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病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分布范围广,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的贫困偏远地区,其在公共卫生方面的重要性仅次于疟疾,该病已经造成了大量的残疾和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血吸虫病专家委员会1984年统计,全球感染血吸虫人口已达2亿。血吸虫种类繁多,寄生于人体的有6类,其中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是主要的致病种类。血吸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寄生于宿主组织中的虫卵使宿主发生免疫病理反应,导致泌尿生殖系统(埃及血吸虫)炎症和梗阻性疾病、肠道疾病、肝脾炎症和肝纤维化(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发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早期血吸虫病发展到晚期,可引起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膀胱鳞状细胞癌(埃及血吸虫)和不孕不育症在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对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并发症、致病机制及其免疫病理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卵胚胎发育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病的病变和发病机理是由于虫卵在人体组织中引起肉芽肿所致。目前认为发育成熟含毛蚴的血吸虫卵分泌可溶性抗原物质,它致敏寄主后,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粒细胞集聚在虫卵周围形成了肉芽肿,并证明血吸虫卵肉芽肿是属于迟发型超敏免疫反应(Warren,1972)。Warren等(1975)还认为日本血吸虫卵和曼氏血吸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有关免疫因素及发病机理可能有所不同。通过组织化学的途径对组织内日本血吸虫卵胚胎发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探讨血吸虫卵发育的生理及寄主组织和虫卵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对血吸虫病的病原诊断方面亦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此,作者对沉积于组织内的虫卵从受精卵细胞至形成毛蚴的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了一般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成虫生殖腺变异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血吸虫成虫畸形的研究,过去有不少报告(如徐锡藩等,1957;何毅勋,1962),这些文献大部分涉及成虫生殖腺变异问题,但他们研究材料均从人工感染动物获得。1957—1958年我们对来自湖北省51个县牛畜(包括黄牛和水牛)自然感染血吸虫的调查工作中获得大批标本。在鉴定过程中,发现牛体寄生日本血吸虫不少在生殖腺构造上有变异的情况。在1,709个血吸虫成虫染色标本中,任意抽取485个标本,包括雄虫323  相似文献   

4.
藁杆双脐螺(Biotaphafaria straminea)是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曼氏血吸虫(Shistosoma mansoni)是寄生在人体内的血吸虫,生活史与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大体相似,成虫交配产卵,卵随大便、偶从小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入双脐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然后到终末宿主(人)。曼氏血吸虫与日本血吸虫在终末宿主体内的移行径路极为相似,常能数次通过肝毛细血管、肺及大循环,最后定  相似文献   

