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于1960年,1962—1964年,利用铗线法和搬动谷物堆等方法,对吉林省中部平原地区的啮齿动物进行了数量统计。在此基础上,又参考了1977—1978年所获野外资料和其它有关报道,对这个地区啮齿动物的地理分布规律进行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基于PSR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的生态安全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耕地生态安全现状, 以宁波市南郊小尺度区域为研究对象, 基于人与耕地的相互作用机理, 通过改进的PSR模型从而构建出适用于研究区域的评价体系, 采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 对2005—2014年间宁波市南郊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表明: (1)从时间尺度上看, 2005—2014年宁波市南郊耕地生态安全经历了“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安全”的变化阶段。(2)从空间尺度上看, 各乡镇街道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西部地区整体水平较高, 东部地区次之, 其中东部以北最低; 2005—2014年宁波市南郊生态安全指数变化较小; 宁波市南郊生态安全指数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性, 高—高聚类显著性较弱, 低—低聚类显著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准确的评价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需水状况, 对生态环境需水评价概念进行概括, 以“自然—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为研究角度, 建立1目标、4准则, 29指标的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需水评价体系, 将熵值理论引入层次分析法结合计算指标权重以消除主观经验对结果的影响, 以半干旱地区民勤县为例, 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地区2006—2015年的生态环境需水及其子系统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 ①对半干旱地区生态需水评价指数影响最大的是“水资源”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 缺水量、年平均水资源量、生态用水量占比、地均水资源量及人均水资源量为影响力最大指标。②近十年民勤县的生态环境需水处于“较差”转向“一般”的阶段, 与各子系统的协调度逐年变好, 说明该地生态治理取得了成效。该方法可应用于类似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需水评价, 为半干旱地区制定水资源调控战略及生态需水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用核酸凝胶电泳法对1985—1986年山东省十地市的318份婴幼儿急性腹泻粪便标本中测出的170份HRV阳性标本作了RNA电泳型分析,发现3个地区为HRVI亚群流行,3个地区为HRVⅡ亚群流行,4个地区为两亚群共同流行,共检出差异电泳型34个,其中14个属长RNA电泳型,20个属短RNA电泳型。在一个地区虽有多个差异电泳型毒株流行,但仅有其中的1—2个占流行优势。在两亚群毒株共同流行区,检出的差异电泳型特别多。本文并对HRV RNA电泳型多形性的原因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寿光市不同棚龄温室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不同棚龄温室与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分布之间的关系,对寿光市不同棚龄温室内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手拣法、Tullgren法和Baermann 法对获得的土壤动物进行分离、分类,共获得20 966个土壤动物标本,分别隶属于3门12纲.调查结果显示,弹尾目、线虫纲、真螨目和甲螨目动物为温室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占总个体数的82.3%,构成了该地区温室土壤动物的主体.温室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具有一定的表聚性,0~5 cm、5~10 cm土层分别占土壤动物总数量的75.4%和14.6%.该地区温室内,土壤动物数量的高峰期出现在3—5月和10—12月,8月土壤动物的数量最低,与露地土壤动物的季节分布规律不同.露地中土壤动物的数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7—9月是土壤动物数量的高峰期,1月土壤动物的数量最少.该地区温室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较高,但随着温室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动物优势种的密度显著增加,多样性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6.
使用零信号去趋势法建立了四川甘孜州拉日玛采点川西云杉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结果表明: 云杉树轮年表与雅江3—8月一个月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1)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由树轮年表当年与次年序列重建了雅江地区1442—2008年3—8月SPEI1指数变化,方差解释量达42.8%。重建序列主要揭示了历史时期SPEI1的低频变化。川西雅江地区3—8月SPEI1在过去567年中存在1442—1465年、1516—1601年和1836—2008年3个偏湿阶段,位于其间的为2个偏干阶段;重建序列在1455—1762年间存在显著变干趋势,而1833—1950年具有显著变湿趋势,1959—2008年的变湿趋势最为明显;3—8月SPEI1重建值在1512、1733、1767、1831、1941、1957和1975年发生了从干旱向湿润的突变,而在1684年与1961年则相反。与周边气候重建序列的对比显示,川西雅江地区3—8月SPEI1重建序列的低频变化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年降水量和祁连山东段北坡SPEI05指数的变化具有一定相似性。该重建序列对青藏高原东部及青海南部的3—8月SPEI1变化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用SDS-PAGE法对1980—1982年湖北沙市地区婴幼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核酸的分析结果,共检测粪便标本131份,轮状病毒核酸阳性者49份,阳性率为37.4%,其中长型45份,短型4份。长型中按7、8、9三条RNA带迁移模式的差别,1980—1982年三个秋季中均以Ⅱ亚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典型喀斯特森林土壤的抗蚀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宽梅  周秋文 《生态学报》2020,40(2):568-577
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极易发生土壤侵蚀。受地表要素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目前相关研究仍无法完全反映出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抗蚀性的特征。通过野外调查,了解样地植被群落类型及其组成等基本情况,并以"S形布点法"实地采样;通过酒精烘烤法、环刀法等方法,获取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土壤团聚体、土壤微团聚体及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抗蚀指数等土壤抗蚀指标值。结果表明,除有机质外的其他抗蚀指标表现出0—10cm土层内与10—20cm土层内的变化规律均和抗蚀指数一致。在土壤深度0—10cm范围内,土壤抗蚀指数表征的土壤抗蚀能力强弱为:阔叶林灌丛针叶林;在10—20cm土层范围为:灌丛针叶林阔叶林。0—10cm土层内各指标表征土壤抗蚀能力的显著程度为: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结构破坏率、团聚状况和团聚度较显著,10—20cm土层内为有机质含量、干筛团聚体、团聚度较为显著,水稳性团聚体次之。通过综合两个土层的情况,可认为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团聚度能较好地表征喀斯特林地土壤抗蚀性强弱。在喀斯特地区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阔叶树种,避免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9.
作者利用Betula pubescens,马铃薯及粮谷类作物,在不同经纬度地区上测定了植物叶子水分在一昼夜中的变化情形,发现它们的变化不大。作者也利用水耕法种植大麦和燕麦,定期的放置它们到1—2℃的冷水浴中,测定了它们的蒸腾强度,发现  相似文献   

