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棉属A染色体组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棉属A染色体组3个种(变种)的核型,阿非利加棉和草棉的核型公式均为20m+4sm(2sat)+2st(2sat),亚洲棉的核型公式为22m+2sm(2sa t)+2st(2 sat)。平均臂比和染色体长度比分别是:阿非利加棉1.63和1. 73,草棉1.87和1.74,亚洲棉1.58和1.62。其随体均大而明显,数目和位置相同。3个种(变种)的核型同质性与其分类学上同归于A染色体组是一致的。阿非利加棉和草棉的亲缘关系比二者与亚洲棉的密切,但它们存在核型构成的差异,这些差异同时也证实了系统演化史上阿非利加棉先于草棉的论点。  相似文献   

2.
苦参的染色体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炳声  黄少甫 《植物研究》1985,5(2):123-127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是豆科槐属(Sophora L.)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南北各省区均产,苏联、朝鲜和日本亦有分布。在细胞学方面,Kawakami[3]、Hexob[8]和Kodama[4]都报道过苦参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但Nagl[8]却报道2n=28。本文作者在对苦参作染色体基数的基础上,进行了核型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小麦属核型分析和BG染色体组及4A染色体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备新方法和N—带技术对小麦属(Triticum)9个六倍体种(AABBDD),8个四倍体种(AABB,AAGG),3个二倍体种(AA,A~uA~u)及B组的可能供体沙融山羊草(Ae. shronensis)体细胞核型和N—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属全部为具中部或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核型属于“2A”类型,不对称性随倍性提高而有所增加。种问核型有一定差异。所有小麦B染色体组、G染色体组和4A染色体均显N—带,其它染色体则不显带或只显很浅的着丝点带。六倍体种B染色体组带型基本相同,四倍体小麦B组N—带种间有一定差异。提莫菲维小麦(T.Timopheevi)G组带纹数目和分布与B梁色体组有显著差别,作者认为两者非同源。沙融山羊草核型和带型都与小麦B组相近,是B组的可能供体。一粒系小麦A染色体组基本不显N—带,其中无与4A带型相同的染色体,4A起源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吊兰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吊兰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吊兰染色体数目为2n=28;核型公式为2n=2x=28=4m+14sm+10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8=4L+14M2+10M1,属于3B型;全组染色体总长73.84μm,长臂总长为53.59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2.58%;染色体总体积为101.94μm3。  相似文献   

5.
对党参细胞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研究表明,党参染色体数为2 n=16。染色体的核型为2n=12m 4 sm=16。第1、2、3、4、5、8对是中间着丝粒染色体(m);第6对和第7对染色体属于近中着丝点染色体,未观察到有携带随体的染色体存在。  相似文献   

6.
以琉璃苣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备琉璃苣染色体标本,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琉璃苣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K(2n)=2sm+16t,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87.69%,核型类型为"3B"型。  相似文献   

7.
吉祥草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8.
秦志祥  邹琦丽   《广西植物》1993,13(1):74-75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Retz.)Pers)作为绿肥,在广西广为栽种。尚未见过田菁染色体核型的报道,因此我们对它进行染色休核型分析,旨在能为遗传种提供细胞学依据资料。  相似文献   

9.
江豚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是鲸目(Cetacea)鼠海豚科(Phocaenidae)的一种小型齿鲸,在淡水和海洋中均有分布。关于江豚染色体的研究,国外文献中尚未见记载,国内亦无报道。Pilleri和Gihr(1972,1975)根据江豚的形态解剖学的研究,认为我国产的江豚和印度洋的及日本海的江豚不属同一个种,但国际上对此尚有不同意见。因此,搞清江豚染色体的核型,将可有助于澄清江豚属的的分类问题。本文就我国长江产江豚的染色体核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知母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1.
鲤肝细胞抗氧化系统对微囊藻毒素毒性的反应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用10μg/L的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处理鲤肝细胞培养物,检测鲤肝细胞抗氧化系统的6项指标。结果表明,MC—LR处理后活性氧(ROS)含量明显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迅速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明显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MC—LR处理15min后也有明显上升,但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在MC—LR处理后没有明显变化。另外,还从氧自由基理论解释了微囊藻毒素造成鲤肝细胞损伤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2.
鱼类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极为复杂,通过性腺组织切片鉴定得出黄河鲤从未分化性腺发育为Ⅱ期精巢、卵巢的时间为受精后第40天到第80天。选取一些可能参与黄河鲤性别决定分化相关的基因(amh、ar、cyp19a、cyp19b、dax1、dmrt1、er、foxl2、nobox、sox9a、sox9b、zp2)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各个基因在受精后40d、45d、50d、55d、65d和80d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在50d都有高表达,推测45-50 d为性别决定的关键时间。ar、amh、dax1、dmrt1、sox9a、sox9b六个基因在80d雄性表达量升高,且雄性明显高于雌性,推测这些基因参与精巢分化发育过程。cyp19a、cyp19b、foxl2、nobox、zp2五个基因在80d雌性表达升高,且高于雄性,推测其可能参与卵巢分化发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东江鲤鱼的种群动态并进行渔业生物学分析。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可以表达东江鲤鱼体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L=39.308R-42.611,L_t=851[1-e(-0.173(t 0.0394))]W_t=19171.5[1-e~(-0.173(t 0.0394))]~3。通过渔获物统计资料计算种群的自然死亡率D=0.27和捕捞死亡率E=0.25,并分析比较产卵力及产卵群体的结构类型。通过比较各种捕捞强度和最小捕捞规格的不同的总渔获量和群体的相对数量,提出获得持续渔获量的捕捞强度F=0.35及最小捕捞年龄t=2。  相似文献   

