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型的机器需要微型的发动机 .现在 ,研究者已为一个微型发动机设计了一个开关 ,该微型发动机是一个仅为 11纳米 (nm)宽的旋转的蛋白质片段制成的 .这种微型发动机是以天然蛋白质为基础的 ,很可能有朝一日能开动纳诺规模的机器 ,例如药物传送系统 ,研究者在 2 0 0 2年 1月份的NatureMaterials上描述了他们的这种可控制的微型发动机 .他们所用的蛋白质是一种酶 ,称为ATP合酶 ,其可产生细胞燃料———ATP .研究者所专门研究的是一种ATP合梅的旋转片段 ,称为F1 ATPase .许多研究者已经考虑到这种蛋白片段以及其他的旋转蛋白质 ,他们着眼…  相似文献   

2.
流式细胞术在富营养淡水湖泊微型浮游植物细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一个富营养化淡水湖泊表、底层微型浮游植物细胞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可快速、多参数区分3种不同类群微型浮游植物。微型浮游植物细胞在表、底层占50μm以下微型颗粒物数量比例分别为21.08%、17.87%,在不同水层,微型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及数量也不同。流式细胞术大大提高了淡水微型浮游生物研究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可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报告基因的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双顺反子微型基因组cDNA克隆及重组质粒,并进行拯救,以探讨并验证RSV的聚合酶蛋白或辅助蛋白在RSV反向遗传学操作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全基因合成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在获得可分别表达EGFP和无生物活性蛋白的单顺反子微型基因组质粒pUC57-RSV-EGFP和pUC57-RSV-ORF1的基础上,进一步克隆至pBR322B载体,获得编码EGFP及无生物活性蛋白的双顺反子微型基因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和核酸序列分析正确后,与可表达4种辅助蛋白的辅助质粒共转染至BHK-T7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以及RT-qPCR对EGFP mRNA的转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编码EGFP和无生物活性蛋白的RSV双顺反子微型基因组质粒pBR322B-RSVⅡ-EGFP,经与编码4种辅助蛋白的辅助质粒共转染至BHK-T7细胞,发现4种辅助蛋白对EGFP的表达具有不同的功能活性。【结论】以可表达EGFP报告基因的RSV双顺反子微型基因组重组质粒,实现了对4种辅助蛋白的功能验证,其中M2-1蛋白在双顺反子微型基因组拯救过程中具有转录延长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微型细胞转入外源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微型细胞与整个细胞融合的方法,将小鼠B82HTQ_2细胞(TK~-)的三条染色体导入到小鼠PG19细胞(HGPRT~-)中去,被导入的X染色体使PG19细胞恢复了HGPRT功能。经过连续6个月的体外培养和小鼠体内接种实验证明,这三条外源染色体在宿主PG19细胞里是相当稳定的。用细胞分类器进行的荧光抗体分析表明,杂交细胞M_(?-1)没有亲本B82HTQ_2细胞特有的膜表面抗原H-2~k,这就证明了用微型细胞作为媒介物,可以在不引入外源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MHC)的情况下,实现基因的互补和导入新的遗传物质。本文还介绍了诱导产生B82HTQ_2微核化细胞的最适宜条件、微型细胞的制备和纯化系统以及对微型细胞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并对M_(?-1)细胞的致癌性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SNARE蛋在在膜融合过程中的核心驱动作用。自1980s后期SNARE蛋白被发现以后,SNAREs就作为细胞膜融合蛋白复合体的关键组分而获得普遍认同。尽管不同SNARE蛋白的基因组成序列存在差异,但它们的功能在进化上似乎是保守的,均涉及细胞生长、膜修复、细胞骨架动力学和突触传递等许多方面的细胞膜融合活动。从这些发现可以看到,膜融合机制展示了SNARE蛋白复合体作为一种超级微型机器工作的迷人画卷。  相似文献   

