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描述的菊石系1981年笔者与宁夏地质局研究队地层组郑昭昌、刘志才等同志采自中宁陈麻子井下石炭统顶部。宁夏地质局地质研究所地层组将这段地层命名为中卫组。陈麻子井剖面中卫组中下部的层序如下: 上覆地层第四纪残坡积物~~不整合~~中卫组(C_(1z))中下部4.灰色中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4.9m 3.深灰色炭质页岩5.7m 2.深灰色钙质页岩夹薄层状、透镜状泥灰岩。泥灰岩中产丰富的化石,有头足类、腹足类、双壳类及腕足类、珊瑚、棘皮等27.5m 1.深灰色薄至中厚层钙质粉砂岩夹页岩,含腕足  相似文献   

2.
张研 《古生物学报》1983,(5):587-592
秦岭地区的泥盆系颇发育,化石丰富。1964年在东秦岭旬阳龙家河,发现腕足类的Parakarpinskia新属,后来在1978年于西秦岭下吾那东沟再次发现,两个化石点相距有500余公里(插图1)。两处的泥盆系岩性和生物群特征基本相似,都是滨海一浅海相沉积。新属产于西秦岭迭部下吾那东沟剖面(插图2)的11层,为中泥盆统鲁热组(D(1/2)l)的最底部,岩性是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夹黑色页片状粉砂岩或砂质页岩,底部为一层厚1.2米紫红色含铁钙质砂岩,厚10米,含腕足类Parakarpi-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区早奥陶世头足类化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所报导的材料来自两个地区:一是祁连山南坡,即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区的大头羊沟和石灰沟附近;一是邡连山的北麓,即河西走廊南缘甘肃省玉门西南的东大窑一带。祁连山南坡的标本,是穆恩之、俞昌民等同志于1958年采集的。根据他们的意见,祁连山南坡的奥陶纪地层可分为三个地层单位,即大头羊沟羣,属中奥陶统,石灰沟页岩组和多泉山石灰岩组,属下奥陶统。大头羊沟剖面的上覆地层为中奥陶统的大头羊沟羣,它与下面的下奥陶统石灰沟页岩组呈假整合接触。石灰沟页岩组以灰黑色炭质页岩、灰色钙质页岩及泥质灰岩为主,并夹少量黄灰色钙质砂岩和灰黑色薄层石灰岩,本层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中部托索湖地区中三叠世腕足动物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青海省中部玛多县黑海公社闹仓坚沟,发育一套自 Olenikian 期至 Anisian 期的地层,地层分区属于昆仑区布尔汉布达山南坡分区.这套地层岩性主要为灰、灰绿色中厚层粉砂岩及硬砂质长石砂岩,上部夹薄层钙质粉砂岩及薄层灰岩,厚约2,600米,腕足动物化石主要产于上部 Anisian 阶的薄层灰岩,尤以第46层最为丰富.本文所描述的腕足动物化石主要产自此层,共计17属、24种,其中新属7、新种16.与  相似文献   

5.
新疆乌恰县西部斯木哈纳边境口岸北侧边境线附近含Zdimir腕足动物群的中厚层灰黑色生物碎屑灰岩一直被视为中泥盆统托格买提组。作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托格买提组的含义应该是分布在托格买提东一带及阿赖山东部以片岩、千枚岩、石英砂岩或以厚层灰岩为主、含腕足动物Stringocephalus,Bornhardtina和珊瑚Temnophyllum,Neospongophyllum等化石群的地层,主体时代为Givetian期。斯木哈纳边境口岸北侧边境线附近中厚层灰黑色生物碎屑灰岩与托格买提组的岩性差异较大,应另建新组名。对Zdimir动物群详细研究后证实,这套地层的时代大致为早泥盆世晚期(Emsian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的材料,是笔者1977年随黑龙江省区测二队陈伯良等,在大兴安岭西坡的喜桂图旗牧原车站南20公里白井山附近,中泥盆世地层(原大兴安岭区测队888-3露头点)采得的.经鉴定共计8属、14种,其中4新种.现将化石产出地点及所含种群列述于下:1.白井山北北西0.5公里处(山顶),岩性主要为灰黑色中厚层状结晶灰岩,出露厚度约7米,产丰富的床板珊瑚(W26H2982): Favosites aff. intermedius Stewart, Pachyfavosites polymorphus (Goldfuss), Thamnopora sp. Alveolites levis Tchernychev, Crassialveolites sp., Tyrganolites mixtus Tchi (sp. nov.), T. extensus Tchi (sp. nov.);2.白井山北北西0.7公里处(山脚下),岩性主要为灰黑色中厚层状结晶灰岩、黄绿色钙质砂岩和泥灰岩,灰岩中床板珊瑚呈小块礁体  相似文献   

