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大锐 《化石》1994,(2):28-28,32
  相似文献   

2.
陈哲英  王太明 《化石》2000,(2):16-19
化石是古代各种生物的遗体被埋在地下 ,经过矿物质的长期填充和交替等作用逐渐形成的。由于它和沧海桑田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成为古生物学、地质学、古气候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资料。一、化石的科学价值1960年12月31日 ,中国科学院在给国务院“关于保护古脊椎动物化石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是这样评价化石的作用的 :“古脊椎动物化石 ,是地质工作者鉴定和对比地层、了解地球历史的重要根据 ,是生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动物和人类起源、发展历史及其规律的珍贵材料。同时 ,也是群众学习并认识自然和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燃烧过程中,化石燃料中的碳转变为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而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加重了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4.
Sangshuania是真核藻类还是遗迹化石?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论述了产于蓟县高于庄组的盘绕带状宏观化石SangshuaniaDu,1986应是后生动物遗迹化石,其依据是:1)化石产于岩层内,而非层面上,有三维空间分布。2)化石多见于风化层内,许多风化产物使印痕轮廓清晰,而接近新鲜岩层则反差微弱。3)化石体系痕迹而非碳质膜,有机质成分也低,多为左型氨基酸,未形成对映异构体,受地表风化影响严重。4)化石体盘绕状,以顺时针展开为主,是动物行为习性的反映。5)局部见有横节是蠕动的遗迹,为此建新组合遗迹种Helminthoidichnitessangshuanensis,14亿年动物遗迹的确认,为研究早期后生动物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6.
吕君昌  李志刚 《化石》2000,(3):28-29
图1窃蛋龙类复原图窃蛋龙类是一组头骨较窄而高 ,高度气腔化 ,特别是颅顶部分骨骼的气腔化程度尤其强烈 ,多孔(具有大的眶前孔和下颌外孔) ,上下颌没有牙齿 ,在上颌的腭面上具有由上颌骨和锄骨构成的齿状突起 ,锐利的爪子等特征的小型(体长不超过3米)兽脚类恐龙(图1)。第一个化石骨架由美国中亚考察团于1923年在蒙古的西南戈壁所发现。当初发现时 ,骨架的下方有一窝蛋化石 ,加上由于在那个地区发现大量的原角龙类化石 ,因此 ,它的研究者奥斯本(Osborn)在1924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中 ,认为该小型兽脚类恐龙专门偷吃原角…  相似文献   

7.
金建华 《化石》1990,(4):19-19
从不同类型的石油中分离微体化石时,由于浸解材料的特性,使我们不得不放弃石油孢粉学中通用的浸解法。譬如:用氢氟酸及其它酸处理重液中的坚硬沉积物来代替分馏,可导致矿物成分更充分的溶解及孢粉材料的集中。在后过滤阶段,即对石油残渣中的样品的坚硬部分完成清洗时,对高粘性乳化石油和高石蜡化石油来说,必须改变用浸解方法。石油中由于存在高含量的含水乳化剂的石蜡和沥青物质,导致形成坚固的、很难破坏的乳胶体。  相似文献   

8.
博才 《化石》1992,(3):8-9
空气“化石”,有人又称为“化石”空气。它是在特殊环境(如密封)中保存至今的几千到几千万年前,甚至更早时代的地球表层大气层空气。通过空气“化石”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确切地了解远古时代的地表大气情况,进而推知当时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与生物化石不同的是,空气化石并不是保存在通常的地层中,而是只有极特殊的密封条件才有可能保存。人们曾试图根据矿物或岩石包裹体中的气体来分析研究远古时代的地球大气成分及气候条件,如在金  相似文献   

9.
张玉光 《化石》2001,(4):32-34
古生物化石是古时期的生物在死亡后经过漫长的地史变迁使之石化形成的 ,时间延续从几百万年到几亿年。它不仅可以描述过去世界的生物类型和种类 ,而且通过对古代生物的系统研究进一步了解、明确史前生命的演化过程以及当时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特征 ,所以 ,只有凭借古生物标本 ,我们才能以更加充足的理由说明生物的整个进化历程并预测未来生物发展的方向等。因此 ,作为化石专门研究、收藏机构的博物馆、研究所是十分重视化石的收集和研究工作的 ,化石标本成为它们的至宝。近年来 ,由于新的古生物化石点的不断发现 ,更多新类型的古生物时有出土 ,…  相似文献   

10.
董枝明 《化石》2001,(3):37-38
“第一”是最诱人的一个词 ,人们想方设法的去美化它 ,创造了许多好听的字眼 :在科学上常用首次 ;在体育比赛是冠军 ;在政府官员称元首或首脑 ;科举的头名状元是最风光的事。最近有人报道中国的“带羽毛的恐龙” -中华龙鸟(距今1.25亿年) ,不是第一次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只“带毛的恐龙” ,而100多年前在美国马萨诸赛州的下侏罗统发现的一带“毛”的恐龙印迹化石才是第一。1.爱德华.希珂卡的发现1992年冬 ,世界几位著名的化石印迹学家 :马丁.劳克利(Martinlocley) ,杰米斯.费劳(JamesFarlow)和波…  相似文献   

