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的皮蠹属害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蠹属Dermestes害虫在陕西省粮食、商业、外贸、药材等部门的仓库、加工厂中发现七种和两亚种,即: 钩纹皮蠹Dermestes ater Deg. 家庭钩纹皮蠹D.ater domesticus C. 拟白腹皮蠹D.frischii Kung. 白腹皮蠹D.maculatus(Deg.) 陕西皮蠹D.shaanxiensis Cao,n.sp. 金边皮蠹D.laniarius Illiger  相似文献   

2.
皮蠹科化石主要发现于新生代波罗的海和多米尼加琥珀,以及中生代和新生代欧洲、北美等地的湖相遗迹化石中,近期在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了大量皮蠹科化石。本文回顾了世界皮蠹科昆虫化石研究进展,统计了已发表的化石属种,探讨了皮蠹科昆虫化石分布的地质年代及地层,简要介绍了皮蠹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并提出了目前皮蠹科化石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黑毛皮蠹Attagenus unicolor japonicus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皮蠹科的系统发育。【方法】本研究利用下一代测序方法测定了黑毛皮蠹的近完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基于39种昆虫的cox1基因序列,通过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了皮蠹科的系统发育树。【结果】黑毛皮蠹线粒体基因组包含37个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一段不完全的控制区,总长度为14 793 bp(GenBank登录号:MG017450)。基因排列顺序与已经发表的大多数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相同,不具有基因重排现象。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除nad1和nad2之外其他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均是典型的ATN,而nad1和nad2推断的起始密码子是TTG;除cox2,nad5及nad6基因终止密码子为不完全的终止密码子T外,其他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终止密码子是典型的TAA或TAG。除了trnS1之外,所有的tRNAs均可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trnS1缺少DHU臂而形成了一个简单的环,不能形成稳定的三叶草结构。trnS1的反密码子变成了UCU,而不是更常见的GCU。16S rRNA的二级结构包括5个结构域(第Ⅰ,Ⅱ,Ⅳ,Ⅴ和Ⅵ结构域),第Ⅲ结构域普遍缺失而变成一条单一的核苷酸链连接第Ⅱ和第Ⅳ结构域,共44个螺旋。12S rRNA的二级结构包括4个结构域,共27个螺旋,其中螺旋H47序列变异性较高,由一个长茎和一个大环组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皮蠹科内亚科级别的系统发育关系为:((长皮蠹亚科(Megatominae)+毛皮蠹亚科(Attageninae))+皮蠹亚科(Dermestinae))。【结论】皮蠹亚科(Dermestinae)、皮蠹属Dermestes及圆皮蠹属Anthrenus均为单系群,斑皮蠹属Trogoderma为多系群。皮蠹亚科Dermestinae和皮蠹科剩余的类群构成姐妹群。  相似文献   

