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用耳朵听动脉搏动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节律性的收缩与舒张,引起动脉脉搏。所以,脉搏情况可间接反映心脏的跳动状况。以下方法能使学生听到心脏的搏动声。用手掌捂压耳门,将头枕在该手手掌上,贴紧贴实、静听,就可以听到颞浅动脉咚咚的搏动声。2芥末通鼻腔人体...  相似文献   

2.
在讲述心脏自动节律性搏动时,把制备好的离体蛙心放在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再把培养皿放在投影仪上,学生在屏幕上可清楚地看到蛙心节律性搏动的情况。在培养皿中加上肾上腺素,可见心脏搏动加快,说明体液对心脏的调节。让学生观察时,计算每次心跳所间隔的时间,得出心脏具有自动节律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4只麻醉犬,相继在闭胸、闭胸并胸壁手术以及开胸三种条件下,左心房注入5-HT均引起明显反射性血压增高。这一结果不支持关于此高血压反射仅见于麻醉开胸犬的说法。另对5只麻醉开胸犬,在以阿托品和心得安造成化学性心脏去神经前后以及随之切断迷走交感神经干后,观察了5-HT 诱发的心率、血压、左心室内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度、心搏出量和股薄肌灌流压的变化。将使用上述药物前与神经干切断后的血压增值(分别为73±2.4和11±3.2 mmHg)之差作为反射性高血压效应,而用药后与神经干切断后血压增值(分别为50±3.7和11±3.2mmHg)之差,看作反射性高血压中的血管成分(血管收缩);再将上述两差值相减,所得值可代表反射性高血压中的心脏成分(心搏出量)。计算表明:血管成分约占63±4%,心脏成分约占37±4%。由此我们认为,此高血压反射以血管收缩为主。上述5只犬注入5-HT 后,均可反射性诱发股薄肌灌流压显著增加(⊿40±7.1 mmHg);用阿托品和心得安后,该增值几乎无变化,从而提示就肌肉血管而言,此反射主要兴奋交感性缩血管纤维。  相似文献   

4.
卢筝 《昆虫学报》1989,32(2):170-175
本文对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成虫循环系统的形态作了初步研究,表明背血管由6个心室的心脏和倒V形的胸部大血管及头部分支的大血管组成.中胸辅搏动器很发达,与大血管的腔直接相连,具有一个小盾片腔前半部的肌肉搏动膜.后胸辅搏动器很小,与背血管无直接通道,具有一个没有肌肉的搏动膜.腹膈显著,具有翼肌.还描述了心脏和辅搏动器的搏动情形.  相似文献   

5.
心经经脉、心因性牵涉痛与心脏相关联系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神经示踪剂荧光素三标记法研究了上肢内侧面(心经经脉循行线)、外侧面(肺经经脉循行线)与心脏的神经联系.结果表明,脊神经节的小量细胞的外周轴突有双分支现象,其一支分布于心脏,另一支分布于上肢;心经循行线与心脏之间的脊神经节细胞外周轴突分支支配现象更明显.与肺经穴位相比,刺激心经穴位引起更大的心交感神经兴奋,心经穴位通过心交感神经对心功能起调节作用.心交感神经刺激可引起心经穴位的最大反射性肌电反应,表明心脏功能异常的传入活动可能在心经循行线出现肌紧张反应.结果提示,心经与心脏特异性联系的基础是神经节段的相同性和神经纤维分布相对密集性;心脏传入神经与心经穴位神经支配的重叠性及反射的循经性是心因性牵涉痛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对循环系统,特别是对心脏的机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降低安静时心率,提高心脏每次搏动的输出量经常进行锻炼的适应反应是降低安静和紧张应激时心肌的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迷走神经紧张度,以及心脏的窦房结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提高,其表现是降低人体安静时心率和提高每搏输出量。如长期坚持锻炼者,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只收缩40—50次便能满足全身对血液的需要量,而一般正常人每分钟心率是72次左右,据西德近年来报道,个别优秀运动员在安静时心率是每分钟29次。由于体育运动引起心脏扩大,心容量增加或由于心脏收缩能力增强而增加每搏输出量。 2.心脏形态学方面的变化锻炼可引起心脏产生工作性肥大,运动员由于肌肉经常活动,心脏的工作量增加,就会逐渐先引起张力性扩大,使心脏具有更大的收缩  相似文献   

