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国荣 《生命的化学》2002,22(6):601-601
1955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师从1954年几经周折从美国回到祖国的王德宝先生。我是他回国后的第二个学生。50年代,我对核酸引起兴趣,是在听了他在生化训练班讲授系列核酸  相似文献   

2.
我认识侯韦占堂先生,始于1954年秋.当时,我刚从学校毕业不久,受石油管理总局地质局的指派,到南京古生物研究所进修古生物,师从王钰先生学习腕足类.上世纪50年代中期,该所的科研人员基本上可以分成两部份:一部份是解放前就在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的专家学者,另一部份是解放后刚从大学毕业分配来所工作或由...  相似文献   

3.
我于1953年自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真菌植病研究室工作,导师是戴芳澜先生。1956年真菌植病研究室扩大成为应用真菌学研究所,1958年底与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合并成为微生物研究所至今。戴先生 1973年逝世前一直担任各个时期的研究室主任或研究所所长。 早在学校时我已知道戴芳澜先生和邓叔群先生是我国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参加工作后又从戴先生处得知邓先生还是我国森林学和森林病理学的先驱。直到1955年邓先生从沈阳农学院重归中国科学院,参加真菌植病研究室的工作我才第一次见到了邓先生本人。邓先生回…  相似文献   

4.
接到王德宝先生仙逝的消息时 ,我感到深深的悲痛。我和他共事多年 ,195 9年我从有机所回到生化所时 ,分配到了王先生的组里。有一段时间 ,我和他共处一室 ,王先生给我讲他在美国的生活和他回国时的困难。他是一位很和蔼可亲的人 ,我生气的时候 ,他常常对我说“别着急嘛” ,使我平静下来。他也是一位很耐心的人 ,如果他对我们的实验结果有不同看法 ,他会平静地与我们讨论。我至今仍能快乐和感激地回忆起我和王先生共事的那段时光 ,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196 6年我回柏林后 ,我被洪堡大学医学系微生物研究所录取 ,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根据当时的…  相似文献   

5.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有一句诗句 :“有的人死了 ,但却活着” ,我所尊敬的导师王应睐先生就是一个永远活着的人。他对中国生化事业的贡献 ,将永远记录在中国的科学史册上。“十年动乱”结束后我有幸成为王应睐先生的第一个研究生 ,毕业后到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做访问学者。无论学习期间还是回国后的研究工作 ,无不得到王应睐先生的培养、支持和关怀。尤其是近 10年来我与王应睐先生同在一个研究组工作 ,他那种时时以中国的生物化学事业为重、以他人为重、惟独没有他自己的高尚的精神境界时时感染、教育着我。王应睐先生虽然学术地位很高 ,但…  相似文献   

6.
正1998年,嵇汝运先生(图1)80华诞,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组织了小型庆祝会.当时的上海药物所领导班子嘱我们撰写《嵇汝运传记》.我们在老一辈科学家谢毓元先生、丁光生先生、金国章先生和池志强先生等长期在嵇先生身边学习工作的学生和同事的帮助下,完成了《嵇汝运传记》.值此嵇汝运先生诞辰  相似文献   

7.
金国章 《生理学报》2007,59(6):711-712
冯德培先生是著名的生理学家,尤其是他的神经一肌肉传递机制研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952年我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从事药理研究,有幸受到冯先生科研思路的熏陶。当时的工作地点在岳阳路320号大院内,与生理生化研究所等6个科研单位共用一座大楼,许多学术会议在同一个礼堂召开,交流的机会甚多。我知晓冯德培先生辉煌的创业事迹和科研成就,他是一位高瞻远瞩、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在此,我回忆几件自己亲历的往事,表示对冯先生的敬意和纪念。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 :“师父引进门”。回首近半个世记的科研生涯和起伏、艰辛 ,我的最大幸事在于从一开始便遇到了老师邹承鲁先生。四十五年前的夏天 ,作为一名学生到生化所酶室实习。我被琳琅满目的玻璃仪器、紧张有序的实验分析、畅所欲言的学术氛围和邹先生的严密思路和一语中的的谈吐所深深吸引。一年后 ,作为北大毕业生 ,我又被幸运地分配到心仪已久的生化所酶室。这时恰好遇上“向科学进军”高潮 ,就此深深卷入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的全过程。真正是“三生有幸”。在这个“攀登科学高峰”的大进军里 ,正是在王应睐、邹承鲁等老一辈科学家严谨…  相似文献   

9.
李星学 《古生物学报》2001,40(4):419-423
今年是我们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 5 0周年 ,也是前所长、我敬爱的导师斯行健先生诞辰 10 0周年。联合举行纪念活动 ,是很有意义的。岁月匆匆 ,流年似水。回顾自 194 4年在重庆北碚师从先生研习古植物学 ,到他 196 4年病逝于南京的 2 0年间 ,我追随左右 ,在学习与工作上受到先生的谆谆教诲和亲切关怀是难以尽述的。有这样的好老师与领导 ,真是三生有幸 ,终生难忘。值此盛会 ,我谨表达对他特别深切的怀念和无限景仰的心情。1 身世简历 -早期学习 -初露锋芒斯行健 ,号天石 ,190 1年 3月 11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斯宅村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他…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王应睐先生诞辰110周年,回想二十年前的1995年,我作为一个从未有过任何学术行政管理经历,而且学术研究积累和学养并不深厚,在国内学术圈中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竟被推上当时国际知名的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学术行政领导岗位,内心的惶恐不安、紧张和焦虑,仿佛就在昨日。但非常幸运的是,每当遇到事关研究所发展的关键时刻,如调整凝练研究所学术方向、应对研究所财政危机时,总能得到先生充满睿智的教诲和提点,从而在他的指导下化解一个又一个  相似文献   

