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灰喜鹊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灰喜鹊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2~2004年在山西历山保护区对灰喜鹊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在我区为留鸟,营巢始于4月下旬,5月中旬产卵,窝卵数4-7枚,孵卵期17-18天,育雏期18~20天。食物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占88.96%,植物性食物占11.04%。  相似文献   

3.
金翅每年在贵阳市于10月中下旬开始群聚越冬,翌年4月上旬群体解散进入繁殖期。越冬群体结构雄鸟略多于雌鸟。越冬期昼夜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夜间栖宿地固定。  相似文献   

4.
1 前言黑颈鹤是全世界15种鹤中唯一生存于高原地区的鹤类,为我国独产。据中美1995年联合调查结果表明,现仅有4000余只。由于数量特别稀少,《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国际鸟类红皮书,都将其定为全球急需挽救的珍稀物种。我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禽。认真分析和掌握黑颈鹤的生态特点及规律,为其提供和创造优越的栖息环境,是保  相似文献   

5.
贵阳地区中华大蟾蜍越冬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瞻蜍Bufo bufo系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一种两栖类,在贵州为常见种类之一,是居民点和菜地中的优势种。关于大蟾蜍繁殖和食性方面的报道较多,但有关其越冬习性研究较少。1982年9月至1983年3月;1984年9月至1985年3月作者  相似文献   

6.
徐玉芬 《昆虫学报》1963,(5):658-663
在重庆地区的自然条件下,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在冬季既可以在落叶木本植物如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L.上产生两性世代的雄蚜和产卵雌蚜, 并产卵过冬;也可以在宿根草本植物如蜀葵 Althaea rosea(L.)上继续以孤雌胎生世代的有翅或无翅胎生雌蚜繁殖过冬。麦长管蚜 Macrosiphum granarium(Kirby)、菜缢管蚜 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Davis)和桔二岔蚜Toxoptera aurantii(Fonsc)通常都继续以孤雌胎生世代繁殖过冬。桃蚜 Myzus persicae(Sulzer)在十字花科蔬菜、莴笋Lactuca sativa var.angustana Irish、菠菜 Spinacia oleracea L.等冬季作物上可以继续营弧雌胎生世代繁殖, 但在桃树上Prunus persica Stokes 可以出现少数两性世代的产卵雌蚜和雄蚜。由于雄蚜的出现时期较晚, 将近在落叶以前, 而产卵雌蚜不经交配通常均不能产卵, 因此在桃树落叶前产卵雌蚜常未及产卵而随落叶从桃树上消失。从接种饲养试验的结果证明:麦长管蚜在提早至8月播种, 至冬季已进入乳熟期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穗上, 可以产生少数雄蚜, 但未见产卵雌蚜。菜缢管蚜在生长衰弱的油菜 Brassica napella Choix的黄脚叶上, 可以产生少数产卵雌蚜及卵, 但未见雄蚜。在田间瓢儿白Brassica chinensis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的黄脚叶上也发见同样情况。在养虫室内将采自田间棉株、木芙蓉、或木槿上的棉蚜, 接种在蜀葵上, 不产生两性世代。反之, 将蜀葵上棉蚜接种在木槿上便产生两性世代。与田间的情况相吻合。 根据观察试验结果并参考文献资料, 作者认为温度、光照、以及寄主植物的种类和生长情况是引起蚜虫产生性蚜的主要原因。这些因子的综合作用对各种蚜虫的影响有所不同。故不同的蚜种在同一地区可以产生不完全相同的越冬情况。一种蚜虫在同一地区, 达到一定的自然低温条件下, 寄主植物的种类及其不同的生长情况的营养条件, 可能是影响性蚜产生与否的主要因素。 从1955年至1962年曾在重庆北碚地区进行棉蚜、麦长管蚜、菜缢管蚜、桃蚜、及桔二岔蚜等的越冬习性的田间观察及室内接种, 或饲养试验。现将这几种蚜虫的观察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并对蚜虫性蚜产生的原因作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灰喜鹊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灰喜鹊(Cyanopica cyana interposia)本地俗名叫鸢喜鹊,沂蒙山区叫山喜鹊、喳喳子,鲁西叫长尾巴郎,陕西秦岭一带叫灰鹊。它对针阔叶林害虫,特别是松毛虫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我县在开展以鸟治虫中。从1977年开始对灰喜鹊生态作了初步观察和驯化饲养,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于1993-1995年每年的9月至翌年的4月,在贵州省水盘水市钟山区场坝一带进行猛禽迁徒和越冬习性的定位观察时,获得4只白头鹞Circusaeruginosus标本,为贵州省冬候鸟新纪录。同时,还对白头鹞的迁徙作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白头鹞迁徙和越冬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3-1995年每年的9月至翌年的4月,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场坝一带进行猛禽迁徙和越冬习性的定位观察时,获得4号白头鹞Circusaeruginosus标本,为贵州省冬候鸟新纪录。同时,还对白头鹞的迁徙作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长耳Hao越冬的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长耳又名长耳木兔、长耳猫头鹰 ,因嗜食鼠类而有益于农业 ,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长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迁徙习性 ,每年的秋季 ,离开繁殖地 (我国东北、内蒙古、青海、甘肃至新疆等地 )南迁 ,旅经华北广大地区 ,冬季几乎遍布全国。河北省东部山麓平原、平原和低平原地带都有长耳越冬种群的分布 ,其中以在保定市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大院内集群越冬的种群数量最大 ,1985年 12月 2 8日的集群数量曾达 2 98只。保定市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大院是明清时代的官衙建筑 ,院内植有桧柏、侧柏、槐、洋槐和泡桐等高大乔木2 0余株 ,其中尤以明代 (1…  相似文献   

