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种群自然稀疏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原产日本。种群地理分布范围为北纬35°20′—38°10′,东经136°45′—140°30′,海拔高度为1000—2800m。1900年引入我国,以其较强的适应性“定居”下来,而且生长速度在抚顺地区远比长白落叶松(L.olgensis var.changpaiensis)、兴安落叶松(L.gmelinii)为快;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北京、河南、河北、江西、湖北、四川以及新疆等地都有人工栽培,而以吉林、辽宁东部栽培面积较大,在年平均气温2.5—12.0℃、年降水量500—1400mm 的水热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文献摘要     
光照时间和温度对产生各种型式的豌豆蚜Macro-siphum(Acyrthosiphon)pisum(Harris)的试验,是以无翅胎生雌蚜在蚕豆植株上进行的。每日曝露于光照下的时间为8或16小时,温度则分别为5—9°,7—11°,11——13°,19—20°,25—26°及29—30℃。供试验用的蚜虫,是在温度19—20℃及连续不断的光照下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绵阳地区肺吸虫自然疫源地与人群感染的关系,自1981年起,我们先后对青川、平武、广元、江油、剑阁、梓潼、北川、安县等山丘地区10个县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情况 绵阳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东经104°45′—107°45′,北纬30°20′—33°05′,由龙门山脉、大巴山脉构成北高南低垂直梯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一、云南植胶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云南橡胶种植区位于云南高原南部,北纬20°09′—24°59′,东经93°31′—105°08′,海拔100—1000m之间的热带季风地区。包括文山、红河、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和德宏地区  相似文献   

5.
薜荔榕小蜂与薜荔生活期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薜荔榕小蜂(Wiebesiapumilae(Hill)Wieb.)与薜荔(FicuspumilaL.)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共生关系已有报道[1]。本文仅就在福建泉州市区对薜荔榕小蜂的出飞及其与薜荔在生活期的配合所进行的观察,作一初步分析,为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以及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1 泉州市区的自然条件与地带性植被类型  泉州市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北纬24°49′~25°18′,东经118°29′~118°41′,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温206℃,最冷月(2月)均温119℃,最热月(7月)均温285℃,年降雨量12525mm…  相似文献   

6.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镇位于东经105°3′-105°50′,北纬25°20′-25°40′,地处云贵高原东缘,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交通不便,解放前属地质工作的空白地区。1970-1972年广西区测队第五分队对本区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为本区的区域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插图1)。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于右江褶皱带红水河  相似文献   

7.
董伊晨  刘艳红 《生态学报》2017,37(17):5662-5672
通过分析不同苗龄红松幼苗在控制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叶性状的变化差异,以及各控制因素交互作用对红松幼苗叶性状的影响程度和红松叶性状的线性相关关系,探讨红松幼苗叶性状响应气候环境因素变化的特征和所采取的物质分配上的变化策略。实验采取人工气候箱培养红松幼苗,设置3组温度为10、20、30℃,每组温度下设置有效光照辐射4组:45.3、90.5、181.1、271.6(μmol m~(-2)s~(-1)),每组观测苗龄1—4a。观测性状为:比叶重(LMA)、单位面积光合能力(A_(area))、单位质量叶氮含量(N_(mass))和单位质量叶磷含量(P_(mass))。结果显示:(1)红松幼苗的LMA、A_(area)、N_(mass)、P_(mass)受到温度、光照和苗龄的影响,各控制组叶性状间差异显著(P0.05);(2)温度、光照和苗龄对红松幼苗叶性状的交互作用效应显著(P0.05),影响程度依次为:苗龄温度温度×光照×苗龄光照光照×苗龄温度×光照温度×苗龄;(3)LMA与温度和苗龄呈正相关性,A_(area)与苗龄呈正相关性,与温度呈负相关性,N_(mass)与温度、光照、苗龄、LMA和A_(area)均呈负相关性,P_(mass)与温度、N_(mass)呈正相关性而与苗龄和LMA呈负相关性。通过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红松幼苗叶性状对温度、光照和苗龄3个因素均有明显响应但响应程度不一,影响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苗龄,光照在其温度和苗龄二者的作用基础上对性状产生影响;(2)红松幼苗叶性状之间的线性关系实际反映的是对温度、光照和苗龄响应的结果,叶性状间的密切联系反映出叶片在响应环境因素时所采取的分配策略的调整,其目的是维持植物体内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平衡,确保红松幼苗稳定生长。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北纬21°10'~22°0′,东经99°55′~101°50′,土地面积19,220平方公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0~22℃,年降雨量1200~1800mm,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0~80%左右。由于境内山脉众多,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小气候,使许多不同类型的植物得以很好地生长,野生果树资源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9.
南岭兽类考察报告(湖南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1月至1981年9月,我们在湖南省南岭山地进行了兽类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一、南岭山地自然概况 南岭位于湖南省最南部,东经110°—114°10′,北纬24°10′,介于湘、赣、粤、桂四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花茶组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苏宗明  莫新礼   《广西植物》1988,(1):75-81
世界产金花茶组植物22种,其中我国20种,特有18种,仅产广西。其分布区在北纬21°30′—23°40′,东经106°40′—108°35′,北界基本上与广西北热带半常绿季雨林、湿润雨林地带北界吻合。该组植物分布于石灰(岩)土的13种,红壤的7种。它们出现的地段比较固定,天然林下,沟谷或溪边处,相对高度10—15米;峰丛圆洼地底部和荫蔽的坡面下部。该组植物个体最多的地区(几何中心)一个在防城县,一个在龙州县;种类最多的地区(最大变异中心)一个也在龙州县,9种,一个在扶绥县,7种。该分布区从南到北分化成六个小分区。其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700米以下。水平分布种的更替表现为:北纬21°31′为小瓣金花茶等五种;北纬22°10′—22°45′为鼻岗金花茶等八种更替;北纬22°50′为顶生金花茶等三种更替;北纬23°40′为平果金花茶更替。金花茶分布幅度最宽,可由北纬21°31′到22°55′。在土山,东西以东经107°30′为界,以东为金花茶等四种,以西为小瓣金花茶等二种。  相似文献   

