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2):I0001-I0027
二画丁佳红刘登义李征等:土壤不同浓度铜对小飞蓬毒害及耐受性研究………………………………………16(4):668丁程成邹运鼎毕守东等:李园桃蚜和草间小黑蛛种群空间格局的地学统计学研究…………………………16(7):1308刁一伟裴铁:植被与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反演理论研究进展……………………………………16(9):1769卜兆君杨允菲王升忠等:泥炭沼泽桧叶金发藓种群动态的重建………………………………………………16(11):2221卜兆君杨允菲代丹等:长白山泥炭沼泽桧叶金发藓种群的年龄结构与生长分析…………………………16(1):44三画…  相似文献   

2.
根际环境中铅的形态转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根际箱试验研究了红壤植麦和植稻后根际中Pb的形态转化 ,讨论了与Cd复合处理对Pb形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Pb在红壤根际、非根际的主要形态为酸解态 +碳酸盐态、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交换态Pb都是根际 >非根际 ;不同Pb处理浓度和Pb Cd交互作用都对Pb的形态分布产生影响 ,小麦根际随加入Cd浓度增大 ,根际交换态Pb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下降 ;水稻根际交换态Pb与Cd复合处理浓度密切相关 ,5mgCd·kg-1复合处理 ,根际交换态Pb的活化较单元素弱 ,10mgCd·kg-1复合处理 ,根际交换态Pb的活化较单元素要强 .  相似文献   

3.
阿拉善荒漠灌木根际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阿拉善干旱荒漠区霸王、白刺、红砂、沙冬青、沙木蓼、梭梭和驼绒藜7种旱生灌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Ca、Mg、Fe、Mn、Zn、Cu的含量特征.结果表明:(1)除梭梭根际pH值高于非根际之外,其余6种灌木根际土壤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酸化作用.(2)7种灌木根际全钙和交换性钙的含量均低于非根际.除沙木蓼和驼绒藜外,其余5种灌木根际全镁含量均高于非根际,白刺的富集率最高,为43.04%;除沙木蓼外,其余灌木根际交换性镁的含量均有所富集,梭梭的富集率最高,为26.52%.(3)7种灌木根际全铁、全锰、全锌含量总体上小于非根际,但是根际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含量均大于非根际,表现出明显的富集效应,沙木蓼根际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的富集率最高,分别为:29.76%、20.92%、86.99%.(4)沙木蓼根际全铜和有效铜含量略高于非根际.梭梭根际全铜含量低于非根际,但梭梭根际有效铜含量却有富集的趋势.其余五种灌木根际全铜和有效铜含量均低于非根际.(5)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各养分性状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酸度与有机磷形态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立新 《生态学报》2005,25(11):2841-2847
通过东北东部山地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酸度变化规律以及与有机磷形态相关关系的研究发现,不同发育阶段落叶松根际土壤水解性总酸度都高于非根际土壤,而交换性酸与总酸度的比值则相反;落叶松由幼龄林到成熟林随林龄的增大根际土壤活性酸(pH值)呈降低趋势,而非根际土壤活性酸(pH值)(除成熟林外)、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交换性酸、土壤交换性铝、土壤水解性总酸度和交换性酸/总酸度的比值随林龄的增大呈显著增大趋势。但由于暗棕壤具有较强的缓冲性能,并且土壤活性酸(pH值)由幼龄林到成熟林随林龄的变化范围为5.27±0.25~5.93±0.12,因此,在落叶松树种适生的范围之内,不需施用石灰调节土壤的酸度。各年龄阶段森林根际土壤酸度与根际土壤有机磷形态相关密切。随着土壤潜性酸度的增加,各年龄阶段森林土壤有机磷总量、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含量降低。活性有机磷分别与活性酸、水解性总酸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与水解性总酸度相关性随林龄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用根际箱试验研究了红壤植麦和植稻后根际中Pb的形态转化,讨论了与Cd复合处理对Pb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b在红壤根际、非根际的主要形态为酸解态+碳酸盐态、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交换态Pb都是根际>非根际;不同Pb处理浓度和PbCd交互作用都对Pb的形态分布产生影响,小麦根际随加入Cd浓度增大,根际交换态Pb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下降;水稻根际交换态Pb与Cd复合处理浓度密切相关,5mgCd·kg-1复合处理,根际交换态Pb的活化较单元素弱,10mgCd·kg-1复合处理,根际交换态Pb的活化较单元素要强.  相似文献   