12.
长耳鸮越冬的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耳鹗又名长耳木兔、长耳猫头鹰,因嗜食鼠类而有益于农业,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长耳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迁徙习性,每年的秋季,离开繁殖地(我国东北、内蒙古、青海、甘肃至新疆等地)南迁,旅经华北广大地区,冬季几乎遍布全国.河北省东部山麓平原、平原和低平原地带都有长耳鹗越冬种群的分布,其中以在保定市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大院内集群越冬的种群数量最大,1985年12月28日的集群数量曾达298只.  相似文献   

13.
红胁蓝尾鸲(Tarsiger cyanurus cyanurus)是山林益鸟,夏季在东西伯利亚、蒙古、日本和我国东北一带繁殖,冬季在长江以南地区越冬。现将1983年12月至1984年11月在广东省鼎湖山地区所观察的红胁蓝尾鸲越冬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宏科 《昆虫知识》1994,31(5):295-296
芦毒蛾是洞庭湖区重要的芦苇害虫,1年发生3代,以1龄幼虫在芦苇或杂草的枯叶中越冬。对于幼虫在其寄主植物之间的转移行为亦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5.
南充高坪机场短耳鸮越冬期的食性分析和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3~5月,收集南充高坪机场草地和周围松林越冬期短耳鸮(Asio flammeus)的食团,进行食性分析。在805个完整食团和一些零碎的食团中,小型兽类是短耳食物组成的主要成分,占98.4%,其中四川短尾(Anourosorex squamipes)所占比例最高,为97.2%。通过调查短耳鸮的食团在南充高坪机场草地里的分布情况,分析短耳v在机场草地的栖息地选择,发现短耳鸮并没有选择草高和密集的区域作为栖息场所,而高20cm左右的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丛是短耳最喜欢栖息的场所。  相似文献   

16.
灰喜鹊的食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灰喜鹊(Cyanopica cyalla swinhoe)为江苏常见留鸟。别名拖辫鸟(苏北),羊乌鹊、杨乌鹊(苏北,江阴),山丫头(江阴),山青(太仓,苏州),臭山青(沙洲,常熟)。多年来在江苏太仓,  相似文献   

17.
18.
白鹤( Grus leucogeranus )越冬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贵稀有的动物——白鹤,它的数量日趋减少。现今世界上白鹤的总数约有250只左右,是世界公认的濒危动物之一。为了挽救这种珍贵稀有的鹤类,一些国家正在积极地进行研究和保护,尽最大努力使它不致遭到灭绝。我国已把白鹤列为国家保护动物。 白鹤的繁殖地主要在西伯利亚,我国东北亦有繁殖的记载,多年来在东北虽有所见,但均未发现其巢。白鹤迁徙时经我国东北、河北、到  相似文献   

19.
长耳Xiao越冬习性及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理钦  张举恒 《四川动物》1998,17(4):185-185
  相似文献   

20.
长耳(Asiootusotus)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已列入国际濒危鸟类红皮书。1993-1996年我们在山东省德州市商业储运公司仓库对其越冬及食性进行了观察。现将资料整理如下。1越冬习性根据观察,长耳在山东德州地区为冬候鸟。多在9月底、10月初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