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种子的贮油细胞器——油体及其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红焱  宋松泉 《植物学报》2006,23(4):418-430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替代能源, 因其良好的环境效应而倍受关注。植物油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植物油作为最经济、最有利于种子传播和萌发生长的能量和碳源物质, 贮存和积累于植物种子的贮油细胞器——油体之中。本文综述了植物种子油体的亚细胞结构、化学组成及其功能、生物合成与降解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种子的贮油细胞器——油体及其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因其良好的环境效应而倍受关注.植物油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植物油作为最经济、最有利于种子传播和萌发生长的能量和碳源物质,贮存和积累于植物种子的贮油细胞器-油体之中.本文综述了植物种子油体的亚细胞结构、化学组成及其功能、生物合成与降解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杜仲籽油与紫苏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杜仲籽油和紫苏籽油的脂肪酸组成、α-亚麻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不仅脂肪酸GC指纹图谱较为相似(脂肪酸组成、含量基本相同),而且外观、气味、折光率等质量指标也非常相近。说明了杜仲籽油具有与紫苏籽油同样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樟科油丹属一新种,即黄连山油丹Alseodaphne huanglianshanensis H. W. Li & Y. M. Shui。它产自中国云南东南部绿春县黄连山海拔840-1300 m的热带阔叶次生林中,在体态上与同一分布区内的云南油丹A. yunnanensis Kosterm.十分相似,但叶为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5-13×(0.8-)1.2-2.8 cm),明显较狭,两面几无蜂窝穴,总梗及果梗无毛,密被灰白色小瘤而不同。该新种也与油丹A. hainanensis Merr. 相似,但叶长圆形至倒披针状长圆形,坚纸质,先端锐尖或渐尖,两面几无蜂窝穴,侧脉每侧7-8条,果梗长5-7 mm,密被灰白色条形的小瘤而不同。  相似文献   

5.
油蒿草场的保护与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蒿草场的保护与改良王庆锁,陈仲薪史振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室北京100044)(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068400)ConservationandAmeliorationofArtemisiaordosicaRangeland.¥WangQin...  相似文献   

6.
7.
不同年龄油蒿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是植物固定沙丘的优良植物之一。进一步研究不同年龄油蒿的抗旱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1988年9月底和1989年10月初,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兰铁路沙坡头站植物固沙区进行。分别选择在1964年秋(25A),1981年秋(8A)和1988年春(2A)栽的三种年龄油蒿生长区,定点定株,测定以下生理指标:用压力泵法测定当年生枝水势Ψ,用 F-M4冰冻  相似文献   

8.
从油丹中分到6种生物碱,其中4种经理化常数及光谱测定,鉴定为:番荔枝宁,杏黄罂粟碱,多略发宁及1-(4-甲氧基苄基),6,7-亚甲二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生物碱。  相似文献   

9.
黄松  黄锋 《四川动物》2000,19(3):186-186
蛇油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蛇油的功效:蛇脂“绵裹塞耳聋,亦傅肿痛”,又“摩着物皆透也”。民间常用蛇油治疗冻疮、皲裂、湿疹及水火烫伤。蛇油的现代研究,已见文献及产品。作者以尖吻蝮蛇油为原料制成了“黄山蛇油膏”,用于临床治疗冻疮显效率753%,总有效率94%,治疗手足皲裂显效率90%,总有效率98%。为深入研究蛇油成分,更好地开发蛇油制品,作者对尖吻蝮蛇油及以混合蛇油为原料制成的“黄山蛇油膏”的主要脂肪酸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1 实验材料尖吻蝮蛇油 取成体尖吻蝮10条,放血致死,取蝮腔内脂肪,洗净…  相似文献   

10.
油松毛虫优化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1.
袁爱萍  陆建荣  丁立生   《广西植物》1990,10(4):369-371
采用气—质—计算机联用法对云南柠檬草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离出22种成份,占全精油含量的98.23%,鉴定了其中的15种成份,其中主要成份是:月桂烯(14.61%),顺-β-罗勒烯(0.61%),芳樟醇(1.98%),香茅醛(0.65%),柠檬烯氧化物(6.43%),反-柠檬醛b(35.24%),顺-柠檬醛a(36.69%)。  相似文献   

12.
采用GC-MS技术,对台琼海桐蒴果皮的水蒸气蒸馏油样,以及蒴果籽的索氏提取油样的甲酯化样品进行分析。样品中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在实验条件下,果皮油样共分离出24个峰,鉴定了17个,占总峰面积的94.70%。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24.27%)、γ-榄香烯(8.30%)、β-榄香烯(17.13%)、α-榄香烯(16.02%)、长叶龙脑(15.52%)和α-松油醇(2.17%),α-石竹烯(1.88%)。果籽油的甲酯化样品共分离出16个峰,鉴定了12个,占总峰面积的96.69%,其主要成分为棕榈油酸(34.83%)、反油酸(26.63%)、14-甲基-十五烷酸(17.08%),十八烷酸(1.88%),十四烷酸(1.61%)。分析结果说明台琼海桐蒴果皮富含挥发性芳香油,而蒴果籽油含有多种脂肪酸。  相似文献   

13.
葡萄籽油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葡萄饮料厂生产加工的废料葡萄籽提取葡萄籽油,并对影响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因素,如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料液比等条件进行研究,初步确定了获得最大提取收率的条件。即:以石油醚(60~90)作为提取剂;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为3h;提取料液比为17。并对提取的葡萄籽粗油进行精制。得到具有透明黄色,核桃仁味道的葡萄籽油。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沽油科一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云核 《植物研究》1994,14(3):246-246
本文报导了安徽省沽油科一新变种:毛省沽油StaphyleabumaldaDC.var.pubescensN.LietY.H.He,var.nov.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沙棘种子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内蒙古等六个省(区)八个产地的沙棘种子的含油率、种子油的理化常数和各种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为中国沙棘种子油的利用和建立统一的沙棘种子油标准提供了依据。中国沙棘种子含油率为7.32~9.83%。油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之比为1:7.0~8.2。油中VE含量为115~239mg%,其中α-生育酚占20.25~51.73%。胡萝卜素含量在5.70~14.90mg%。  相似文献   

16.
17.
月见草油在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野生植物》1989,(1):44-45
  相似文献   

18.
19.
黄松  汪文清 《蛇志》2006,18(3):213-213
冻疮是由于气候寒冷潮湿引起皮肤局部微循环障碍而发生的冬天常见皮肤病,复发率高,表现为局部皮肤呈紫红色水肿性不规则红斑,有灼热和瘙痒感,重者出现水泡、溃疡。目前治疗冻疮的药物较多,多数是以祖国的传统医药为主,以温通祛寒、活血化淤为原则。我们于2005年12月~2006年2月,应用黄山市蛇类科学研究所研制的,以混合蛇油为原料(以尖吻蝮、蝮蛇、眼镜蛇、乌梢蛇和王锦蛇)的蛇油冻疮膏治疗冻疮21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大豆的生产技术正在逐渐的被更新,其生产的效益也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高油大豆的生产,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高油大豆的实际考察总结出一套高油大豆较为完整的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