7.
小儿循环系统因年龄不同具有以下解剖生理特点:①心脏体积和重量相对地比成人大。如新生儿心脏重量约为20~25克,是体重的0.7%。而成人心脏重约2500~3500克,占体重的0.5%。②小儿心脏的位置随年龄而异。2岁以下的小儿心脏多呈横位,以后随年龄增加,由于直立行走,胸部及肺的发育和膈肌下降,心脏渐渐变为斜位。因此,新生儿心尖搏动位置在左侧第3~4肋骨乳头线外。6~7岁时心尖搏动在左肋第5肋间乳头线上。12岁后在乳头线内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2对心脏节律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L-2)对心脏节律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模型和离体人鼠灌流心脏模型,观察培养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和离体心脏心率及节律。结果:①2.5-200u/ml的IL-2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②50u/ml的IL-2明显增加离体心脏心率和室性早搏个数。③propranolol预处理可取消50u/mlIL-2的离体心脏作用。④热失活IL-2对培养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和离体心脏心率和心律都无显著作用。结论:IL-2可直接制培养心肌自律性,其对离体心脏的正性变时和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能由内源性作茶酚胺介导。  相似文献   

9.
<正> 昆虫有一条从头部到腹部末端,沿背壁中线纵向延伸的背血管,背血管借心翼肌附着在背壁上,可以分为背动脉和心脏。背动脉位于头胸部,无收缩搏动功能。心脏位于腹部,按体节膨胀成心室,每心室的两侧各有心门一个。心脏可以收缩搏动。昆虫的循环系统是开放式的。血淋巴由背动脉流出,从头部向后在体腔内的各组织和器官间流动。血淋巴不象高等动物的血液那样,具有输送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因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在麻醉开胸犬,采用冠状动脉左旋支恒流灌注,于搏动的和心室纤颤(VF)的心脏,研究了电刺激迷走神经(VNS)及冠状动脉内注入乙酰胆碱(ACh)对冠状动脉阻力的影响。当 VNS 和冠脉内给 ACh 时,(1)心肌内小冠状动脉阻力显著减低,而心外膜大冠状动脉阻力并无明显变化;(2)冠状动脉左旋支总阻力的减低幅度在 VF 的心脏比在搏动的心脏显著减小。以上结果表明,迷走-ACh 扩张冠脉的作用主要是舒张心肌内小冠状动脉,并可通过减低心肌收缩力而间接降低冠状动脉阻力。  相似文献   

11.
心脏虽然接受神经支配,但切断神经的心脏或离体心脏在适宜条件下仍能搏动,这是因为心脏是具有自动节律性的器官。这种自动节律性是从何种结构起源的,产生的机制如何?节律性兴奋产生后是怎样在心肌中传播的?无数心肌细胞为什么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同步收缩?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涉及到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李智  何瑞荣 《生理学报》1989,41(4):328-337
对81只麻醉兔,在静脉注射新福林和硝普钠升降血压而改变动脉压力感受器活动的条件下,观察心率,后肢血管阻力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反射性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 由新福林升高血压时,心率减慢、后肢血管阻力降低和肾交感神经活动抑制;硝普钠降低血压时引起相反效应。各指标的反射性变化有良好的可重复性。(2) 切断两侧减压神经或切断两侧窦神经后,静注新福林和硝普钠诱发的心率反射性变化均显著减弱(P<0.01);切断两侧减压神经较切断两侧窦神经后减弱得更为明显,其中对于新福林升压时的心率减慢反应差异显著(P<(0.05)。相反,对于新福林和硝普钠引起的后肢血管阻力反射性变化,与缓冲神经部分切断之前相比无明显差异;在对照肾交感神经活动已增高的基础上,硝普钠降压时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反射性兴奋效应降低,而新福林升压时的肾交感神经活动反射性抑制效应与神经切断前相比无明显差异。(3) 缓冲神经全部切断(SAD)后,新福林和硝普钠引起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变动幅度显著增大(P<0.05)。此时心率、后肢血管阻力和肾交感神经活动的反射调节效应均明显减弱(P<0.001)。(4) 进一步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残留的反射效应即行消失。 以上结果表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以单纯相加的方式对心率进行反射性调节,以主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列工学院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利用胚胎干细胞生成心脏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三种细胞,植入可生物降解的结构中,创造了世界第一例搏动的“微型心脏”,有望用于修复心脏组织,造福数以百万的心脏病患者。三种细胞植入可降解的结构中,几星期后,这些细胞合为一体,形成一小片  相似文献   

