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水稻矮缩病毒基因组第八号片段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水稻矮缩病毒(RDV)中国福建分离物中分离出基因组第八号片段dsRNA,经逆转录合成c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了编码区cDNA,并克隆在pGEM3Zf(一)载体上。该片段编码病毒外层外壳蛋白。对重组子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亚克隆及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克隆片段全长1356bp,含有一个1266bp的阅读框架,编码一个含421个氨基酸的多肽。与日本流行株相应片段比较,有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 相似文献
2.
3.
水稻矮缩病毒基因组第六号片段编码区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稻矮缩病毒中国福建分离物的基因组中分离出第六号片段的双链RNA,根据已发表的日本分离物第六号片段cDNA全序列合成了两个寡聚核苷酸引物,经过逆转录合成cDNA,应用PCR方法扩增了编码区的基因序列,并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3Zf(-)载体上。对重组子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证明,得到的是RDV第六号片段完整的编码序列,进而构建了亚克隆并进行了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我们所扩增和克隆的 相似文献
4.
应用RTPCR技术克隆了2个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中国分离物,即浙江分离物和河北分离物的基因组片段S7,并测定了他们的全序列。结果表明:RBSDV浙江分离物(RBSDVZj)基因组片段S7全长2193nts(EMBL登录号为AJ297427),RBSDV河北分离物基因组片段S7全长2190nts(EMBL登录号为AJ297428),二者均含有两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分别编码约41kD和36kD多肽,2个中国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相应的ORF编码的多肽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4.4%,与日本RBSDV基因组片段S7核苷酸同源性为93.4%和93.8%,相应ORF编码的多肽同源性分别为98.1%(ORF1)、96.5%和97.8%(ORF2),与意大利MRDV S6核苷酸同源性为85.1%和85.3%,相应多肽同源性分别为92.3%(ORF1)、85.5%和86.8%(ORF2)。 相似文献
5.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片段S9的cDNA克隆和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RT PCR技术克隆了 3个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iceblack streakeddwarfvirus,RBSDV)分离株基因组片段S9,并测定了它们的全序列。结果表明 :RBSDV浙江分离株 (RBSDV Zj)基因组片段S9全长 190 0nt(EMBL登录号为AJ2 97430 ) ,RBSDV河北分离株 (RBSDV Heb)基因组片段S9全长 1898nt(EMBL登录号为AJ2 9742 9) ,湖北分离株S9全长 190 0nt(EMBL登录号为AJ2 9170 6 )。 3个分离株S9均含有两个开放阅读框(ORF) ,分别编码约 40kD和 2 4kD的多肽。3个中国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 98.5 %~ 98.8% ,与日本分离株S9的核苷酸同源性均为 89.9%~ 90 .2 % ,而与意大利MRDVS8同源性仅为 85 .3%~ 86 .4%。我们发现ORF2十分保守 ,4个RBSDV分离株S9的ORF2同源性高达为 97.6 %~ 10 0 % ,与意大利MRDVS8的ORF2同源性也高达 94.3%。 相似文献
6.
7.
江苏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10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来自江苏连云港并在本实验室保存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接种的病株玉米中提取dsRNA,采用改进的单引物扩增技术获得了病毒基因组片段S10的cDNA克隆并测定了其全序列.结果表明S10全长1 801bp,含有一个ORF,组织结构与日本报道的RBSDV基本一致,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MRDV的相似性分别为87.5%和92.6%,与RBSDV的相似性分别为93.3%和96.4%.该研究也为病毒dsRNA克隆和序列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来自江苏连云港并在本实验室保存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接种的病株玉米中提取dsRNA ,采用改进的单引物扩增技术获得了病毒基因组片段S10的cDNA克隆并测定了其全序列。结果表明S10全长 180 1bp ,含有一个ORF ,组织结构与日本报道的RBSDV基本一致 ,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MRDV的相似性分别为 87.5 %和92 .6 % ,与RBSDV的相似性分别为 93.3%和 96 .4%。该研究也为病毒dsRNA克隆和序列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了水稻矮缩病毒(RDV)基因组第10号片段的编码序列,该片段编码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对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并绘制了物理图谱。克隆片段大小为1150 bp,含Sac I、Hind III、Nde I、BamH I、Sai I 等酶切位点,引物设计时还在该片段两侧增加了Bgl II和 EcoR I 切点,以便克隆到植物中间载体质粒。利用上述酶切位点对该片段进行了亚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的RDV中国流行林基因组第10号片段的编码区与日本流行株的相应区域比较,核酸的同源率为96.03%,编码的氨基酸的同源率为97.17%。 相似文献
11.
