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毒A、B、E、F型抗毒素血浆的试生产与检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的规定,在肉毒A、B、E、F型抗毒素血浆试生产前,制定了肉毒A、B、E、F型类毒素马匹免疫计划及相应抗毒素血浆效价测定方法,免疫结果显示:肉毒A、B、E、F型类毒素免疫马匹成功率分别为75%、75%、60%、100%。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于1966年4月,检查了一份可疑的在我国某高原地区引起食物中毒的生牛肉,并从中分离到一株E型肉毒梭菌。 1.被检的生牛肉系经过冬藏并有部分腐烂的现象,每克约含1,000小白鼠致死量的E型肉毒毒素。 2.从该生牛肉分离的一株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经细菌学和毒素血清学实验,鉴定为E型肉毒梭菌,编号为E66418。 3.本文指出,E型肉毒中毒及该菌的生态分布并不一定都同海洋有关。  相似文献   

3.
用皂土为载体与类毒素结合方法及破伤风类毒素抗原抗体絮状反应方法去除A、B、C、D、E、F型肉毒抗血清原料中的异型和异种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制备的A、B、C、D、E、F型肉毒诊断血清每1m l均能中和相应型的肉毒毒素10000LD50以上,而中和异型肉毒毒素或破伤风毒素均低于5 LD50;A、B、C、D、E、F各型混合后的混合型血清每1m l能中和各型肉毒毒素亦大于10000 LD50,中和破伤风毒素低于5 LD50,即效价和特异性符合规程要求。  相似文献   

4.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状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有7种血清型(A~G),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的细菌蛋白质。人类肉毒中毒主要是由A、B和E型引起。本研究克隆了B型肉毒毒素重链C端片段(Hc),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诱导表达,并用Ni离子亲和柱进行了纯化。Hc蛋白免疫后的BALB/c小鼠可以抵抗6×103LD50B型肉毒毒素攻击。  相似文献   

5.
左庭婷  端青 《生物技术通讯》2010,21(1):103-106,144
肉毒毒素是自然界中已知毒性最强的毒素,通常被分为A~G共7个血清型,其中A、B、E型是最常见的人类中毒型别。肉毒中毒的流行特点与菌体的地域分布、各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社会活动都有一定关系。目前,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大洲均有B型肉毒中毒的报道。我国、日本及欧洲B型肉毒中毒主要为家庭自制食物引发的食源性中毒,而美国则主要为婴儿肉毒中毒。近年来,创口型B型肉毒中毒与"注射型吸毒人员"的关联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为了加深对B型肉毒中毒的了解,我们对我国及部分国家和地区的B型肉毒中毒情况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给肉毒毒素的快速检测增加了一项重要的手段。某些酶既可结合于抗原(如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的毒素),也可结合于抗体(如爽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的IgG)。考虑到肉毒毒素是一种强毒物质,故更多地用后一标记方法。藉此已对A、B、E、G型肉毒毒素及A、B、E三型混合毒素,C和D型的毒素有关抗原和毒性的关系,一些肉毒梭  相似文献   

7.
<正> 1976年在这个国家是不寻常的。因为认识了一种新的内毒中毒,即婴儿肉毒中毒;同时这一年发生的肉毒中毒比过去四十年任何一年都多。 本报告介绍了这一年在三种肉毒中毒,即婴儿肉毒中毒,创伤性肉毒中毒和食物性肉毒中毒方面的经验。 食物性肉毒中毒 1976年共发生了二十三起由食物引起的肉毒中毒,比1970年到1975年每年平均发生起数(11.3)高2倍。在17起爆发中,证实了毒素型别。其中8起A型,7起B型,2起E型。有11起牵连到家庭储藏的食品,其中7起在食品中发现有肉毒梭菌或肉毒毒素。A型中毒中,一起是吃了家制的八目鳗罐头引起的,而其它几起则  相似文献   

