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薯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3份甘薯属不同倍性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初步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数目与材料倍性无明显相关性;二倍体或四倍体野生种的种间酶谱差异显著;六倍体野生种不同株系间以及六倍体栽培种甘薯的不同品种间酶谱差异较小;但栽培种甘薯与六倍体野生种I.trifida(6x)、四倍体野生种I.littoralis(4x)以及二倍体野生种I.trifida(2x)的酶谱有4条明显共同标记带,表明其间有一定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木枣叶片再生植株及其变异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木枣叶片再生植株及其5种变异系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结果表明:木枣叶片再生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由3个基因位点编码,位点1编码的是杂合三聚体酶,位点2和位点3编码的是纯合二聚体酶,其变异系中有不能表达位点2和位点3的植株,变异较大。也有完整表达3个基因位点的植株,且酶活性高。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7个品种变叶木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各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不一;7个品种变叶木共有14条谱带,2号谱带最多为11条,5号谱带最少为6条;其谱带分为3个区(A=0~0.18,B=0.18~0.35,C=0.35~0.5);并对7个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4.
运用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和保持系21B为试材,比较分析了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在幼叶和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辣椒花蕾中的POD同工酶谱带均比叶片中的更丰富,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不育系21A和保持系21B间的酶谱在幼叶和小花蕾(纵径0.8~1.5mm)中基本无差异,但从中花蕾(纵径2~3mm)开始,保持系21B的一些酶带(POD4b和POD4c)染色开始减弱。在大花蕾(纵径4.5~5mm)和特大花蕾(纵径6.8~7mm)时期,不育系比保持系分别多2条酶带(POD2c和POD4b)和1条酶带(POD2c),表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与保持系21B花蕾中的POD同工酶表达与小孢子的发育过程相关,其表达差异发生在细胞学上观察到的败育之前。  相似文献   

5.
蜜蜂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膜翅目蜜蜂总科4个属,即切叶花蜂属、甜花蜂属、熊蜂属和蜜警属的工蜂以及蜜蜂属的不同种个体样品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蜜蜂总科内各属间酶谱明显不同,每个属都有各自固定的谱型,彼此容易区分。同一属内不同种蜜蜂的同工酶谱相似,其中黑色蜜蜂和黑腹蜜蜂以及黄色蜜蜂和黑腹蜜蜂亲缘关系最近;而黑色蜜蜂和黄腹蜜蜂以及黄色蜜蜂和黄腹亲缘关系最远。此外,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了用酯酶同工酶电泳酶谱作为昆虫分类学研究手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14个灵芝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14个灵芝菌株进行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类分析,实验共检出迁移率不同的谱带18条,在50%相似水平上聚合为5类,第1类包括仙芝、大仙823、南韩、园芝6号、甜芝、韩芝;第2类包括赤芝10号、赤芝12号、赤芝、日本红芝;第3类包括紫芝和黑芝;第4类为血芝;第5类为白芝。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观察及拮抗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实验还说明酯酶同工酶可作为灵芝良种选育的一种有效标记方法,在菌种鉴定、保藏和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L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粱和甘蓝型油菜叶片为材料,用十二烷基磺酸锂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LDS-PAGE)检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结果表明,LDS-PAGE的酶带条数比非变性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 PAGE)明显增加,分辨率大大提高,上样量少,胶片易保存;比复性电泳(G-PAGE)的步骤简单,电泳后无需除去LDS即可直接按常规活性染色方法染色。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中国白兔、新西兰兔、獭兔血清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兔在血清中的过氧化物酶有着明显的区别,可以利用过氧化物酶的区别对兔种进行分类鉴定。本方法可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动物分类鉴定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灵芝栽培菌株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灵芝属(GanodermaKarst.)9株灵芝进行品系间鉴定,并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9个菌株(16 d)中共检测到40条酶带,各个菌株分别具有3至6条酶带,9个菌株共有4种酶谱类型。在相异系数为0.62时所有供试菌株归为1个群,在相异系数为0.81时,把9个菌株分为5个群。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方法可有效应用于灵芝属真菌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10.
