 (P<0 .0 5 )。其中 1 3 %和 2 6 %的替代水平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3 9%替代水平的特定生长率 (SGR)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 .0 5 ) ;而 5 2 %和 6 5 %替代水平的特定生长率 (SG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饲料转化率 (FCE)、蛋白质效率 (PER)和蛋白质累积率 (PPV)分别在各处理组之间的差异关系与特定生长率 (SGR)在各组之间的变化相类似。因此 ,本文提出南方鲇饲料中大豆蛋白替代 3 9%的鱼粉蛋白是适宜的 ,过量的添加将影响南方鲇的生长及饲料转化率。通过分析认为大豆蛋白影响南方鲇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饲料中配制不同鱼粉和菜粕比例,探讨利用菜粕蛋白替代鱼粉对异育银鲫(Carssius auratus gibelio)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饲料中菜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分别为 0、20%、40%、60% 和80%。实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菜粕蛋白比例高于40%时,异育银鲫的生长显著下降(P0.05),对摄食率影响不明显(P0.05)。在80%替代水平下,干物质和蛋白质的消化率最低,能量消化率在40%替代水平最低。饲料转化效率在20%蛋白替代后明显下降(P0.05)。蛋白质和能量储积率在40%蛋白替代后明显下降(P0.05)。在40%菜粕蛋白下,鱼体能量和脂肪含量最高。鱼体蛋白质在60% 和80% 菜粕蛋白时最低,脂肪在20% 菜粕蛋白时最高。因此饲料菜粕蛋白的水平不超过20%(干物质含量约17%)不会影响异育银鲫的生长和饲料转化。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