6.
细胞工厂和生物纳米机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先恩 《生命科学》2008,20(3):364-368
细胞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也是最繁忙的工厂,其内含有无数的纳米机器,它们无时不刻地作功,而且高度精准、有序协调,以维持正常新陈代谢。本文从纳米生物学角度探讨在细胞中所发生的事件,总结概述生物纳米机器类型,细胞工厂的组织结构及分工,生物纳米机器的主要特点,以及研究生物纳米机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工学院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利用胚胎干细胞生成心脏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三种细胞,植入可生物降解的结构中,创造了世界第一例搏动的“微型心脏”,有望用于修复心脏组织,造福数以百万的心脏病患者。三种细胞植入可降解的结构中,几星期后,这些细胞合为一体,形成一小片  相似文献   

8.
杨洋  刘冬生 《生命科学》2008,20(3):358-363
i-motif结构是一种特殊的DNA二级结构,它是由四个胞嘧啶重复序列在质子的参与下形成的四链螺旋,该结构只有在酸性环境才能维持,因此可以将其设计成一个质子驱动的纳米级分子机器。本文通过与其它DNA分子机器比较,详述了质子驱动的分子机器的工作机理,评价了该机器的优越性、做功能力,并介绍了其多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与发展,人们利用微生物细胞或无细胞体系对代谢途径中的多酶体系进行编程和重组,成功合成了大量的功能化合物。但由于多酶体系分散度高,造成体系代谢流速和流量不平衡,代谢效率和产量降低。生物体内存在多种天然的多酶自组装复合体,如纤维素小体机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激酶级联通路等。研究表明,这些体系中存在的底物通道效应和协同作用机制是多酶复合体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原因。模拟和借鉴天然多酶体系,并结合生物体中蛋白质与DNA、RNA等相互作用设计和构建人工自组装多酶体系,是提高代谢效率的重要途径。现对蛋白质自组装机器在人工多酶体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无细胞合成生物学作为新兴的多学科交叉手段,已很好地应用于蛋白质工程领域。因为无细胞生物合成系统无需完整的活细胞,在体外就可激活转录和翻译机器,因此,可减少对细胞的依赖性,从而增加工程的自由度。无细胞系统的这些优点使它已经成为强大的蛋白质工程平台,用于膜蛋白和医药蛋白的合成、非天然氨基酸的嵌入以及高通量分析。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不仅在基础科学研究而且在工业化生产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中,笔者系统综述了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的研究及应用,并展望了该系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对比掌指关节周围骨折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或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12月期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掌指关节周围骨折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47例)和B组(微型钢板内固定,50例)。对比两组治疗指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术后指标[指关节总活动度、手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手功能[手指总主动屈曲度量表(TAFS)评分]、手部疼痛,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功能锻炼开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B组的指关节总活动度大于A组,手总主动活动度评分高于A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手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手功能TAFS评分优良率为92.00%,高于A组74.47%(P<0.05)。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相对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骨折,可缩短愈合时间、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提高手功能,指关节总活动度以及手总主动活动度评分,减轻手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其手术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2.
微型藻性状极其多样,所以这类藻可用来生产许多种试验上用的和保健上用的商品。微型藻有单细胞的,也有集群的和多细胞的;既有原核的,也有中核和真核的。它们分布很广,海洋、湖泊、溪流、土壤、沙漠、树皮、云彩中莫不有其踪迹。马里兰州哥伦比亚Martek Biosciences公司的Richard J.Radmer说,到目前,已发现有4万多种藻,它们生产许多特殊的化合物,但人们基本上还没有发掘利用。 人们对微型藻的生物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是出于市场的需要和潜在的商业用途,其次才是为了获取  相似文献   

13.
南海中西部海域鸢乌贼中型群和微型群的营养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南海鸢乌贼不同种群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及营养生态位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8月在南海中西部海域采集其中型群和微型群样品,分析不同胴长组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和营养级变化,并比较其营养生态位差异.结果表明:中型群鸢乌贼的δ^13C范围在-19.54‰^-18.10‰,δ^15N范围在7.79‰~9.45‰,营养级范围在2.72~3.21,平均营养级为2.90;微型群鸢乌贼的δ^13C范围为-19.69‰^-18.43‰,δ^15N范围为8.02‰~8.99‰,营养级范围为2.79~3.08,平均营养级为2.91.两个鸢乌贼种群间δ^13C差异不显著,δ^15N差异显著.胴长显著影响了鸢乌贼的δ^13C和δ^15N值,且随着胴长的增大,δ^15N值有增大的趋势.中型群鸢乌贼的营养生态位宽幅和营养级的多样性程度都大于微型群.  相似文献   

