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提高囊性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择囊性动脉瘤患者60例。其中病例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相同治疗条件下病例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病例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后,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住院日缩短P〈0.05,住院费用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囊性动脉瘤患者介入手术的干预效果有效,值得临床护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首次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安全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能让临床护理效果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原广西医科大学西院心内科拟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200例为实验组,选择东院心内科同期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治疗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即从患者入院第1天起至出院的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介入诊疗患者在通过救护车转送完成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四个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和健康教育,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应用于卵巢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月行卵巢癌手术治疗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同伴教育,比较两组自我效能(SRAHP)、心理弹性(CD-RISC)及生活质量(QLQ-C30)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RAHP、CD-RISC及QLQ-C30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RAHP和CD-RISC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QLQ-C30症状领域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而QLQ-C30功能领域及总体生存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教育应用于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改善其生活质量,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实施帕金森病临床路径及护理管理对提高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变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上实施帕金森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护结合的临床路径,并经1个月完成临床路径后,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分表(UPDRS)对帕金森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观察指标以及出院时的疗效和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干预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干预组的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有利进一步改变帕金森病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破裂、神经及脑损伤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血管内介入手术,对照组应用显微外科夹闭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ys-C、Caspase3、IL-6、ET-1、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组间及组内前后血清NSE及S100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可能会降低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可能性,降低脑损伤程度,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对缓解膀胱癌患者负性情绪及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将126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66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两组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膀胱癌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缓解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复发率,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术后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92例,按照住院号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肺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8,(1)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6年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依从性、知晓率、满意度、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提高依从性、知晓率、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血管内栓塞治疗和显微手术夹闭两种治疗方法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实验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术后认知功能,并对比两组住院时间、院内死亡率和1年死亡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MMSE总分为(26.78±0.85)分,高于对照组的(22.25±0.63)分(P0.05);实验组认知功能障碍率为37.50%,低于对照组的55.00%(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6.7±3.9)天,低于对照组的(9.6±4.5)天(P0.05),两组院内死亡率和1年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按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24 h,n=43)、早期组(24-72 h,n=36)、延期组(≥10 d,n=41),比较各组术后颅内动脉栓塞改善程度,统计各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量表(GOC)评定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采用改良Rankin(m RS)表评定患者远期预后。结果:超早期组完全栓塞率略高于早期组、延期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术中、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早期组、延期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超早期组、延期组GOS评分高于早期组、m RS评分低于早期组,超早期组GOS评分高于延期组,m RS评分低于延期组(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超早期、延期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评分稍优于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球囊辅助栓塞技术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介入诊疗科接受介入治疗的5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球囊辅助栓塞组有340例,单纯栓塞组有200例。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球囊辅助栓塞组和单纯栓塞组在性别组成、年龄、颅内动脉瘤性质、位置、Hunt-Hess分级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前者栓塞程度明显优于后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后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前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后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过程中,球囊辅助栓塞组发生2例破裂出血、2例脑血管痉挛、1例弹簧圈移位,单纯栓塞组发生2例破裂出血、1例栓塞、2例脑血管痉挛、3例弹簧圈移位。前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方面,球囊辅助栓塞技术的有效性、安全性明显优于单纯栓塞介入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院采取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59例(A组)及采取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78例(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通过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分、Raymond分级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及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积水、肺炎发生率、致死率及致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后P=1)。术后1月内及术后12个月随访GOS评分,A组评分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内及术后12个月随访Raymond分级,A组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效果明显且术后并发症少,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弹簧圈栓塞基础上应用自膨式支架辅助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栓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与介入栓塞治疗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切除组和介入栓塞组,各46例。手术切除组患者给予再次切除治疗,介入栓塞组患者给予介入栓塞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3年及5年的生存率。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包括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人Ⅲ型前胶原(HPC-Ⅲ)及IV型胶原(IV-C)水平。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WBC)、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手术切除组患者治疗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介入栓塞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介入栓塞组血清HA、LN、HPC-Ⅲ及IV-C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均明显高于手术切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WBC、AFP及CE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手术切除组患者血清WBC明显高于介入栓塞组,而血清AFP、CEA水平明显低于介入栓塞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治疗肝癌术后复发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血清AFP及CEA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的脱水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术后3d、5d、7d颅内压,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P0.05)。两组患者术后3d、5d、7d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梗死、脑水肿、硬膜下积液、癫痫、纵裂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颅内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良好例数高于对照组,而重残以及死亡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轻残、植物生存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颅内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普外科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普外科收治的 6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 上采取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总体满意度为100%,显著高 于对照组的8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 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用“静脉囊镶嵌技术·制成犬的囊状动脉瘤模型。18个模型(6个单侧型,6个分叉型,6个末梢型)造型后2周经IA DSA检查。本模型在分型、血流动力学改变方面与人类囊状脑动脉瘤类似。不同类型的动脉瘤模型既有相同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又有各自的特点,这与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角度有关。我们认为该模型可应用于研究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内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hydrochloride (Dex) on the recovery of cognitive function, hemodynamics,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tracranial aneurysm craniotomy. Methods: general anesthesia was performed on patients undergoing intracranial aneurysm craniotomy in neurosurger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Dex 1 group (Dex dose: 1 μg/kg), Dex 2 group (Dex dose: 0.5 μg/kg), and blank control group (normal saline). The changes of heart rate, arterial pressure, intraoperative brain function index, and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Dex 1 group and Dex 2 group, the heart rate of T1 and T2 phas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3-T7 phases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heart rate of Dex 1 group and Dex 2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5). The 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Dex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ex 1 group and Dex 2 group: S100 β protein in T7-T10, NSE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in T9 and T10, pain score in T8, T9 and T10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ex in the resec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can protect the brain of patients, minimize the influence of operation on hemodynamics, and relieve postoperative pain,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