7.
冀北陆相侏罗系十分发育,产有极为丰富的昆虫化石。本文所建立的滦平蚋科模式标本采自河北省滦平县周营子公社门头沟群下花园组。时代似应为中侏罗世。地层情况介绍如下上覆地层:九龙山组猪肝色粉砂质页岩、中粒长石砂岩。——平行不整合——下花园组(J_2x) 6.底部为浅黄绿色中厚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中部为灰绿色纸片状页岩,上部为灰绿色页岩夹长石石英砂岩4.82m 5.灰、灰黑、黄绿色纸片状页岩夹薄层细砂岩。含丰富的昆虫、植物、叶肢介、鱼类  相似文献   

8.
浙西寒武—奥陶系的分界及所含三叶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浙西地区是东南区系江南一西北亚区上寒武统上部西阳山组及下奥陶统下部印渚埠组的标准地点。寒武系与奥陶系呈整合接触,界线上下的岩层连续沉积,岩性逐渐过渡,为灰黑色钙质页岩夹黑灰色薄层致密灰岩、瘤状灰岩及泥灰岩。所含的三叶虫化石大多沿层面分布,大小分选不显,常见保存较完整的个体标本,一般不见水流冲涮的迹象。根据岩性和化石埋葬的产状分析,反映了海水较深的还原或次还原条  相似文献   

9.
洪友崇 《昆虫学报》1975,(2):235-241
本文昆虫化石产于河北围场县西约18公里的奶子山沟(图1)。地层剖面仅出露砂页岩层。总厚167.8米。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油页岩:灰黑色、灰色油页岩与灰黑色泥岩互层,自下而上包含3个化石层[见剖面中第1层之(1)、(2)、(3)],第1、2化石层均产叶肢介、鱼化石;第3化石层产昆虫、鱼化石;昆虫化石为本文描述的属种,即大型中国树蜂Sinosirex gigantea(新属,新种)。厚度53.3米。 2.灰白色凝灰质砂岩。含植物碎片。厚70米。 3.黑色灰黑色含油性页岩,黄绿色页岩和灰色泥岩互层。厚15.7米。 4.灰色、灰黑色油页岩与薄层凝灰质砂岩互层。厚7.6米。 5.灰白色薄层至中层凝灰质砂岩。含植物碎片。厚21.2米。 地层剖面和时代的确定,牵涉到东亚大陆(包括中国、蒙古、苏联、朝鲜等)侏罗——白垩纪界限的划分问题,问题比较复杂,说法不一。地层的时代究竟是晚侏罗世或早白垩世,目前还肯定不了。本文的化石时代暂列晚侏罗(J_3)或早白垩世(K_1)。  相似文献   

10.
位于贵阳北东向的乌当处于黔中古陆南缘,是黔北沉积区和黔南沉积区的交汇区.该区奥陶系湄潭组下段(O1m1)发育,主要由灰绿、紫红色泥页岩及浅灰、浅红色中厚层粉砂岩组成.大洼、小谷农两条湄潭组下段剖面均富含笔石、腕足类、三叶虫、棘皮动物及软体动物等多门类化石.其中笔石动物8属31种,包括3个相似种和5个未定种.总体分异度不...  相似文献   

