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龟纹瓢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龟纹瓢虫雌虫和雄虫对豆蚜的功能反应符台Holling Ⅱ型模型,其模型为:Na=0.9233N/(1 0.0171N)(雌虫)和Na=0.8641N/(1 0.0164N)(雄虫),瓢虫捕食豆蚜的数量随豆蚜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寻找效应随豆蚜密度增加而降低。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37.42(雌)、34.11头(雄)和17.25(雌)、15.8头(雄)。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数学模型为:E=0.3032·P^-15634(雌)和E=0.3048·P^-1.1697(雄)。干扰反应的教学模型为:E=0.8104·P^-2.1721(雌),E=0.7125·P^-2.2660,E=0.5963·P^-2.1751(雌雄混台种群)。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研究了芬兰真绥螨Euseius finlandicus Oudemans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芬兰真绥螨对截形叶螨雌成螨非嗜食,对卵和若螨嗜食.在RH 80%±5%,温度分别为16、20、24、28和32℃的试验条件下,芬兰真绥螨对截形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在16 ~28℃温度范围内,芬兰真绥螨对截形叶螨各螨态的攻击系数、捕食能力、最大日捕食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处理时间则缩短,温度高于28℃时捕食量开始减小.截形叶螨密度固定时,芬兰真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巴氏钝绥螨对柑桔全爪螨的捕食效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 barkeri的雌成螨、雄成螨、若螨在实验条件下对柑桔全爪螨的捕食效能。结果表明:5个实验温度条件下(16、20、24、28和32℃,RH85%),利用椭圆食粉螨饲养的巴氏钝绥螨Panonychus citri对柑桔全爪螨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巴氏钝绥螨对柑桔全爪螨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 Ⅱ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各螨态对柑桔全爪螨的控制能力(α/Th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8℃时达到峰值;同一温度条件下,雌成螨的捕食能力最大,若螨其次,雄成螨的捕食能力最弱;在猎物密度固定时,由于巴氏钝绥螨个体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和相互干扰作用,随着捕食者密度的提高,捕食者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巴氏钝绥螨对各螨态柑桔全爪螨的取食有选择性,柑桔全爪螨的幼若螨是巴氏钝绥螨的嗜好虫态。 相似文献
6.
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 Oudemans能捕食为害蝴蝶兰的害螨---太平洋细须螨Tenuipalpus pacificus Baker的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室内研究了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对太平洋细须螨卵、幼螨、若螨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太平洋细须螨密度的增加,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对太平洋细须螨的捕食数量也随之上升,捕食功能反应曲线符合Holling II型方程。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对太平洋细须螨卵的控制能力显著强于对幼螨和若螨的控制能力,a/Th值分别为165.8、79.2和63.8。在猎物密度一定时,由于胡瓜钝绥螨个体间存在相互竞争和相互干扰作用,随着捕食螨密度的提高,捕食螨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对橡胶六点始叶螨的控害潜能,系统研究了21℃、24℃、27℃、30℃、33℃5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六点始叶螨各螨态的捕食效能和自身密度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对六点始叶螨若螨、幼螨和卵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71、1.75和0.54。在21℃~33℃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不同螨态六点始叶螨的功能反应均能很好地拟合Holling-II型圆盘方程,其对六点始叶螨雌成螨、若螨、幼螨的捕食效能(a/Th)在30℃时最强,分别达19.91、44.90、189.45头/d,对叶螨卵的捕食能力在不同温度间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不同螨态六点始叶螨的捕食量大小依次为:幼螨若螨成螨卵。在相同的猎物密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作用率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加州新小绥螨存在种内竞争和自我干扰作用,自身干扰系数为0.349。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条件下,系统研究了芬兰真绥螨Euseius finlandicus Oudemans对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 Koch的控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在15~32℃的温度条件下,芬兰真绥螨雌成螨的捕食量随着温度的上升呈线型正相关。在15~25℃的温度内芬兰真绥螨的产卵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15℃下平均单雌产卵0.42粒,25℃时平均单雌产卵2.56粒;当温度升到32℃时单雌产卵下降为1.62粒,雌成螨的产卵量与温度的关系呈抛物线型。(2)在5~15头/叶的猎物密度下,雌成螨的捕食量随着猎物的密度增加呈线型正相关,而当猎物密度达到30头/叶时,芬兰真绥螨雌成螨的捕食量处于平稳状态。在5~15头/叶的猎物密度下,芬兰真绥螨的产卵量和产卵量均与猎物的密度呈线型正相关;当每头雌成螨捕食量为1.8~3.5头时,产卵量为1.0~1.5粒。(3)不同温度下,芬兰真绥螨对猎物的不同密度和虫态的功能反应可用圆盘方程II型进行拟合;在25℃条件下捕食效率最高且喜好捕食的虫态是卵和幼螨。 相似文献
9.
10.
11.