5.
日本血吸虫胞蚴期超微结构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了我国大陆品系37日和45日龄日本血吸虫母胞蚴及其体内未成熟子胞蚴体被的结构。同时观察了取自螺肝组织的62日龄成熟子胞蚴。初次揭示日本血吸虫胞蚴期体被的超微结构,基本上与曼氏血吸虫胞蚴期相似。日本血吸虫母胞蚴和成熟子胞蚴除体被无体棘外,其他很相似。比较未成熟的子胞蚴与未成熟的尾蚴,揭示外质膜由两层结构构成;随后,外层结构溶化消失,而同时出现微绒毛。构成这样母子二代胞蚴及其体内胚胎既相同又有差别,认为与幼虫寄生部位及生殖生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日本血吸虫胆碱酯酶的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吸虫的胆碱酯酶(ChE)与血吸虫神经介质的传递、肌肉活动以及与其它物质代谢均有密切关系,也是抗血吸虫药物作用的靶子之一。1959年沈美玲等进行了药物对日本血吸虫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研究。最近,姚民一等(1981)采用等电聚焦电泳分离出日本血吸虫胆碱酯酶的同功酶。然而有关血吸虫胆碱酯酶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主要限于曼氏血吸虫(Pepler,1958;Lewert等,1965;Fripp,1967;Bueding等,1967;Bruckner等,1974;Diconza等,1975)除Bueding简单述及日本血吸虫成虫的AChE外,迄今国内外尚无日本血吸虫CbE的组化资料,而且日本血吸虫的神经系统也未被专门观察。由于ChE的组化定位能细致地显示出血吸虫的神经系统构造,并能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毛蚴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38年,唐仲璋在光学显微镜的水平上已对日本血吸虫毛蚴的形态构造作了非常详细的描述。由于近年来扫描电镜技术的发展,寄生虫学家应用它观察血吸虫生活史各期虫体的构造,使得一般平面图象分辨不清的细微结构呈现清晰的三维图象,因而又补充和丰富了有关血吸虫形态和生理方面的若干新知识。关于血吸虫毛蚴的扫描电镜观察曾有LoVerde(1975)对埃及血吸虫毛蚴、K(?)ie和Frandden(1976)及Miegeville等(1979)对曼氏血吸虫毛蚴以及坂本启二和石井洋一(1978)对日本品系的日本血吸虫毛蚴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导致肝脏发生纤维化后的肝组织酶学改变.方法将23只成年健康大耳白兔分为正常对照组(N)8只,模型组(M)15只,M组采用腹贴法(日本血吸虫尾蚴180条/只,持续15min)感染血吸虫,六周后服用吡喹酮行杀虫治疗.于实验的第13周将全部动物麻醉后剖腹取肝组织.肝组织行HE染色和电镜观察;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单胺氧化酶(MAO)、一氧化氮合酶(NOS)、琥珀酰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在器官的表达活性.结果在血吸虫感染家兔的第13周可观察到肝组织明显纤维化;模型组中MAO、NOS、LDH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SDH活性则明显降低.结论慢性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肝纤维化导致肝细胞缺血缺氧,影响NOS、SDH、LDH活性,加重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
镁离子对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钉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ibbs(1976)和Thomas(1978)等曾先后提出毛蚴松(Miracixone)可改变曼氏血吸虫毛蚴的活动方向,使其较易接近其中间宿主——Biomphalaria glabrata。纯化后的毛蚴松,主要成分是镁离子。本文以化学纯试剂氯化镁和氯化钠为实验材料,观察了镁离子对日本血吸虫毛蚴(由实验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兔肝虫卵孵出)的活动及感染钉螺的影响。一、毛蚴对镁离子的反应在35mm大平皿盖上,平分划一直线。平皿内注入刚孵化出的毛蚴悬液1.2ml,使液体铺满平皿底,置解剖镜下观察毛蚴活动。然后在平皿一侧边缘处,分别加入10%氯化镁或氯化钠或自来水1小滴,并在每个平皿…  相似文献   

10.
<正>在寄生虫免疫学方面,单克隆抗体(单抗)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许多研究小组已制造了各种抗寄生虫的单抗,制造这些单抗主要依照Galfre等人初期介绍的方法。这种方法没有考虑许多寄生虫引起局部淋巴结刺激、增大的器官特异性。小鼠感染寄生于宿主肠系膜血管的曼氏血吸虫和寄生于小肠的钩虫—Nematospiroides dubius就是这种  相似文献   

11.
何毅勋  许绶泰 《动物学报》1992,38(3):266-271
本文报告了15头黄牛和14头水牛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的虫卵开放前期、虫体回收率、成虫体长及性腺发育状况、肝组织中虫卵肉芽肿大小和虫卵周围何博礼现象等比较结果,表明黄牛较水牛对日本血吸虫更为易感。根据耕牛在日本血吸虫病中的传播特点和流行病学意义以及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概念,建议将这类动物终末宿主称为交替宿主(alternative host)以取代过去沿用和内涵狭溢的“贮存宿主或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的名称。  相似文献   

12.
王健  周述龙 《水生生物学报》1988,12(3):286-288,i005
吡喹酮(Praziquantel,PZ)是目前最优良的非锑类抗血吸虫药,实验证明,PZ对埃及、曼氏及日本血吸虫病疗效均佳,对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成虫、曼氏血吸虫成虫及自由生活期幼虫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有关PZ对血吸虫作用的文献很多,但迄今尚未见有关PZ在体外培养中对日本血吸虫童虫超微结构影响的文献报道。本文报道利用血吸虫童虫体外培养技术,在超微结构水平观察PZ对日本血吸虫肝门型童虫形态学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抑制削减杂交法筛选日本血吸虫雌雄虫差异基因,从中获得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基因(eIF5)的 表达序列标。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其5’端进行电子延伸,获得含完整开放阅读框的cDNA序列 (AY686501)。将其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c,进行重组表达。免疫保护效果实验表明,重组表达蛋白具有显著 抑制血吸虫卵在寄主肝脏中的沉积效果。  相似文献   

