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孙炳寅,徐志伟(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南京)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在很低浓度时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化合物。它的分子一般都是由非极性的疏水(亲油)基因(主要是碳氢链或其取代物)和极性的亲水基团组成。在液体中,趋向集中于该液体...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产生微生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食品工业、农业、药品和化妆品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作了介绍,展现出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由于其来源于微生物,具有高效且低毒的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表面活性剂,逐渐成为近年来表面活性剂研究的热点,并已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应用尝试。该文从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入手,阐述近几年来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较了不同种类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应用徐志伟,尤勤,孙炳寅(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南京)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两亲化合物,它们一般都具有良好的降低表面张力、界面张力的性能;也有的不能显著降低界面张力,但对油一水界面表现出很强的亲合...  相似文献   

5.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种生物在分子物质,具有或优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理化特性,作为一种绿色天然产物。极有可能取代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阔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点,种类,着重介绍它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污染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治理技术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微生物技术在治理中可发挥有效作用,满足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为了发挥微生物技术的优势,应对其进行合理运用。文章通过对环境工程技术的介绍,阐述了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的原理,分析了微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及保护中的应用,使微生物技术的运用能满足实际需求,更好地解决污染问题,为环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步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环境保护实践工作中,微生物技术的创新应用是污染治理的关键内容,微生物能够承担起分解、清理污染物的重要作用,科学有效地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因此,有关部门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要合理地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出微生物在污染处理中的低成本、无公害等应用优势。文章将进一步对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为现代社会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物表面活性剂 (biosurfactant)是表面活性剂家族中的后起之秀 ,它是由微生物所产生的一类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物质。它具有减小表面张力、稳定乳化作用、增加泡沫等作用。它的表面活性作用以及对热、p H的稳定性均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当。但它具有一般的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所无法篦美的优点——与环境的兼容性 ,即它没有毒性 ,并可被生物降解 ,因此它们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生物表面活性剂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生物表面活性剂通常是由微生物产生的 ,且多数是由细菌和…  相似文献   

9.
庞道毛  邓英 《昆虫知识》1991,28(5):313-316
表面活性剂所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农药加工中应用十分广泛。主要起以下几种作用。 一、作稳定剂或其组分 表面活性剂对农药的多种剂型起稳定作用,特别是含水解性农药活性成分的农药制剂,  相似文献   

10.
EM有效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EM技术在工业废水治理、生活废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河流湖泊环境净化、固体废物环境治理以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环保领域中的应用,并对下一步EM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动力学模式及其在工业发酵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岁楼  李志 《工业微生物》1995,25(1):30-32,40
发酵动力学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根据微生物生长与产物形成有否偶联,一般可将其分成偶联型、非偶联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对一个发酵过程进行动力学特别是秘学类型的研究,可为发酵过程的控制、小型试验数据的放大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利用高效的生物防治技术来预防农业病虫害,如微生物菌肥。通过有效施用微生物菌肥能促使植株生长、增加作物产量。但从目前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来看,由于对微生物菌肥的常规应用方法不够熟悉,农户只认可NPK含量高的肥料,而忽略了长期利用化肥对土壤的破坏,微生物菌肥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尤其是在如今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微生物菌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成为未来肥料领域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生存的土地、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质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降解微生物能够有效缓解土壤和水质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系统起到保护作用。文章对降解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原理进行分析,并就其应用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强化采油(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的一项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微生物在油藏中高效生产表面活性剂等驱油物质是微生物采油技术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然而,油藏的缺/厌氧环境严重影响好氧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在油藏原位的生存与代谢活性;油藏注空气会增加开采成本,且注入空气的作用时效和范围难以确定。因此,开发厌氧产表面活性剂菌种资源并强化其驱油效率对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利用厌氧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微生物厌氧产表面活性剂的相关驱油机理、菌种资源开发现状以及油藏原位驱油应用进展,并对当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强疏水性是阻止其在土壤和水环境中微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表面活性剂由于能够提高PAHs的表观溶解度而在PAHs的微生物降解中得到了广泛研究.截至目前,有关化学或生物表面活性剂促进PAHs的微生物降解已有大量报道,然而也有学者发现了表面...  相似文献   

16.
拉曼光谱自20世纪20年代被发现以来,经过近90年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分支。其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是利用被测物质与粗糙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来提高拉曼光谱的信噪比,从而得到敏感度和精确度更高的图谱,可以将样品在不经过预处理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本文综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原理、分类及鉴定特点,总结了该技术在食品、化学、医药、工业、病原等微生物学科的临床应用,进一步阐述了研究该技术的必要性和应用前景,旨在为从事该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及在土壤中的行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存在是导致难溶有机化合物(HOCs)溶解度增加的主要原因,表面活性剂对土壤的影响很大,即使很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也会明显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其中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过程起了主要作用,另外,表面活性剂的类型、结构和浓度以及所处环境条件和微生物种类都对土壤中植物、微生物生长和其本身的生物降解和去除有影响,这些都将导致土壤中原有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改变,应该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  相似文献   

18.
李明 《生物学通报》2003,38(5):20-22
阐述了生物氧化的含义、无氧呼吸、发酵在生产及环境保护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原生质体技术在工业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劲春  尉渤 《工业微生物》1997,27(4):34-36,43
原生质体技术已成为工业微生物育种手段之一。本文着重于工业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促融因子及重组体选择策略等进行较详细的讨论,最后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具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两亲性物质,它们能显著降低表面与界面张力。与化学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毒性低、生物兼容性好、可降解等优点,在众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高生产成本限制了商业化发展。本文旨在分析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重点是生产过程和代谢途径的优化,以探索产量与成本的关键因素,为生物表面活性剂商业化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