14.
复合酶制剂EA-2对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复合酶制剂EA-2在池溏中饲养鲤50d,实验组鲤尾增重率高于对照组12.3—27.5%,而饲料系数低于对照组18.76—10.89%。实验组鲤肝胰脏淀粉酶活力显著增加,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显著降低,实验组鲤肠内蛋白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均显著增加。酶制剂对鲤肥满度、肝胰比、内脏比、肝胰脏和背部肌肉的生化成份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个锂品种线粒体基因片段序列保守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红锂、镜锂和野锂中进行线粒体16rRNA和Cytb基因片段的序列测定。结果发现,3个鲤品种在多达859个碱基长度上无变异,但是与已报道的鲤全序列中的同源序列则有约1.5%的趋异。这个结果提示3个鲤品种可能在起源中是独立的一支。并且分化极低。  相似文献   

16.
鲤鳃表面结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鲤的鳃丝表面显示了由三边形一六边形不等的表皮细胞,呈现出各种图案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作者研究了红花菜豆品种大白芸豆和菜豆品种珍珠豆的核型。大白芸豆和珍珠豆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2=14m(2SAT)+6sm+2st;2n=2x=22=6m(2SAT)+14sm+2st。这两处品种的核型存在明显差异,但也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8.
鱼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RH核群与神经纤维的分布,潘家秀等1979曾报道11月份采集的卵巢处于Ⅳ期准备过冬的鲤鱼(Cyprinus carpio)颅腔经甲醇注射后下丘脑GRH的酶免疫标记定位结果:免疫活性GRH(ir-GRH)核群在视前区、视前隐窝区、前脑侧束区、下丘脑外侧区、视交叉等处均有ir-GRH纤维分布。本文报道的是2月份采集的鲤,即垂体促性腺激素GTH含量最丰富时(曹术超等1975),怀卵鲤脑及垂体ir-GRH的酶免疫标记。 结节外侧核(NLT)对于鱼类生殖功能有调节作用(Peter等,1978;Roi,1973),然而11月鲤鱼NLT未能染出ir—GRH。本文除采用另一季节的鲤鱼继续标染外,也试用抗  相似文献   

19.
利用Playle等设计的装置研究了不同pH条件及不同的铜暴露水平下鲤鳃部微环境pH值和粘液分泌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用化学平衡计算方法探讨鱼鳃微环境中铜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特定的pH和铜浓度范围内,鱼鳃微环境平衡pH略低于7,鱼鳃粘液分泌量随铜暴露水平提高而增加,与此同时,虽然CO2分泌量有所增加,没有观察到微环境pH随铜暴露量的变化。pH的升高,导致水相优势的游离态铜让位给羟基络合铜,粘液络合态铜的分额逐渭降低,但不会改变其络合当量与条件稳定络合常数。由于鱼鳃微环境对pH改变的调节作用,铜的形态分布变化幅度低于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利用RNA酶保护法对7月龄性未成熟幼鲤和2龄性成熟鲤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成鱼肝和肾脏组织IGF-ImRNA的丰度显著高于幼鱼,对鲤成鱼和幼鱼腹腔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D-Ala^6-Pro^9-NEt-LHRH)使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和肝组织IGF-ImRNA水平都显著升高,而成鱼生殖腺IGF-ImRNA的丰度比对照组显著增加,研究结果提示鲤在不同发育阶段肝组织IGF-ImRNA的丰度比对照组显著增加,研究结果提示鲤在不同发育阶段肝组织IGF-ImRNA的表达存在差别,其中2龄成鱼大于7月龄幼鱼;LHRH-A可能通过刺激垂体GH的释放间接促进肝组织IGF-ImRNA的表达,亦可能通过某种未知途径刺激生殖腺IGF-I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