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将密度梯度、离心力和离心时间作适当的组合和配比:即不连续密度梯度1.000—1,400g/mlNaBr溶液、离心力168,000g、22小时,10℃,在Beckman L8-80型、区带头Ti-14一次超速离心将血清中四种主要脂蛋白和无脂血清相互分开,获得五个明显的蛋白峰。前四个峰经琼脂糖电泳,聚丙烯酰胺电泳,免疫双扩散和分析超速离心鉴定分别为VLDL、LDL、HDL_2和HDL_3,不含清蛋白。峰五为无脂血清,仅含0.046mg/dl胆固醇和0.2mg/dl甘油三酯,本法重复性佳,分离样品多(50ml),效果好,操作简单,并可延长离心机头的使用期限。已用于研究各种因素对脂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代谢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鹿科动物血清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对鹿科动物(黑鹿、白唇鹿、黇鹿、白黇鹿、麋鹿、东北马鹿、甘肃马鹿、中亚马鹿、日本梅花鹿、东北梅花鹿、狍)的2个亚科、4个属、7个种进行了血清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结果表明,鹿的血清蛋白在该种电泳方法中,共可分辨出分子量在1.24—9.5×10~4范围内的53个蛋白区带。其中最少的是白唇鹿,黇鹿为24条,最多的是日本梅花鹿为35条。  相似文献   

3.
白唇鹿食性与繁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郑生武  吴家炎 《兽类学报》1989,9(2):123-129
1986年,中、日合作在青海玉树、果洛和四川甘孜等地区对白唇鹿的食性与繁殖作了初步观察。发现白唇鹿取食62种植物,隶属24科,其中有24种为最喜食植物。白唇鹿每年9—11月发情交配,怀孕期8个月,翌年5—6月产仔。  相似文献   

4.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敏  李强  陈彬 《生命的化学》2003,23(6):465-467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 anion, ONOO-)是一氧化氮(NO)和氧自由基(O(-·)2)结合生成的.它可能是NO产生病理损伤作用的重要环节.它在休克、缺血-再灌注损伤、败血症、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动脉硬化及感染炎症等疾病中的作用已愈来愈受到重视.加强对ONOO-生成途径和NO、O(-·)2与ONOO-的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以及ONOO-的病理生理作用的研究,特别是开展针对抗ONOO-损伤作用和有效清除体内ONOO-的新药研制,不仅有助于揭示NO的细胞毒作用的分子机制,还有助于为治疗某些临床危征提供启示性思路.  相似文献   

5.
刺梨果实中维生素C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AsA)积累呈"慢一快一慢"的模式,其中6月底至8月初是AsA积累最快和最重要的时期.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alLDH)活性与AsA积累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二者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sA分解酶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AP)只在发育前期极短时间内表现活性,从而使AsA极少被氧化分解,这是刺梨果实能积累高水平AsA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始终未能检测到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的活性,表明它们不是刺梨果实积累高含量AsA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生命科学研究》2014,(5):407-410
为了探讨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及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选取抑郁症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浓度等基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检测两组血浆CO、H2S的浓度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研究发现实验组血浆CO含量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而H2S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浆中CO和H2S的含量呈直线负相关关系,但和CAT没有直接关系。结果提示内源性CO、H2S与抑郁症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氧化应激参与了反应。  相似文献   