6.
根际效应对大豆田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峰  毛之夏  徐济责  常亮  吴东辉 《生态学报》2016,36(16):5256-5262
根际作为重要的环境界面是植物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交换的场所,关于根际效应的研究已成为土壤生态学的新兴热点领域,然而有关大豆根际效应对土壤动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在三江平原选择连续耕作15a的大豆田,对大豆根际区与非根际区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根际区土壤线虫总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om)显著高于非根际区,根际区的物种数(S)、物种丰富度指数(SR)显著低于非根际区。说明大豆根际效应增加土壤线虫的丰度,但降低了线虫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大豆根际区植物寄生线虫(PP)、食真菌线虫(FF)和食细菌线虫(BF)数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区,而PP类群的比例在根际区却显著低于非根际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食微线虫(FF和BF)类群在大豆根际区的比例增加更显著。食真菌与食细菌线虫数量比值(F/B)指示大豆根际区细菌生物量相对高于真菌生物量。研究结果丰富了农田土壤线虫多样性的研究内容,并为我国东北大豆田线虫病害的防治及定制相应的农业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H值和Fe、Cd处理对水稻根际及根表Fe、Cd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丹青  陈雪  杨亚洲  王淑  李玉姣  胡浩  张春华  葛滢 《生态学报》2013,33(14):4306-4314
通过营养液-蛭石联合培养试验,设置系列pH值(4.5—7.5)和Fe、Cd处理,研究不同pH值及Fe、Cd浓度对水稻和蛭石表面Fe、Cd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处理下的根际氧化还原电位和酸度不同,0.9 mg/L Cd处理下的根际氧化势低于0.5 mg/L Cd,50 mg/L Fe处理下的根际酸度高于30 mg/L Fe处理。根表吸附Fe、Cd组分和数量都受根际Eh、pH值制约,根表Fe、Cd吸附量在处理pH值6.0时最低,并分别在处理pH值7.5和处理pH值4.5达到最高。但根系表面对Fe、Cd的吸附机制与蛭石表面不同,蛭石吸附Fe主要为晶态Fe,占到总沉积Fe的73%—87%;水稻根表沉积Fe以非晶态Fe为主,占总沉积Fe的91%—95%;与处理pH值和根际Eh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蛭石晶态Fe:ppH=0.011、pEh=0.042;水稻根表非晶态Fe:ppH=0.050、pEh=0.004)。蛭石表面交换态Fe及交换态Cd与处理pH值和Eh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H值:pFe<0.001、pCd=0.009;Eh:pFe=0.016、pCd=0.002),而根表交换态Fe及交换态Cd仅与处理pH值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Fe=0.007,pCd=0.048)。不同Fe、Cd浓度处理对根际Eh、pH值的升降和根表Fe、Cd吸附均有影响。与对照相比,增Cd处理可以降低根际Eh和升高pH值,减少溶液Cd浓度并增加根表Cd吸附量;增Fe处理则可以升高根际Eh和降低pH值,增加溶液Fe、Cd浓度并减少根表Fe、Cd吸附量。这是水稻应对Fe、Cd浓度胁迫的生理反应之一。  相似文献   

8.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6,35(4):82-87
1生理生化甲醇溶液对木瓜蛋白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初志战,等.2005,34(1):1-4.低温对茶树叶片膜脂脂肪酸和蛋白质的影响…………………………………………杨亚军,等.2005,34(1):5-9.非洲菊光合特性研究……………………………………………………………………李永华,等.2005,34(1):14-17.若干因子对唐菖蒲花瓣提取物DPPH·清除率的影响…………………………………龙刚,等.2005,34(1):18-20.香根草及其伴生种圆果雀稗光合特性比较研究………………………………………刘金祥,等.2005,34(1):21-24.外源GA3和…  相似文献   

9.
问 :现行高级中学《生物》(必修 )教材第 57页最后两行“在交换吸附的过程中 ,根细胞附近的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减少了……”为什么会如此呢 ?答 :根细胞与土壤溶液发生交换吸附时 ,根细胞膜上的 H 交换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 ,HCO-3 交换土壤溶液中的阴离子。在土壤溶液中存在如下化学平衡 :H HCO-3 H2 CO3 CO2 H2 O 随着 H 、HCO-3 不断进入土壤溶液 ,平衡向右移动 ,CO2 不断逸出土壤溶液。这样根细胞附近的土壤溶液中的矿质元素离子不断被吸附到根细胞表面 ,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 ;进入土壤溶液中的 H 和 HCO-3 又…  相似文献   

