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开口饵料对棘腹蛙幼蛙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摇蚊Chironomidae midges幼虫、水蚯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蝇蛆Musca demestica、人工饵料作为棘腹蛙幼蛙的开口饵料饲养棘腹蛙幼蛙28 d,观察这些饵料对棘腹蛙幼蛙生长、存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饵料组幼蛙生长速度最慢,存活率也最低(61.88%);摇蚊幼虫组的存活率最高(79.38%),生长最快,是棘腹蛙幼蛙适宜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2.
黑眶蟾蜍幼蛙适宜生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大德 《生态科学》2001,20(Z1):47-50
报道人为设置6种不同生境对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幼蛙存活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深超过体长或干燥环境都对幼蛙不利,存活时间短。水深低于幼蛙体长并设有陆地或保持环境泥沙湿润为适宜的生境。在适宜生境条件下,幼蛙平均存活674.86h,最长达35d。  相似文献   

3.
报道人为设置6种不同生境对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幼蛙存活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深超过体长或干燥环境都对幼蛙不利,存活时间短。水深低于幼蛙体长并设有陆地或保持环境泥沙湿润为适宜的生境。在适宜生境条件下,幼蛙平均存活674.86h,最长达35d。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人工养殖的不同体重尖吻蝮初生幼蛇对不同种类、重量食物的选择性,分析影响尖吻蝮幼蛇开口率的因素。方法将刚孵化出的尖吻蝮幼蛇按体重抽样分组,分别投入棘胸蛙幼蛙、多疣壁虎和小白鼠进行饲喂,统计不同体重的幼蛇对不同食物的偏好性、幼蛇对不同特征食物的选择性以及不同食物的损耗率。结果尖吻蝮幼蛇总开口率达98.33%,不同食物的开口率有显著性差异;在不同食物的分组开口实验中,投喂幼蛙的幼蛇开口率达95.0%,投喂壁虎的幼蛇开口率达60.0%,投喂乳鼠的幼蛇开口率仅15.0%。不同初生体重的幼蛇投喂壁虎、乳鼠的开口率差异显著,而投喂幼蛙的开口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初生体重对幼蛇的进食能力有显著影响,尖吻蝮幼蛇开口食物应以幼蛙为主,壁虎为辅。  相似文献   

5.
免疫组化法检测美国青蛙组织中的蛙虹彩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不同时期,收集经人工感染了蛙病毒的样蛙,取其心、肺、肾、肠脾、肝六种组织,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分别在感染了病毒3d、9d、11d后的幼蛙这六种组织中,由表及里观察到了深色的阳性信号,从而测定了病毒在入侵组织中的存在部位,其中,肺和肠组织中阳性信号最强,呈灶性分布,其余四种组织中的阳性信号则呈散性分布。在未注射病毒的幼蛙阴性对照组六种组织设计中没有检测到阳性信号。  相似文献   

6.
徐大德 《生态科学》2001,20(1):47-50
报道人为设置6种不同生境对黑框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幼蛙存活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深超过体长或干燥环境对都幼蛙不利,存活时间短。水深低于幼蛙体长并设有陆地或保持环境泥沙湿润为适宜的生境。在适应生境条件下,幼蛙平均存活674.86h,最长达35d。  相似文献   

7.
陈金印  张坤  沈勇  徐敏  蒋福升  丁志山  范永升 《蛇志》2012,24(2):156-159,184
目的观察投喂不同食物时尖吻蝮(Dienagkistrodon acutus)幼蛇的开口率,研究尖吻蝮幼蛇对食物的选择性,寻找最适宜的尖吻蝮幼蛇开口饵料;研究气味对尖吻蝮进食行为的影响,为人工配合饲料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尖吻蝮幼蛇随机分组,在相同条件下对幼蛇进行饲养,分别使用泽蛙、幼体蟾蜍、SD大鼠的乳鼠、昆明种小鼠幼鼠、大麦虫、蚯蚓、中华蟋蟀、蟑螂对尖吻蝮幼蛇进行投喂,并统计开口率;在黑暗条件下投喂新鲜的死泽蛙和小鼠肉块,减少振感和食物与环境间温差对尖吻蝮的刺激,观察记录尖吻蝮的进食行为。结果尖吻蝮幼体开口率与食物种类有明显相关性,对蛙类和鼠类的开口率较高,而对昆虫类几乎无捕食。同时存在多种食物时尖吻蝮对食物有一定选择性,对运动较活跃和体温较高的食物选择性高。尖吻蝮可凭借气味寻找到食物并完成进食,对死食的进食率较活食低。结论 (1)泽蛙和幼鼠是尖吻蝮幼蛇的理想开口饵料;(2)尖吻蝮捕食过程中,除依赖视觉、震感、颊窝红外热感等感知食物外,还可通过气味来识别食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蛙卵人工孵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林蛙 (Rana ch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蛙类之一。近年来 ,由于人们的生态经济意识不强 ,森林环境破坏严重 ,以及滥捕乱捉 ,使得中国林蛙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但在一些地区 ,由于加强对中国林蛙的管护 ,大力发展林蛙人工养殖业 ,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由于林蛙人工饲养刚刚起步 ,饲养经验不完善 ,一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如在自然条件下母蛙产卵时期 (4月上旬 )大致相同 ,但据以往观察 ,幼蛙出池时间却有很大差别 ,而出池时间的早晚表现在秋季回归时的体重差别较大 (约 1倍体重 )。因此缩短卵孵化时间 ,促使幼蛙提早…  相似文献   