11.
莫怀东 《生物学通报》1994,29(12):16-16
化石、“活化石”与孑遗生物莫怀东(四川省仪陇县教师进修学校637600)化石、“活化石”、孑遗生物,是生物教学中提到的3个名词术语,由于三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所在,学生学了之后,往往含糊不清。笔者就多年来生物教学的一些体会,充实一些必要的内容。化...  相似文献   

12.
郭建崴 《化石》2010,(1):60-61
应湖南省湘潭县教育学会的邀请,我在2009年12月赴湘潭地区进行了5天的考察,讲学。  相似文献   

13.
吴秀杰 《化石》2011,(4):14-18
北京猿人又名周口店直立人,生活在50多万年前。周口店是我国境内最早发现的古人类遗址,自1927年正式发掘以来,迄今周口店遗址已经发现代表40多个个体的6件头骨、8件下颌骨、150余枚牙齿,以及大量头后骨。在过去的80多年里,国内外学者对这些化石材料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大量与人类演化相关的信息。周口店直立人共有6件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14.
“古盗鸟”是一件从中国走私到美国的人为拼接的化石标本 ,被拼接的化石材料均来自于辽西朝阳近郊的早白垩世九佛堂组。 1 999年 1 1月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Sloan ,NationalGeographic ,1 999,1 96:98~ 1 0 7)将其命名为“辽宁古盗鸟” (“Archaeoraptorliaoningensis”) ,作为一种特征介于恐龙和鸟类之间的新类型而进行了报道。 1 999年 1 2月 ,徐星博士在研究采自辽西的兽脚类恐龙化石时 ,发现确凿证据表明“辽宁古盗鸟”标本是由不同动物骨骼拼凑而成 ,是一个人为的“物种”。 2 …  相似文献   

15.
王烁 《化石》2003,(3):17-18
在博物馆里展出的很多恐龙化石已被大家所熟悉 ,但恐龙足印化石却鲜为人知 ,这是因为恐龙足印化石的形成过程复杂 ,形成条件极为苛刻。爬行动物足印化石同其它足印化石一样是动物的遗迹 ,这就区别于骨骼等实体化石。实体化石可经受一定的风吹雨淋 ,而足印化石则很容易受到地表侵蚀而消失。所以 ,足印化石的形成一般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 )要有适于脚印形成的地方。大多数的足印都保留在泥质或沙质岩石上 ,这就意味着足印形成在含水丰富松软适当的地带。一般来讲 ,松软的湖岸或海岸是形成足印的理想场所。 (二 )需要有适当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张翼  武慧玲 《化石》2000,(3):2-3
《国家地理杂志》是美国乃至世界上很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它的宗旨是准确地报道最新的或者重要的自然或者历史文化方面的发现。为了实现这一宗旨 ,所有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刊登的文章必需经历一个严格的审稿程序。尤其是科学方面的文章都要经过由相关领域的权威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审核。然而 ,发表在1999年11月的《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一篇古生物学方面的文章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在这篇题为“霸王龙长羽毛了吗?”的文章中 ,报道了一个叫作“辽宁古盗鸟”的中生代鸟类。这种鸟类长着一个较为进步的鸟类的身体和一个很典型的恐龙尾巴…  相似文献   

17.
化石作为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探索地球历史和生命演化史的重要见证。主要介绍了化石的概念、保存条件和形成过程,并以鸟类化石为例,就化石的野外发掘和室内修复进行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18.
柯为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4):790-790
可再生能源是最有希望、应积极开发的可替代能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生物质能是未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其特点是可再生、来源广、洁净、使用安全;尽管能效不如化石能源,但有开发的大潜力,将有可能成为一种多元化的替代能源,应强化这方面研究与创新。本刊(2000,34(1):100)报道生物乙醇作为燃料已在全球进入实用化;  相似文献   

19.
周俊 《化石》1998,(1):19-19
「电脑生命」是「生命」吗?@周俊「电脑生命」是「生命」吗周俊今天,愈来愈多的自然科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揭示生命起源奥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演生命诞生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要重新创造出生命。可是,按照奥巴林、米勒等人所标定的实验方向采用化学合成的传统方法,要产生...  相似文献   

20.
李小栋  张爱芹 《化石》2001,(4):10-12
科学是神圣的 ,科学家所传播的知识具有严谨性、尖端性和权威性。人们在谈论和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 ,谁也不愿把科学与骗局联系到一起。但是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 ,出于某种原因 ,确实出现过一些亵渎人类文明的骗局 ,而一些人的无知和轻信 ,对骗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是骗局产生的温床。十九世纪古生物研究领域重大成就是达尔文在进化论方面的重要贡献。1859年11月《物种起源》一书正式出版。书中论述了人类是从古代某种猿类进化而来的论断。古生物学家和古人类学家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在世界各地寻找从古猿到人类过渡的中间环节。多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