4.
对6种斑皮蠹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基Ⅰ基因(COⅠ)进行比较并对斑皮蠹属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本研究测定分析了6种斑皮蠹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基Ⅰ基因(COⅠ),并采用简约法和贝叶斯推论法构建了斑皮蠹的分子进化树。序列比对分析得到365 bp大小的COⅠ基因片段,其中可变异位点182个(49.9%),保守位点174个(47.7%),转换/颠换的平均值(R值)为0.9,说明此段序列适合于分子进化树。利用不同系统发育重建方法得到的进化树具有相似的拓扑结构,同时结合形态学分类特征对斑皮蠹属昆虫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进行探讨。研究显示分子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相似。利用COⅠ基因构建的斑皮蠹系统发育树是探讨斑皮蠹系统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使用冷冻方法防治昆虫标本虫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建  刘虹  陈小琳 《昆虫知识》2005,42(1):96-98
皮蠹幼虫对昆虫标本的蛀蚀是我国北方地区标本保藏时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经12次的试验观察表明,花斑皮蠹幼虫TrogodermavariabileBallion在冰柜中放置位置不同其冷冻致死率亦不相同置于冰柜表层的,死亡率介于0~50%;上层的死亡率为95%~100%;中上层及中层死亡率达100%。放置在表层及上层的皮蠹幼虫,在经2d以上的冷冻处理后部分个体出现复活。因此,对那些原先放置上层及表层的标本,第1次冷冻结束后,间隔数天应再进行第2次冷冻,以提高和巩固冷冻杀虫效果。经3年的实践证明,采用冷冻方法治理皮蠹幼虫为害效果明显,可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内的标本、挂图和资料,长期存放易被害虫所侵害,造成残缺,因而实验室里的害虫防治,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实验室内害虫主要为花斑皮蠹、黑皮蠹、百怪皮蠹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防治蛀干害虫小线角木蠹蛾,本研究采用皮透与13种农药分别组配,利用树干喷雾法,筛选防治小线角木蠹蛾的最佳组配剂.结果表明,防治当年孵化的小幼虫,皮透与1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SC)配比为2∶1的100倍液,防治效果达到95.94%;防治跨年度的大幼虫,皮透与15%氯氟·吡虫啉SC配比为2∶1的3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到90.13%.结果发现采用皮透与15%氯氟·吡虫啉SC配比为2∶1的30倍液能够有效控制小线角木蠹蛾的危害.本研究为小线角木蠹蛾等蛀干害虫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探索出了新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估桉树精油和α-蒎烯对白腹皮蠹Dermestes maculatus Degeer的杀虫作用,采用生测方法测定了不同剂量和不同处理时间下,其幼虫和成虫的死亡率。结果表明:用桉树精油及其活性成分α-蒎烯处理白腹皮蠹成虫和幼虫后,可显著影响其死亡率(P<0.001)。白腹皮蠹的反应因化学物种类、剂量和暴露时间不同而异。当剂量为32 μL/cm3的桉树精油处理白腹皮蠹幼虫72 h后,死亡率可超过90%。同样的剂量对其成虫熏蒸72 h后也表现高毒。在相同的剂量和相同的暴露时间下,α-蒎烯对白腹皮蠹的成虫和幼虫也表现高毒,且成虫的抗性比幼虫强。Probit检验结果表明桉树精油比α-蒎烯更有效。以上结果说明这些天然产物对白腹皮蠹种群的控制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9.
圆胸皮蠹属Thorictodes过去曾归入黄胸客科Thorictidae,经近些年来的研究,现已归入皮蠹科Dermestidae皮蠹亚科的Thaumaphrastini族内。 该属迄今全世界仅报道4个种,其中T.heydeni Reitter国内已有记载,分布于甘肃、江西、广东及上海等地。在云南省的采集物中,除发现前种之外,笔者(1984)又记述了T.dartevellei John和T.erraticus Champion。后经多方面核对,证明后种属于误鉴,实为一新种,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斑皮蠹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皮蠹属Trogoderma Berthold隶属于鞘翅目皮蠹科,包括若干种仓库害虫。这属种类差异不显著,鉴定颇困难,因而造成种种混淆。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现有资料,对种类作了初步修订。在修订中,体会到触角窝的构造是鉴定的有用特征,因而作了附加描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危害昆虫标本的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 Ballion)幼虫为试验材料,选用法国进口的2.5%溴氰菊酯孔油剂型为原药,经稀释九种不同浓度药剂使用,试验结果以1∶250倍液药效果最佳,喷药后24小时死亡率达100%;并在昆虫标本室内进行实际防治应用,经一次喷药后,杀死原有的虫源,随后每年使用樟脑粉进行预防,四年多来现已控制了花斑皮蠹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不同寄主蒲螨种群间亲缘关系的RAPD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RAPD技术分析了采自河北昌黎和天津蓟县等不同地点的9个不同寄主的蒲螨种群间的关系。通过对100条RAPD引物的3次重复筛选,获得32条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应用这32条引物共扩增出268条带,依据这些条带计算遗传距离,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9个蒲螨种群可分为3个组(A、B和C组)。其中A和B组属于小蠹蒲螨群,A组由护林神蒲螨Pyemotes dryas组成;B组由小蠹蒲螨P. scolyti和寄生于松树小蠹Scolytidae sp.的蒲螨组成;球腹蒲螨群组成C组,并分为两个分支,寄生于桃树小蠹寄生蜂Pteromalidae spp.的蒲螨为一支,寄生于柏肤小蠹Phloeosinus aubei Perris、皮蠹Dermestidae sp.、日本二齿茎长蠹Sinoxylon japonicum Lesne(黑枣树和柿树)和桑梢小蠹Cryphalus exignus等的5个蒲螨种群为一支,这5个蒲螨种群形态上未见明显差别。C组中的寄生桃树小蠹寄生蜂的蒲螨与该组其他蒲螨种群的遗传距离最远,达到0.3236~0.4111,并且存在生殖隔离,该蒲螨似已分化成为独立的新种;C组其他种群是否存在近缘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白腹皮蠹的繁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重庆地区为害动物食品的白腹皮蠹成虫的性比、交配、产卵期和次数以及产卵量。计算了内禀增长率等。  相似文献   

14.
骨骼标本的制备比较费事,也往往是这一方面标本收藏发展不理想的原因之一。近些年来,国外许多单位几乎都普遍采用虫蚀法制备骨骼标本,好处是既保证骨骼标本的质量,又大大节省了人力,值得借鉴。虫蚀法是利用昆虫或其它低等动物以清除骨骼上附着的肌肉。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乃是一类叫做皮蠹的甲虫(Dermestes)。皮蠹原是动物标本的大敌,但正是利用它来制备骨骼标本,收效很好。皮蠹虫属鞘翅目,呈椭圆形,黑色或赤褐色,或具花纹,体长2—12毫米,触角较短,前端较后端粗。身  相似文献   

