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蛋白是一类含鸟苷酸的蛋白质,存在于细胞外膜内表面,为生物信息转导过程中关键的中介体,可以决定信号传输通路何时打开和关闭。介绍G蛋白的基本结构和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G蛋白的结构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蛋白的结构生物学鲁朋,杜国光(北京职工医学院,北京100036)(北京医科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G蛋白G蛋白是数十种信息分子传入细胞内的转换器。这些信息分子包括光(视觉)、味觉、嗅觉、乙酰胆碱、谷氨酸、γ-氨基丁酸、肾上腺素、多巴胺、组胺及...  相似文献   

3.
4.
G蛋白对离子通道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蛋白对离子通道的调控鲍国斌濮璐裴钢(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G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G蛋白(Gprotein)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位于细胞膜的胞液侧。Gα亚基具有GTP酶活性,使G蛋白偶联受体和效应分子发生可...  相似文献   

5.
6.
继1994年Sigler-hamm和Sprang-Gilman实验室报道了Giα1的晶体结构之后,1995年12月和1996年1月这两个实验室又相继报道了G-蛋白异三聚体(GαGDP)βγ和Gβγ二聚体的晶体结构.这些研究结果表明G-蛋白复合物象一台由操纵杆(受体)、开关(Gα)和螺旋桨(Gβγ)组成的信号转导纳米机器,并揭示了α和β亚基间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功能界面,β和γ亚基间、α和γ的相互作用,以及信号传导过程中,GTP诱导开关Ⅱ区重排和亚基解高的机制.βγ亚基能稳定α亚基和GDP的紧密结合,使G-蛋白维持在失活状态.β亚基的WD40重复序列形成7叶片的螺旋桨(sevenfoldpropeller)构造,每个叶片的外侧面显露出许多可变的接触位点.β亚基部分地为伸展的γ亚基包围。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王台 《生命世界》1992,19(6):23-23
G蛋白是一类参与跨膜信号传导的GTP(三磷酸乌苷)结合蛋白质。GTP结合蛋白质是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G蛋白参与的信号传导链可概括为:信号→受体→G蛋白→效应体(靶子)等。70年代末期,在动物腺苷酸环化酶的激素调节研究、视觉光信号传导的研究中发现了G蛋白。动物体内有多种不同功  相似文献   

