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教师适时地创设“疑”境 ,对活化学生的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都会起到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的教学过程 ,谈教学中如何设疑。1 导入设疑 ,以疑增趣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 ,我采用复习提问的方法导入课题 :人类的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 ?(46条 ) ;人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卵式生殖 ,即由亲体产生精子和卵细胞 ,经两两结合成受精卵 ,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据此 ,同学们想一想 ,我们亲代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 ?学生…  相似文献   

2.
将新课程标准中注重生物科学史学习的教学建议贯穿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教学中,利用生物科学史创设情境,以有效的问题串提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的过程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3.
卢江 《生物学通报》2000,35(3):28-29
1 教材分析1 .1 教学目的 理解骨骼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理解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了解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1 .2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骨骼肌的生理特性 ,教材安排通过神经肌肉演示实验突出重点。难点——体内骨骼肌所受刺激来自于神经传导的兴奋 ,教材采用文字表述。1 .3 本节课的特点 本节中肌肉结构的内容 ,若用肌肉的显微装片组织学生观察 ,不能很好地说明其结构特点。肌肉生理特性内容中 ,神经肌肉标本的制作技术难度较大、费时 ,也很难开展学生的分组实验 ,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来完成。2 教改内容2 .1 演…  相似文献   

4.
5.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教学中 ,笔者常发现学生对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 (以下简称单体 )、DNA在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数量关系及变化情况难以掌握。在教学中我采取分析知识 ,寻找内在联系 ;利用图表 ,归纳总结规律 ;巧设问题 ,及时应用训练的办法来突破难点 ,收到较好的效果。1 分析染色体、单体、DNA的关系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与单体、DNA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 ,必须把三者的关系从数量方面弄清楚 ,才能有助于理解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但若仅从教材有关课文中简单说明三者的关系 ,学生是难理解和接受的。因此 ,教师必须深入剖析三者的关系。在…  相似文献   

6.
郑仕全 《生命世界》2009,(12):89-90
高中生物新课标要求中,能力的培养是一大要求。遗传定律题求解,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大难题。每次测验,学生在此失分总是较多。特别是基因型推断、遗传几率的计算,学生屡屡失手。在多年的教学探究中,对一些特殊遗传题,我试用另类隐性突破法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学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7.
1 导入新课本课独立成章,采用提问法导入。①人是否接触病原体就生病?为什么?②你曾接受过什么预防接种?其防病原理是什么?问题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和亲身经历,十分熟悉又答不准为什么,很自然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授2.1 人体的三道防线 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课本采用了三道防线的形象化语言,并配以插图。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一分为三,分别写上“皮肤和粘膜”、“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然后引导学生回忆里面哪些内容曾学过,并回答有关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第1次出现的名词…  相似文献   

8.
于璇 《生物学通报》2009,44(10):27-31
19世纪中期,在布隆修道院的花同里,孟德尔种植豌豆、山柳菊、玉米等植物,进行植物杂交试验,通过对豌豆试验现象分析和研究,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后人称为孟德尔定律。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有关孟德尔定律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9.
李系系 《生物学通报》2000,35(10):15-17
1 教材与教学内容分析1 )教学重点 :肺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运动的原理。 2 )教学难点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3 )考虑到该章节容量大、难度大 ,将“肺活量”部分合并到后面的实验八。该章节内容是呼吸全过程的第一环节 ,为后面内容打下基础。 4)通过学习呼吸运动过程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2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为初二级学生 ,已学过运动系统、循环系统 ,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因本课内容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尚未学到 ,所以有一定难度。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不强。3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 :了解呼吸道组成和功能 ;了解呼吸频率、人工呼吸 …  相似文献   

