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P)是冠心病中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又一危险临床征候群。近年来我们采用蕲蛇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依据 1 997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名称标准化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 [1] ,5 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均符合UAP,且不合并有心、肝、肾功能不全 ,其中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39例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7例 ;自发性心绞痛 1 0例。1 .2 一般资料 5 6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8例 ,其中男 1 6例 ,女 1 2… 相似文献
2.
自 1 993年以来 ,我们应用常规疗法加大剂量的蝮蛇抗栓酶 (简称抗栓酶 )实施冲击疗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47例 (下称治疗组 ) ,并与常规疗法治疗的 42例患者 (下称对照组 )进行对比 ,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 .1 病例选择 依据 1 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 ,所有病人的症状、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 89例患者均无出血性疾病及凝血机能障碍。患者年龄 45~ 78岁 ,平均 54.3岁。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心绞… 相似文献
3.
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蕲蛇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级48例,给予蕲蛇酶1.0u静滴,每日1次,治疗10天,对照组32例,给予脉要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9糖酐250ml静滴,每日1次,治疗14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2.9%,对照组显效率37%,(X^2=9.49,P〈0.01)。结论 蕲蛇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蕲蛇酶治疗冠心病心胶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冠心病的发病率亦有所上升。据我院的住院病人病种统计 ,冠心病已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为探讨蕲蛇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我们对 56例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8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 ,在我院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择有胸闷不适或胸痛隐隐 ,甚至胸痛彻背者 ,心电图 ( ECG)检查有明显 ST段压低或 T波倒置 ;血液流变学 ,血脂全套检查 :选择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血… 相似文献
5.
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18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以来 ,我们应用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1 8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84例均发病 1周以内 ,并经头颅 CT证实。其中 ,男 1 38例 ,女 46例 ;年龄 42~ 87岁 ,平均 63.5岁。按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 :轻型 72例 ,中型 93型 ,重型 1 9例。合并有高血压病 56例 ,冠心病 2 3例 ,糖尿病 1 1例。1 .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予蕲蛇酶 (福建省三明制药厂生产 ) 0 .75~ 1 .5u加入生理盐水 50 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7~ 1 0天为 1疗程。个别患者用至 1 4天… 相似文献
6.
7.
蕲蛇酶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所致神经功能缺陷性疾病。为提高疗效,1995年12月-2004年12月,我们用蕲蛇酶治疗53例脑梗死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蕲蛇酶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梗死多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内或颅外动脉闭塞而未获得有效的侧枝循环 ,使该血管供血的脑组织发生梗塞性坏死。笔者应用蕲蛇酶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 86例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获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入选标准 ( 1 ) 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 1 998年 2月~ 2 0 0 1年 1月住院病人 ,均符合1 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 2 )发病 6~ 8h内并经颅脑 CT扫描排除出血性脑卒中者 ;( 3)首次发病或过去发病但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者 ;( 4 )按 1 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 相似文献
9.
蕲蛇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蕲蛇酶(Acutase)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AcutaseⅢ期临床试验方案的要求的脑梗死患者应用Acutase0.75u加人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3h以上,每日1次,连用2周为1个疗程。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和如实记录各种不良反应及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及处理方法、效果。结果 Acutase治疗脑梗死的显效率为83.80%,总有效率为99.30%,不良反应少而短暂;同时,Acutase具有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结论Acutase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蕲蛇酶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分为A组(研究组)和B组(对照组)。A组口服硝酸酯加蕲蛇酶静滴(1.5IU);B组单用硝酸酯,疗程7天。结果A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1),并可减少硝酸酯剂量,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蕲蛇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蕲蛇蛇毒中一个新的类凝血酶的分离纯化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DEAE-Sephadex A-50、POROS 50HS及POROS 20PI等色谱分离技术,从蕲蛇粗毒中分离提纯得到1个具有凝血活力的组分,经SDS-PAGE和PAGE检测均为一条带,非还原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24.3kDa,还原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33.0kDa;其凝血活力为91.0NIH u/mg。该组分不具有激活因子ⅩⅢ的活性,肝素不影响该组分的凝血活性,EDTA部分抑制其活性,苯甲基磺酰氟(PMSF)则会产生不可逆抑制作用,该酶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VIGGNGXDINEHRFLVAFF,经分析表明该酶是一种新的类凝血酶。 相似文献
13.