11.
九峰山地区的鼠类,仅张森(1959)作过报道。1985年1月至1986年10月,我们在该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自然概况九峰山是阴山山脉的主体——大青山的主峰,海拔2338米。调查区位于东经110°25′—110°48′,北纬40°34′—40°51′,总面积约460平方公里,为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和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的交汇地带。年均温7℃,7月均温22.8℃,1月均温-11.2℃。年降水量230—478毫米,无霜期110天(据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气象站)。调查区内有香贵铺沟,将其分为南北两部。此沟以北,山势起伏不大,植被多为灌丛,仅在局部地区之阴坡偶见有少许山杨、白桦;以南,…  相似文献   

12.
水是动、植物生存的命脉,也是蝇类繁衍的重要条件。研究蝇类与水的关系,国内未见报道。我们于1984年3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盖县进行了喜水性蝇种分布及沿海蝇类季节消长的调查。盖县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北纬40°26′,东经120°20′,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山区步云山峰海拔高度1131.2米,西部是渤海湾海拔2.2米(北海村西海岸)。全县面积3118平方公里。一、调查方法(一)种属分布:采取定点与不定点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山区(海拔150—500米,主要植被为灌木丛和针、阔叶林带)、平原(海拔10—50米,主要植被为农作物和苹果树)、沿海(海拔10米以下,主要植被为农…  相似文献   

13.
白颊长臂猿(Hylobatesleucogenys)自Ogilby(1840)以泰国标本订名后,曾被视为独立种(Elliot,1912;Allen,1938)。1951年,Ellerman&Morrison-Scott将其合并为黑长臂猿的一个亚种,马世来、王应祥(1986)将H.leucogenus与H.concolor进行详细比较后,又将白颊长臂猿分为独立种。白颊长臂猿在西双版纳的分布,早在六十年代就有记载(寿振黄1959;高耀亭1962),但就其资源的数量问题,直到1983—1984年才开展全面考察,为保护濒危动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栖息环境白颊长臂猿在我国分布于东经101°06′—10l°50′,北纬20°07′—22°09′的热带阔叶林间。…  相似文献   

14.
东北小鲵Hynobius leechii Boulenger在国内仪分布于东北部分地区。其生态习性先后有宋今丹等(1965)、赵尔宓等(1982)、刘明玉等(1984)做过部分报道。笔者于1980年5月、1981年4—9月、1986年4月在辽宁省千山地区作了东北小鲵的生态和室内饲养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自然概况千山位于北纬40°—41°10′,东经123°—123°15′。多系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年均温8.7℃。日均温≤0℃的日期140天。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5—9月。全年相对湿度为76.4%,属温带湿润气候区。二、分布与栖境本文主要考察千山主体部分,共三十多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5.
唐山地区的蝗虫种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地理概貌 唐山地区位于河北省东部,东经117°31′—119°19′,北纬38°55′—40°28′。全地区包括10个县3个区和芦台、汉沽两个农场,耕地面积890万亩,境内以小麦、水稻、玉米、高梁、甘  相似文献   

