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鼠视网膜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和erb-B的表达,作了研究.结果表明:①EGF,EGF-R和erb-B分别在视网膜各层有不同表达;②EGF免疫反应着色不强,但有特异性地均匀分布在节细胞层(GCL)、内核层(INL)、外核层(ONL)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③EGF-R免疫反应着色以GCL和INL的细胞明显,分布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以细胞核更明显;④erb-B的分布类似EGF.但在ONL内出现一条较明显的着色带.对以上结果的可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阿霉素肾病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分布以及表达量与尿蛋白之间关系。方法选择第5天、14天、28天作为动态观察的时点,同期设立正常对照。采用荧光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EGF mRNA以及EGF、EGFR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同时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WT1和EGFR双重免疫组化确定EGFR在肾小球内确切细胞定位。结果阿霉素注射后第5天,EGFmRNA即较正常增高,28 d明显增高并高于5 d和14 d。正常对照组EGF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远曲小管和髓袢,阿霉素组EGF还在集合管和近曲小管上表达;EGF阳性表达范围和强度随尿蛋白增加而增加;EGFmRNA表达量以及EGF在肾小管中的表达强度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表达EGFR,阿霉素组EGFR在小管表达均高于正常,但组间各时点差异无显著性;随尿蛋白增加EGFR在肾小球内表达逐渐增多。EGFR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中的表达强度均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WT1和EGFR双重免疫组化显示阿霉素肾病组EGFR可在足突细胞上表达,正常组则无。结论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小球脏层上皮有EGFR的表达。EGF/EGFR可能参与了阿霉素肾病的发病过程以及蛋白尿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膜表面受体,其胞内区的3个亚区是其发挥酪氨酸激酶活性、介导信号转导的关键部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其他的erbB受体可形成同源和异源的多种二聚体,不同的二聚体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6种配体形成的不同组合可将不同的细胞外刺激传入胞内。表皮生长因子可激活多种下游信号路径,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ras-raf-MEK-erk/MAPK途径与增殖的激活有关,PI3K-PKC-IKK途径与细胞移动性的增强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器官的修复有密切的关系,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肿瘤治疗和器官修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1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EGFR和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分化型甲状腺癌标本中EGF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5%、25%、68.62%,EGF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15%、68.62%,其中EGFR、EGF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与其余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和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临床因素无明显相关。结论:EGF和EGFR的表达可作为鉴别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EGFR主要由三个结构区域组成,即EGF结合区域、跨膜区域和依赖EGF蛋白激酶区域。EGFR被激活后,不仅能使许多底物蛋白磷酸化,自身也发生磷酸化,这些磷酸化作用在信息传导中有重要作用。EGFR与EGF结合后,其复合体以胞饮方式内容形成受体小体,除部分被降解外,大部分在高尔基GERL区加工后到达细胞核调节基因表达。本文通过对受体激活模型和用体外遗传变异方法对变异EGFR的研究阐述了EGFR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作者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大鼠肺组织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显示 EGFR 广泛分布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肺泡细胞、血管内皮下结缔组织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其提示 EGF 通过作用于肺组织内的特异性 EGFR 而发挥其生理和/或病理学功能。  相似文献   

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信号传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是ErbB家族成员之一,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是一种重要的跨膜受体。EGFR被配体激活后启动胞内信号传导,经过细胞质中衔接蛋白、酶的级联反应,调节转录因子激活基因的转录,指导细胞迁移、黏附、增殖、分化、凋亡,且与肿瘤的形成和恶化密切相关。本文对EGFR的结构特性、几种重要的信号通路及各个信号通路之间的交联,以及信号的衰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将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膜外第Ⅲ功能区(hEGF-RⅢ)表达于大肠杆菌菌膜上,重组构建了EGF-RⅢ表达载体,并转化获得大肠杆菌表达株.放射性受体分析发现125I-EGF可与表达菌特异性结合,其特异性结合量随反应的时间和温度而变化,Scatchard分析显示表达菌表达单一亲和性受体,其解离常数为3.0×10-11 mol/L,每个细菌约有738个结合位点.免疫电镜显示EGF-RⅢ多分布于细菌菌膜上.  相似文献   

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正常大鼠眼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正常大鼠眼组织的表达。结果发现:角膜上皮的深层细胞和角膜缘上皮细胞、部分结膜上皮细胞和结膜下结缔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均强烈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果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眼表层组织。这些细胞不仅是眼组织损伤后修复、而且是多种手术能否成功和某些疾病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受体的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方法观察了C_3H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C_3H_(10)T1/2 CL8(简称NC_3H_(10))和~3H-TdR恶性转化的C_3H_(10)T1/2CL8(简称TC_3H_(10))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果表明细胞恶性转化前后的EGFR都存在高亲和力和低亲和力两种结合位点,细胞恶性转化后能结合表皮生长因子的EGFR结合位点减少,Western blotting和受体的亲和交联分析表明EGFR的分子量为170kD,是单链多肽。  相似文献   