蕲蛇酶对动物实验性血栓的防栓和溶栓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大鼠颈动脉-颈外静脉回路循环形成的血小板性动脉血栓,用兔脑粉浸出液诱导的大鼠下腔静脉血栓以及用凝血酶诱导的兔耳缘静脉血栓,作为实验性动脉及静脉血栓模型,并分别用阿斯匹林和尿激酶作为阳性对照药,以观察蕲蛇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不同剂量的蕲蛇酶(600,300和150μg/kgiv)能使大鼠动脉和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并呈量效关系。蕲蛇酶对家兔耳缘静脉血栓形成亦表现抑制作用并促进血栓消褪。300和600μg/kg对家兔已形成的动脉和静脉血栓,能促使消褪,提示蕲蛇酶亦有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14.
蕲蛇酶治疗急性血栓性深部静脉炎1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蕲蛇酶治疗急性血栓性小腿深部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2例急性血栓性小腿深部静脉炎患者分为治疗组110例,对照组52例 ;治疗组用蕲蛇酶治疗,对照组用丹参粉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78.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显著(P<0.01或P<0.05)。对照组除血沉外,其余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蕲蛇酶是溶栓和预防血栓形成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16.
蕲蛇酶对80例高粘血症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蕲蛇酶对 80例高粘血症患者的治疗 ,研究其对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试图寻找防栓抗栓的理想药物。方法 采用蕲蛇酶注射液 0 .75 u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连用 1 4天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甲襞微循环 ( NFM)、血液流变学及脂代谢的变化。结果 该药除具有缓解临床症状 ,改善 NFM,降低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吸附率及改变脂代谢紊乱等作用外 ,还能有效地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论 蕲蛇酶注射液对防治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蕲蛇提取物的抗炎及镇痛作用,为蕲蛇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热板法、冰醋酸刺激致痛法研究蕲蛇提取物对小鼠痛阈的影响,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模型和腹腔染料渗出法测定蕲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蕲蛇提取物醇溶性和水溶性部位对小鼠热板及冰醋酸致痛反应有明显镇痛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蕲蛇提取物醇溶性和水溶性部位有一定的抗炎及镇痛作用,并且水溶性部位较醇溶性部位的药效好,可为蕲蛇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NAD glycohydrolase (NADase) 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 was purified to electrophoretic homogeneity by a fast, reproducible 3-step procedure including Q Sepharose Fast Flow, Superdex 75, and Mono S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is new procedure gave a 15.6-fold purification with a recovery yield of 7.9% and a specific activity of 12.8 units/mg. 相似文献
20.
1. Four clotting factors, Cf-1(C), Cf-2(C), Cf-1(T) and Cf-2(T) were isolated from Agkistrodon acutus (collected o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venom by Komori et al. (1987). It was reported that all factors possessed coagulant activity in the conversion of fibrinogen to fibrin, although they showed different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ntigenicities. 2. Their role in the clot formation system was clarifi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rombin. Clotting factors from A. acutus venom released only fibrinopeptide A from the A alpha chain of fibrinogen, while thrombin released fibrinopeptide A and B from the A alpha and B beta chains. 3. Cf-1(C) and Cf-2(T), like thrombin, rapidly activated factor XIII in the presence of calcium ions, whereas Cf-2(C) and Cf-1(T) had little effect on factor XIII. These effects are shown by Cf-1(C) and Cf-2(T) forming a clot that remained insoluble in 8 M urea or 0.44 M monochloroacetic acid, whereas Cf-2(C) and Cf-1(T) formed a soluble clot in these agen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