9.
我国引进蛙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引进蛙类经初步鉴定有牛蛙、猪蛙和河蛙等三种,同为蛙属,原产于北美洲。这三种蛙类都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之特点,当年幼蛙可养成商品蛙。本文在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等方面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祝华 《生态学报》1984,4(2):200-200
1980年9月7~14日,作者在汉沽地区进行了一次蛙类寄生虫的调查,共分三个区域:重污染区(茶淀公社);轻污染区(营城公社);微污染区(扬家泊公社)进行。分别在以上几个生境内各随机捕获100只金线蛙Rana plancyli共300只,全部进行解剖,观察和收集肠道寄生蠕虫感染情况。结果重污染区100只金线蛙肠道均是泥沙及腐烂物质,感染率为0%;而轻污染区100只蛙中有12只感染线虫,12只感染吸虫,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黑斑侧褶蛙蝌蚪形态和生理特征对水位变化的响应,对480只大小相似的蝌蚪进行快速、中速和慢速干涸处理,统计各发育时期时长和存活率,测定变态完成后幼蛙的身体和内脏器官大小,以及对植物血凝素(PHA-P)的反应。结果表明: 对照组蝌蚪的变态时长最长,显著长于快速、中速和慢速干涸组;不同处理变态存活率在72.5%~90.8%,其中对照组最高,快速干涸组最低。对照和慢速干涸组幼蛙的体重和体长均显著高于中速和快速干涸组,快速干涸组体宽、体重与体长的比值、胴体湿重以及肺和脂肪体的湿重系数均最低,但心、脾、肾和消化器官的湿重系数和消化道各段的长度系数均无明显的组间差异。不同处理幼蛙对PHA-P的最大反应值均出现于注射后3 h,且中速和慢速干涸组的最大反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快速干涸组与各组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黑斑侧褶蛙蝌蚪可通过加速变态发育进程来应对干旱胁迫,但会出现个体变小、细胞介导的免疫能力下降,不利于其成功登陆。  相似文献   

12.
作业1 “观察活蛙并研究它的外部构造”为了进行作业需要准备: 1.活蛙(草蛙 Rana tempararia或湖蛙Ranaridibunda)10—12只。 2.装罐头食品的玻璃瓶,瓶中注入少许水(4—5厘米),放入一只蛙,盖上纱布或网,以便分发到课桌上。 3.玻璃棒或小木棍。 4.演示用的缸。这个作业在开始学习两栖纲的第一堂课上进行,因此上课开始时应作简短的谈话。在谈话中提出关于从研究水生动物的鱼纲过渡到研究适于水生同时也适  相似文献   

13.
李鹄鸣  李文健等 《动物学研究》1993,14(1):96-96,72,9
我们在棘腹蛙能流模型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中,对其营养成份及含肉率进行了初步研究。 材料 棘腹蛙幼娃和成蛙,均来自湘西的溪流中。 方法 1.将12只活蛙擦干称重后处死,除去皮肤与内脏,然后分成头、躯干、前肢和后肢等部分,并除去非肌肉质后称重,得各部分的肌肉含量。2.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脂肪含量,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3.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肌肉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4.用GR3500-B1微电脑热量计测定肌肉的能量含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报告小弧斑姬蛙的生殖频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从5月至9月,6只供试的雌蛙中有2只产卵2次,3只产卵3次,1只产卵4次。事实表明小弧斑姬蛙是一年多次产卵的蛙类。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养殖棘胸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认识棘胸蛙的生态习性,如生境、食性、繁殖、越冬和天敌等内容,有助于创造适宜的养殖环境和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人工养殖棘胸蛙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要做好三方面工作:1.确定养殖方式和建设饲料基地;2.提高蝌蚪及幼蛙的成活率,加快生长发育速度;3.促进成蛙在人工环境中繁殖和提高蛙卵孵化率。  相似文献   

