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生植物的定义与适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生植物的定义与适应王德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100875)湿地研究与湿地生态学的发展,促进了水生植物(hydrophyte)定义的发展。由于传统上一般主要依据植物群落的成分来划分湿地,因此Hydrophyte与湿地的判定和分类密切相关。说起来,H...  相似文献   

2.
Q型聚类分析在东北水生植物香蒲属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蒲属(Typha)植物是我国东北水生植物中的重要类群,作者首次利用数值分类学中的Q型聚类分析方法对东北产香蒲属七种植物进行分析,可望为科学地研究该类群提供依据,同时也对传统分类进行评价。l材料与方法以香蒲属这7个种(表1)作为分类运算单位(OperahonaltaxonoAnc。L简称OTU),主要观察和测量了7种植物的营养体、花序、花期及花粉等性状,首先对其性状数据化,并对该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差标准化处理,共筛选出50个性状的原始数据(表对,对其进行数量分类。特征记录主要靠观察和测量植物标本、腊叶标本及花粉形态数据等,其性…  相似文献   

3.
湖泊底质与水生植物相互作用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阐述了湖泊生态系统中底质和水生植物的概念及重要性,综述了底质理化性质对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水生植物对底质营养盐的释放和底质再悬浮的作用。通过大量的研究综述回顾论述了不同的湖泊底质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生植物的生长状态,适合的底质营养盐范围能促进水生植物生长,不同水生植物对底质营养盐的耐受性有差异。水生植物能促进底质沉降并减少再悬浮,水生植物的存在对沉积物中磷的活性有显著的影响。污染底泥的修复能为水生植物的立地与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底质条件,有利于富营养化湖泊水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4.
水生植物的生态敏感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生生态系统是否稳定 ,总是以构成系统的各生物种群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动态变化为判定标准。研究水生植物种类对环境因子的生态效应 ,确定不同种类的生态敏感度 ,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敏感区域划定与保护和评价受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功能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据美国和瑞典的资料报道 [4 ] ,生态敏感度概念已被引入生态规划 ,作为重要的规划工具之一 ,这是一种新的规划思路和方法。1 确定生态敏感度的原则1生态敏感度是指生物体对来自生存环境中的各种因子的影响所作出的反应。环境因子可以是单个的 ,也可以是复合的 ,因此生态敏感度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水生植物系统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生植物对其特殊生境的适应,使得某些普遍存在于植物系统学中的问题在水生植物系统学领域里表现得更为突出。近年来,作者采用细胞学、形态解剖学、生态学、植物地理学以及电镜扫描,凝胶电泳等方法和技术对水生植物从细胞到群落的各个层次进行了综合性系统研究;分析了水生植物的1.环境饰变、遗传多态及由此产生的分类问题;2.水生植物的地理分布及生境特点;3.与分类有关的繁殖生物学问题;4.种间关系等若干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水生植物的奇妙生态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于丹 《植物研究》1994,14(4):401-408
本文在野外采集、查阅标本和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水生植物区系与周缘地区水生植物区系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由于日本在地史起源上曾与大陆相连,且现代气候环境与东北地区的相似,故两者间水生植物的相似性系数最高O在更新世前古嫩辽河与结雅河相连通,使东北与远东地区间的水生植物得以相互交流,同时两区还保存有一些第三纪植物于遗种类,但因远东地区缺少东北暖温带气候,故一些东北产的暖温带种类未能分布该区,使其与东北水生植物种类相似性系数位于第二位。印度次大陆、澳大利亚、东南亚和非洲因与东北地区位于不同的气候带中,故水生植物种类相似性系数较低。在国内各地区中,以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水生植物的相似性系数最高,因两者过去同属古黄河水系,近代又接壤;相反,以与华南、台湾和海南岛的水生植物种类相似性系数最低。因相互间即存地理隔离,又无水系相通。  相似文献   

