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半叶,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的作物在美国被迅速推广,从1996年的400万英亩到2000年已超过7500万英亩(James 2000),农民普遍感到产量有所增加,成本有所降低.他们也观察到,农药和除草剂的用量减少了,对健康的危险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减小了.  相似文献   

2.
陈筝 《生物信息学》2018,25(1):106-111
高密高异质性城市环境不仅影响空间审美感受,也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实证研究表明通过引入绿色自然、优化空间设计可缓解这种负面影响。本文结合已有的神经认知学和医学研究,将风景园林学科核心价值之一环境愉悦体验提升到公共健康高度。我们利用神经生物测量等一系列先进技术量化环境体验,并在医学和神经认知学已有实证证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健康影响评价,提出基于健康影响评价的循证设计方法。具体包括测量高密高异质性街道中不同环境空间要素组合对人的健康影响,分析识别具体案例中最容易诱发压力和认知负荷的空间要素,针对性地提出设计干预策略并依托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绩效预估。研究整合了技术量化环境体验和环境神经健康评价这2个密切联系的学术前沿,其成果可以直接指导具体案例的循证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3.
《昆虫知识》2011,(2):470-470
2007年,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曾利用荧光蛋白成像技术制作出实验鼠的神经结构图。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2011年2月27日报道,美国研究学者对这一技术进行了更多的改进,并描绘出果蝇的神经网络,公布的图片相当漂亮。  相似文献   

4.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2007年10月8日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MarioR.Capecchi)和奥利弗.史密西斯(OliverSmithies)、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MartinJ.Evans),以表彰他们在建立利用胚胎干细胞进行小鼠基因靶向改造的技术方面所作的贡献.目前基因靶向改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今后这一技术仍将对深入开展基因功能研究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在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它也必将为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好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2007年10月8日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MarioR.Capecchi)和奥利弗.史密西斯(OliverSmithies)、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MartinJ.Evans),以表彰他们在建立利用胚胎干细胞进行小鼠基因靶向改造的技术方面所作的贡献.目前基因靶向改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今后这一技术仍将对深入开展基因功能研究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在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它也必将为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好处.  相似文献   

6.
改变世界的科学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卫文 《生物学杂志》2001,18(2):47-48,F003
1 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次革命2 0 0 0年 6月 2 6日 ,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英、日、法、德和中国六国科学家 ,同时向全世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成。2 0 0 1年 2月 1 2日 ,中、美、德、日、法、英等 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又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对它的初步分析结果 ,为新千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它标志着生命科学又向纵深迈进一步 ,科学家们的最新研究表明 :人类基因组有 31 647亿个碱基对组成 ,共有 3万至 3 5万个基因 ,比线虫仅多 1万个 ,比果蝇多 2万个 ,远小于原先 1 0万个基因的估计。而且在人类基因组中还…  相似文献   

7.
美国俄勒冈州健康科学大学的科学家于1月13日宣布,他们用胚胎分裂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一只恒河猴.这是灵长目动物第一次被克隆成功.研究者期望以此复制出基因相同的恒河猴,用于做医学新疗法的试验动物.  相似文献   

8.
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留玉 《生物技术通讯》2001,12(2):W013-W015
由美国发起多国科学家参加的、比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更具影响力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GenomeProject,HGP) ,自 1990年正式启动以来 ,由于技术的成熟与基因组测序的规模化 ,以及来自商业竞争方面的压力 ,使原计划 15年完成的工作大大提前 ,于 2 0 0 0年 6月 2 6日美、英、日、德、法、中六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 (workingdraft)构建完成 ,今年 2月他们又联合公布经过整理的更为准确的人类基因组图谱 ,这一伟大成就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后基因组时…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 ,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以及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 ,以表彰他们创造性地应用物理化学分析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结构分析测定的研究。其中芬恩和田中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方法”和“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法” ,维特里希则是开创了“利用核磁共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三、四年前,一批美国科学家发动了一场科学宣传运动,旨在提高人们对脑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他们与美国科学学会、政府机关、国会和私人机构人员就脑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接触和讨论,结果在1989年形成一个联合提案—“命名1990年1月1日开始的10年为脑的十年”,由来自10个州的85名议员提出,并获得美国国会表决通过。除了全国地球物理年外,这是美国国会首次对一个具体的科学领域作出决议,且有效时间长达10年之久。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欢迎这一推动脑研究的有力措施,并力促其成员机构请求本国政府支持这个决议,以使“脑的十年”成为全球性行动。  相似文献   