8.
9.
植物异三聚体G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年来植物异三聚体G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0.
植物小G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G蛋白(small GTPases)是近年来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热点,包括Ras、Rho、Rab、Arf和Ran等5个亚家族.植物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小G蛋白ROP(Rho-related GTPase from plants)是Rho家族成员,在调控细胞生长发育及植物防御反应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在植物细胞中ROP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与GTP结合的激活态,另一种是与GDP结合的非激活态,通过这种激活态与非激活态之间的转变,ROPs作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分子开关"参与调控多种信号转导过程.本文主要对国内外近年来有关小G蛋白的种类及其调节机制,以及植物小G蛋白ROP在花粉管生长、根毛发育、H2O2的产生、脱落酸(ABA)以及防御应答反应中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利用腺病毒载体表达汉滩病毒囊膜糖蛋白G1、G2的可行性及免疫原性。通过克隆76-118株G1、G2基因至腺病毒表达载体pAdTrackCMV,得到阳性克隆padTrackCMV-G1、G2。PmeI线性化的阳性克隆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共转化BJ5183宿主菌,经同源重组后得到重组病毒rAdeasy-G1、rAdeasy-G2。重组病毒经PacI线性化后,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使重组病毒得到扩增。将重组病毒免疫Balb/c小鼠,并通过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对免疫小鼠血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Adeasy—G1组六只免疫小鼠、rAdeasy—G2组4只免疫小鼠均产生了能与汉滩病毒抗原发生反应的特异抗体。该研究为进一步研制以腺病毒为活载体的汉坦病毒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姜云璐  龚磊  白波  陈京 《生命科学》2014,(2):181-187
传统观念认为,在激动剂作用下,G蛋白偶联受体(GPCRs)能够激活G蛋白的α亚基,从而使Gα亚基与Gβγ亚基分离,被激活的Gα亚基通过信号转导进一步参与细胞的生理过程。但是,最新研究发现GPCRs和G蛋白存在多种偶联关系,GPCRs不仅能够激活Gα亚基,还可以与Gβγ亚基相互靠近,甚至会使G蛋白亚基构象发生重排而不分离,这对于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新的药物靶点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就GPCRs与G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最新研究技术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G1和G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0-2006年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的膀胱移行细胞癌存档蜡块50例和5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5例癌旁组织中细胞周期素G1和G2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细胞周期素G1和G2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1.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细胞周期素G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而细胞周期素G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呈低表达,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周期素G1表达的增高,周期素G2的表达却显著下降,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细胞周期素G1和G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与癌旁组织中对细胞周期调控和/或DNA修复起了重要作用,并参与了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汉滩病毒囊膜糖蛋白G1、G2腺病毒载体的表达及免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利用腺病毒载体表达汉滩病毒囊膜糖蛋白G1、G2的可行性及免疫原性.通过克隆76-118株G1、G2基因至腺病毒表达载体pAdTrackCMV,得到阳性克隆pAdTrackCMV-G1、G2.PmeI线性化的阳性克隆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共转化BJ5183宿主菌,经同源重组后得到重组病毒rAdeasy-G1、rAdeasy-G2.重组病毒经PacI线性化后,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使重组病毒得到扩增.将重组病毒免疫Balb/c小鼠,并通过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对免疫小鼠血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Adeasy-G1组六只免疫小鼠、rAdeasy-G2组4只免疫小鼠均产生了能与汉滩病毒抗原发生反应的特异抗体.该研究为进一步研制以腺病毒为活载体的汉坦病毒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G蛋白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G蛋白及其研究进展周元国,王正国(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630042)目录一、G蛋白的结构与分类(一)α亚基(二)β亚基(三)γ亚基二、G蛋白发挥生物学功能与作用的机制(一)传递信息的方式(二)βγ二聚体的作用(三)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四)...  相似文献   

16.
G蛋白与血管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蛋白是细胞跨膜信息传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发现,G蛋白系统与血管反应性关系密切,参与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和作用,G蛋白功能异常,尚可导致一些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水稻染色体G—带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姚青  宋运淳 《遗传学报》1990,17(4):301-307
用改良的ASG法首次在籼稻(O.sativa subsp.indica)品种珍汕97和粳稻(O.subsp.iaponica)品种秀岭的有丝分裂染色体上显示了G-带,并作了相应的G-带核型分析。就同一材料来说,随着有丝分裂时期的推进,染色体上带纹数目逐渐减少。籼、粳亚种间相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G-带带纹特征彼此相似。讨论了水稻G-带带型与染色体不同区域分化的关系;G-带带型与籼、粳稻分歧的关系;以及G-显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植物染色体G—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 G-带技术在动物和人类遗传学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可是在植物方面由于它仅能显示带纹很少的 C-带、N-带或 Q-节,这就大大限制了染色体显带技术在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和植物育种上的进一步应用。近十年来,植物染色体 G-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上,尤其是我国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仅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9.
心脏疾病中G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ng L  Li L  Wu LL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1):32-36
G蛋白是一类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其生理功能是将细胞膜受体所识别的各种细胞外信号同细胞内一系列效应分子偶联起来,引起核基因转录及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G蛋白在心脏表达的亚型有Gs、Gi/o、Gq/11、G12/13,参与心肌收缩力、心率、心律和心肌细胞生长的调节。本文着重讨论了心脏G蛋白的分类、结构和功能,以及在心肌肥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中的改变,以加深对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植物染色体G带的历史、认识发展、技术探索、现状、问题及前景等进行了全面综述。显带技术建立后的多年,植物染色体一直不显G带,不少研究者提出了不同假说予以解释或进行实验验证。最近几年,该技术有了迅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用多种方法在十几种植物上进行了探索,并初获成功。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但植物染色体G带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