14.
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机器。许多科学研究的工作小组都试图阐明这种合成机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根际微型土壤动物——原生动物和线虫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养分释放、土壤有机碳积累和稳定、根系激素效应、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稳定性、地上部多营养级关系及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概述了根际微型土壤动物(原生动物和线虫)对根际生态功能的影响,特别针对微型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和根系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可能的机制。微型土壤动物的选择取食、主动迁移和代谢分泌行为,不仅贡献根际生态功能,而且对土壤整体及地上部群落有强烈的影响。总之,不考虑根际微型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和根系的相互作用,就不可能对根际生态功能和调控机制有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外泌体是一种微型纳米级细胞外囊泡,由于能够直接参与细胞间信息的传递和物质的运输,被认为是细胞间通讯、免疫调节、疾病诊断和预后循环生物学标志物的重要载体,其携带的核酸和蛋白质等内含物能够影响受体细胞的生理状态.作为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微小RNA,microRNA (miRNA)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有大量证据表明该类分子对肺部疾病的发病进程起着控制调节作用.本文聚焦于近年来细胞外泌体来源miRNA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领域,综述了近年来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热点分子外泌体miRNA在肺部疾病尤其是肺纤维化中调控功能和机制的研究,因此不仅能为肺纤维化疾病的诊断提供新的标志物分子,并且还能够为肺纤维化的外泌体干预治疗建议新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建立树鼩(Tupaia belangeri)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及纯化的方法,为利用新型实验动物树鼩进行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实验材料。将新生树鼩大脑皮质机械分离,皮质组织块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制成细胞悬液;培养9~10 d后,分别采用直立手拍法、温和胰酶消化法以及恒温振荡法分离纯化树鼩小胶质细胞,通过差速贴壁进一步纯化。荧光显微镜下,利用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CD11b抗体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小胶质细胞分离培养第3天时呈静息状态,表现为梭形、杆状、分支状等不规则形态。细胞免疫荧光CD11b呈阳性。不同纯化方法细胞免疫荧光并计数显示,直立手拍法所获得的细胞产量明显高于恒温振荡法(P 0.05),细胞阳性率( 96%)明显高于温和胰酶消化法( 90%,P 0.05)。直立手拍法可获得产量及纯度高的树鼩原代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17属国产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叶中上部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丛藓科植物的叶中上部细胞的形状、大小及表面形态等特征上具较大相似性;据细胞表面特征,叶细胞可分为无疣或具乳突、具圆疣以及具分枝的马蹄形疣3种类型,且该特征在丛藓科不同属、种间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叶细胞形态特征可为丛藓科植物属级和亚科级的划分提供细胞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在治疗烧伤后爪型手畸形中的应用。方法对11例烧伤后爪型手畸形行瘢痕切除,松解粘连后,行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结果 11例患者(18只手)均植皮成活(成活率100%),畸形矫正,功能恢复理想。结论烧伤后爪型手瘢痕切除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CAR-T细胞是一种基因工程化T细胞,因其表面具有人工合成的、能直接识别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CAR而得名。CAR-T细胞识别抗原信号不需要抗原提呈细胞的加工和处理,也没有MHC的限制性,因此其抗肿瘤的应用范围更广。目前为止,CAR-T细胞可根据CAR的不同分为4代。随着CAR的设计和载体容量增加等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其设计和应用更趋精准和完善,治疗的有效性和精准度不断提升。未来,CAR-T细胞作为一种新型微米"机器人",必将会在各种人类疾病的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精准微型"手术刀"的作用,造福于人类的生命与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