14.
日本血吸虫虫卵、童虫和雌雄成虫膜蛋白的双向电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吸虫寄生生活复杂,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转换,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交替,由其感染引起的血吸虫病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陈贤义等,2002).研究表明,血吸虫不仅能利用宿主的免疫信号分子伪装自己获得宿主的免疫兼容(Salzet et al.,2000),而且还在血吸虫中克隆到宿主信号分子的受体(Ahmed et al.,2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肺组织病理改变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00条/只),取对照组东方田鼠和感染血吸虫后第6、10、15、20、30天肺、肝组织样品,HE染色后进行病理观察,并提取肺和肝总RNA,对Lyz、RT1-Db1、Cd74、C1qa、Thra、Igf1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比较其在肝脏和肺脏的动态表达水平。结果东方田鼠感染血吸虫后6~10d,肺部有大量出血点,肝细胞空泡变性,肝窦高度扩张,肺和肝组织内血管周围及管腔均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至第20天逐渐恢复。从感染后第6天开始,Lyz、RT1-Db1、Cd74基因在肺和肝内表达均明显上调,在第20天后逐渐恢复,C1qa基因在肺内表达上调,Thra基因在肺内表达下调,Igf1基因肝内表达下调。结论在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感染的过程中,嗜酸性粒细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基因在东方田鼠抗血吸虫感染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在脊椎动物上有助于消化的地方或血管中的寄生虫.它们共有复杂的生活史,其中包括中间阶段的软体动物和一个脊椎动物宿主.根据MacDonald和May的工作,我们研究了一个基于血吸虫生活史的多个时滞的动力学模型,并且包含了一个由May和Wo11house提出的交配函数,当我们改变交配函数中的一个参数,血吸虫病的动力学行为从一个持久的疾病传播变成了疾病消失.如果增加雌性血吸虫的成熬周期,或交配周期和产卵周期,我们能够观察到长时间疾病传播的瞬时振动,这说明了对疾病的预测不依赖在一个特定时间的疾病水平,而是依赖一个充分长时间的疾病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日本血吸虫病的危害性日本血吸虫是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原体,它是一种寄生在人或牲畜肠静脉血管里的吸虫;专吸食我们的血液,产生毒素,扰乱了我们的正常生理机能,发生种种病症,严重的就会丧命.血吸虫病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而且传染此病的人大多是赤足在水稻田里工作的壮年农民和生活在水上的船户,有的地区因此病流行猖獗,患病的人太多,田地荒芜没有人去种,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党和毛主席号召我们要在七年当中彻底消灭血吸  相似文献   

18.
自从桂田(1904)首先发现日本血吸虫之后,继之对该虫形态的研究颇不乏人,其中主要有藤浪(1904)、宫川(1916)、Faust和Meleney(1924)、Severinghaus(1928)和多田(1928)等氏。近年来作者在进行各种药物对虫体作用的研究工作中,有机会系统地观察和研究了正常虫体的形态和组织构造,发现过去研究者们的描述不够完善,并有若干的形态构造尚未加以叙述。为了补充或提供其他方面的参考,故将观察的结果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9.
钙结合蛋白是日本血吸虫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蛋白,具有非常广泛而重要的功能.在课题组日本血吸虫体被表膜蛋白研究基础上,利用PCR技术克隆了中国大陆株日本血吸虫66 kDa钙结合蛋白(SjIrV1)编码基因的cDNA序列,BLAST分析与菲律宾株日本血吸虫SjIrV1 cDNA编码序列一致,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童虫和成虫期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在35d和42d成虫中表达量较高,在42d雌虫中该基因表达水平远高于42d雄虫.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jIrV1,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以及串联质谱法(MS/MS)鉴定所获蛋白为目的蛋白SjIrV1.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被感染日本血吸虫鼠血清和免疫鼠血清所识别,SjIrV1蛋白在虫体各发育阶段中均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观察表明SjIrV1主要分布在日本血吸虫成虫的表膜.应用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免疫鼠血清中检测到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IgG1和IgG2a抗体.结果表明SjIrV1可能在日本血吸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α1A-肾上腺素受体(α1A-AR)和M1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M1)在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神经递质受体在肝纤维化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10只)、模型组(M组,20只),模型组小鼠用腹部敷贴尾蚴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α1A-AR和mAChRM1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肝脏组织中α1A-AR和mAChRM1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递质受体表达上调在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