16.
褐家鼠种群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年3月至1985年10月,我们到福建省古田、周宁二县,对农村和城镇褐家鼠的种群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把资料整理如下。调查区简况和调查方法 古田县西洋村位于北纬26°37′,东经118°01′,为一较大的自然村,人口3853人,住宅多为土木结构的平房。周宁城关镇位于北纬27°15′,东经119°20′,人口约万人,旧街道为土木或砖木结构的楼房,企事业单位多为近年新建的楼房。调查采用铁丝网鼠笼逐月(古田西洋村)、间月(周宁城关镇)捕鼠,布放时按各类型房间的比例安排,每户一笼,每次调查5—7天完成。捕获鼠逐只称重剖检,以肉眼可见于子宫内的胚胎数计算孕鼠数和胎仔数。  相似文献   

17.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天牛区系及其起源与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02°52′—103°24′,北纬30°45′—31°25′。据1980—1983年的调查材料,该自然保护区的天牛共有45属、73种,其中,东洋种47种,占64.4%;古北种10种,占13.7%;广布种5种,占6.8%;特有种11种,占15.1%。从区系组成上看,这个地区似位于东洋区与古北区的过渡带上,并且有靠近东洋区的趋势。高道蓉等(1981)在对峨嵋山(东经103°20′,北纬29°31′)白蚁区系的研究中也认为,峨嵋山位于这条过渡带上。然而,这两个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气侯和昆虫组成都与古北区迥然不同,而且,这两个地区的古北种都分布在高海投带上。因此,卧龙自然保护区应属东洋区;昆虫的地理区划主要应以地带性植被、气侯和昆虫组成为依据。 卧龙天牛的垂直分布可分为四个带:(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海拔1120—1600米);(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600—2000米);(3)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2000—2600米);(4)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2600—3600米)。第1带(基带)东洋种占88.9%,没有古北种;第2带东洋种占50%,古北种占14.3%;第3带东洋种占44.4%,古北种占33.3%;第4带全部为古北种。与中国东部的植被相似,天牛分布每向上移一个垂直带,其成员在水平上也向北移一个带。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水平方向分布广的种类在垂直方向也表现  相似文献   

18.
关于白蜡虫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王辅(1963,1978)认为:“白蜡虫以北纬26°-32°40′之间为其适生地带,26°以南或33°以北均不适其生存。”近年来,我们通过考察认为:在北纬26°以南和33°以北地区,均有白蜡虫自然种群存在。 一、鞍山地区自然概况 鞍山位于东径123°,北纬41°10′,辽河平原东南边缘,东邻千山山脉,南与辽宁半岛相连;海拔20—708米;本地属大陆性半湿润型温带气候,年均气温8.8℃,最冷月均温-10.2℃,极端最低气温-30.4℃,极端最高气温36.9℃,≥10℃年积温3536.3℃,相对湿度63%,年降水量713.5毫米;本市海拔21.6米;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相似文献   

19.
八哥的繁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88年3—7月在陕西省汉中地区勉县铜钱坝乡陈家湾村(东经106°29′,北纬33°06′),对八哥的营巢、产卵、孵化和幼雏的生长发育——包括体重、体长、翅长、嘴峰、跗蹠以及飞羽和尾羽的生长等进行了初步观察。八哥树洞营巢,窝卵数为6,孵化期18天,育雏期约25天。飞羽及复羽的生长约需17—20天。  相似文献   

20.
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系一年生草本的短日照植物,产于印度至马来西亚一带。生长在以色列(北纬32°)的玫瑰茄,其最早的成花时间为8月5日。初步研究表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秋季就停止,这可能是受夜间低温影响所致。本文旨在探明玫瑰茄不同生长阶段对冷害的敏感性。 将栽种在塑料盆钵的植株分别置于14—30℃的温室内,光周期平均为10小时,每2—3天浇水一次,不施肥。在一定的生长阶段,以10株为一组移入25°、17°、14°或10℃±2℃的生长室里,并采用冷—白莹光照,每日光周期为8小时。三个生长阶段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