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Feddes Repertorium》2017,128(3-4):102-104
Aspidistra formosa Aver. & Tillich (Asparagaceae) from Northern Vietnam and adjacend China, Prov. Guangxi is shown to be synonymous to A. tonkinensis (Gagnep.) Wang & Lang. On the other hand, A. tonkinensis clearly differs from A. fungilliformis Wan from China, Guangxi with perigone tube cupulate, outside white (vs, campanulate, purple), and pistil table shaped, stigma discoid (vs. mushroom shaped, stigma hemispherical).  相似文献   

2.
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连罗霄山脉,东、北、西三面与武夷山脉、大别山脉、武陵山脉隔水相望。笔者于2020年9至12月间,对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进行了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共采集标本562号,对保护区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及统计,分析研究区苔藓植物区系地理特征,并与江西7个地区苔藓植物的相似性和热带性质/温带性质(R/T)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58科100属179种(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藓类植物34科64属113种,苔类植物23科34属64种,角苔类植物1科2属2种。(2)九岭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系成分以东亚分布最高;温带成分略高于热带成分,该区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3)九岭山苔藓植物与大部分地区科、属的相似性都较高;九岭山与阳际峰种的相似性最高,而与鄱阳湖湿地种的相似性最低。(4)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R/T值最高为1.32,鄱阳湖湿地R/T值最低为0.50;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的R/T值最接近,且都是温带性质略高于热带性质,具有明显过渡性。总体来看,江西从南到北热带成分逐步减少,温带成分不断增加,中部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馆藏标本,对云南药山自然保护区蕨类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蕨类30科、67属、177种及10变种;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0个类型11个亚型;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分为9个类型、20个亚型及7个变型;该保护区温带区系成分占优势;与相邻地区区系成分比较发现,蕨类区系与云南药山联系的紧密程度为:轿子雪山>梅里雪山及附近地区>玉龙雪山>黄山.  相似文献   

4.
大中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琼  李乡旺  樊国盛   《广西植物》2006,26(5):541-545
云南省大中山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749种,隶属于137科396属。区系成分中,世界分布33属,占全部总属数的8.33%;热带分布206属,占除世界分布属以外的56.75%(下同),温带分布148属,占40.77%,中国特有9属,占2.48%。该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性。从区系成分和植物类群多样性所占比例上看,是一个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河南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共计有蕨类植物23科46属107种.其区系基本特征是: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并具有一定的古老性;以温带性质为主,但有较明显的热带残遗性和亲缘性;特有现象明显,是东亚成分分布中心的一部分;隶属于华北区系,兼有强烈的西北和西南区系特色.  相似文献   

6.
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调查和参考有关文献,对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种类丰富,本区共有苔藓植物46科95属180种(包括种下类群)。其中苔类植物14科18属37种。藓类植物32科77属143种;优势科为青藓科、提灯藓科、丛藓科、羽藓科、真藓科、绢藓科和灰藓科,优势属为提灯藓属、真藓属、青藓属、光萼苔属、绢藓属、灰藓属、凤尾藓属、丛本藓属、缩叶藓属、羽藓属和仙鹤藓属;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区系联系广泛;种的地理成分统计分析表明。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热带成分也占有一定比例,反映了本区苔藓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性;东亚成分也占有重要地位,有42种,其中中国-日本分布有15种;中国特有种有16种,中国特有分布中以西南区系成分为主。本区苔藓植物区系隶属于华中地区,但兼有多种成分。体现本区苔藓植物区系的南北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7.
箬寮岘自然保护区有蕨类植物38科69属153种(包括亚种和变种),其中优势科是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卷柏科,优势属是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复叶耳蕨属、凤尾蕨属和短肠蕨属。属的分布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最多;种类以东亚分布类型和特有成分为主,表现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特点。在区系关系上,该区系与九龙山、古田山、天目山、庐山、武夷山区系关系密切,而与苍山、西山、太行山、帽儿山区系关系较为疏远。区系属于东亚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8.
广西拉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调查统计,广西拉沟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3科594属985种.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中亚热带向南热带过渡性质.在科、属水平上对植物区系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热带性质均强于温带性质,属的成分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为主.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相比较,拉沟自然保护区与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相似性较高,与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初步探讨了广东阳春鹅凰嶂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特点,结果表明:本区有蕨类植物134种(包括变种与变型),隶属于38科72属,优势成分以水龙骨科、金星蕨科、鳞毛蕨科等系统演化上较高级的类群为主。区系单种属较多,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但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这些区系特征与本区古老的地质和优越的水热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山东莱州大基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种类丰富、优势现象明显、特有种较多、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古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属华北植物区系,具有典型温带区系特征,兼有一定的热带亲缘。  相似文献   