多种捕食性天敌控制麦蚜当量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饲养,明确了麦蚜主要天敌食蚜蝇类、瓢虫娄、草蛉类、蜘蛛类之中8种幼虫和6种成虫(蛛)的取食量。经校正当量系数模式等统计.建立了上述天敌控制麦蚜的当量系统。实例表明,该系统能准确测定复合天敌的控蚜效果,为促进麦蚜综合治理进展提供了一条依据。 相似文献
12.
J. BASIL GOODEY 《The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1952,39(4):468-474
Measurement data and body ratios from eleven populations of Ditylenchus destructor are presented. The data for lengths of males and females have been analysed for variance, and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population means are shown to be significant. The essential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racters and the care with which sizes and dimensional ratios must be us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species, is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地衣芽孢杆菌对不同抑制剂的反应。结果表明,当pH在7.0时,链霉素浓度为500μg/mL,青霉素浓度1000μg/mL,头孢唑啉钠浓度为500μg/mL时对地衣芽孢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这对正确使用地衣芽孢杆菌制剂(整肠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胚胎发育的一定时期,表皮细胞呈现较强的β-内啡肽阳性免疫反应,而这时期正是表皮传导最活跃的时期。为了探索胚胎表皮传导和β-内啡肽-类阿片样多肽之间是否有关系,本实验采用纳络酮处理,发现表皮传导消失,待纳络酮作用消除后,表皮传导现象又再出现,说明纳络酮在胚胎表皮细胞传导中起了阻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以荧光探针为手段,以人红细胞膜为材料,测量了膜偏振度的改变,荧光探针能量转移,荧光峰的蓝移和甲素激发峰的分裂。结果表明在有竹红菌甲素存在时,红细胞膜偏振度增加,探针荧光强度减小,荧光峰蓝移。甲素浓度增加时,上述现象更加明显,即它们之间有正的相关关系。同时,甲素激发光谱的a带发生分裂。据此,我们认为甲素对红细胞膜内脂双层产生明显微扰,甲素与红细胞膜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甲素浓度较大时,它主要是渗入到红细胞膜脂双层的深层部位(膜脂肪酸链的12—16位)。 相似文献
17.
曾弥白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1990,(1)
佛波酯(TPA)是一种有效的皮肤癌促变剂。有不少实验事实指出,它的原始作用部位是质膜,而且对间隙连接的影响也已从各方面得到了证实。本文利用这种药物研究细胞通讯在肌细胞分化中的重要性。割取蝾螈神经胚中期躯干部体节中胚层,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养。实验组在培液(Steinberg+Leibovitz's L-15,9∶1)中加适量TPA,共试用了4种浓度,5、10、20和40ng/ml,以10ng/ml为适当,本文报道用这一浓度得到的结果。处理时间为4天,天天换新鲜配制的TPA溶液,连续三天,以后在正常培液中培养。对照组和实验组一样,在20℃下培养10—16天。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看到TPA的处理使预定体节细胞分化为肌细胞的过程受到了明显的阻抑。对照组在10天左右的培养中,可以观察到从预定体节细胞转变为成肌细胞,再融合为肌管。但是,实验组培养早期有一定量的脱落细胞,它们大多为不规则形,分散在外植块周围;还有一些不规则形的细胞,成片地自外植块铺展出来。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10天左右的培养过程中都未能表现进一步分化。除了看到一些梭形或长形的细胞夹杂在分散或成片的不规则细胞之间,没有找到过多核的肌管细胞。我们的实验结果结合过去形态的观察,说明细胞间通讯的时间性在肌细胞分化中是十分重要的。TPA处理的时间正相当于正常肌细胞分化中间隙连接大量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期间,很可能,TPA使间隙连接失去作用,处理之后再恢复正常培液,错过了时间,间隙连接的作用以后也不再能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18.
刘支前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1995,(2)
酰胺类除草剂拿草特对菟丝子幼苗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采用石蜡切片法和细胞扫描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对照及处理幼苗茎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指数和核DNA含量,发现拿草特对菟丝子幼苗生长的抑制是由于它对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双重抑制作用:间期抑制和中期抑制。即它既可阻止有丝分裂的启动,又可象秋水仙素一样通过影响纺锤丝的功能而将细胞分裂阻止于中期,引起分生区细胞的多倍体化和径向膨大。这种生长受到抑制且茎尖粗肿的幼苗不能够在农作物上寄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索了油菜花药培养中小孢子胚早期发育的适宜条件。花药分步悬浮法第一培养基的简化实验表明,小孢子胚在仅含有20%蔗糖的空白培养基上的诱导率(212%)与对照的(202%)无显著差异。这样,第一培养基便从原Keller培养基简化为不含大量、微量和有机元素而仅含有20%蔗糖的水溶液,并且,花药第一阶段的培养时间从原来的3—5天减少到1.5—2天。此外,研究了花药在蔗糖水溶液上的滞留时间对小孢子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滞留36~48小时,小孢子胚的诱导率(135%)最佳。考察小孢子胚胎早期发育的状况与不同滞留时间的关系则发现,36—48小时内每100个活细胞里,膨大细胞约占70%。这表明,早期培养时,花粉只要膨大而不需分裂即可转入第二阶段培养,便可获得较高产率的胚状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