10.
“有丝分裂”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有丝分裂”发生于微观世界,染色体变化复杂,相关概念多,过去由于受侧重传授知识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的局限,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的理解容易停留在静态的分割层面,难于在脑海中形成分裂过程本身具有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1.
张玲 《生物学通报》2000,35(3):24-24
我校是一所省重点高中 ,学生综合素质比较高 ,针对他们学习主动性强、思维敏捷、接受信息快、知识面较宽的特点 ,我结合校内教学实际进行了新课前“生物学三分钟演讲”活动的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演讲时效 ,我对学生课上作了如下具体要求 :1必须选取与生物学相关的内容 ,提倡与教学内容相关 ,但与教材内容无直接关系也可。 2素材要经过摘编整理 ,语言简洁扼要 ,通俗易懂 ,富有趣味性。3讲演时姿态大方 ,声音洪亮 ,语速适中。4演讲稿字迹工整 ,图文并茂。讲完后交老师存档 ,期末进行评比总结。5每堂课前由生物科代表负责指定…  相似文献   

12.
现行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减数分裂”一课所涉及的内容相对较为复杂、抽象,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能使这节课的内容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提供一个利用扑克牌进行类比实验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用层层质疑和环环相扣的情境问题,启发学生从2对相对性状遗传现象入手,逐步探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直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谈如何引导学生综合复习细胞分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笔者在期末复习和会考总复习教学中 ,引导学生综合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复习有丝分裂的知识1.1 归纳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 (学生填表 )比较项目特点染色体 DNA染色单体分裂间期  组成染色体的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 N 2 a→ 4a无→ 4N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1)出现染色体2 )核膜解体3 )核仁消失4)出现纺锤丝、形成纺锤体1)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2 )最佳观察时期  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移向两极…  相似文献   

15.
配子生成和融合是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有性生殖细胞的生成经过减数分裂,因此,减数分裂与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知识密切联系,可作为一个专题复习。“减数分裂”专题有2个复习重点:一是减数分裂的概念,即理解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  相似文献   

16.
"叶绿体色素分离"的探究教学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曾燕 《生物学通报》2002,37(12):41-41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教学中尝试探究教学的学习模式 ,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材料滤液颜色 (特点 )实验结果菠菜叶片绿色能看到 4条色素带 ,但第 2条黄色带不太清楚青菜叶片绿色 4条色素带清晰、明显红薯叶片粘度过大 ,色素不被丙酮溶解提取收集不到色素滤液 ,无法分离色素宽叶生菜 (莴苣 )叶片浅黑色 能看到 4条色素带 ,但第 2条色素带不太清楚 ,滤液变黑 ,不影响分离结果小白菜叶片绿色能看到 4条色素带 ,但第 2条色素带欠清晰葱叶片 粘度大 ,色素难被丙酮溶解提取 ,滤液以丙酮为主 ,呈黄色只见到胡萝卜素和叶绿素 a两条…  相似文献   

17.
沈亮 《生物学通报》2000,35(5):31-32
目前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往往只注重实验结论和机械的操作训练。为了充分发挥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改验证式实验为探究式实验是有必要的。我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进行了教改尝试 ,教学中采取了理论讲述与实验同步进行的方法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步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的欲望和能力。1 实验时间的安排按照过去常规教学 ,该实验往往是在全书内容讲完以后才做。为了充分显示探究性实验的意义 ,真正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达到探究的目的 ,我认为该实验穿插在“光合作用的场所”一节理论教学之中最好。当教师讲授…  相似文献   

18.
陈维 《生物学通报》2002,37(12):49-49
什么叫“假减数分裂”呢 ?以下就以雄蜂产生精子的过程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蜜蜂群体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 ,其中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 (2 n= 32 ) ,雄蜂是单倍体 (n=16 )。  雄蜂的假减数分裂过程  雄蜂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 ,它的精母细胞进行的是 1种特殊形式的减数分裂。在减数第 1次分裂中 ,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变化 ,只是细胞质分成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大的那部分含有完整的细胞核 ,小的那部分只是一团细胞质 ,一段时间后将退化消失。减数第 2次分裂 ,则是 1次普通的有丝…  相似文献   

19.
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通过计算机来进行问题解决学习,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调动学生主动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媒体的活动,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索者,从根本上改变了教与学的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概括问题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对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 教学设计思路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平衡系统。人类作为这一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享用环境提供的各种资源,实现沧海桑田变迁的同时.无视其负荷,污染和破坏着自己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关生物与环境的问题.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关注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同时.关注环境,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