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回生口服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已被收治的11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治疗组在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回生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支持、对症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经给药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与治疗前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较治疗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给药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的含量从而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KI治疗前后外周血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及CD3+、CD4+、CD8+、CD4+/CD8+细胞的表达变化,探讨TKI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检测TKI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KI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后外周血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及CD3+、CD4+、CD8+、CD4+/CD8+细胞表达水平,分析表达变化及与疗效的关系。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TKI组与对照组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水平基本正常,但CD4+细胞数量减低、CD4+/CD8+比值较低、CD8+细胞数量增高,两组相比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CD3+、CD4+、CD8+、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KI治疗一个月后,TKI组与对照组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而CD4+细胞数量增多、CD4+/CD8+较前增高,CD8+细胞数量较前减低,两组相比CD3+、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4+/CD8+、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KI治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体现在CD4+、CD8+细胞数量的变化上,且TKI治疗的疗效可通过比较外周血CD4+、CD4+/CD8+、CD8+细胞表达变化体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于本院胸腔外科接受治疗的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4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2组,即新辅助化疗组(A组)和单纯手术组(B组),每组120例。A组患者在临床确诊后接受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2~3周后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临床确诊后直接行手术治疗。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4周期常规放化疗。采用QLQ-C30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3、6个月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术后1、3、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各项功能分值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3、6个月,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得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1个月时,A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第3个月后,该分值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第6个月时,该评分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疲乏得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3、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经济困难评分明显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1、3、6个月时,A组患者的总体状况得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呼吸困难评分和疲乏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经济困难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半年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抗癌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的预后意义。方法:测定97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及3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D-dimer、FIB水平并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及预后价值。结果:肺癌组血浆FIB、D-dime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肺癌组FIB与TNM分期有关,D-dimer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单因素分析提示FIB、D-dimer、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相关,而多因素分析仅提示D-dimer、FIB是老年NSCLC患者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结论:检测老年NSCLC患者抗癌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可以指导预后,为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GFR-TKIs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2011年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2例,患者自愿口服EGFR-TKIs靶向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药物毒副反应.服药4周后行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估.入组患者均既往接受含铂类方案2-9周期化疗,平均4周期;全组患者随访时间均大于6个月.结果:92例患者均可评估疗效,CR为0%,PR为41.30%,SD为21.74%,PD为36.96%,客观有效率为41.30%,疾病控制率为63.04%.中位生存期12个月,1年生存率为42.39%.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其中三例发生Ⅲ度痤疮样皮疹对症治疗不佳而停药,一例因发生Ⅲ度间质性肺纤维化而停药,余总体耐受性良好.结论:EGFR-TK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使其生存受益,并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女性、腺癌及不吸烟患者接受EGFR-TKIs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获益率,疗效与选择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三组:NP(长春瑞滨+顺铂)组45例、GP(吉西他滨+顺铂)组43例、TP(紫杉醇+顺铂)组42例,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检测患者的骨髓抑制及免疫水平。结果:三种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后骨髓抑制水平由高到低排列为GP组、TP组、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TP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均较化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后免疫功能抑制水平由高到低排列为GP组、TP组、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组患者血小板下降更明显,TP组白细胞下降更为明显,NP组对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抑制较缓和,更适于老年人,因此临床选择化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患者骨髓状况、免疫功能情况及年龄等。