铅对蟾蜍肝、肾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腹腔注射法对蟾蜍 (Bufobufogargarizans)给铅 ,处理 7d后 ,使用聚丙烯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 ,研究了不同浓度 (按铅计 1、2、4、8mg·kg-1 体重 )的铅对蟾蜍肝脏、肾脏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铅均可使肝、肾组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强弱发生明显变化 ;对肝、肾酯酶同工酶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组织差异性 ,且在一定范围内主要表现为应激性 ,即低剂量的铅可诱导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用Olympus BH2型光学显微镜对甘蓝型油菜单显性核不育系(GMS)及其等位可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解剖学观察,发现在正常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绒毡层在小孢子发育的四分体前后开始解体,为小孢子继续发育提供营养,而不育系小孢子的败育在减数分裂前就已经发生,并且不能形成四分体,小孢子逐渐解体,且小孢子解体在绒毡层解体之前发生,最后花药成为干瘪的空壳,导致不育。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Pol CMS育性恢复基因的PCR标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俊霞  杨光圣  傅廷栋  孟金陵 《遗传学报》2000,27(11):1012-1017
采用恢、保回交群体和集团混合分析法,筛选了1040个10-mer随机引物,找到了与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 CMS)育性恢复基因(Rfp)连锁的两个RAPD标记S1019720和S1036810。它们位于Rfp的一侧,与该基因的遗传图距分别为5.8cM和12.3cM。随后,克隆并测序这2个多态性片段,根据其2端序列设计了2对20~24-mer的特异引物,它们在138株的回交群体中P  相似文献   

13.
用10个线粒体基因为探针,对NCα不育系、保持系和可育F1的苗期叶片、幼蕾及未成熟种子的线粒体RNA进行了Northern分析。结果表明,这10个线粒体基因除atp6外,其余9个基因在同一材料的不同组织中没有表达差异,都属于组成型表达的线粒体基因。其中,off139、orf222、atp1、cox1、cox2、cob、rm5S、rm26S等8个线粒体基因在不育系、保持系和可育F1的苗期叶片、幼蕾及未成熟种子中有着相同的表达,属于表达不受核基因型影响,没有组织特异性的类型:atp9基因分别在同一材料的不同组织中的转录也基本没有变化,但是在3个不同的材料间具有表达差异:可能属于表达受核基因型影响、没有组织特异性的线粒体基因。atp6基因也在3个材料的叶、蕾和种子中都产生相同大小的转录本,但是在各个材料的不同组织中存在着信号强度的差异,可能是属于表达既受核基因型影响、又有组织特异性的线粒体基因。Orf222和off139分别在不育系和可育F1幼蕾中产生相同大小和丰度的转录本,但是在保持系幼蕾中没有检测到转录本;orf222检测到的3条转录本分别为1.1kb、0.9kb、0.6kb,而off139检测到0.8kb和0.6kb两条带。atp9探针在不育系和保持系幼蕾中都检测到1条0.6kb的转录本,而在可育F1幼蕾中检测到0.6kb和1.2kb的转录本。讨论了orf222、off139、atp9基因的表达与NC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新型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 CMS)为不育源,通过远缘杂交结合回交的方法,并运用组织培养、单株选择、异地加代种植的手段成功地将该不育基因转育到了红菜薹上。经检测所得的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L.var.utilis Tsen et Lee.)不育系苗期遇低温叶片不黄化,不育性稳定,蜜腺正常,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选育的甘蓝型油菜高温敏感生态型不育系417S与30份中外品种(系)进行测交、杂交和回交,研究其温敏不育性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1)30份品种(系)可不同程度的恢复417S的育性,其中24个品种(系)可完全恢复417S育性,占所配组合的80.0%;5个品种(系)可高度恢复417S的不育性,占所配组合的17.2%.(2)自然条件下同一组合正反交F2群体育性分离结果不同,人工控温条件下不同组合F2分离群体中可育与不育呈现15∶1分离,回交群体中出现3∶1分离,表明417S温敏不育性受细胞质和2对隐性重叠核基因共同控制.(3)以417S与1521C构成的回交一代群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法)对回交一代群体构成的不育集团和可育集团筛选育性基因的RAPD标记,从247个供试引物中筛选出2个引物BA392(5′-AGTCACTCCC-3′)、S113(5′-GACGCCACAC-3′)在不育群体和可育群体间扩增出多态性产物.经进一步对F2分离群体的单株检测,引物BA392扩增出了得到重复验证和可靠的多态性扩增产物,其产生的特异条带BA392-400bp与417S温敏雄性不育的恢复基因连锁,遗传图距为6.0cM,可作为417S温敏不育恢复基因的连锁标记.  相似文献   

16.