水稻矮缩病毒第一号组份基因和编码蛋白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水稻矮缩病毒(RiceDwarfVirus,简称RDV)是我国南方水稻病毒病的重要病原,属植物呼肠孤病毒。从中国福建分离物中克隆了基因组第一号片段(S1)的全长cDNA并对其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RDV福建分离物S1克隆片段全长4422bp,含有一个长4332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一个由144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P1),分子量为164kD.根据基因序列,对推测的P1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序列中含有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polymerase-RDRP)保守序列:motifI(DXXXXD)、motifⅡ(SGXXXTXXXN)和motifⅢ(GDD),除此之外,在模式Ⅲ后还存在一个很保守的区域EXXKXY。由此说明RDVS1编码的蛋白P1可能是病毒的一种RDRP。将RDV福建分离物引核苷酸和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与日本流行株系相比,同源性分别为95%和97%。RDV福建分离物S1序列已被DenBank接受,号码为U73201。 相似文献
12.
玉米粗缩病毒基因组第七组份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采自中国河北滦城感病的玉米材料中提取玉米粗缩病毒(MRDV)的双链RNA。根据已知MRDV的部分序列设计引物,反转录、PCR扩增,克隆并测序分析了MRDV的第七片段(S7)cDNA序列。结果表明,S7 cDNA序列全长为1936bp,与国外所测的MRDV S7的序列长度相等,而且S7包含的两个阅读框(ORF1和ORF2)位置无变化。它们的核苷酸和最大开放阅读框(ORF1)同源性分别为877%和91.6%,然而,MRDV S7的片段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S8片段的核苷酸和最大开放阅读框(ORF1)有更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5.5%和93.5%。 相似文献
13.
水稻条叶枯病毒(RStV)基因组组分4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RTPCR技术合成并扩增了水稻条叶枯病毒(RStV)中国云南分离物基因组组分4的全长cDNA,将PCR产物克隆在载体pCRII上,并进行全序列测定,所得核苷酸序列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日本分离物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核苷酸水平,两分离物的vORF、vcORF及基因间非编码区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4.9%、94.1%、86.1%,5’端非编码区序列相同,而3’非编码区同源性为96.1%,仅有两个核苷酸不同;在氨基酸水平,vORF及vcORF编码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99.4%和98.3%。可见,编码区的大小及其氨基酸序列和两末端序列都是很保守的。因此,中国云南分离物Y与日本分离物T可能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国强毒株A节段cDN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来自哈尔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强毒株(Harbin 毒株,H) 的基因组RNA为模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 的方法得到了其A 节段的全长cDNA 片段,分5'端(1 659bp) 和3'端(1 444bp) 上下两段分别克隆到pGEMB○R - T 载体上,测定了其核苷酸顺序,在长为3 101 bp 中含有两个阅读框ORFA1 和ORFA2 ,分别编码1 012 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VP2 - 4 -3) 和145 个氨基酸的VP5,ORFA1 和ORFA2 有部分的重叠。将核苷酸序列及推测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IBDV 血清Ⅰ型和Ⅱ型毒株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 毒株与其它血清Ⅰ型毒株之间,在核苷酸水平上存在25bp - 267bp 的差异;在氨基酸水平上存在17 ~40 个氨基酸的差异。在VP2 - 4 - 3 内比较显示,H 毒株与P2 、Cu- 1 之间氨基酸的差异最小为1 .7% ,H 毒株与UK661 之间氨基酸的差异最大为3 .9 % 。变异主要发生在VP2 的可变区(206 - 350 位氨基酸) ,在H 毒株所特有的12 个氨基酸当中,该区就占5 个,代表1 .76 % 的变异。VP4、VP3 和VP5区各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