11.
在野外调查与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蕨类植物216种隶属于35科75属,科、属、种各占江西省蕨类植物科总数的71.4%、属的65.8%、种的49.9%。含7个种以上的科有9个; 科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科占74.3%。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0个,其中热带分布类型有51属,占总属数的68%; 温带分布类型的属有4属,占总属数的5.3%。种的地理分布可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热带成分35.6%、亚热带成分49.1%、中国特有成分达13.4%。种的相似性分析表明,本区系与齐云山关系密切,相似性系数达75.1%。  相似文献   

12.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凤阳山--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野外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可以认为,凤阳山--百山祖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9科、79属、249种(含变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和膜蕨科;主要属为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铁角蕨属、蹄盖蕨属和瓦韦属,其中以鳞毛蕨属和复叶耳蕨属分布相对集中。属的分布类型以热带成分为主,种以东亚分布类型和中国特有种为主,并含有72种中国特有和珍稀蕨类植物。  相似文献   

13.
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藻类植物432种(含54个变种和2个变型),隶属于6门8纲24目45科96属。其区系成分以国内外广泛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38.44%,还出现热带种类和高海拔高纬度冷水性种类。此外,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比较反映了分类级别越高,其相似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比较其与周边相邻4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结果表明:(1)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2科83属189种,科、属组成优势现象明显,区系起源古老。(2)分布区类型在科、属级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为主,种级水平以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热带亲缘明显,具有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3)在地理亲缘关系上,梅花山与梁野山的蕨类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与圭龙山的关系次之,与热带区系性质较强的南靖南亚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和典型的中亚热带性质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联系较为疏远,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5.
广东阳春鹅凰嶂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鹅凰嶂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阳春市境内 (1 1 1°2 1′2 9″~ 1 1 1°3 6′0 3″E ,2 1°5 0′3 6″~ 2 1°5 8′40″N) ,为北热带地区。计有维管植物 2 1 0科 75 4属 1 5 80种 (包括亚种与变型 ) ,其中种子植物有 1 72科 681属 1 44 8种。研究分析和讨论了本区主要植被类型、种子植物区系及珍稀濒危植物 ,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是 :种类组成比较丰富 ,地理成分复杂 ,联系广泛 ,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是典型的热带北缘区系性质 ;植被类型以山地雨林为主 ;区系起源古老 ,原始类群丰富 ;特有性比较高 ,珍稀濒危植物明显。建议对一些濒危物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共计有苔藓植物53科128属281种10变种2变型。其中苔类植物19科22属37种2变种l变型;藓类植物34科106属244种8变种l变型.其区系的基本特征是: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以温带性质为主,但有较明显的热带残遗性和亲缘性;隶属于华北植物区系,但兼有多种区系成分,体现了本区苔藓植物区系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产于天目山的中国多孔菌二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宝凯  戴玉成 《菌物研究》2007,5(3):125-128
报道了产自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2种多孔菌:塔斯马尼亚小集毛孔菌Coltriciella tasmanica和凹形栓孔菌Trametes ectypus,2种多孔菌均为中国新记录种,根据所采集的材料对这2种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  相似文献   

18.
东京金花茶一百多年后在越南北部被重新发现.该种是C.J.Pitard根据B.Balansa1887年采自越南巴维山的标本于1910年描述发表的。本文对该种的花部特征进行了补充描述并提供了它的新分布点信息。  相似文献   

19.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与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易思荣  黄娅  肖波  梁国鲁 《广西植物》2008,28(2):218-225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共计有野生蕨类植物46科107属458种(含亚种和变种)。在科的区系成分中单种科14个,少型科(2~5种)16个,多种科(包含6~19种)12个,大科(20~49种)1个,特大科(50种以上)3个,分别占金佛山蕨类植物总科数的30.43%、34.78%、26.09%、2.17%和6.53%;其中热带分布占总科数的54.35%;在属的区系成分中,具12个分布区类型,单种属和少种属数量多;热带成分丰富,包含55属,占总属数的51.40%;特有现象明显,地方特有种十分丰富;属的区系与武陵山和大巴山关系最为密切,与九华山、化龙山、齐云山和云山关系疏远;东亚分布、世界广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间断分布及北温带分布型对该区系性质的影响最大,热带亚洲分布型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型的影响最小;该区系具有古老、孑遗和原始性等特点,验证了金佛山地区处于我国三大特有现象中心之一的鄂西—川东特有现象中心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青木川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905种,隶属于126科501属,其中裸子植物5科11属15种,被子植物121科490属890种(双子叶植物108科401属762种,单子叶植物13科89属128种)。中国特有属20属,中国特有种261种。该区系的基本特征是:植物种类丰富,特有程度高;区系成分复杂,表现出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并以温带区系成分占优势;在中国植物区系上处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中地区和华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地区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横断山脉地区的交汇地带,多种区系成分汇集,与周邻联系广泛;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有较多的残遗植物;珍稀保护物种丰富,共计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级保护植物4种,级25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