11.
雒昆利 《古生物学报》2001,40(3):371-387
陕西韩城寒武系出露良好,化石丰富,从下寒武统上部至奥陶系为连续沉积,底部平行不整合覆盖厚约20m的霍山组石英砂岩之上。本区寒武 系主要以紫色和黄色泥页岩、泥灰岩、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张夏组主要以鲕状灰岩为主,夹生物碎屑灰岩,三叶虫主要有Changqingia chalcon,Changqingia luia sp.nov.,Manchuriella macar,Lianglangshania hueir ensis,Crepicephalia convexus,Eilura quadrata,Eilura(?)hanchengensis sp.nov.,Anmocarella chinensis,Dorypyge pergranosa,Dorypyge richthofeni,Liopeishania lubrica,Liopeishania marginata和Damesella paronai等。三山子组以白云质灰岩和灰质白云岩为主,在底部的白云质灰岩中产三叶虫Blackwelderia sp.,Damesops convexus和Cyclolorenzella acalle等,其中、上部未采到化石。  相似文献   

12.
新疆精河晚石炭世早期的四射珊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描述新疆精河县南基夫克村南基夫克河上游晚石炭世早期东图津河群所产的四射珊瑚8属11种,其中包括2新属8新种。该区晚石炭世早期的四射珊瑚至今没有系统研究发表过。兹将产化石的具体层位列述如下: 11.灰绿色、灰褐色中厚层中粒砂岩夹含砾粗砂岩(未见顶)。30m  相似文献   

13.
南京栖霞山栖霞组的(竹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栖霞组原名栖霞石灰岩,它的标准地点在南京栖霞山。最初李希霍芬(Richthofen F.von,1882)把栖霞石灰岩指为五通石英岩与龙潭煤系之间的一段海相地层,定其时代为泥盆纪。1931年,李四光将栖霞石灰岩分为3层,下部称船山灰岩,中部为臭灰岩,上部为栖霞灰岩(狭义)。栖霞灰岩(狭义)可分为二部分,栖霞灰岩下部开始为黑色沥青质富硅质和钙质页岩(Lower lydite 22米厚),向上为带微红色硅质页岩,夹燧石灰岩,再上是一层层理显著的纯灰岩,产Misellina claudiae,称claudiae带,建议以Pc表示,厚度不少于48米。再上并入栖霞灰岩上部的主体,岩性为暗蓝色灰岩夹多层黑色燧石,栖  相似文献   

14.
栖霞组原名栖霞石灰岩,它的标准地点在南京栖霞山。最初李希霍芬(Richthofen F.von,1882)把栖霞石灰岩指为五通石英岩与龙潭煤系之间的一段海相地层,定其时代为泥盆纪。1931年,李四光将栖霞石灰岩分为3层,下部称船山灰岩,中部为臭灰岩,上部为栖霞灰岩(狭义)。栖霞灰岩(狭义)可分为二部分,栖霞灰岩下部开始为黑色沥青质富硅质和钙质页岩(Lower lydite 22米厚),向上为带微红色硅质页岩,夹燧石灰岩,再上是一层层理显著的纯灰岩,产Misellina claudiae,称claudiae带,建议以Pc表示,厚度不少于48米。再上并入栖霞灰岩上部的主体,岩性为暗蓝色灰岩夹多层黑色燧石,栖  相似文献   

15.
云南开远小龙潭四周高山环抱,为一小型山间盆地,南盘江从盆地的东北边缘斜穿而过。小龙潭盆地基底及其周围由中三迭纪嘉陵江灰岩组成;盆地内分布有第四纪和第三纪地层。第四纪地层自上而下为马街组,由钙华层及泥炭组成;兴隆寨组,由土黄、黄灰色粘土构成。第三纪地层自上而下为河头组和小龙潭组,发育良好,其岩性主要为灰白、灰绿及灰黑色砂岩、粘土岩夹褐煤层。  相似文献   

