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及后代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佘建明  李向辉 《遗传学报》1990,17(6):438-442
获得了粳型水稻77-170品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R_2)6个株系的206棵后代植株。对其中96株进行性状观察和细胞学染色体鉴定,发现再生植株子代在株高、剑叶和主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育性、生育期等性状上都产生了变异,除株高外其他性状在第2代遗传上不稳定,染色体倍性稳定(2_n=24)。对56株再生植株子代作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其酶谱谱带与对照实生株相似。  相似文献   

2.
试验分别采用四个纤维用亚麻(Linumusitatissimum)品种7309,948,Belinka和Viking的无菌苗的茎尖为材料游离原生质体。以萌发10天的无菌苗茎尖游离获得的原生质体得率和活性最高,分别达到1.8×106/gFW和85.5%。以V-KM为培养基,采用琼脂岛法培养的原生质体,可在培养3天后发生第一次分裂,10天后统计细胞分裂频率为36%,20天后统计植板率达到5.2%。品种7309和Belinka再生的愈伤组织接种在均附加o.6mg/L6-BA和0.1mg/LNAA的B5-1和MS3固体培养基上,都有芽苗分化,并分别获得再生植株。品种Viking和948分别仅分化获得了不定根或叶状体。  相似文献   

3.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程序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12个品种水稻成熟种子诱发愈伤组织并继代培养,通过MS培养基中2,4-D浓度的变换,研究了2,4-D对水稻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用AA培养基建立适合原生质体培养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仅需3个月。由悬浮细胞系游离的原和一质体在改良的KPR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浅层培养,有10个品种获得高植板率的细胞团。变换使用不同的分化培养基,从7个品种得到再生植株。实验重复性达到80%,初步实现了水稻原生质体培养的程序化。  相似文献   

4.
用籼稻IR52、IR8和IR45的幼花序和幼胚愈伤组织在LS培养基建立了稳定的悬浮培养物。悬浮系的建立经历三个阶段:褐变期,长根期,成熟期。建立了适合籼稻原生质体生长的Y8培养基,其植板率显著高于KPR和PCM培养基。悬浮细胞系间差异明显,只有部份系可以提供有分裂能力的原生质体或具看护活性。以上三个品种的原生质体均分裂良好,但只有IR52和IR8分化出苗,其中IR52分化率1.25%,得再生植株50余株,移至田间生长结实正常。  相似文献   

5.
高频水稻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的几年中水稻(Oryza sativa L.)的原生质体培养取得了较大进展。我们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大面积推广的优良粳稻品种的原生质体进行了高频植株再生的实验,并对两种不同的培养方法——琼脂糖包埋法和看护培养法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麦幼胚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再生能力强的小麦基因型品种幼胚愈伤组织建立的胚性细胞悬浮系材料解离原生质体,以略加修改的Km8p培养基进行液体浅层静止暗培养,40-50d可获得小愈伤组织,经增殖和诱导分化,获得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7.
番茄子叶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番茄2—3周苗龄的子叶游离原生质体,在 MS 液体培养基中(附加2,4-D 1,6-BA 0.1mg/l)培养;在培养过程中经常不断添加新鲜培养液。6周后将细胞团移到半固体 MS 培养基上(附加成份同上,琼脂0.3%)。然后将肉眼可见的愈伤组织再移入 MS 固体培养基上,愈伤组织长到直径为5 mm 大小时,转到 MS 分化培养基上(附加6-BA 2 mg/1,[AA 0.2 mg/l)诱导分化,得到了再生植株。比较了固体培养、悬浮培养和双层培养三种方法,观察原生质体生长情况,以双层培养为好。  相似文献   

8.
对海岛棉产量和早熟性状进行QTL初步定位,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利用5200多对SSR引物筛选海岛棉品种新海3号和Giza82间的多态性引物,获得107对。以多态性引物检测新海3号×Giza82的190个F2:3家系,获得120个多态性位点。利用JoinMap3.0分析软件构建了一个包含22个连锁群,74个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12.06 cM,全长893 cM,覆盖海岛棉基因组20.12%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21个与海岛棉产量性状和早熟性状有关的QTL,其中早熟性状检测到12个QTL,分别位于1、3、5、6、11、17、22共7个连锁群上;产量性状检测到9个QTL,分别位于1、4、5、6、7、16、22共7个连锁群上。研究结果为海岛棉产量性状和早熟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水稻(0862和台北309)原生质体电融合最佳条件是交流电场强度250V/cm,频率600kHz;高压直流脉冲幅值1.65kV/cm,脉冲持续时间50μs,脉冲间隔时间3.0S。融合率最高可达275%.在上述条件下,电场处理基本不影响原生质体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对海岛棉产量和早熟性状进行QTL初步定位,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利用5200多对SSR引物筛选海岛棉品种新海3号和Giza82间的多态性引物,获得107对.以多态性引物检测新海3号×Giza82的190个F2∶3家系,获得120个多态性位点.利用JoinMap3.0分析软件构建了一个包含22个连锁群,74个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12.06cM,全长893cM,覆盖海岛棉基因组20.12%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21个与海岛棉产量性状和早熟性状有关的QTL,其中早熟性状检测到12个QTL,分别位于1、3、5、6、11、17、22共7个连锁群上;产量性状检测到9个QTL,分别位于1、4、5、6、7、16、22共7个连锁群上.研究结果为海岛棉产量性状和早熟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中花8号)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产、优质,及抗白叶枯病和20个稻瘟病生理小种的水稻花培品种中花8号的成熟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建立细胞悬浮系,分离、培养原生质体,获得了再生植株。中花8号原生质体的分裂频率和植株再生频率分别高于或可与模式品种Taipei 309相比拟。  相似文献   