10.
生理学我从事生理学的身路和心路历程…………………………………………………………………………………乔健天(1):3神经活性甾体对神经元的作用………………………………………………………………黄莺朱依纯姚泰(1):12抑郁症单胺类递质受体研究进展…………………………………………………………高霄飞王雪琦何成等(1):17神经干细胞及其对脑缺血损伤的潜在治疗作用………………………………………………………廖维靖范明(1):38 P0lo like激酶在细胞分裂中的功能研究进展……………………………………………佟超范衡宇李满江等(1):45新近发…  相似文献   

11.
玉米根际土壤中铜形态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有JIAN  黄艺  曹军  徐福留  李本纲  陶澍 《生态学报》2002,22(10):1666-1671
采用根垫法研究玉米根际土壤形态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玉米生长过程中根际土壤铜形态发生显著变化。植物生长前期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铜含量逐渐增加,随后增加量减少。植物生长后期根际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铜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这种变化主要由根际环境变化与植物吸收引起。与根限土壤中铜形态变化,特别是交换态铜含量变化关系密切的因素包括土壤溶解性有机碳、pH和土壤微生物。随着植物生物量的增加,对铜的吸收速率不断增加,导致根限土壤中有效态铜的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12.
卢豪良  严重玲 《生态学报》2007,27(10):4173-4181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别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不同土壤结构(砂质与泥质)根际与非根际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Cd,Zn)含量,以及生长于砂质与泥质滩涂上的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el(L)Druce))幼苗根系分泌物中的低分子量有机酸进行测定。在室内模拟秋茄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作为重金属提取剂提取沉积物中可溶解态与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并与欧盟标准物质局(BCR)连续提取法相比较,探讨红树根系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泥质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大于砂质沉积物,根际沉积物大于非根际沉积物。两样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根际沉积物中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含量均大于非根际沉积物。秋茄根系分泌低分子量有机酸为甲酸,丁酸,苹果酸,柠檬酸,乳酸。不同土壤结构对秋茄根系分泌的苹果酸,柠檬酸,乳酸有显著影响(P<0.05)。以低分子量有机酸作为提取剂对沉积物中可溶解态与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的提取率表现为:柠檬酸>混合酸>苹果酸>乳酸>乙酸,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野大豆多功能根际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和促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野大豆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并明确其促生特性,采用选择培养方法从沈阳沈北新区蒲河沿岸生长的野大豆根瘤及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固氮菌与解磷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Touch-Up PCR(上升PCR)的方法扩增固氮酶nifH结构基因,对菌株的解磷、分泌3-吲哚乙酸(IAA)的能力及ACC脱氨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筛选出优良菌株进行盆栽大豆的促生作用研究。结果得到12株野大豆PGPR菌,经鉴定分别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根瘤菌属(Rhizobium)、詹森氏菌属(Janthinobacterium)、鞘氨醇单胞菌(Phingomonas)、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根癌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其中2株可解有机磷,11株可解无机磷,3株具分泌IAA能力,5株具ACC脱氨酶活性。盆栽试验表明:3株菌(GD11、GD17、GD58)可使大豆幼苗株高增长,5株菌(GD9、GD11、GD17、GD30、GD58)可使根长增长;6株菌可提高大豆幼苗的茎干重、叶干重、根干重。野大豆根瘤和根际土壤含有多功能根际促生菌,其在农业生产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水稻根系微生物群落间的差异,比较水稻根内、根表以及根际3个生态位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探究水稻根系生态位之间、变化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今后水稻根系微生物研究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本研究利用WGCNA算法对水稻根系3个生态位的微生物群落数据分别构建共表达网络,找出根内、根表以及根际微生物群落间的差异网络,以网络为单位比较分析不同生态位间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并基于共变化网络分析进一步探究差异种群间的相互关系.通过WGCNA算法对水稻根系3个生态位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共表达网络分析,结果发现:在水稻根内-根表-根际3个生态位间,微生物群落构成的共表达互作网络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3个生态位间差异网络,发现根际-根表差异网络中的OTUs分布于6个门18个属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2.97%);在根际-根内差异网络中的OTUs分布于9个门35个属,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6.3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9.09%)、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0.9%);根表-根内差异网络中的OTUs分布于12个门36个属中,其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1.4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0.10%)、厚壁菌门(Firmicutes,12.12%)、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10.10%).Rhodobacter、No-vosphingobium等3个核心菌属、Blvii28、Dechloromonas等6个核心菌属和Cellvibrio、Geobacter等5个核心菌属,分别在根际-根表差异种群微生物共变化网络、根际-根内差异种群微生物共变化网络和根表-根内差异种群微生物共变化网络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种植年限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根际土壤的部分理化指标、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随白术种植年限的增加(0、1和2 a),根际土壤pH值显著下降(P<0.05),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速效钾含量则逐渐升高,而有效磷含量和C/N比小幅波动,总体上不同种植年限根际土壤的这些指标差异不显著;根际土壤中有效铁、有效铝和交换性锰含量显著或极显著(P<0.01)增加,且较对照(未种植白术的土壤)分别增加了127.51%、18.38%和106.83%,但有效铅含量变化幅度较小;2年生白术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2年生白术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较1年生白术根际土壤显著下降,真菌数量则显著上升。结果显示:土壤酸化严重、金属离子大量积累、主要酶活性失调以及微生物区系改变可能是白术连作障碍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杨阳  刘秉儒 《生态学报》2015,35(22):7562-7570
通过对宁夏荒漠草原6种地带性优势物种长芒草、蒙古冰草、甘草、牛心朴子、黑沙蒿和苦豆子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植物根际养分的富集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6种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富集效应,根际富集率大小依次为菊科(黑沙蒿)豆科(苦豆子、甘草)禾本科(长芒草、蒙古冰草)萝藦科(牛心朴子);全磷(TP)在根际和非根际中无显著差异(P0.05),其它土壤养分及理化指标在根际中均表现出显著富集(P0.05),土壤养分中以有机碳(SOC)的富集作用最为明显;土壤有效态养分较全量养分对植物根际微小的变化响应更为灵敏;不同荒漠植物根际与非根际SOC与全氮(TN)呈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TN与碱解氮之间呈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TP与有效磷(AP)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荒漠植物土壤有效养分在根际存在一定的富集,灌木和豆科植物的根际效应的大于禾本科植物,它们通过降低根际pH值可以提高根际养分,有利于在脆弱环境下对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第一期生物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象和动力学的自旋——晶格弛豫研究1.丙氨酸…………………………………………………………… 温敬拴 王建中 程务本(1)乌删于SS rRNA的核昔酸序—…………………·肖 啸 王鄂生 申宗侯 程振起(7)。一胰凝乳蛋白酶在孤溶液中的变性、失活、复性、复活…………姜淑仙 宁永练(12)脂质体通透性与脂多型性关系的研究……………·。…………………·尹长城 赵南明(19)氟化钠与强诱变剂联合作用前后膜蛋白疏基的变化及其与剂量和温度的关系………… ··’……………………“…………·王英彦 李小殖 贾文荚 何润根 …  相似文献   

