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8株光合细菌的鉴定及其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8株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作为益生菌株提供系统资料。方法用常规方法对8株PSB菌株的形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鉴定,同时定性分析菌株产生的类胡萝卜素和CoQ,测定菌株16S DNA序列并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在GenBank中获取了8个16S DNA序列号。结果菌株鉴定结果表明:菌株2C、2c和13ing为沼泽红假单胞菌,Ga、Il106、WS8N为类球红细菌,MT1131为荚膜红细菌,rub为深红红螺菌。基于菌株16S DNA序列的系统进化树显示,同一种菌并不总是聚为一簇,但相隔较近;种属完全不同的菌株,尽管序列相似性高达97%以上,在系统进化树上相隔较远。结论8株PSB菌株的鉴定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背景资料,同时菌株在GenBank中获得的16S DNA序列号为菌株作上了生物标记,也为菌株的产权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RAPD技术在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RAPD技术的发展,这一在DNA分子水平上检测遗传多样性的方法被广泛用于植物系统与进化的研究之中,利用RAPD的分析结果,不仅可以探讨 物种间的亲缘演化关系,检测种内的遗传分化,而且还可以为属、种的分类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事实证明,RAPD在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胡桃目的分化、进化和系统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所讨论的胡桃目的概念包括胡桃科和马尾树科。作者详细地对该类群植物性的分化,果实传播方式及分化,生态及地理的分化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最后探讨了该目的系统位置,认为胡桃目与杨梅目和山毛榉目有密切的联系,是金缕梅类植物演化最高级的一个类群。 相似文献
4.
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的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簇的核酸序列,筛选特异性引物,探索一种适用于自然水样中微囊藻产毒潜能检测的全细胞PCR方法。经灵敏度测试表明,这种PCR方法的检测下限相当于100cells。该方法不需要提取基因组DNA,检测所需水样量少,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应用于水库等饮用水源水体中具有产毒潜能的微囊藻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PCR技术的应用与微生物系统进化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的分类进化研究是生命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日趋完善,以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渗透,特别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将系统进化的研究从宏观逐渐转向微观,以便更准确地反映生物体间真正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之间的进化关系的不同观点及其立论依据,提出就现有证据而言,软体动物起源于环节动物更具说服力,并对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进化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蓝藻(cyanobacteria)水华频繁暴发,引起水质恶化,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代谢产物藻毒素具有肝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和肿瘤促进作用,并可在水生生物中富集,造成饮用水安全风险和水产品食用安全风险。噬藻体(cyanophages)是一类特异性侵染蓝藻的病毒,参与调控蓝藻的种群密度和丰度,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蓝藻水华生物防控工具。以往的研究报道多集中于海水噬藻体,有关淡水噬藻体的报道寥寥无几,迄今尚无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噬藻体的研究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离、鉴定惠氏微囊藻噬藻体。【方法】以惠氏微囊藻FACHB-1112为指示宿主,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淡水中分离出噬藻体vB_MweS-yong2,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因功能注释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vB_MweS-yong2的基因组长44 530 bp,G+C含量为71.6%,有61个开放阅读框(ORF)、1个tRNA基因。成对序列比较(pairwise sequence comparison,PASC)表明,vB_MweS-yong2与所有... 相似文献
8.
采用套式PCR检测水库产毒微囊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所测定的微囊藻毒素合成酶mcyB基因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设计并筛选出两对特异性引物,用于产毒微囊藻的套式PCR检测。套式PCR针对毒素基因的检测结果与ELISA针对微囊藻毒素的检测结果相一致,但灵敏度更高。套式PCR的检测下限达1—10个微囊藻细胞/反应。采用套式PCR对广东12个主要供水水库的247份水样进行了产毒微囊藻检测,共检出阳性水样82份,阳性率为33.2%。这些阳性水样分布于除深圳水库以外的其他11个水库;其中汤溪水库水样套式PCR检出阳性率最高,达67.4%,其水样一步PCR的检出阳性率亦达25.6%,值得引起水文部门重视,并进行进一步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9.