12.
Young embryos of ricy (Oryza sativa L.subsp.japonica var.Guo-xiang No.1) were cultured on MS agar medium(2,4-D 2 mg/l).Calli were formed and subcultured on N6 agar medium (2,4-D 2 mg/l).After selection,the small,grainy and pale yellowish cell clusters with dense cytoplasm were used in protoplast preparation. Isolated protoplasts were cultured in N6 medium (2,4-D 1 mg/l,6-BA 0.2 mg/l)^1* with agarose block culture method.The protoplasts grew,divided and formed calli.After inducing differentiation,the regenerated mature plants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3.
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快速再生植株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培养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快速再生完整植株的简易方法。用及时调整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使愈伤组织阶段缩短,游离的原生质体能在6—8周内发育成形态正常的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4.
党参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参下胚轴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在附加1.2mg/L2,4-D,0.2mg/L NAA,0.2mg/L BAP和0.1mg/L ZT的MS,C81V,DPD及KM8p培养基中进行液体体层培养。在KM8p中获得了最高的分裂频率。葡萄糖作渗透剂优于甘露醇,两结合使用效果更好。在合适的条件下,原生质体培养3天出现第1次分裂,4周内形成大细胞团,培养6周后形成0.5-1.0mm大小的小愈伤组织。在附加2%蔗糖  相似文献   

15.
<正> 853580 利用离体培养快速繁殖榛子(Cor-ylus anellena L.)[法]/Al Kai H.…∥Agronomie.-1984,4(4).-399~402亡译自 DBA,1984,3(18),84-08675]以三个榛子品种(Segorbe、Ferrile deCoutard、Meryeille de Bollwiller)为材  相似文献   

16.
沙打旺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希明  何孟元 《遗传学报》1991,18(3):239-243
用1%半纤维素酶,0.4%纤维素酶,0.1%果胶离析酶,CPW9M酶液分离沙打旺无菌苗下胚轴和子叶原生质体。K8P原生质体培养基悬滴培养。下胚轴原生质体形成小细胞团后用琼脂糖包埋培养,形成小块愈伤组织后转入增殖培养基M1、M2(改良MS培养基)上形成大块愈伤组织。经过两次诱导分化,在分化培养基M3(MS 0.7mg/L BA 0.2mg/L NAA),M4(MS 0.5mg/L BA 0.5mg/L KT 0.5mg/L ZT 0.2mg/L NAA)和M6(MS 3mg/L ZT 0.2mg/L IAA)上分化出苗,再生植株。由子叶分离的原生质体未能形成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7.
佘建明  吴敬音 《遗传学报》1993,20(6):536-540
取陆地棉品种(系)3118、9554和晋棉4号种子无菌苗的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从中挑选具有分化能力的黄色颗粒状愈伤组织,建立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系。以纤维素酶和离析软化酶组成的酶液,由细胞悬浮培养物游离原生质体。采用含低融点脂糖的K3基本培基包埋原生质体的培养方式,获得愈伤组织。以液体-固体-液体轮回培养法改良晋棉4号的细胞悬浮系,原生质体的植板率从2%左右提高到9%以上。在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的继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描述了将Nicotiana tabacum(普通烟草)、和Nicotiana plumbaginifolia。叶片制备的原生质体与由大豆悬浮细胞制备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的一种简单方法。融合小室用5 cm塑料培养皿及薄铜丝电极构成。在振荡器产生的无线电频率场中  相似文献   

19.
从12个品种水稻成熟种子诱发愈伤组织并继代培养,通过MS培养基中2,4-D浓度的变换,研究了2,4-D对水稻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用AA培养基建立适合原生质体培养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仅需3个月。由悬浮细胞系游离的原生质体在改良的KPR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浅层培养,有10个品种获得高植板率的细胞团。变换使用不同的分化培养基,从7个品种得到再生植株。实验重复性达到80%,初步实现了水稻原生质体培养的程序化。  相似文献   

20.
霸王的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改娜  施江 《生物技术》2009,19(5):78-80
目的:为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转移霸王抗旱基因。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霸王原生质体,比较了霸王子叶和愈伤组织游离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不同渗透压和起始密度对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的影响。结果:愈伤组织游离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均高于子叶,原生质体产率可达2.4&#215;106个/g.FW,活力达89%。采用液体浅层培养,在附加2,4-D(2mg/L)、6-BA(1.0mg/L)、2%蔗糖和甘露醇(0.4mol/L)的DPD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分裂频率最高,达68.6%。转移到附加2-iP(3mg/L)、KT(1.0mg/L)、6-BA(1.0mg/L)的分化培养基上,获得2个再生苗。结论:采用酶解法游离霸王愈伤组织,可获得高活力和高分裂频率的霸王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