7.
骨骼肌内质网Ca2+泵转运Ca2+的结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2 泵(Ca2 -ATPase)是调节细胞内Ca2 浓度的重要蛋白质之一.Ca2 泵在转运Ca2 的过程中经历一系列构象变化.其中,E1状态为外向的Ca2 高亲和状态,E2状态则为内向的Ca2 低亲和状态.目前,骨骼肌内质网Ca2 泵转运Ca2 过程中的几个中间状态,包括E1-2Ca2 ,E1-ATP,E1-P-ADP,E2-Pi和E2状态的三维晶体结构已经解析.介绍这几种状态的晶体结构,并分析Ca2 泵在执行功能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桑科新分类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菌致病突变体的REMI诱变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爱知旭”(Aichi—aShahi)为寄主,将带选择标记的质粒pCSN43和pBF101为外源DNA,利用限制酶诱导整合(REMI)这种新方法转化稻瘟病菌原生质体,从筛选到的数百个转化体中分离出3个与致病能力密切相关的突变体R2H65、R2H69和R281565。其中,R2H65和R2H69只产生畸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的发育和附着胞的形成以及黑色素的合成均受到极大影响,致病性测试证明完全丧失致病能力;R281565的许多表型与野生型的相似,但致病能力却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0.
《生命科学研究》2017,(1):51-54
探索成功培养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原代心房肌细胞的方法,能够为房颤发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取心胸外科行迷宫手术患者的左心耳,利用I型胶原蛋白酶消化法培养房颤患者的原代心房肌细胞,通过免疫组化进行鉴定,同时对培养的心房肌细胞进行初步研究。与动物实验相反,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0(connexin40,Cx40)及Kv1.5钾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由此可见直接研究成人房颤患者的心房肌细胞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同时也证明了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的培养是研究其发病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2012-2020年福建省麻疹野毒株病毒核蛋白N基因及H基因的变化,探讨其流行规律,本研究收集2012年-2020年福建省各地市级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检测麻疹病毒核酸阳性的麻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开展病毒分离,应用RT-PCR方法扩增MV的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与WHO推荐24个麻疹病毒基因型参考株、中国S(Shanghai,上海)191疫苗株、H1a中国代表株(China93-2)进行对比分析,从2012-2020年共收到1217例麻疹核酸检测阳性的疑似麻疹病例的病原学标本中,共分离出83株麻疹病毒野毒株,其中76株为H1a亚型,5株B3基因型,2株D8基因型。H1a亚型可分为2个独立谱系Lineage1~2,MV H1a基因型毒株间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为99.82%~99.98%和99.91%~100%。2018年及2019年福建省首次分离到B3基因型麻疹病毒及D8基因型麻疹病毒为输入性基因型,B3基因型毒株高度同源,D8基因型毒株同源性100%。H1a基因型为福建省本土野毒株优势基因亚型,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存在同一野毒株持续循环,同一地区同一年份也具...  相似文献   

12.
根据采自扬子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量calathids化石的研究,对其硬体构造,生物体定向和生活方式及分类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描述了Calathium (Calathella) yangtziensis,Calathium bachuensis,Calathiumelongates 等3个新种。认为此类生物具有多孔的双层体壁,孔道系统与中腔构成清楚的水流循环体系,与海绵类或古杯类类似,应属低级的底栖滤食性动物。在分类学上应与receptaculitids(托盘类)解除隶属关系,不应再将其视为一种托盘藻类,而应归属多孔动物(广义的)门的Soanitidae科。  相似文献   