全细胞多重PCR检测蓝藻、微囊藻及产毒微囊藻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取三对分别针对微囊藻、蓝藻16S rDNA及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B的保守序列的特异性引物209F/409R、27F1/409R、MTR/MTF,其中409R为一条共用引物。设计并优化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蓝藻和微囊藻的两重全细胞PCR方法和一种可以同时检测蓝藻、微囊藻和可产毒微囊藻的三重全细胞PCR方法,并且测试了这两种PCR反应的灵敏度区间,分别为105~103cell·mL-1、105~102cell·mL-1。对采集水库水样检测结果表明双重全细胞PCR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对天然水样的检测,三重全细胞PCR方法可用于实验室培养藻细胞的筛查。全细胞多重PC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在水体微囊藻毒素检测预警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12.
11种金花茶植物的RAPD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11种金花茶植物,即:龙州金花茶Camellia
longzhouensis J.Y.Luo,弄岗金花茶C.longgangensis C.F.Liang et S.L. Mo,大样金花茶 C.grandis(C.
F. Liang et S.L.Mo)H.T,Chang et S.Y.Liang,扶绥金花茶 C.fusuiensis S.Y. Liang et X.J.Dong,中东金花茶C.achrysantha H.T.Chang et S.Y.Liang,小花金花茶C. micrantha S.Y. Liang et Y.C.Zhong,薄叶金花茶C.chrysanthoides H.T.Chang,毛籽金花茶C.ptilosperma S.Y.Liang et Q.D.Chen,陇瑞金花茶C.longruiensis S.Y.Liang et X.J.Dong,凹脉金花茶C.impressinervis H.T.Chang et S.Y.Liang和夏石金花茶C.xiashiensis S. Y.Liang et C.Z. Deng。选用14个引物(10 bp)扩增出201个DNA片段,用于种间遗传相似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图。分析结果表明:(1)小花金花茶、扶绥金花茶与中东金花茶之间的关系较近;(2)大样金花茶、薄叶金花茶和夏石金花茶之间的关系较近;(3)龙州金花茶、毛籽金花茶、陇瑞金花茶和弄岗金花茶之间的关系较近;(4)凹脉金花茶与其他各种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 (vahl: Fr.) Kummer)生物种B.生物种E分别与欧洲种A. gallica 和A. ostoyae交配,用AP—PCR技术分析了中国五个生物种及欧洲2个种的代表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根据系统聚类分析的结果,将其分为4个群:生物种B与A.Gallia, A与C,D与E,A. ostoyae 单独为一群。这与交配试验及RAPD图谱直观分析的结果一致,最小支撑树也支持将中国生物种B鉴定为A.Gallica。证明RAPD是研究蜜环菌生物种的进化关系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PGR)的方法对48株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Robin)Berkh进行了分析。由初步试验中,随机选用了18种引物,筛选出OPA-14引物,该引物扩增的带型清晰可辨,不同菌株之间扩增的带数6—12条不等,共有6条主带。扩增片段的长度粗略估计在300—2000bp左右。除个别菌株的带型相同以外,大多数菌株之间呈多态性分布,其带型的数目和扩增的片段存在差异。对简单的DNA制备方法,以及RAPD-PCR在临床应用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家蚕不同地理品种分子系统学研 总被引:56,自引:3,他引:56
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志,在DNA分子水平上对不同系统、化性和眠性共六类59个家蚕Bombyx mori品种及野蚕且mandarina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在34个随机引物中有12个(35.29%)引物出现稳定的扩增带,扩增总带数为103条,其中86条具多态性,占83.5%,平均每个引物7.2条。利用单匹配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RAPD不但具有品种特异性,而且具有系统特异性,证明中国一化性四眠种为最早从野蚕中分化出来的系统,中国一化性三眠种与中国一化性四眠种在进化上属有显著差异的两个类群。 相似文献
16.