8.
大型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与转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义宏  王宏镔  谷兆萍  熊国焕  易锋 《生态学报》2010,30(23):6430-6441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云南阳宗海南北两区域自然生长的17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植物和对应水样、根区底泥中重金属(As、Zn、Cu、Cd、Pb)的含量。结果表明:植物长势良好,未发现受害症状。水体As严重污染,Pb轻度污染,Zn、Cu和Cd均未超标。9种沉水植物同时对As、Zn、Cu、Cd、Pb的富集系数(植物全株重金属含量与水中该元素含量的比值)远大于1,具有共富集特征。在平均含As0.175mg/L的水中,金鱼藻、黑藻、小眼子菜、八药水筛全株As平均含量分别为(150±7.3)、(179±35)、(92±31)、(265±21)mg/kg(干重),对As具有较强富集能力;对于8种湿生和挺水植物,北部采样点的喜旱莲子草、田栖稗、细叶小苦荬和长芒稗对As,长芒稗、细叶小苦荬、圆果雀稗、水蓼和风车草对Cd,海芋和圆果雀稗对Zn的富集系数(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与底泥中该元素含量的比值)以及圆果雀稗对Cd和Zn转移系数(植物地上部重金属含量与根中该元素含量的比值)均大于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鱼藻、黑藻、八药水筛、小眼子菜、穗状狐尾藻5种水生植物同时对As、Zn、Cu、Cd、Pb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富集能力,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水体修复中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人工模拟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与藻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相似文献   

10.
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江汉湖群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变化 ,讨论了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保护的途径。主要结果是 :( 1 )西凉湖现有水生植物 3 2科 5 6属 77种 ,优势种类为微齿眼子菜、密齿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野菱、双角菱、金鱼藻、凤眼莲和菰等。 ( 2 )西凉湖现有水生植物群落类型 1 3个 ,全湖水生植被覆盖率约为 61 %,平均生物量为 1 4 70 .5 g/m2 。 ( 3 )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群落是“凤眼莲 +野菱 +双角菱群丛”(D =0 .8499,H =2 .975 8) ,其次为“菰—凤眼莲群丛”与“野菱 +双角菱群丛”(D =0 .840 1 ,H =2 .82 35 ;D =0 .83 2 4,H =2 .888) ,以微齿眼子菜群丛的多样性指数最低 (D =0 .2 2 81 ,H =0 .782 3 )。 ( 4 )二十年来 ,西凉湖水生植物多样性严重丧失 :植被覆盖率和全湖平均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下降了 3 8.80 %与 77.87%,先后有 8种水生植物 (水葱、荸荠、莲子草、乌菱、细果野菱、萍蓬草、睡莲、小眼子菜 )和 4个水生植物群落类型(荇菜群落、乌菱群落、马来眼子菜群落、穗花狐尾藻群落 )从西凉湖消失。 ( 5 )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围网养殖、过度收获水草、耙捞蚌类螺类等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1.
水生观赏植物的调查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绿化观赏植物是美化园林水景的重要植物材料,作者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和引种栽培,提出了28种(其中荷花含18个品种,睡莲含20个品种)水生绿化观赏植物,同时介绍了20种(其中荷花含6个品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水生绿化观赏植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典型样地调查,运用β多样性的Wilson-Shmida指数(βT)和Bray-Curtis指数(CN)分别对九寨沟水生植物群落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九寨沟水生维管植物种类共有75种,主要群落类型有11种,以挺水植物群落类型为主,兼有少量的沉水植物群落。β多样性测度表明,样地间种类组成随海拔梯度及其他因子的变化差异比较明显,CN1、CN2和CNN3的数量数据测度结果有差异,以重要值为基础的CN3指数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稳定性。海拔梯度和空间聚类分析表明,海拔梯度是影响水生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子,随着海拔升高和落差的增大,β多样性变化明显,种类组成变化愈显著。同时,β多样性数量数据可以划分成四种类型,Ⅲ型的非海拔梯度因子作用结果说明流域特征和群落类型会对多样性的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长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长湖位于湖北省荆州地区,面积133.2km~2是江汉湖群中较大的淡水湖。湖中分布有40种水生维管束植物、12个群丛,湖中植被呈不规则环带状分布,并可划分为湿生、挺水、浮叶和沉水四个植物带。水生植被生物量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得到南极西湖沉积岩芯中水生植物(镰刀藓)的22种化学元素含量,发现南极水生植物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范围变化较大,而且在沉积层次上,各个元素的变异系数也较大,水生植物吸收和累积元素的特征为:稀土元素,U,As极容易为植物吸收同化,Ca,Co,Sc为水生植物容易吸收的元素,Th,Hf,Na为水生植物难以同化的元素。同时,研究发现水生植物的直接营养物源为湖水中的可溶性离子;对水生植物的22种化学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稀土元素,Ca,Zn,U之间,As,Fe,Co之间共生关系密切,对水生植物具有相似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Turions of Utricularia vulgaris L. were germinated in long-day conditions at 15°C for 1,3 and 6 days and their glycolipid composition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resting but vernalized turions. Digalactosyldiacylglycerides (DGDG), monogalactosyldiacylglycerides (MGDG) and cerebrosides were present at all stages of development. No great changes were found in the glycolipid classes during sprouting but some differences were noted in the proportions of fatty acids. The most common fatty acids in all three glycolipid classes studied were 16:0, 18:0 and 18:2. MGDG and DGDG also contained relatively much 18:3 and its proportion increased during germination. Young turions and full-grown leaves collected from nature contained the same glycolipid classes as the sprouting turions.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of the organs studied is reflected in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DGDG and MGDG but is not so evident in the cerebrosides. The 18:2 fatty acid is rather typical of the resting turions, especially in DGDG.  相似文献   

