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脱脂蛋白的脂结合序列合成了2个两新性多肽Amp1和Amp2,Amp2以缬氨酸残基取代了Amp1第4位的赖氨酸残基。内源荧光光谱包埋钙氯黄素的脂质体的渗漏、磺化物和丙烯酰胺对多肽色氨酸残基的淬灭、圆二色谱以及用自旋标记的磷脂测定 多肽色氨酸残基的插膜深度等研究均表明。 相似文献
2.
应用凝胶过滤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两个两亲性多肽Amp1和Amp2进入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胆碱脂双层的表观分配常数,并利用三硝基苯磺酸分析研究了与脂质体结合的多肽的氨基暴露状况。由结果推测,处于膜结合状态的多肽的氨基端是暴露于水相的;Amp1与脂双层相互作用强于Amp2,一方面表现为Amp1比Amp2埋膜较深,另一方面表现为Amp1与脂双层的结合能力比Amp2强,而主要表现在于后者。此外也发现两个多肽在缓冲液中处于几乎不存在暴露的氨基的聚合状态。 相似文献
3.
磷脂组成对脱脂蛋白模型多肽与脂质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脱脂蛋白的脂结合序列合成了两个两亲性多肽Amp1和Amp2,在Amp2在缬氨酸残基取代了Amp1第4位的赖氨酸残基。用内源荧光谱发射峰的蓝移,包埋的钙氯黄素在脂质体中的渗漏,丙烯酰胺对多肽色氨酸残基的淬灭等手段比较了Amp1与Amp2与具有不同磷脂组成的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并研究了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香紫苏醇及其类似物生物转化所用的生物源(细菌、真菌和动物)、菌株的转化能力、微生物氧化香紫苏醇的反应部位及引入的官能团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6.
应用凝胶过滤高效相色谱,测定了两个两亲性多肽Amp1和Amp2进入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胆碱脂双层的表观分配常数,并利用三硝基苯磺酸分析研究了与脂持体结合的多态的氨基暴露状况。由结果推测,处于结合状态的多肽的氨基端是暴露于水相的;Amp1与脂双层相互作用强于Amp2,一方面表现为Ampa比Amp2埋膜较要近另一方面表现为Amp1与脂双层的结合能力比Amp2强,而主要表现在于后者。此外了发现两个多肽在缓 相似文献
7.
牛胰多肽(BPP)与DPPC脂质体相互作用的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详细报导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去氧胆盐(DOC)和牛胰多肽(BPP)与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发现DOC和脂质作作用后,DPPC的CH:对称和反对称伸展振动频率向高波数方向移动,相交曲线变宽,相变温度降低;BPP和DPPC作用后,红外光谱无明显变化,但它却能抑制由DOC对DPPC脂质体的上述作用.从而对BPP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9.
荧光光谱法研究铈离子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稀土Ce^3+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e^3+-DPPC体系的激发波长在247nm,294nm,发射波长在344nm,与水合Ce^3+的荧光光谱完全不同。这表明Ce^3+与DPPC形成了复合物,该复合物的荧光光谱同Ce^3+-DHP复合物的荧光光谱一致,可以认为Ce^3+与DPPC分子上的磷酸基团相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腺苷及其类似物对猪红细胞膜上磷脂酰肌醇磷酸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腺苷对磷脂酰肌醇磷酸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_(50)=15μmol/L;动力学分析表明,这种抑制作用机理是与ATP竞争性的;2、腺嘌呤、AMP、ADP、5'-氯-5'-脱氧腺苷、阿糖腺苷、2'-脱氧腺苷对磷脂酰肌醇磷酸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cAMP对磷脂酰肌醇磷酸化也有抑制作用,这提示了cAMP与肌醇脂质信使系统有联系;5、6-氯-嘌呤核苷(100μmol/L)对该磷酸化无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莪术醇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的新的抗肿瘤中药单体之一。分析莪术醇与转运蛋白—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的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用多序列分析、进化关系和分子对接技术等分析莪术醇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位点及其在其他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中的特点。结果表明,莪术醇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II和III处周围几乎都是疏水性的氨基酸,分子间的疏水作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最低结合能分别是-7.22 Kcal/mol和-8.34 Kcal/mol。莪术醇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位点在其他亲缘关系较近的狼(Canis lupus)、绵羊(Ovine)、牦牛(Bos mutus)、家牛(Bos Taurus)物种中都较为保守,少数有变化的氨基酸基本是在极性相同的氨基酸之间发生的。与分子相互作用前的结构相比,莪术醇中的羟基的结构在活性位点处发生了最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荧光光谱法研究铈离子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稀土元素Ce3+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e3+-DPPC体系的激发波长在247nm,294nm,发射波长在344nm,与水合Ce3+的荧光光谱完全不同。