16.
滇东属于奥陶纪扬子地层区西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描述该地区奥陶系8个层位的三叶虫,共计10科17属18种(其中包括1个新属种,即Daketia spinata gen.and sp.nov.),初步建立区内的三叶虫动物群地层序列,据此可靠确定有关地层的时代,包括:汤池组(特马豆克晚期—弗洛最早期)、红石崖组(弗洛早期—达瑞威尔最早期)、下巧家组(大坪期—达瑞威尔中期)、上巧家组(达瑞威尔晚期—桑比早期)。典型的红石崖组发育于滇东南部的昆明和宜良一带,其上部为含二叶石砂岩,假整合于泥盆纪石英砂岩之下,但是这部分层段在武定-寻甸一线以北地区并未见及,却沉积了一套砂岩、页岩、泥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即下巧家组);按区内地层发育的时空分布来判断,Zhou等(2011)提出的下巧家组和红石崖组上部应系同期异相沉积的观点得到证实。各地层单元的三叶虫动物群分异度低且均为扬子陆块浅水区的常见地方性分子(包括原来记录于越南北部的Vietnamia douvillei(Mansuy)),指示浅内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四川绵竹高桥早二叠世的腕足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四川绵竹高桥早二叠世的腕足动物9属11种,包括1新属、7新种.产于梁山组的化石特别丰富,本文作了简要讨论,说明其时代为早二叠世撒克马尔期.四川绵竹高桥的二叠系的层序完整,现将下二叠统(阳新统)分为3个岩组和5个岩段,自上而下记述如下:茅口组第三段(P_(13)~3)浅灰色,生物碎屑灰岩,块状,泥晶为主,白云化和重结晶作用强烈,产有孔虫,腕足等.28.7米第二段(P_(12)~3)深灰至浅灰色,含泥生物碎屑灰岩,中层组成块状,生物混杂,层间夹燧石条带及黑灰色页岩,腕足类、介形类、有  相似文献   

18.
滇东属于奥陶纪扬子地层区西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描述该地区奥陶系8个层位的三叶虫,共计10科17属18种(其中包括1个新属种,即Daketia spinata gen.and sp.nov.),初步建立区内的三叶虫动物群地层序列,据此可靠确定有关地层的时代,包括:汤池组(特马豆克晚期—弗洛最早期)、红石崖组(弗洛早期—达瑞威尔最早期)、下巧家组(大坪期—达瑞威尔中期)、上巧家组(达瑞威尔晚期—桑比早期)。典型的红石崖组发育于滇东南部的昆明和宜良一带,其上部为含二叶石砂岩,假整合于泥盆纪石英砂岩之下,但是这部分层段在武定-寻甸一线以北地区并未见及,却沉积了一套砂岩、页岩、泥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即下巧家组);按区内地层发育的时空分布来判断,Zhou等(2011)提出的下巧家组和红石崖组上部应系同期异相沉积的观点得到证实。各地层单元的三叶虫动物群分异度低且均为扬子陆块浅水区的常见地方性分子(包括原来记录于越南北部的Vietnamia douvillei(Mansuy)),指示浅内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昆虫化石采自陕西省铜川市北郊金锁关,其层位为铜川组黑色油页岩段(T_2~2t)下部灰绿色泥岩。铜川组与上覆的延长组下段(T_3y)灰绿色砂岩夹页岩和二马营组上段(T_2~1e)灰绿色砂岩夹灰绿色页岩连续沉积。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陕甘宁盆地专题队的资料,其地层简表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中部下寒武统古杯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6月笔者参加吉林省区测四分队野外工作期间,在大兴安岭中段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伊尔施东北,苏呼河车站北山采集了丰富的古杯类化石。含该化石的地层为深灰色厚层状生物微晶灰岩夹灰黑色变泥质粉砂岩,出露厚度约115米,古杯类产于灰岩中。1959年宁奇生等在报道大兴安岭地层时,建立了鹿沟组,时代定为志留—泥盆纪,以往在上述灰岩中未采到化石,故将该地层划入了鹿沟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