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靶向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2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患者选择的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将选择单纯PP方案化疗的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选择在PP方案化疗基础上增加靶向治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介入治疗的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血管生成因子与肿瘤标志物水平,1年、2年、3年复发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位PFS为11.26(2.38~24.13),对照组中位PFS为9.25(2.24~17.2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36,P=0.041)。观察组中位OS为21.23(4.84~62.73),对照组中位OS为16.52(5.27~50.2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x2=5.262,P=0.022);两组患者治疗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因子,人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FGF、VEGF血管生成因子,CA125、Cyfra21-1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远期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0~Ⅱ和Ⅲ~Ⅳ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增加靶向治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介入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同时能够改善患者机体炎症标志物水平,降低远期复发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rohibitin对非小细胞肺癌株A549和NCI-H4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针对Prohibitin的特异性的干扰片段瞬时转染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NCI-H460细胞株,以瞬时转染与Prohibitin没有同源性的干扰片段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通过免疫蛋白印迹检测各组细胞Prohibit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流式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针对Prohibitin基因设计的siRNA片段特异性地沉默该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干扰组的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增强.同时与凋亡密切相关的Survivin的表达在沉默掉prohibitin后,在A549和NCI-H460中分别降低了46.3%和54.5%.而干扰prohibitin后导致A549细胞的凋亡率上升了约2%.结论:Prohibitin能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NCI-H460细胞的增殖,而对凋亡的影响可能并不是通过survivin介导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细胞凋亡通路蛋白Mcl1和Fbw7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确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且最初两个化疗周期采用“多西他赛+顺铂”方案的患者,通过电话和信件进行随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肿瘤蜡块组织中蛋白Mcl1和Fbw7表达,用H评分系统将蛋白表达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通过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逐步后退法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结果:共收集病例144例,其中腺癌69例,鳞癌64例,其它11例.Ⅲ期患者45例(31.25%)Ⅳ期患者99例(68.75%).64例(44.44%)患者Mcl1高表达,80例(55.56%)患者Mcl1低表达.单因素结果提示TNM分期是提示预后的显著因素(P=0.033),Ⅲ期患者1年生存率为74.20%(中位生存时间为666天),Ⅳ期患者1年生存率为55.60%(中位生存时间为415天).Mcl1的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联(P=0.042),其中Mcl1高表达组1年生存率为69.9%(中位生存时间为612天),Mcl1低表达组1年生存率为55.30%(中位生存时间为406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cl1 (OR=1.809,95%CI (1.123-2.912),P=0.015)和TNM分期(OR=0.573,95%CI (0.336-0.978),P=0.041)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Mcl1蛋白表达和TNM分期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Mcl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有更好的预后,III期患者比Ⅳ期患者有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UBB3mRNA表达对紫杉醇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其TUBB3mRNA表达情况将其分为阳性组55例和阴性组45例,对两组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性,而阴性组患者在客观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进展率、总生存时间以及至肿瘤进展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阳性组在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比较中无差异,而在病理分型中(鳞癌/腺癌)的比较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TUBB3mRNA阴性表达的患者其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肺散结丸与长春瑞滨(vinorelbine,NVB)和顺铂(cisplatin,DDP)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长春瑞滨和顺铂(NP方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清肺散结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和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42.5%,联合组为4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疾病控制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为6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1%(P0.05);联合组Ⅱ度以上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54.8%,对照组为75.3%;联合组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17.8%,对照组为3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24.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9.3%(P0.05)。结论:NP方案联用清肺散结丸治疗晚期NSCLC能够使患者获益并提高患病期间生活质量,降低骨髓移植和消化系统毒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选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CD166+细胞,并验证其肿瘤干细胞的特性。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15例非小细胞癌组织标本以及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组织中CD166+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CD166+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对比CD166+细胞和CD166-细胞的成球能力和集落形成能力;并将CD166+细胞和CD166-细胞注射到小鼠体内,比较其体内肿瘤形成能力。结果:在15例临床样本中均检测到CD166+细胞,CD166阳性表达率最高为12.1%,最低为0.3%。CD166的高表达与肿瘤TNM分期、肿瘤转移、以及肿瘤分型密切相关(P均0.05)。CD166+细胞的成球形成能力和集落形成能力显著的高于CD166-细胞,且CD166+细胞在裸鼠体内肿瘤形成能力显著高于CD166-细胞(P均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CD166+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征,CD166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NP方案化疗与单纯NP方案化疗对晚期肺小细胞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方法:将154例患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NP方案化疗基础上使用鸦胆子油乳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NP方案化疗。