13.
王懋钦  黄孝龙 《兽类学报》1989,9(3):173-175
作者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研究喜马拉雅旱獭的核型。染色体数目,2n=38。常染色体中有24个中着丝粒和亚中着丝粒染色体;12个端或亚端着丝粒染色体。X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纪伟  张勇  周吉坤  郑欢伟  高福  刘军 《病毒学报》2019,35(3):357-363
丙型肝炎是由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至今仍是世界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为研究HCV感染者的T细胞免疫状态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我们招募了62位研究对象,包括20位健康对照、42位HCV感染者。我们通过HCV主要的T细胞免疫原非结构蛋白3(NS3蛋白)多肽库体外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方法检测CD8~+T细胞和CD4~+T细胞的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同时,我们检测了研究对象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表明,HCV感染者外周血中仍持续存在针对NS3的特异性CD8~+T细胞和CD4~+T细胞。感染者血清中IL-6、IL-10显著高于对照人群。相关性分析显示,HCV感染者外周血中分泌IFN-γ和TNF-α的HCV特异性CD8~+T细胞水平及血清中IL-10水平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呈现正相关。本研究表明,HCV感染者体内针对病毒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持续保持一定的水平,并且可能与病人的肝损伤有关,该研究对于了解HCV感染的细胞免疫特征及研发相应的免疫干预策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清中氧化应激标志物变化情况。方法:募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PD患者62例,正常对照人群59例,采集两组人群的基本临床信息,测定两组血浆中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同时测定血清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患者血清中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血清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而Hoehn/Yahr分级≥4 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比较发现,Hoehn/Yahr分级≥4 PD患者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其他指标两组之间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PD患者血清中氧化应激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的PD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该研究为PD与氧化应激相关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SO_2对玉米幼苗POD、Pro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室内水培及密闭箱静态熏气方法,研究了4个不同浓度(0mg/m3,10mg/m3,30mg/m3和90mg/m3)SO2对晋单51和农大108两个品种玉米幼苗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O2浓度的升高,两种玉米幼苗的POD活性呈下降的趋势,且当SO2浓度为10mg/m3、30mg/m3和90mg/m3时POD活性分别降至对照的22.6%、18.9%和12.1%;而结果发现Pro含量随SO2浓度升高逐渐升高,且当SO2浓度与POD处理相同时脯氨酸含量分别上升至对照的195.0%、235.4%和496.5%,SO2浓度为90mg/m3时Pro含量最高,且不同浓度处理时农大108Pro含量均比晋单51高;然而,MDA含量随SO2浓度的升高呈先降低后逐渐升高的趋势,在90mg/m3处升至最高值为对照的310.6%,仍然是农大108MDA含量比晋单51高。因此研究显示低浓度SO2能使玉米幼苗适应胁迫,但高浓度SO2暴露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基因组中结构变异(SVs),拷贝数变化(CNVs),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和人类健康与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检测这些结构变异对于人类生命健康非常重要。基于第二代基因测序平台,目前已经有很多结构变异检测算法,这些算法主要分为五大类:微阵列方法、读对方法、读深方法、分裂读取方法、序列组装方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这五类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使用范围,并简要介绍了每一种方法的经典检测算法及应用范围、检测性能等,并对未来检测算法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限制内切酶HindⅢ切割经Sepharose 4 B柱纯化的北京鸭肝线粒体DNA,得到五个片段,其大小分别为:A——6.56kb,B——3.12kb,C——3.12kb,D——2.40kb,E——1.40kb。以质粒pWR33为载体,在HindⅢ切点处插入线粒体DNA的HindⅢ酶切片段,将体外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HB101内,经筛选、分析:如菌落原位杂交,限制性内切分析和Southern吸印法分析,首次得到了线粒体DNA的HindⅢB、C、D、E四个片段的克隆子。另外还得到了一个与片段A同源的1.60kb大小的片段。  相似文献   

19.
黄亚楠  王志玉 《病毒学报》2019,35(6):956-963
副流感病毒5(Parainfluenza virus 5,PIV5)属于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病毒,迄今尚未发现PIV5与人类已知的疾病有关,主要被用作疫苗载体。其包膜上存在三种糖蛋白:融合(Fusion,F)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emaggulatinin-neuraminidase,HN)蛋白、小疏水性(Small hydrophobic,SH)蛋白。F蛋白能在同源性HN蛋白的协助下介导膜融合,HN蛋白具有受体识别、神经氨酸酶活性和促细胞融合活性,SH蛋白则在病毒致病机制中起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三种包膜糖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旨在为PIV5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江豚分带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锡然  陈宜峰 《兽类学报》1989,9(4):281-284
本文首次报道了一头雌性江豚的分带核型(C-带、G-带及银染色)。结果表明,江豚异染色质主要分布于染色体的两臂上,其中最大的中间异染色质位于No.7q的近心区,其他中间异染色质分布于No.6q,No.15q,No.16q,No.17q和No.18q上,除此,No.8p,No.9p,No.10p,No.13p,No.15p和No.16p,呈现端部异染色质。G-分带,使每条染色体得到较好的鉴别与配对,并且C-带深染的部位恰是G-带浅染的部位,但并非所有浅染G-带都同深染C-带一一对应。银染观察发现,阳性结果仅出现于一对小的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上(No.14p)。文章还结合文献,对江豚的核型特点及其保守性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