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林业害虫中,经常遇到多种白毒蛾,它们的形状,色泽和斑纹十分近似,其幼虫期常大量为害杨、柳,槭、茶等经济林木,有些年份造成大害,本文将较常见的八种白毒蛾:柳毒蛾Stilpnotia candida Staudinger、茶白毒蛾Arctornis alba Bremer、盗白毒蛾Porthesia similis Fueszly、瑕素毒蛾Laelia menoseda Collenette、直角点足毒蛾Redoa anserella Collenette、茶点足毒蛾Redoa phaeocraspeda Collenette鹅点足毒蛾Redoa anser Collenette、弯纹白毒蛾Arctornis L-nigrum Müller成虫及七种雄性外生殖器制成检索表,并附特征图,以供识别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问学 《昆虫学报》1981,(4):384-389
茶毒蛾黑卵蜂Telenomus euproctidis Wilcox是茶毒蛾卵的主要寄生蜂,它以一龄幼虫在寄主卵内过冬。雌蜂寿命平均为11.6—15.2天,单雌产仔数平均38.6头。蜂群产卵期为10—20天,80%以上的卵在前半期产下且多为雌蜂。一粒寄生卵育出一蜂。母蜂食蜂蜜比食清水者寿命长10倍,产仔数多11.8倍,子代雌性比高1.8倍。在日均温21.1℃时,完成一代需21—22天:30.1—30.9℃时10—12天。雌蜂羽化2日内交尾所得精子可供其一生受精之用。盗毒蛾、幻带黄毒蛾、乌桕毒蛾、戟盗毒蛾及一种黄毒蛾的卵是此蜂良好的补充寄主。幻带黄毒蛾卵期为9—10天,第8天的卵仍可寄生。在林间,对寄主卵块外层的卵粒寄生率较高;树冠各部位的卵块均可寄生。  相似文献   

3.
柏毒蛾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仲苓 《昆虫学报》1978,(4):417-418
本新种在我国四川省严重为害柏树,当地群众称它为柏毛虫。据报道早在八十年前就曾发生过柏毛虫的为害,历年来又连续猖獗。1956年四川省林业厅经营科对柏毛虫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有效防治,但学名一直没有解决。经研究柏毛虫是毒蛾科(Lymantriidae)柏毒蛾属(Parocneria)一新种,今命名为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相似文献   

4.
赵仲苓 《昆虫学报》1987,(3):321-322
本文记述毒蛾科四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灰点翅毒蛾Cispia griseold新种 本新种与白点翅毒蛾Cispia cretacea Chao相似,但不同在于前翅浅棕灰,翅脉白色;前翅反面浅棕灰,翅后缘白色,中室末端具一白色肘形纹;而后者前翅白垩色,前缘、外缘和后缘略带浅黄棕色,前翅反面白垩色,前缘和外缘略带浅粉棕色,无斑纹。翅展雌蛾约  相似文献   

5.
<正> 油桐黄毒蛾Euproctis latifascia Walker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广西南宁、百色、河池等地山区县为害春玉米的黑毛虫主要种类。白毒蛾与八点灰灯蛾Creatonotus transiens(Walker)等混合发生,数量比例占黑毛虫总数的62.2%。此虫食性较杂,田间主要为害玉米幼苗,另外也为害荞麦、白菜、萝卜、甘蓝等作物。我们从1979—1981年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用免疫金颗粒标记鉴定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抗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丁翠  马可 《昆虫学报》1991,34(1):7-12
用免疫电镜金颗粒标记技术准确、快速地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核型多角体病毒抗原进行了定位和鉴定.舞毒娥病毒的多克隆抗体与同源的多角体抗原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亲和性,但与不同源的松柏锯角叶蜂(Neodiprion sertifer)病毒多角体抗原仅有极微弱的交叉反应.舞毒蛾病毒粒子和核衣壳抗原也能与同源的多克隆抗体作用.在被病毒感染的舞毒蛾脂肪体细胞核中,成熟的多角体被金颗粒重重标记,其外缘的游离病毒粒子和核衣壳亦被标记,但亲和力较弱.在被感染的脂肪体细胞核和质内发现一种与多角体蛋白晶体不同源的菱形结晶体.  相似文献   

7.
木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毒蛾(Lymantria xylina Swinhoe)属鳞翅目毒蛾科,是福建省沿海木麻黄(Casuarinasp.)防护林的一种重要害虫。近年来在4—6月间,特别是在5月底至6月初,木麻黄林内出现大量木毒蛾幼虫自然感病死亡,经鉴定主要病原体是核多角体病毒。现将其形态,感染力测定和病毒保存等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赵仲苓 《昆虫学报》1984,(2):215-216
本文记述点翅毒蛾属Cispia Walker二新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国从事生物防治的科技人员和广大社员,利用赤眼蜂大面积防治多种农业和林业害虫于卵期,取得良好效果。关于赤眼蜂在自然界中利用何种昆虫卵作为其越冬寄主卵,以及这些寄主卵的显微结构特征,迄今未见任何系统报道。经野外调查证实,杨雪毒蛾(即柳毒蛾)卵、茶白毒蛾卵、蔚茸毒蛾卵和茶茸毒蛾卵是赤眼蜂的四种越冬寄主卵、它们皆属鳞翅目的毒蛾科。 本文首次报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这四种毒蛾卵的结构特征,并探讨其被赤眼蜂产卵寄生,在其中越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浩  陈乃中  李正西 《昆虫学报》2011,54(6):714-721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是世界性农林害虫, 包含不同的亚种, 其中亚洲舞毒蛾的雌蛾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 已成为国际性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然而, 不同舞毒蛾亚种及种群间形态难辨, 因此采用传统的手段鉴别舞毒蛾亚种种群是很困难的。本研究首先采用RAPD标记分析了中国舞毒蛾6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 所检测的舞毒蛾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7571, 由此推算出的平均有效迁移数(基因流参数)Nem为0.1604, 说明不同舞毒蛾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高, 缺乏广泛的基因流动。本研究在RAPD遗传分析基础之上, 筛选出了4个舞毒蛾种群的特异性遗传位点, 然后对这些特异性位点进行了克隆测序、 序列分析和位点特异性引物设计。结果表明, 其中2个舞毒蛾种群的位点特异性引物可产生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经验证, 这些标记可被用来鉴别特定的舞毒蛾地理种群, 因此有助于对这些舞毒蛾地理种群的分布与扩散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