8.
前言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以下简称肉毒)是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在厌氧环境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其化学本质为一大分子量的蛋白质。依其抗原性,现已分离出七种(A、B、C_α、C_β、D、E、F、G)不同的免疫类型,引起人类中毒的主要是A、B、E型。肉毒中毒虽非常见多发病,但死亡率很高,且常暴发形式发生。有关肉毒中毒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有不少专著与综述。肉毒是迄今为止人们所知道的最毒物质,A型肉毒结晶(为平均长短径85微米与5微米的杆状)一微克即可杀死体重20克的小白鼠20万只,Van Heyningen(1950)推算对一个成人的致死量只有万万分之七克!曾有报道,基于  相似文献   

9.
<正> 一、肉毒中毒一般概念[1-3]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高分子蛋白的神经毒素,它能引起死亡率很高的人和易感动物的肉毒中毒,尽管根据抗原的不同已将肉毒毒素分为A、B、C_1、C_2、D、E、F和G8个型,但它们都有抑制周围胆硷能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硷,妨碍神经传导,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的药理作用。它们的结构和分子量也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0.
E型肉毒毒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E型肉毒毒素不同于A型肉毒毒素及具有蛋白分解性的B、F型肉毒毒素,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就E型肉毒毒素的结构、激活及作用机制、E型肉毒毒素的精制特点、基因结构及酪酸梭菌产生E型肉毒毒素的机制探讨等四个方面予以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E型肉毒毒素不同于A型肉毒毒素及具有蛋白分解性的B,F型肉毒毒素,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就E型肉毒毒素的结构,激活及作用机制,E型肉毒毒素的精制特点,基因结构及酪酸梭菌产生E型肉毒毒素的机制探讨等四个方面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A型肉毒神经毒素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为A型肉毒神经毒素制品的研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DS-PAGE、HPLC测定A型肉毒神经毒素的纯度;采用毛细管凝胶电泳分析其在非还原条件及还原条件下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采用等电点聚焦电泳测定其等电点;对其N-末端氨基酸序列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NCBI blast数据库中A型肉毒梭菌Hall株的氨基酸序列作比对,确证其各组分的成分;对A型肉毒毒素复合物及A型肉毒神经毒素进行口服毒性分析,并对3批A型肉毒神经毒素原液和其半成品进行生物学稳定性研究。结果 A型肉毒神经毒素纯度99.00%;非还原条件下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2 000,N-末端氨基酸序列ALNDLQINVN,为完整的A型肉毒神经毒素;还原条件下,由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1 000、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ALNDLQINVN的重链和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1 000、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PFVNKQFNYK的轻链组成;等电点为4.91;口服A型肉毒神经毒素的小鼠LD50为1.50×107U/kg,是其复合物的7.9倍;3批A型肉毒神经毒素原液在2~8℃放置28 d生物学活性无下降,平均比活性为2.13×108U/mg,是其复合物的7.1倍;3批半成品在18~26℃放置28 d生物学活性无下降。结论 A型肉毒神经毒素纯度较高,非还原条件下为单链,还原条件下裂解为轻链和重链,其原液及其半成品的生物学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对某卫生防疫站委托本研究室分离病原菌的一份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一"黄豆冬瓜酱"进行检测和病原菌的分离,从中再次检出了E型肉毒毒素并分离到一产毒菌种,对该菌种的生物学及生化学特性进行检查,并检测其毒素基因(PCR试验)。结果:该分离菌能产生E型肉毒毒素,PCR检测结果也证明其具有E型肉毒神经毒素基因,但其多项生化特性与E型肉毒梭菌有明显差异,而与酪酸梭菌完全一致。结果说明该分离菌系产生E型肉毒毒素的酪酸梭菌,而非E型肉毒梭菌。由酪酸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型肉毒中毒并从中毒食品中分离到该病原菌,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14.
将C型肉毒梭菌经适宜条件的产毒培养后纯化,并进行相关鉴定。制备的C型肉毒毒素用分段脱毒法脱毒,并进行类毒素保护力的初步研究。以不同蛋白含量C型肉毒类毒素免疫小鼠后攻毒,结果显示,蛋白含量为0.625μg的类毒素免疫2针或蛋白含量为1.25μg的类毒素免疫1针均可保护50LD50的C型肉毒毒素攻击。蛋白含量为5μg的C型肉毒类毒素与福氏不完全佐剂配制的抗原免疫小鼠3次所得抗血清的保护力(Anti LD50/ml)为4.3×104。说明用该纯化工艺制备的C型肉毒类毒素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作为抗原成分用于C型肉毒疫苗和C型肉毒抗毒素的研究和生产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C型肉毒毒素与C型肉毒中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C型肉毒毒素的纯化、生物学特性,并从流行病学角度对动物C型肉毒中毒的发生、中毒机理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进行了概述。对近年来C型肉毒毒素在分子水平、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用毒素或福尔马林处理的类毒素免疫家兔制备抗肉毒血清(A和E型)。用类毒素连续吸收抗类毒素,能完全吸收掉小鼠保护效价;但其在吸收抗毒素时,却保留较高的保护效价,而此只能为毒素所除去。由于肉毒类毒素和毒素的明显差别,所以能将两者区分为免疫抗元和(或)抗血清吸收抗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E型肉毒中毒及其病原菌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同时在原苏联与美国分别发现海鱼引起的肉毒中毒并认定其病原菌为一新型即E型的肉毒梭菌之后,世界各地也相继发现E型肉毒中毒发生,且多为沿海地区居民因食用处理不当的鱼,鱼子及各种海栖动物肉所导致。而我国的E型肉毒中毒及其病原菌的地理分布状态以及中毒诱因等方面在国际间具有某些独特之处。在我国,除大连新金县罐头鱼引起的一起E型肉毒中毒之外,E型中毒主要发生在海拔4~5千米的青藏高原或远隔海域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中毒均为食物中毒型,原因食品及发病因素基本上都是生吃冬藏肉或豆谷类发酵食品。我国的E型肉毒梭菌也多分布于黄土高原或内陆平原,而在沿海的泥沙和鱼类中则很少能检出该菌。华北平原微山湖周边几个县发生的3起食物中毒型E型肉毒中毒已经证实均系酪酸梭菌产生的E型神经毒素所引起,并又查明该湖周围土壤中确有E型神经毒素原性酪酸梭菌存在,此乃世界上最早的发现  相似文献   