18.
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短暂性缺血对小脑皮质影响的组织化学研究李 仁等 10 (1) :(37)……………………………………………………………人、猪、鼠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培养与纯化方法的改进满国彤等 10 (2 ) :(12 8)……………………………………………Calpain抑制剂 - 1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徐冬梅等 10 (2 ) :(16 0 )…………………………………大鼠原生殖细胞培养和分化的研究傅文玉等 10 (3) :(2 5 2 )………………………………………………………………………皮肤组织神经髓鞘几种染色方法的比较郝春荣等 10 (3)…  相似文献   

19.
专论与综述己糖激酶与植物生长发育秦巧平 张上隆 徐昌杰  (1) :1………………………………………………………植物细胞内钙信号的特异性尚忠林 毛国红 孙大业  (2 ) :93……………………………………………………5 氨基乙酰丙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理活性及其在农业中的潜在应用汪良驹 姜卫兵 章 镇等  (3) :185………排根的形成及其所分泌的有机酸的调节梁瑞霞 王国英 李春俭  (4 ) :30 3……………………………………逆境下ABA的积累及其触发机制王少先 彭克勤 萧浪涛等  (5 ) :4 13…………………………………………植物…  相似文献   

20.
蕹菜不同镉积累品种的根际土壤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根箱试验研究蕹菜低Cd品种(QLQ)和高Cd品种(T308)的根际土壤化学特征.结果表明:QLQ根际DTPA-Cd含量显著高于T308(P0.05).QLQ根际pH、氧化还原电位(Eh)显著高于T308(P0.05),电导率(EC)的表现相反.QLQ根际有机质和水溶性有机质(DOM)含量均高于T308.在污染土壤上,根际低分子量有机酸的组成与含量均存在品种间差异.T308根际检测到乙酸、丙酸、柠檬酸和延胡索酸,而QLQ根际仅检测到柠檬酸和延胡索酸.QLQ根际低分子量有机酸总量(1.93 nmol·g-1DM)极显著低于T308(15.11 nmol·g-1DM,P0.01).与T308比较,QLQ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根际土壤化学特征.推测QLQ低Cd积累的根际化学机理可能在于:较高含量的有机质、较低含量的低分子量有机酸及其特异性组成,以及较低的酸化和还原能力,导致其对土壤Cd的活化能力较低,从而降低植株对Cd的吸收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