随机扩增多态DNA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随机拉多态DNA分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发现不同厂家制造的PCR扩增仪,不同厂家出品的TaqDNA聚合酶和PCR缓冲液,RAPD反应体系中的引物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BSA和明胶,以及模板DNA的量等均可能对RAPD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VARIOUS STRAINS OF DUNALIELLA (CHLOROPHYCEAE) BASED ON NUCLEAR ITS rDNA SEQUENC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ariela A. González Annette W. Coleman† Patricia I. Gómez ¶ Rolando Montoya¶ 《Journal of phycology》2001,37(4):604-611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15 strains representing 8 taxa of Dunaliella (D. salina, D. bardawil, D. pseudosalina, D. tertiolecta, D. parva, D. viridis, D. peircei, and D. lateralis) belonging to both subgenera and all sections of the genu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the sequences of the nuclear rDNA spacer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1 + ITS-2]). The ITS data agreed with the traditional data in that D. lateralis (from subgenus Pascheria) is only distantly related to the seven taxa of the subgenus Dunaliella. The ITS data also supported the monophyly of the subgenus Dunaliella. Within the subgenus Dunaliella, sequence data resolved five phylogenetic groups; some isolates of D. parva and D. salina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clades containing other species. For example, D. parva UTEX 1983 (section Dunaliella) grouped with D. viridis CONC 002 (section Virides); the former has more nucleotides in common with D. viridis (93.2% similarity) than to its conspecifics (85.6% similarity). Likewise, the strains of D. parva CCMP 362 and CCAP 19 / 9 (section Dunaliella), the three strains of D. tertiolecta (section Tertiolectae), and the one strain of D. peircei (section Peirceinae) formed a strong phylogenetic clade (99%–100% support). Dunaliella salina UTEX 200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D. pseudosalina CONC 010 than to its conspecifics (95% similarity), even though the two taxa differ markedly physiologicall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D. parva UTEX 1983 has been misidentified and should be renamed as D. viridis. Similarly, the strains of D. parva CCAP 19 / 9 and CCMP 362 and the strain UTEX 2192 of D. peircei should be renamed as D. tertiolecta. More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work needs to be done to elucidate the correct taxonomic position of D. salina UTEX 200 and D. pseudosalina CONC 010. Finally, the high ITS sequence variability found among the various strains of D. salina underlines the importance of further work to elucidate the species status in this complex taxon. 相似文献
18.
用RAPD标记检测六种蛇基因组DNA多态性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用 RAPD技术检测了乌梢蛇 Zaocys dhumnades、王锦蛇 Elaphe carinata、黑眉锦蛇 E.taeniura、双斑锦蛇 E. bimaculata、赤链蛇 Dinodon rufozonatum和日本蝮短尾亚种 Agkistrodon blomhoffiibrevicaudus等6种蛇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经20个随机引物扩增得到253个多态片段,其中锦蛇属3个种共有片段8条,游蛇科5个种共有片段5条。在这些共享片段中未检测出种内多态现象。片段分布和片段共享度聚类分析所得的游蛇科5种蛇之间的亲缘关系与染色体、颅骨和半阴茎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用RAPD标记研究对虾属六个种间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用RAPD技术对对虾属中六种对虾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用20个随机引物扩增,共得到364条清晰稳定的多态性片段,片段长度在230 ̄2800bp之间。统计这些片段,根据扩增片段的共享度计算出相对遗传距离指数,然后用UPGMA和NJ等聚类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构建系统树,确定了它们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从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外部形态比较相似的种类在基因组DNA上表现出较大的相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采自湖南莽山的26种鹅膏菌属(Amanita)真菌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6个引物,每个引物能产生1~10条DNA条带,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现多态性OPG15、OPH04两个引物扩增的RAPD谱带能将26种鹅膏菌完全区分开来,通过6个引物的RAPD分析获得的平均相似性系数表明种与种之间的相关系数在20-60%之间,平均链锁聚类分析可将26种鹅膏菌分为二大类,且一些具菌环和苞状菌托的种类聚在一起,与形态分类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