11.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 ,美国的两位科学家Agre和MacKinnon ,因他们在细胞膜物质转运通道蛋白质研究方面的重要发现分享 2 0 0 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Agre发现了水通道 (waterchannel) ,并且解释了水通道对水分子的选择性通透等重要特性 ;MacKinnon确立了K 离子通道的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 ,并且详细地阐明了其离子选择性等功能机制 .两位科学家把他们对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高度敏感性与科学的方法论紧密结合在一起 .他们从化学基础研究出发 ,为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后基因组的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学家首获爱丁堡奖章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生物科学联盟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汪松因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等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 2 0 0 3年爱丁堡奖章。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摘得此枚奖章 ,也是获此殊荣的第1位亚洲学者。摘自《科学时报》2 0 0 3年 2月 12日白鹳已在中国绝迹  中国鸟类学会理事、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马鸣近日宣布 ;国家 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鹳 ( Ciconia ciconia)在我国已经绝迹。马鸣和同事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在 2 0 0 0年至 2 0 0 3年进行专门研究 ,最终确定白鹳目前在…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医学院院长助理昌增益博士近日被聘为《ProteinScience》杂志编委 (EditorialAdvi soryBoardmember) .任期从 2 0 0 2年 1月 1日开始 ,为期 3年 .《ProteinScience》为国际蛋白质学会所主办的蛋白质科学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专业刊物 ,2 0 0 0年的影响因子为 4 6 .该刊物的编委全部来自全球知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其中绝大多数为美国本土的科学家 .昌博士是该刊物创刊以来在中国聘任的第一位编委 ,也是目前编委会中唯一来自亚洲的科学家 .昌博士受聘后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Resource 2 0 0 2年 9卷 1期 4~ 5页报道 :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期分校 (UCDavis)的科学家宣称 ,利用“基因沉默”技术 ,可以培育抗细菌病害的作物品种 ,使很多种多年生果树和坚果树包括核桃、苹果和葡萄等 ,免于罹患细菌性根癌病。UCDavis果树学系的科学家AbhayaDankekar  相似文献   

15.
在 2 0世纪的大半时间内 ,科学家一直怀疑通过性传播的传染病会引起子宫颈癌 .但是直到 2 0年前 ,科学家从子宫颈癌中分离到人乳头瘤病毒 (HPV)的DNA时才找到了证据 .这个发现在有了实际用途了 .在2 0 0 2年 11月 2 1日的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上 ,美国的一个研究组的科学家报道了用HPV蛋白质所制成的疫苗可以保护妇女免受HPV长期感染 ,这种感染可导致子宫颈癌 .科学家用包围在称为HPV 16病毒的外面形成外壳的 1~ 2种蛋白质的大量生产 ,制成这种疫苗 .在大约一半的子宫颈癌中可以找到HPV 16 .不伴有HPV 16DNA的这种病毒…  相似文献   

16.
《昆虫知识》2006,43(6):884-884
新华社电美国科学家在2006年10月27日《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东南亚的一块琥珀中发现了距今已有1亿年的蜜蜂化石,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蜜蜂化石。  相似文献   

17.
沉睡了数千万年的 细菌孢子复活 据美国Science1995年5月19日报道:科学家们已在多米尼加埋藏的琥珀中保存了2500—4000万年之久的、现已灭绝的蜜蜂的腹部包含物中,分离出了一种细菌的孢子。他们复活、培养并鉴定了这种孢子。在回收这种细菌孢子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实施了对琥珀的表面严格的去污染技术和无菌技术。有鉴于此,科学家们认定,这种分离出来的细菌孢子确实来源于远古,  相似文献   

18.
进入1987年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科技杂志发表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文章,他们预言,今后15年至下一世纪初,科学技术取得最大进展的将是生命科学,并对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发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全球每年有约10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脑部疟疾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法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在脑疟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中,脑水肿是最终导致人死亡的原因。在美国《神经科学》杂志上刊载了这一研究结论,法国科学家在文章中称,他们利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和核磁共振光谱仪,对患类似脑疟的疾病的老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拥有埃及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获奖。他使用毫微微秒化学技术对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共享化学奖。他们在导电聚合物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