15.
试验对比了红、黄、蓝、绿、黑、白六种颜色粘虫板对新疆吐鲁番地区杏树上多毛小蠹(Scolytus seulensis)和皱小蠹(Scolytus rugulosus)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红色和黑色粘虫板对多毛小蠹的引诱效果明显高于其他颜色;其中黑色粘虫板对皱小蠹的引诱效果最强,平均每块黑板诱捕到(11.8±5.0)头皱小蠹,红色次之,其他颜色对两种小蠹均无明显的引诱效果;红色粘虫板对多毛小蠹的引诱效果最强,平均每块红板诱捕到(16.±3.0)头多毛小蠹,黑色次之,其他颜色对两种小蠹均无明显的引诱效果.通过色板引诱虫量的变化体现出两种小蠹的不同扬飞高峰期,多毛小蠹的扬飞高峰期应在六月初,而皱小蠹的扬飞高峰出现在六月中旬.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记录的长小蠹(鞘翅目:长小蠹科)有1 500余种,其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分子基因信息探讨长小蠹科昆虫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测定了中对长小蠹Euplatypus parallelus(Fabricius)、希氏长小蠹E. hintzi Schaufuss、散对长小蠹E. solutus Schedl、杯长小蠹Dinoplatypus cupulatus Chapuis、小杯长小蠹D. cupulatulus Schedl、芦苇黄截尾长小蠹D. calamus Blandford、五棘长小蠹Diapus quinquespinatus Chapuis、锥长小蠹Treptoplatypus solidus Walk、栎长小蠹Platypus quercivorus Murayama和东亚长小蠹P. lewisi Blandford等长小蠹科5属10种mtDNA COⅠ基因部分序列(549 bp);采用MEGA3.1分析了序列组成及遗传距离,应用PAUP4.0分别构建了长小蠹NJ,MP和ML等3种分子系统树,同时结合长小蠹的形态分类,探讨10 种长小蠹及其所在属的系统进化。结果表明:长小蠹科昆虫在碱基使用频率上有很大的偏向性;长小蠹科与外群小蠹科松瘤小蠹Orthotomicus erosus Wollaston之间的遗传距离(0.288~0.338)远大于科内种间距离(0~0.226);Diapus属分化最早,Euplatypus属独成一支,Treptohlatypus, Dinoplatypus和Platypus 3属分化为一支。长小蠹科分子系统进化研究结果与Wood(1993)新修订的分类系统基本一致,说明长小蠹科的分类系统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2015年8月第24卷第3期第125~126页,由于我部统稿时的排版失误,误删了3.1节的内容,现予以增补,具体如下:3口岸检疫要点3.1现场检疫要有针对性柜装原木须卸货查验,在集装箱门口及地板仔细查找有无爬落的害虫;对原木的四周进行查看,注意查找有无虫孔和虫害的痕迹;带皮的原木要扒开树皮检查是否有树皮小蠹、对原木木质部带有坑道及长有真菌的,应注意检查有无食菌小蠹;截获的害虫和抽取的样本要及时送实验室检验。对大宗散装入境原木  相似文献   

18.
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同域危害寄主云南松,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为探讨同域切梢小蠹种群在共存下对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传统聚集指标法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者在梢转干期不同受害云南松纯林树冠中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重度受害样地中云南切梢小蠹种群密度显著高于横坑切梢小蠹,在轻度受害样地则相反;传统聚集指标法结果显示同域共存的3种切梢小蠹种群在不同受害程度云南松中均为聚集分布,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聚集是由环境因素和昆虫本身的聚集习性引起;地统计学结果表明除重度受害样地中短毛切梢小蠹呈随机分布外,其余切梢小蠹在不同种群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除重度受害样地横坑切梢小蠹外,其他小蠹的空间依赖范围为4.01—7.45 m。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林分中拟合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在球形模型和高斯模型之间转换。同域共存关系不影响不同种群密度下的切梢小蠹种群空间分布类型,但影响其半变异函数模型和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19.
四种木蠹蛾的形态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木蠹蛾为阔叶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近年来在山东境内普遍发生,有些地方已酿至成灾,严重威胁着防护林及城市行道树的正常生长。笔者从1979年着手对省内该类害虫进行研究,发现种类繁多,且混杂发生,在种类辨认中颇易造成错误,现就蒙古木蠹蛾Cossus mon-golicus Ersch.、榆木蠹蛾(即柳干木蠹蛾、黑波木蠹蛾、柳乌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 Wlkr.、东方木蠹蛾Holcocerus orientalis Gaede.、小木蠹蛾(即小褐木蠹蛾)Holcocerus insularis Stgr.四种木蠹蛾的形态特点整理如下: 一、成虫形态 蒙古木蠹蛾 体长24.5—33毫米,翅展58—69毫米。触角雌雄均为单栉齿状,栉齿呈  相似文献   

20.
四钩异翅长蠹的生物学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lin 《昆虫知识》1990,27(6):356-357
<正> 四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 Waterhouse属鞘翅目,长蠹科(Bostrychidae),异翅长蠹属。该虫在广东东莞为害藤料,使藤厂遭受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