对154例患者追踪3个月,观察并比较患者的疗效、体质量、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NP方案化疗基础上使用鸦胆子油乳治疗在患者疗效评价方面与单纯NP方案化疗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提高患者体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单纯NP方案化疗(P<0.05);在化疗所引发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等部分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低于单纯NP方案化疗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仅可以起到化疗增效的作用,而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的改善临床症候,降低化疗引发的毒副反应,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微RNA(micro RNAs;mi 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核苷酸的非编码核苷酸,能在转录后水平抑制蛋白的翻译而调控靶向基因的表达。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比例的80%,确诊后一般为晚期,且具有早期确诊率低,治疗效果差,治疗后易复发,预后不良等特征。目前用于治疗NSCLC的方法主要是手术、放化疗、中医中药治疗以及生物免疫治疗,总体治疗效果不明显,死亡率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mi RNA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未建立系统规范的使用mi RNA对NSCLC诊断、治疗、预后的标准化方案,临床实施难度大。本文就近几年来mi RNA在NSCLC诊断、治疗及预后功能上进行综述,期望有助于促进mi RNA在实际临床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2007年至2014年于我院治疗的晚期NSNSCLC(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患者,给予贝伐珠单抗(15 mg/kg或7.5mg/kg)联合化疗(紫杉醇175 mg/m~2,d1,卡铂AUC=5或6,d1,q3 w)6周期及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15 mg/kg或7.5 mg/kg,d1,q3w)。观察疗效、不良反应、肺部病灶空洞改变的情况、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及部分患者EGFR、KRAS基因突变状况。结果:共观察26例患者,均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17例行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进展(disease progression,PD)率分别为53.8%、42.3%、3.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11.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达25.8个月。26例患者中15.4%治疗后病变发生空洞改变,空洞组的2年、3年生存率略高于无空洞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586、0.509)。13例患者伴有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的疾病控制率为100%。11例患者标本可进行EGFR基因检测,敏感突变占36.4%,未突变占63.6%。对10例患者标本行KRAS基因检测,均为突变阴性。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鼻衄、咯血、高血压、蛋白尿等。大多数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可控制。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NSCLC患者疗效确切,副反应可耐受,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效果较好。肺部病灶空洞改变的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联合恩度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恩度联合化疗)和研究组(n=58,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解毒方治疗),均以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的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生存质量。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8.62%(34/58),高于对照组的39.66%(23/58)(P<0.05)。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CD4+、CD3+、CD4+/CD8+水平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绪功能评分以及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值(PEF)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联合恩度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较好,可减轻免疫抑制,提高生存质量及肺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采样式纵隔淋巴结清扫术(med.itational lymphnodesampling,LS)治疗,实验组64例患者采用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systematic meditational lymphadenectomy,SM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总数、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转移率,通过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累积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比较淋巴结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20.1和24.2个月、18.75%和4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并提高患者的3年生存率,延长患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的19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高凝状态特征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与临床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理特征、ECOG评分、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放疗、临床分期和合并疾病的关系。结果:195例NSCLC患者中,170例(87%)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指标异常,42例(21.5%)出现PLT升高,78例(40%)出现FIB升高,12例(6.2%)出现TT延长,45例出现(23.1%)PT缩短,60例出现(30.8%)D-D升高,15例出现(7.7%)APTT缩短。NSCLC患者的高凝状态与其年龄、放疗、中心静脉置管均无关(P0.05)。而男性TT值显著高于女性,腺癌NSCLC患者FIB值显著高于鳞癌和其它类型NSCLC患者,ECOG≤2的NSCLC患者PT、FIB的水平显著高于ECOG2者,接受化疗的NSCLC患者APTT、PT水平均显著低于未化疗者,Ⅲ~Ⅳ期NSCLC患者FIB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NSCLC患者,合并其它疾病的NSCLC患者TT、PT水平均显著低于无合并疾病者(P0.05)。结论:NSCLC患者易发生高凝状态,可能与其性别、病理类型、ECOG评分、化疗、临床分期及合并疾病有关,如何进行抗凝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金龙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金龙胶囊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晚期肺小细胞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方法:将99例患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NP化疗方案基础上加服金龙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NP方案化疗。对99例患者追踪2个月,观察并比较患者的疗效、体质量、生活质量、毒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NP化疗方案基础上加服金龙胶囊治疗在患者疗效评价方面与单纯NP方案化疗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提高患者体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单纯NP方案化疗(P<0.05);在化疗所引发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等部分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低于单纯NP方案化疗组(P<0.05)。结论:金龙胶囊联合N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仅可以起到化疗增效的作用,而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的改善临床症候,降低化疗引发的毒副反应,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