一种花色突变雄性不育油菜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澄宇  胡胜武  张春红  俞延军 《遗传》2004,26(3):330-332
在甘蓝型油菜杂交种C022(其母本为由3对基因控制育性的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9012A)不育株开放受粉的后代中,发现一种稀有的黄白双色嵌合花瓣的甘蓝型油菜突变体991S。其具有3个形态特征:(1)4片花瓣每片中央均为条带状黄色色斑,而两侧为白色,为嵌合双色花瓣;(2)4片花萼也可发生中间条带状白化;(3)目前只在不同群体的雄性不育株中出现,与同源的黄色花不育株形态相似,植株纤细矮小,花器也较小,花瓣较为平整,雌蕊弯曲,雄蕊退化,花药干缩。通过对其材料来源及后代花色表型分析,初步认为黄白双色性状由可局部表达的隐性白化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7.
陆光远  杨光圣  傅廷栋 《遗传学报》2004,31(11):1309-1315
在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Rs1046A和双低油菜品种Samourai构建的回交分离群体中,运用AFLP和SSR两种标记技术构建了一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共包含138个AFL.P标记、83个SSR标记和1个形态标记,分布于18个主要连锁群、2个三联体和1个连锁对上,图谱总长度为2646cM,偏分离标记的比例为11.7%。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Ms被定位到第10连锁群(LG10)上。同时,偏分离标记聚集于第8连锁群(LG8)和第16连锁群(LGl6)的末端,形成了十分明显的偏分离标记密集区域。研究结果对于油菜核不育两型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克隆和分离核不育基因以及研究核不育的分子机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特异PCR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春国  宋文芹 《遗传》2005,27(2):236-240
基于同源序列的候选基因法(homology-based candidate gene method),通过检索NCBI核酸及蛋白数据库,获得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相关的基因或开放读码框。生物学软件分析,根据保守区设计5对特异引物,PCR扩增,其中引物P9/P10在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nxd612中特异扩增出313 bp的片段。单株检测,RT-PCR分析,斑点杂交鉴定,确定此片段为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knxd612所特有。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Ogura型胞质不育萝卜,不育相关开放读码框orf138的同源性高达98%。初步结果显示实验所用不育花椰菜胞质亦可能为Ogura型。该结果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Abstract: The homology-based candidate gene method was used to identified the specific PCR markers linked to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 in cauliflower( 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Searching the DNA and protein data-base of NCBI , correlative genes or open reading frames were indentified .Analysis of biosoft, based on the conservative regions ,five primers were designed . Among them, only primer P9/P10 produced a 313- bp specific fragment. Identified by individual plant testing , analysis of RT-PCR and dot blot ,this fragment was only existed in CMS cauliflower knxd612.Analysis of the sequence indicated it was high homologous(98%) with orf138 of Ogura CMS radish. Primary result suggested that the cytoplasmic type of CMS cauliflower knxd612 may belong to Ogura type. This research offered a good foundation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CMS mechanism of cauliflower in molecular level.  相似文献   

19.
SP2S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系,本文采用半薄树脂切片、扫描电镜对SP2S及其可育近等基因系SP2F的花药发育及花粉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发现SP2S花药发育在减数分裂时期出现异常,单核花粉时期彻底败育。其主要特征是:减数分裂时期绒毡层已经径向肥大且出现大液泡,胼胝质不能及时降解,使得单核小孢子相互粘连在一起,小孢子无花粉壁的形成且细胞质物质逐渐降解,最后小孢子仅剩下空壳残留物,聚集在一起。SP2S败育特征与现有的核不育材料不同,表明其有可能是一种新型温敏核不育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