10.
基于建立的河南尧山地区油松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分析了油松径向生长与该地区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气温升高前后树木生长与平均最高气温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7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树轮年表的相关系数高达-0.64,是该地区油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气候变暖后树轮年表与9、10月份平均最高气温显著正相关,与2、3月降水显著正相关,与4—7月平均最高气温间的相关性较为稳定。因此,重建了尧山地区1801年来4—7月平均最高气温,其方差解释量达40%(调整自由度后为38.9%)。过去216年的高温重建历史中经历了6个较暖的时期:1801—1825,1845—1853,1876—1889,1922—1944,1957—1975,1996—2013年和5个较冷的时期:1826—1844,1854—1875,1890—1921,1945—1956,1978—1995年,其结果与过去伏牛山龙池曼地区5—7月温度重建序列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周期分析结果发现该地区4—7月平均最高气温变化存在着2—4年(ENSO周期)和35.23—48.47年的主要变化周期,小波分析发现在1920年前后气候由长周期变为短周期变化;空间相关分析显示重建的高温序列很好地代表了豫东平原地区的温度变化,同时也发现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850 hPa上空的温度有非常高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豫东高温的波动可能与北太平洋海气振荡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为山区森林管理及平原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服务数据。  相似文献   

11.
香荚兰是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攀援性兰科植物。原产墨西哥,现广泛栽植在热带多雨地区。它的果实(荚)发酵后,是一种天然食品香料(主香成份是香草醛)的来源。 香荚兰可以用种子繁殖,但从出芽到结实约需7—9年。因此,通常用扦插法繁殖。用长为30—50厘米的插条扦插,3—4年后即可开花结实。因所用的插条较长,国  相似文献   

12.
广西常绿阔叶林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聚类分析法对取自广西不同地区的30个常绿阔叶林的样地资料进行了分类。样地间相似性的计算采用了Bray—Curtis距离和Euclidian距离公式。聚合策略是用最近邻体法、最远邻体法,中线法、形心法、组平均法、可变组平均法、可变法以及平方和增量法等八种聚合方法。结果证明,用聚类法所划分的类型与按优势种划分的类型既有相似之点,又有不同之处。但是聚类分析法可以对样地进行更为仔细的分离,即不但可把取自不同地区而优势种相同的归为一类,有时还可把它们划分开来;同时也会把优势种不同而地区相同的样地归并到一起。这反映了与地区的纬度、海拔等生境条件相联系的区系组成的变化。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把25个样地划分出7种类型,并在其中5类中找出了它的标志种,此外还对8种聚类法和等级划分阈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黑线仓鼠巢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董维惠  侯希贤 《兽类学报》1989,9(2):103-109
1987年6—9月用标志重捕流放法在呼和浩特地区对黑线仓鼠的巢区进行了研究,雌、雄性的巢区分别为2720.6±576.0平方米和7684.1±1736.6平方米,活动距离分别为95.5±14.4米和135.9±12.4米。黑线仓鼠巢区和活动距离季节变化不明显,雄鼠巢区6—9月全部重叠,雌鼠巢区只有9月份不重叠,雌、雄性巢区彼此重叠。  相似文献   

14.
利用树木年轮重建赣南地区1890年以来 2-3月份温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受金  曹福祥  项文化 《生态学报》2012,32(20):6369-6375
采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利用江西赣南地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年轮宽度资料,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与气候要素变化的相关及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赣南地区马尾松径向生长与当年2—3月份的平均温度相关性最高。在响应分析的基础上,重建了江西赣南地区1890年以来2—3月份温度的变化历史。重建序列显示在过去119a中研究区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冷期(1892—1906年、1918—1922年、1944—1957年)和3个明显的暖期(1909—1917年、1959—1968年和1998—2008年)。  相似文献   

