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母婴早接触早吸吮的因素及干预措施,为改善产妇泌乳量,提高哺乳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2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产妇的开奶时间为(47.8±7.1)h,而干预组为(35.6±8.6)h,干预组产妇的开奶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干预组产妇72h泌乳量较对照组产妇充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母婴早接触早吸吮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促进产妇的早期恢复和泌乳,提高产妇的泌乳量和母婴的早接触旱吸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改良评分法联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2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改良评分法联合常规干预,观察组为改良评分法联合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孕妇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的评分情况、孕妇术后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和康复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干预组相比,改良评分法联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SDS(p<0.05)和SAS评分(p<0.05),降低孕妇术后并发症(p<0.05)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以及增加孕妇术后的康复有效率(p<0.05)。本研究初步表明,改良评分法联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效果,值得妇产科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冥想训练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胃肠功能恢复及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在剖宫产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冥想训练,对照组进行剖宫产术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产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初始泌乳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与初始泌乳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冥想训练能有效减轻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疼痛,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提前恢复饮食,促进早期泌乳,提高了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产后恢复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4.
劳可娟 《蛇志》2012,24(3):324-325
剖宫产是经腹部切开子宫取出胎儿、胎盘的手术,是解决难产、处理高危妊娠的最为有效的措施。近年来剖宫产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一般的医院剖宫产率在30%~40%,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麻醉前和术中持续吸氧对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面罩吸氧组和空气吸入组(对照组)。吸氧组于术前30 min及术中通过面罩全程给氧,吸入氧浓度为60%,空气组则不给予特殊处理。检测和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点的心率、血压及SpO2的变化,手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氧饱和度,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产妇血气以及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各时间点心率、血压、SpO2、手术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氧饱和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吸氧组术后6 h、12 h、24 h的VAS评分分别为(4.07±0.10)、(2.13±0.12)和(0.42±0.0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0±0.11)、(4.02±0.13)及(1.10±0.22)(P0.05)。吸氧组新生儿脐动静脉血气、产妇血气氧分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前和术中持续吸氧能显著减轻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后疼痛,同时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感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7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60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孕妇,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有68例,发生率为3.86%;发生产褥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其构成比占57.4%;经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手术时间(OR=1.351)、血红蛋白(OR=1.759)、胎膜早破(OR=2.247)、孕期生殖道感染反复发作(OR=2.047)、妊娠糖尿病(OR=1.473)、前置胎盘反复阴道出血(OR=1.584)与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手术时间、血红蛋白、胎膜早破、孕期生殖道感染反复发作、妊娠糖尿病、前置胎盘反复阴道出血是剖宫产后发生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翟春霞 《蛇志》2017,(1):100-101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降低二次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890例中,经阴道分娩的156例,占剖宫产术后分娩的17.53%,其中150例自然分娩,6例因胎儿宫内窘迫行产钳助产。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术后经阴道试产的指征,并在产程中严密观察下,剖宫产产妇再次妊娠可选择阴道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妇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预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300例产妇,统计切口感染率,分析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关的干预对策。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部位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妇发生切口感染31例,感染率为3.06%,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手术时间、BMI、胎膜早破、妊娠并发症、接台手术者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产妇手术时间≤1 h、BMI≤24.0 kg/m2、无胎膜早破、无妊娠并发症、非接台手术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与手术性质、手术时间有关,针对影响因素制定可行的护理对策,可以明显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感染是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本文针对肝硬化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为肝硬化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选择其中60例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另外60例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肝硬化分期及用药情况等,对比不同的干预措施产生的临床效果。结果:感染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肝功能障碍、抗生素使用量及术前合并感染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患者的年龄、肝功能分级、用药及合并症等均为肝硬化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比较,探讨新式剖宫产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孕妇120例,分为改良组(即新式剖宫产)(n=60)和对照组(即腹壁纵切口剖宫产)(n=60),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结果:两组的术后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改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护理行为感知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本研究选取我院拟实施剖宫产的前置胎盘妊娠妇女90例,收集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手术期护理实施护理行为感知模式)和常规组(常规护理模式)各45例,并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基本情况及产妇焦虑情绪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常规组的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15.5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24 h、产后24 h,观察组的HAMA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护理行为感知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患者中应用有利于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三种自体输血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与易行性。方法:根据孕产妇的生理特点,分别对三种自体输血方法在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优缺点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分析。结果:贮存式自体输血在操作时间上较灵活,贮血量较大,但环节较多,相对繁琐;稀释式自体输血极为契合产妇的生理特点,可提供血液贮备,也能促进机体组织细胞对氧的摄取和利用,但一次性采血量会有局限;回收式自体输血无需对产妇本身进行直接操作,患者相对容易接受,但由于回收血液可能会受到羊水和胎儿血液污染,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少。结论:三种自体输血方式各有利弊,但稀释式自体输血由于其简单易行且适合于产妇的生理特点,在剖宫产手术的应用中可行性更高。对于预计出血量极大的情况,可考虑两种或三种自体输血方式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气管插管全麻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胎儿的影响。方法:纳入行择期剖宫产产妇152例,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硬膜外组(48例)、腰硬联合麻醉组(52例)、气管内插管全麻组(52例)。观察麻醉前正常状态时(T1)、麻醉成功后5 min(T2)、胎儿娩出时(T3)三个时间点产妇SBP、DBP、HR、SV、CO、SVR及胎儿相关指标,包括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PCO_2、PO_2。结果:硬膜外麻、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全麻三组间麻醉起效时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气管内插管全麻组起效时间最快。三组间在T1时间点SBP、DBP、HR、SV、CO、S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间点,硬膜外麻、联合麻醉、全麻三组SBP、DBP、HR、SVR水平均较T1时间点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全麻组SBP、DBP、HR、SVR水平高于硬膜外、联合麻醉组(P0.05)。T3时间点三组SBP、DBP、HR、SV、CO水平均较T2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点,全麻组SBP、DBP、SVR高于其他两组,心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agr、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学pH、PCO_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脐动脉血PO_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气管内插管全麻组脐动脉血PO_2最高。结论:三种麻醉均可以用于剖宫产术,全麻剖宫产术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起效快,但对胎儿脐动脉血氧浓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腹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托烷司琼术后镇痛,实验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术后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血清PRL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镇痛VAS评分、初次泌乳时间及泌乳充足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的临床镇痛效果理想,在维持镇痛效果的同时,降低药物用量,减轻对脑垂体的刺激,提高泌乳素分泌,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剔除子宫肌瘤的指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剖宫产时剔除肌瘤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剖宫产术,并选择40例正常剖宫产者为常规组。记录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不同肌瘤大小、类型和数量的术中出血量;比较三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及产妇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肌瘤大小、类型和数量等一般情况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和常规组(P0.05),三组间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子宫肌瘤小≤5 cm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5 cm的患者(P0.05),而不同肌瘤类型和数量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新生儿评分≤7分、新生儿体重2500 g、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如果肌瘤直径≤5 cm可考虑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而当直径5 cm时,因术中出血量较多且风险较大,剖宫产时不主张同时行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