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是我国生物磁学,广义磁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每年为本刊撰写磁学领域发展的“专论与综述”。其每年撰写的内容包含:①生物磁性和生物磁场;②磁场生物效应;③生物磁技术;④生物磁法研究;⑤生物磁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国栋 《生物磁学》2006,6(1):66-68
李国栋教授是我国名的物理学家,是我国生物磁学,广义磁学研究领域的开拓之一,每年为本刊撰写磁学领域发展的“专论与综述”。其每年撰写的内容包含:①生物磁性和生物磁场;②磁场生物效应;③生物磁技术;④生物磁法研究;⑤生物磁应用[编按]  相似文献   

3.
本综述自1979年开始每年撰写,旨在介绍国内外生物磁学的重要进展,内容包括:生物磁场和生物磁性;磁场生物效应;生物磁技术;生物系统磁法研究;生物磁学应用。  相似文献   

4.
2000—2001年生物磁学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综述自1979年开始每年撰写,旨在介绍国内外生物磁学的重要进展,内容包括:生物磁场和生物磁性;磁场生物效应;生物磁技术,生物系统磁法研究;生物磁学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综述自1979年开始每年撰写,旨在介绍国内外生物磁学的重要进展,内容包括:生物磁场和生物磁性;磁场生物效应、生物磁技术;生物系统磁法研究、生物磁学应用。  相似文献   

6.
这一新进展综述自1979年开始每年撰写。最初在《中华物理医学杂志》发表,1994年起在《生物磁学》杂志发表。每年综述均介绍当时国内外生物磁学的若干重要的新进展。内容包括:生物磁场和生物磁性;磁场生物效应;生物磁技术;生物系统磁法研究;生物磁学应用。  相似文献   

7.
2002—2003年生物磁学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这一新进展综述自1979年开始每年撰写。最初在《中华物理医学杂志》发表,1994年起在《生物磁学》杂志发表。每年综述均介绍当时国内外生物磁学的若干重要的新进展。内容包括:生物磁场和生物磁性;磁场生物效应;生物磁技术;生物系统磁法研究;生物磁学应用。  相似文献   

8.
2001-2002年生物磁学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本综述自1979年开始每年撰写。最初在《中华物理医学》杂志发表,1994年起在《生物磁学》杂志发表。每年综述均介绍当时国内外生物磁学的若干重要新进展。内容包括:生物磁场和生物磁性;磁场生物效应;生物磁技术;生物系统磁法研究;生物磁学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综述自1979年开始每年撰写。最初在《中华物理医学》杂志发表,1994年起在《生物磁学》杂志发表。每年综述均介绍当时国内外生物磁学的若干重要新进展。内容包括:生物磁场和生物磁性;磁场生物效应;生物磁技术;生物系统磁法研究;生物磁学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从山林求索到绿色栽培1-1新世纪保护区的新模式1-3走出孤岛———保护区实施共同管理势在必行4-3生物技术与耐海水作物的追求6-3·热门话题·植物耐旱与基因工程2-3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问题3-8·世纪回首·芒苞草科———植物学界的一个重大发现5-3·绿色宝库·浙西明珠———清凉峰保护区2-8大贵寺森林公园3-10沙地云杉之源———白音敖包保护区4-6后河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5-5·珍稀植物·喜树喜人2-5皖南奇葩———安徽羽叶报春2-6攀枝花发现云南梧桐天然林3-4中国特有和珍稀濒危蕨…  相似文献   

11.
蝴蝶兰根段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1 植物名称 蝴蝶兰(PhalaenopsisMellerGold“NFS”)。2 材料类别 根段。3 培养条件 (1)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培养基:B5+NAA1.5mg·L-1(单位下同)+KT0.2+CM150ml·L-1+3%蔗糖;(2)原球茎增殖培养基:B5+GA0.05+CH120+3%蔗糖;(3)小苗生长培养基:1/2MS+20%香蕉泥+2%蔗糖;(4)诱导生根培养基:1/2MS+IBA0.3+2%蔗糖。上述培养基均加0.2%活性炭,0.58%琼脂粉,pH为5.5;培养基在121℃高…  相似文献   

12.
深红蔓绿绒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植物名称 深红蔓绿绒(Philodendronmandaianum“RoyalQueen”)。2 材料类别 顶芽、侧芽。3 培养条件 以MS为基本培养基。(1)芽体启动培养基:MS+6BA2mg·L-1(单位下同)+NAA0.01;(2)不定芽增殖培养基:MS+6BA3~4+NAA0.1;(3)生根培养基:1/2MS+6BA0.5+IBA2。以上培养基均加琼脂7.5g·L-1,pH值为5.8,培养室温度(26±2)℃,光照度1000lx,每日光照时间12h。培养基(1)与(2)中蔗糖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产量表现的影响与其对后期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密切相关。在4种N素条件(60、150、240和330kgN·hm^-2)下,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前期干物质生产与累积呈不同程度的正效应,其平均效应值为1.37 ̄1.47g·m^-2·d^-1,进入生育后期,不同N处理的胞质效应表现明显不同,在N2(150kgN·hm^-2)或N3(240kgN·hm^-2)下,不育胞  相似文献   