11.
消溃灵对大鼠胃溃疡愈合时粘膜EGF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中药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对胃粘膜保护作用,采用乙酸注射至大鼠胃窦部浆膜下形成慢性胃溃疡模型,测定溃疡指数,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溃疡周围粘膜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雷尼替丁组和消溃灵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和雷尼替丁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较对照组增加(积分光密度值和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为P<0.01),消溃灵组比模型组和雷尼替丁组进一步增加(积分光密度值为P<0.05,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为P<0.01)。本文提示,消溃灵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消溃灵促进胃溃疡愈合和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利用放射受体结合测定证明了两株人体肝癌细胞株7402和7721细胞均有EGF受体的存在。受体数目分别为每细胞6.2×10~4和2.5×10~4,代表它们亲和力的解离常数K_D值分别为1.2 nmol/L和0.80 nmol/L。PMA处理对7721细胞的EGF受体及其亲和力均无明显影响;对7402细胞EGF受体却显示了调变作用。受体数目虽同样没有变化;但亲和力却随药物处理时间有一个下降、恢复的变化过程。在PMA处理1小时,EGF结合抑制达最大,此时受体的解离常数K_D值为3.0 nmol/L;在处理96小时,受体亲和力恢复并略有增高,此时K_D值为0.95 nmol/L。~3H-TdR参入实验表明,在PMA抑制7402细胞EGF受体亲和力的同时,细胞DNA的合成速率也相应下降。对于佛波酯等因子对EGF受体的调变作用,我们认为是属于生长因子启动细胞DNA合成进行细胞分裂的整个生物学过程中感受性因子对进行性因子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鹿茸表皮生长因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等通过应用一凝肢柱或DEAE凝胶柱和固定金属离子亲和凝腔柱(Lmmobilised Metal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Column,IMAC)的组合,成功地从梅花鹿的鹿茸表皮层中分离出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此半纯化的EGF能刺激小鼠Balb/c 3T3的静态成纤维细胞对~3H-胸嘧啶的渗入,渗入量随EGF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在鹿茸表皮层的组织中亦同时含有大量的EGF受体,而骨轴组织不舍有EGF,只含少量受体。  相似文献   

14.
Shih等首次通过NIH/3T3细胞转染试验在乙基亚硝脲(ENU)诱导的大鼠神经胶质纤维瘤中分离鉴定出一种转化基因,称之为neu基因,其表达可导致培养的NIH/3T3细  相似文献   

15.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adenosine alters growth of mammary epithelium. Mous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NMuMG) were cultured in DMEM supplemented with 10% fetal calf serum. After serum starvation for 24h, EGF (0–100ng/ml) and/or adenosine (0–100μm ) was added. Adenosine at concentrations of 1, 10 or 100μm increased DNA synthesis significantly, when compared to control. Addit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10ng/ml) into 1 or 10μm adenosine showed the interaction in DNA synthesis between EGF and adenosine. A similar result was observed when 100μm adenosine added to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EGF (0–100ng/ml). In the second mammary gland (thoracic) organ culture studies, mammary development scores were increased by adenosine (100μm ), EGF (100ng/ml) and adenosine plus EGF.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urine nucleoside adenosine stimulates mammary epithelial cell growth and interacts with EGF in DNA synthesis of mous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酸在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中对肝脏中M1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将55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N)组10只、肝复乐胶囊对照(G)组15只、核酸(Z)组15只及模型(M)组15只。采用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运用免疫组织SP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肝组织M1型胆碱能受体(M1-AChR)不同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核酸组、肝复乐胶囊对照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RT-PCR、Western-blot三种不同层次水平的表达结果均表明核酸组和肝复乐胶囊对照组M1-AChR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核酸可降低肝纤维化肝组织中M1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含量,可能主要通过调节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的M1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含量而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制备的兔抗鼠表皮生长因子(EGF)抗血清放免效价为1:10~6,抗体的特异性强,亲和常数K为8.29×10~(-10)mol/L,最大结合容量B_(max)为2.61×10~(-10)mol/L。在固相二抗放射免疫法测定中,0.1~100ng的EGF可以竞争性抑制~(125)I-EGF的结合,Logit分析相关系数为-0.993,低限检出量为0.5ng/ml。本方法的回收率及变异系数分别为92%~102%和5.7%~7.0%。应用此方法测定小鼠颌下腺中EGF的含量约为0.66mg/g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