这表明Ce3+与DPPC形成了复合物,该复合物的荧光光谱同Ce3+-DHP复合物的荧光光谱一致。可以认为Ce3+与DPPC分子上的磷酸基团相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不同物种的α-葡糖糖苷酶的亲缘关系,分析降血糖药物米格列醇与甜菜(Beta vulgaris)的α-葡糖糖苷酶相互作用位点在其他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中相应的氨基酸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米格列醇位于一个凹向酶分子内部的狭窄的结合口袋中,其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以静电相互作用、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由于米格列醇的强水溶性和多羟基的特点,与酸性的天冬氨酸之间形成多个Ο-Η氢键,对甜菜(Beta vulgaris)的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TMHMM预测甜菜(Beta vulgaris)的α-葡萄糖苷酶的序列,结果未发现跨膜区。通过多序列比对发现,在米格列醇与甜菜(Beta vulgaris)的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位点处的氨基酸中,在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5个物种茶(Camellia sinensis),黄瓜(Cucumis sativus),木本棉(Gossypium arboretum),甘庶属割手密(Spontaneum)和蒺藜状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中有81.82%的氨基酸都是保守的,且主要是极性的氨基酸,如色氨酸和天冬氨酸。这为进一步研究降血糖药物在其他物种中的表现及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氧化葡糖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来源的山梨醇脱氢酶可催化N-羟乙基葡萄糖胺合成6-脱氧-6-氨基(N-羟乙基)-α-L-呋喃山梨糖,即合成降血糖药物米格列醇的关键中间体。本文采用适应性驯化策略,以甘油为唯一碳源,通过40 g/L、60 g/L、80 g/L和100 g/L甘油梯度连续传代培养,筛选获得了一株以甘油为碳源的高活力菌株G.oxydans A-3-D,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该细胞表面褶皱较原始菌株有显著增加。在80 g/L甘油培养基摇瓶培养24 h后,菌体浓度为4.58 g DCW/L,山梨醇脱氢酶的发酵体积酶活与比酶活分别为原始菌株G.oxydans ZJB-605的1.3倍及1.5倍。此外,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对影响催化反应进程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在摇瓶体系中,G.oxydans A-3-D的最适催化反应条件为80.0 g/L底物、2.0 g DCW/L菌体细胞、20 mmol/L Mg~(2+)浓度,15℃反应48 h后底物转化率达到90.8%,6NSL累积浓度为72.6 g/L,较G.oxydans ZJB-605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多肽靶向脂质体的表面配体修饰密度及其体内肿瘤靶向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广泛应用于肿瘤药物输送中。配体修饰的靶向脂质体,其靶向配体分子在脂质体表面修饰的构象和密度等参数,对脂质体本身的特性及其体内的靶向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但有关其中的具体相互关系,以及可能的最优条件,国内外文献都尚无定论。据此我们建立了多肽靶向脂质体表面配体修饰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影像学手段来研究不同靶向肽含量对脂质体在荷瘤裸鼠中的靶向行为的影响。首先采用孵育插入法将带有多肽的脂质分子插入脂质体表面,用分子筛色谱法分离修饰后的脂质体和未插入的多肽脂质,再用HPLC-ELSD定量各脂质成分,得到多肽靶向脂质体表面的靶向肽密度。而后将修饰有不同密度靶向多肽的荧光脂质体经荷瘤小鼠尾静脉注射,分别在给药前后各时间点对小鼠进行扫描,对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并计算AUC、T1/2和MRT等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脂质体表面多肽密度的增加,即多肽密度大于1.298%的靶向脂质体,其肿瘤部位的荧光AUC、T1/2和MRT都较未修饰的隐形脂质体有所提高,显示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聚集量增多、停留时间延长,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作用机制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8.
19.
20.
脂肪酸多相脂质体与癌细胞膜相互作用的ESR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对液晶态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与癌细胞膜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并探讨了其在抑制和杀伤癌细胞过程中可能具有的生物学意义.实验发现:油酸多相脂质体的影响使自旋标记物在Ec腹水肝癌细胞膜上的强固定化作用减弱, 弱固定化作用增强,使自旋标记物运动自由度增加.亚油酸多相脂质体的影响使自旋标记物在乳腺癌细胞膜上的强固定化作用增强, 弱固定化作用减弱,使自旋标记物运动自由度受到限制.蓖麻酸多相脂质体的影响使自旋标记物在S180实体瘤细胞膜上的强固定化作用增强, 弱固定化作用减弱,使自旋标记物运动自由度受到限制.结果表明,多烯脂肪酸多相脂质体作用于膜蛋白引起了膜蛋白构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