18.
高洁  王建新  南楠  宫赛赛  李涛  王慧 《微生物学报》2021,61(11):3496-3505
[目的] 建立A型肉毒毒素轻链胞内持留模型来模拟A型肉毒毒素引起的长期中毒。[方法] 设计构建pcDNA3.1-ALC-GFP重组质粒,提取质粒进行PCR验证,并将其转染进Nureo-2a细胞中表达,利用Western Blot与细胞免疫荧光分析验证ALC-GFP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细胞内的长时间持留,建立A型肉毒毒素轻链的胞内持留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抗肉毒药物的筛选。[结果] 成功构建pcDNA3.1-ALC-GFP重组质粒并将其转染进Nureo-2a细胞中,验证了ALC-GFP在细胞内具有长时间持留性,成功建立了A型肉毒毒素轻链胞内持留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筛选出潜在抗肉毒药物CB3。[结论] 成功建立了A型肉毒毒素轻链胞内持留模型,并初步应用于CS1,CE2和CB3药物筛选,为A型肉毒毒素长期中毒的解毒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制备A型肉毒聚合类毒素,研究获得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方法.通过碳二亚胺法,聚合A型肉毒类毒素,免疫小鼠,用ELISA检测抗体,成功地制备了A型肉毒聚合类毒素,免疫小鼠获得高效价免疫血清,且该免疫血清具有中和活性,研究A型肉毒聚合类毒素抗原的作用机制,获得具有中和活性的保护性抗体,对肉毒毒素中毒的防治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东海地区的海泥培养物中,分离出一株厌氧性芽孢杆菌。经细菌学、毒素血清学.细菌代谢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及DNA中G+ct001%测定,鉴定为D型肉毒梭菌,编号为D85501。与国际参考菌株D359对照,D85 501菌株具有D型肉毒梭菌的总特性,还有自身的特点,是D型肉毒梭菌中的一新株,是我国分离的首株D型肉毒梭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