15.
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在实验条件下,用O_2法和~(14)C法测定了桑沟湾主要大型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根据现场资源调查结果,估算了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生产力。结果表明:不同底栖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范围为:1.53—6.8Amg·g~(-1)·h~(-1)(以碳计,O_2法)或0.29—1.93mg·g~(-1)·h~(-1)(以碳计,~(14)C法);~(14)C法测出的底栖植物的碳同化速率为O_2法测定值的19.0%—40.2%。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平均年生产力为1060g·m·~2·a·~(-1)(以碳计),每年总碳生产量为9750t。桑沟湾大型底栖植物的生产力与世界其它地区比较,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主要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土壤调查报告、专著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表层土壤的酸碱度、土壤养分(有机质、氮、磷、钾)和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做统计,按照1980—2000年、2001—2010年和2011—2019年三个阶段,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的土壤环境质量演变特征.结果显示,近4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  相似文献   

17.
生态足迹改进方法及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淼  胡远满  常禹  张薇  张文广 《生态学杂志》2007,26(8):1285-1290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本文选用传统生态足迹法及其改进方法——"实际土地需求法",结合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岷江上游地区1982—2000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时间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人均消费生态足迹在研究时间段内呈缓慢上升趋势;实际土地需求法计算结果小于生态足迹法。1982—1998年,研究区每年向外输出大量木材,木材足迹与消费足迹计算结果相似。虽然生态承载力大于实际土地需求,但其呈明显下降趋势,表明研究区的资源利用方式并不合理,生态环境一直朝着不可持续的方向发展。1998年开始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作用对研究区生态承载力的作用尚未显现,应进行进一步的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监测方法有效性评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常智  张明海  姜广顺 《生态学报》2012,32(19):5943-5952
虎数量监测是虎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野生虎现存数量少、领域宽广,加之习性机警,很难对其数量和种群变化趋势做出准确的评估。合适的虎数量监测方法随着监测目标、监测尺度、虎密度、猎物密度、气候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同。2002—2011年,用东北虎信息收集网络法,样线调查法,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法,对东北虎数量进行监测。(1)用老虎信息收集网络法研究2006年完达山东部地区东北虎的种群现状,结果显示东完达山地区2006年东北虎数量为6—9只,由1只成年雄虎,2—3只成年雌虎,2—4只亚成体虎和1只小于1岁的幼体虎组成;(2)用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法得到东完达山地区2002年东北虎的密度为0.356只/100 km2,能容纳22—27只东北虎;(3)用样线法在黑龙江的老爷岭南部和吉林省大龙岭北部面积1735.99 km2的区域内设置样线64条,总长609 km,没有发现东北虎足迹链。样线调查的结果表明,在2011年2—3月该调查区域东北虎的数量为0只。监测结果表明,用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得到东北虎数量远远超过现实数量,人们对有蹄类的盗猎和猎套对老虎的伤害可能是其主要原因;样线法调查得出的结果低于现实种群,主要原因是老虎数量极低和调查者对野生虎行为学了解甚少,较难在野外有效的发现虎信息;且样线法监测仅应用于当东北虎以一定的密度(即有定居虎)存在的情况下(多数监测样线能发现虎信息)。虽然和样线法一样存在着诸如专家估计密度和真实密度之间的关系,老虎足迹数量和老虎真实密度间关系不确定,保守估计等内在缺点,在目前中国东北地区野生东北虎种群密度极低,且多是穿越于中俄边境地区的游荡个体的现状下,信息收集网络法是一种高效,可行东北虎监测方法。因此,建议建立更广泛的监测信息收集网络,培训监测人员,严格执行信息收集程序,减少专家估计误差以完善此监测方法。此外,其他监测方法,如占有法、基于标志重捕远红外照相法、粪便DNA法、足迹数码信息法、警犬法等,应根据各种方法的理论前提、误差来源、适用范围和老虎是否定居及密度等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加以应用,且有些方法可能成为未来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的有效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19.
王玉玲 《昆虫知识》2009,46(3):460-462
以商丘地区的铺道蚁Tetramorium caespitum(L.)早期胚胎为材料,采用低渗处理—烘干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其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铺道蚁染色体组型为n=22,2n=44,是由10条中央着丝粒染色体,3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9条亚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20.
许建卫  刘慧 《四川动物》1999,18(4):171-172
云南省分别在1978—1981 年和1992—1994 年间开展了致乏库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调查。根据剂量死亡率回归线和区分剂量线相交点所处的位置, 判定1978 —1981 年的抗性等级(LC50 测定) , 再与同一监测点1992—1994 年抗性级(区分剂量法) 比较, 评估其敏感性。结果云南大部份地区致乏库蚊对DDT、杀螟硫磷和敌百虫, 由敏感(S) 或初步抗性(M) 发展为初步抗性或抗性(R), 原来的R种群仍保持不变; 但对马拉硫磷仍象10 多年前一样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