16.
虎纹蛙促性腺激素含量随年龄及季节的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性腺激素(GtH;或LH和FSH)在脊椎动物生殖调节中起中C作用;脑垂体和血浆GtH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动物体的生殖生理状态。在蛙类,对脑垂体和血浆的LH及FSH含量进行过较全面研究的,仅在牛蛙和日本蟾蜍有过报道,结果显示它们的LH和FSH的含量存在有种类差异性。虎纹蛙属中国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唯一受保护的蛙类,对其生殖生物学的基础内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文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虎纹蛙幼蛙和不同性腺发育阶段(季节)成蛙脑垂体与血浆的LH及FSH含量,以弄清这些激素的含量变化与年龄、季节(性腺发育阶段)变化的关系,以期为虎纹蛙的基础生殖生物学及蛙类的生殖内分泌学充实新的内容,为虎纹蛙的人工繁殖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是:幼蛙血浆LH水平显著高于各期成蛙(Fig.A),血浆FSH水平显著低于成熟前期成蛙,而和其它各性腺发育阶段成蛙相当(Fig.B)。而脑垂体LH或FSH的含量显著低于各期成蛙(Fig.C&D)。这说明,幼蛙脑垂体已具有一定的合成和释放LH及FSH的能力。 成蛙脑垂体和血浆LH及FSH水平随性腺发育阶段(季节)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雌蛙血浆LH水平在成熟期最高,性腺再发育期最低;  相似文献   

17.
应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哈士蟆十种干样品进行了氨基酸成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必需氨基酸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雄蛙腿肉,雌蛙腿肉、卵、整只雄蛙、整只雌蛙、雄蛙皮、哈士蟆油、雌蛙皮、雌蛙腿骨、雄蛙腿骨。②氨基酸总量由高至低依次为雄蛙腿肉、雌蛙腿肉、雄蛙皮、雌蛙皮、卵、整只雄蛙、整只雌蛙、哈士蟆油、雌蛙腿骨、雄蛙腿骨。③雄蛙腿肉和雌蛙腿肉中各种氨基酸含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两栖类两新纪录——合江棘蛙和合江臭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7月23~24日,在重庆江津四面山大窝铺采得蛙类26只,其中合江棘蛙(Paa robertingeri)8只,合江臭蛙(Odorrana hejiangensis)1只,为重庆市蛙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三的生物复习时,我们利用青蛙连续进行“用显微镜观察蛙蹼内血液流动的现象”、“观察蛙心脏的节律性搏动”和“脊蛙反射”三个实验,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关实验目的、要求与实验步骤详见课本,这里只介绍连续完成这三个实验的有关问题。 1.实验准备一定要充分。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及实验所需仪器药品的准备。特别要注意选择具有良好生命力的蛙或蟾蜍。由于蛙的脊休克时间较蟾蜍长(多达数十秒),因此,我们用蟾蜍作材料,且不能用铁叉扦或其它有伤蛙体的捕捉方法。捕来的蛙或蟾蜍要保养在有浅水而阴湿的池中,最大限度地使  相似文献   

20.
隆肛蛙皮肤及其腺体的显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观察了隆肛蛙(Paa quadranus)皮肤及其腺体的显微结构特点,主要对成体、幼蛙和蝌蚪泄殖腔上方皮肤腺进行了描述和比较。结果表明,隆肛蛙的表皮和真皮内均分布有微血管及黑色素细胞;皮肤腺为泡状腺,腺泡位于真皮浅层的疏松层内,属顶质分泌的粘液腺;雄性成体泄殖腔上方皮肤腺是隆肛蛙的特有结构,属于雄性的第二性征,本文建议称其为肛上腺(supra-anal gland)。文中对肛上腺及其机能、表皮中微血管与皮肤呼吸、黑色素细胞与体温调节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