14.
趋磁性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75年Blakemore’‘’偶尔发现自然界中存在一类奇特的微生物一一趋磁性细菌以来,生物磁学的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趋磁性细菌(MagnetotacticBacterium)是一类对磁场具有趋向性反应的细菌总称,不是分类学的单位p’。在前对年中,磁细菌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l趋磁性细  相似文献   

15.
创刊词     
《生物磁学》杂志是国内唯一反映生物磁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刊物。它的公开发行标志着我国生物磁学在世界科技之林中能够独树一帜的先进水平。生物磁学是涉及多种学科和新技术的边缘科学,不仅与医学有密切关系,而且与人类、动物、植物、地球、星际空间乃至整个自然界,无处不受到磁力的作用。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不论在地面、高空和地下都存在地球的磁场,人类就是生活在磁的世界里。而《生物磁学》杂志就是研究及应用磁性物质和磁场与生物和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的边缘科学。反映有关生物磁学、生物电磁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磁医学、传…  相似文献   

16.
磁的应用     
磁是物质的磁性和空间的磁场;磁是普通存在的,各种磁现象广泛存在于人间,地下和天上;磁的现象和磁的应用十分广泛,随处可见。一切生物具有磁性,在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微弱的磁场,而且也会受外界磁场的影响;磁石作为药物或药物的一种成分,其应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现代的一些中药也还有应用。生物磁现象既有生物自身产生的磁场和生物的磁性,又有外加磁场和环境磁场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磁学和生物磁技术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防、工业、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许多部门得到应用。电磁火箭和电磁炮的研究是在国防工业中的应用;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物磁学》杂志是国内唯一反映生物磁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刊物。它的公开发行标志着我国生物磁学在世界科技之林中能够独树一帜的先进水平。生物磁学是涉及多种学科和新技术的边缘科学,不仅与医学有密切关系,而且与人类、动物、植物、地球、星际空间乃至整个自然界,无处不受到磁力的作用。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不论在地面、高空和地下都存在地球的磁场,人类就是生活在磁的世界里。而《生物磁学》杂志就是研究及应用磁性物质和磁场与生物和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的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18.
本刊专稿 太阳黑子与人体磁场中心………………………………………………………………张丽娜 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上会有海生物化石……………………………………………本刊编辑部 科学家关注地球磁场变化………………………………………………………………王琴 宇宙空间的磁异常………………………………………………………………………刘冬晖综述 2001—2002年生物磁学新进展综述……………………………………………………李国栋 磁场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周万松等 科技考古与磁学和生物磁学研…  相似文献   

19.
磁性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磁学性质,可响应外磁场,产生力、热等效应。如在静磁场下将药物磁靶向递送至肿瘤部位;低频交变磁场下可将纳米药物主动渗透至病灶部位,实现瘤内均一分布;中频交变磁场作用下磁滞损耗产生热和增强的活性氧,用于肿瘤治疗。磁性纳米材料同时具有尺寸依赖的磁学性质以及表面多功能化等特点,可将磁靶向、分子靶向以及磁热疗联合。此外,磁性纳米材料具有磁共振成像性能以及纳米酶催化特性,使其在肿瘤诊疗一体化治疗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近年来,纳米给药系统不断被优化,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肿瘤靶向治疗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围绕提高靶向肿瘤治疗效果,从磁靶向药物治疗、被动靶向磁热疗和主动分子靶向磁热疗、纳米酶特性以及诊疗一体化应用等几方面出发,综述了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肿瘤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小鼠卵慢速和快速降温及玻璃化冻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4种冷冻模式:慢速降温(SL),超快速降温(Q1)和防冻剂组成不同的玻璃化法(R-FVM和MVM)对昆明小鼠卵进行冷冻保存的比较研究,并用体外受精技术检测冷冻复苏卵的受精能力。SL和R-FVM的存活率分别为55.1±1.2和65.9±7.9,显著高于Q1(24.2±7.3)和MVM(4.5±2.4)其受精率分别为72.8±1.8和73.9±0.4显著高于Q1(58.6±11.2)和MVM(41.5±8.5),而与对照组(77.5±3.9)相似。结果表明:1)慢速降温程序(SL)和同时含有渗透性和非渗透性防冻剂的玻璃化法(F—RVM)较适宜昆明小鼠卵的冻存;2)同时考虑冻存过程中的冰晶损伤和渗透压损伤是获得较好冻存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