14.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研究所,研制成一种新颖的非搏动式人工心脏。据该所介绍,非搏动式人工心脏技术,是模拟微电机原理,主要由密封线圈、磁铁和转子组成。其特点是利用血液流动为能量,在磁场作用下启动转子组,使人工心脏产生足够的压力和血容量,实现模拟人体心脏跳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虑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利用张恒贵等人构建的兔子心脏窦房结-心房细胞体系的完整二维模型,将其改造为能模拟人体心脏起搏活动的在体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了环境噪声对心脏体系起搏活动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一方面,利用该模型可以重现有生理缺陷的心脏体系异常搏动现象,例如老年化的心脏因细胞膜钠电流减少或部分心肌细胞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和方法:利用细胞培养和TR-PCR技术研究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的作用。结果: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在48h内能明显增加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并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内皮素-1(ET-1)ETA受体拮抗剂BQ123能部分阴断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增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作用,而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CV11974和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Regitin却无此效果:RT-PC  相似文献   

17.
前文曾证明用具有食道瘘、取消肾上腺髓质作用的狗进行假饲,可以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胰岛素的分泌。本工作仍利用同样的狗,在与假饲同时和假饲前,分别以250或500毫升空气或38℃水扩张胃,观察对胰岛素反射性分泌的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多少,仍以血糖浓度降低的程度作为指标。实验结果指出,机械地扩张胃,可不同程度地减低由假饲所引起的胰岛素的反射性分泌。扩张胃的程度越大,其减低胰岛秦分泌的作用也越强;用同等量的空气或水扩张胃时,水的抑制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又较空气为大;假饲前数分钟扩张胃时,其减低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又较在与假饲同时的为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人和动物在正常进食时,由进食动作所引起的迷走神经—胰岛素系统的兴奋,当可因胃感受器受食物的机械性扩张刺激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但仍可能有一定量的条件性和非条件性胰岛素的反射性分泌出现,这对于增强胰岛装置在原有静止的或低水平上进行着的活动,当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虎纹捕鸟蛛毒效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虎纹捕鸟蛛是一种大型蜘蛛。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为了验证其螯牙射出的汁液的毒效,用家兔做实验结果表明:一只成年虎纹捕鸟蛛一次射出的毒液,经15分钟左右,能杀死一只成年家兔。毒液能使静脉血管扩张,使呼吸和以及搏动先加快、后减慢;呼吸停止,心脏搏动停止。家兔死亡后,全身软绵绵的。  相似文献   

19.
在14条麻醉开胸犬,分别在搏动的与心室纤颤(VF)的心脏观察了电刺激左侧星状神经节(LSGS)和冠状动脉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NE)对冠状动脉节段阻力的作用。冠状动脉内给心得宁2.5mg 阻断心肌的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冠状动脉左旋支恒流灌注。测量左旋支灌注压与左族支远端冠状动脉压。不论在搏动的或VF的心脏,NE和LSGS均使心肌内小冠状动脉阻力和冠状动脉总阻力显著增加;而对心外膜大冠状动脉阻力并无明显作用。该结果表明,α-肾上腺素能活动主要收缩心肌内小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20.
陈玲 《蛇志》2010,22(4):400-401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对药物治疗无效或窦房结功能障碍及传导障碍的患者尤其重要。人工心脏起搏器发出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收缩,从而代替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