16.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plant adaptations to aquatic habitats remain poorly known.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detect selection on orthologous genes among the submerged aquatic plant Ranunculus bungei, semi-aquatic R. sceleratus, and terrestrial R. brotherusii and R. cantoniensis, in order to identify candidate genes involved in the adaptive transition from terrestrial habitats to aquatic habitats and if they differ between R. bungei and R. sceleratus. We used 884 previously reported 1:1:1:1 orthologous genes among the four species (one ortholog is represented in each species). We identified 177 genes of R. bungei and R. sceleratus that are potentially under positive selection. Among them, a set of candidate genes for adaptation to an aquatic habitat were recognized. These include several gen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photosynthesis, vacuoles, ethylene and oxygen receptors, and aerenchyma formation. Gene Ontology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 submerged R. bungei has a higher percentage of positively selected genes associated with the chloroplast and other plastids, while the semi-aquatic R. sceleratus has a higher percentage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processes. This study represents a step forward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lant adaptations to aquatic habitats.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的水生维管束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黑龙江流域附属水体中共采集到80种植物,隶属于26科。芦、荇菜、(艹杂)等为优势种;线叶水马齿、小慈姑、芡实等为偶见种。利用多度、频度指数、优势度及生态类型等项指标对哈尔滨近郊10个泡沼中的水生维管束植物进行了分析。松花江及附属水体中主要为菰群落;乌裕尔河内流区主要为芦群落;在通肯河与阿伦河主要为蒙古香蒲群落与菖蒲群落。全省由南向北,植物群落由泥沼群落过渡到急流群落,群落结构也由复杂渐变为简单。对哈尔滨市水产所三个草塘进行了定量分析,按林德曼定律与陈洪达公式,推算了鱼产力。最后阐述了植物的营养价值及与其它一些生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鄂东花马湖水生高等植物研究:Ⅰ.水生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花马湖位于北纬30°15′—30°18′、东经114°58′—115°1′,面积约27.5km~2。湖中分布82种2变种水生维管束植物,隶属于34科66属,其中资源植物众多。花马湖水生高等植物大型属少,小型属较多,单型属相对突出。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占优势,计34种,占全湖种类的40.48%。起源古老的成分也较多。通过与有关湖泊水生植物区系的比较,及区系成分的分析,说明花马湖水生植物区系具有从暖温带至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