11.
1964年末 ,我有幸大学毕业的前夕被同意报考研究生。翻阅了招生简章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邹承鲁先生指导的生物催化专业最令我感兴趣 ,向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工作的姨妈请教 ,她告诉我邹先生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 ,国内著名的酶学专家 ,能够考取邹先生的研究生是最好不过了。尽管别人警告我注意考不取的风险 ,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在研究生报考志愿表上填上了邹先生的名字。考试结束后 ,我翘首等待。等了5个月 ,终于收到了生化所的录取通知书。着实兴奋了一阵。当时中国科学院规定所有的研究生都要集中到北京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学习…  相似文献   

12.
忆冯德培先生梅镇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冯德培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半年了,然而他昂首阔步、精神望际的身影,仍不时出现在我的眼前,使我经常回忆起和先生相处的日子。回忆我刚从前苏联回国分配到生理所,走上自己开创科学道路的那个时期,冯先生给予我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董为 《化石》2019,(4):31-35
<正>20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在周口店一带发现了古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当时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和协和医学院解剖系主任步达生便在一起酝酿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新生代研究室"。这个机构就是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建立于1929年,至今正好90周年。据参加过早年周口店发掘的胡承志先生回忆,当时地质调查所尚无  相似文献   

14.
袁俊杰 《化石》2006,(3):14-17
提及翁文灏这个名字,不少普通的民众都感到陌生,笔者最早听到这个名字是来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读书以后的事情了。笔者就读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是创建于1929年的原北洋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而翁文灏先生当时则是地质调查所的所长  相似文献   

15.
沈锷先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培养学生的精神是众所周知的。许多感人的事在同学间也广为流传。但他当年艰苦创业的事迹却鲜为人知。1962年我被录取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沈锷先生的研究生。那时他是一位年轻的副研究员。报到后,沈先生领我去实验室。当时他使用的是在大房间里临时装修的一座“隔电笼”和一间小暗房,办公桌放在门边。我很难接受眼前的现实。他领我到另一间也是加盖在屋顶上的小屋,里面除了办公桌椅外,便是一个熏记纹鼓用的箱子。沈先生指着一张靠窗口的桌子说“这就是你的办公桌”。新建立的研究组工作紧张又艰…  相似文献   

16.
徐科 《生理学报》2007,59(6):730-732
冯德培先生是世界知名的肌肉、神经和突触生理学家,为我国生理学界赢得了殊荣。在日本投降前的1944年,在大后方的重庆就有由冯德培先生(以后简称先生)负责创建的生理研究所前身——医学所筹备处。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医学所筹备处迁来上海。据先生说,在上海解放前夕,他在竺可桢先生的率领下想方设法拒绝迁往台湾,在上海迎接了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先生负责组建了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并被任命为所长。  相似文献   

17.
许根俊 《生命的化学》2001,21(3):182-185
王应睐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我们的研究所 ,远远地离去了。可是每当我走进生化大楼 ,我就听到他的稳重而又带着匆忙的脚步声 ,听到他那略带福建口音的呼唤声。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他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一事实。在他最后的日子里 ,我去华东医院看他 ,当我退出他的病房时 ,他两次召我回去 ,似乎有什么话要交待 ,可是我两次回到他的身边 ,他却发不出声音。我递去铅笔 ,他那颤抖的手 ,却写不出一个字来 ,这成了我的终身遗憾。1 95 7年 ,我来到生理生化所。当时 ,中国的大学里还没有生化系 ,国外生物化学也大都是依附在生理系或化学系 ,…  相似文献   

18.
敬爱的王德宝先生离开我们走了 ,我心中深感到无比的悲痛。在打倒“四人帮”以后 ,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我作为文革后的第一批研究生来到了生化所 ,成了一名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兵。二十多年来 ,慈祥、谦和、严谨、睿智的王先生一直指导、关怀着我的成长。王先生对我的教育有许许多多 ,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在我当研究生的那段日子里 ,粉碎了种种思想上的禁锢 ,科研工作蓬勃开展。核酸室里 ,“酵母丙氨酸tRNA全合成”已经进入最后攻关时刻 ,其他各个小组的工作也都非常活跃。王先生既要具体领导酵母丙氨酸tRNA全合成 ,作为室主任他还…  相似文献   

19.
得知王先生逝世的消息 ,实在太突然了 !今年五月份我还去拜访过他老人家 ,并一起拍照留念 ,没想到这竟成了我们最后一次的见面。与王先生一起工作时的往事 ,一幕幕的在脑中回旋。一九六八年八月二十四日 ,周恩来总理曾说“生命起源应该研究”(大概是在出席中科院的一次会议上说的 ,具体不清 )。此后 ,就由生化所为主 ,开始了“人工合成核酸”的项目 ,并以八二四命名此课题。当时 ,协作单位有六个 ,参加人数超过 15 0人。那时 ,我正在东风生化试剂厂下厂劳动 ,被调回所内参加此课题工作。这个课题 ,不但工作量大、困难多 ,而且进行许多年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1961年秋,从四川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京,有幸成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钱崇澍所长的学生。当时钱老公务繁忙,年岁已高,委托当时植物所中年研究骨干王文采先生对我指导培养。从1961至1964年,我就拜到王先生名下,办公桌置与其旁,聆听他细心教导,深感受益匪浅。正是在他的淳淳教导下,我成为一名初具研究工作能力的科研人员,走出了科研百味人生可喜的一步。回想起与王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