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莒南发现的石制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员晓枫  徐淑彬等 《人类学学报》1989,8(1):32-38,,T001,
本文报道的128件人工石制品分别采自山东莒南县的石莲子乡烟敦岭和扁山乡九顶莲花山两个地点。石制品常见类型有边刮器,端刮器和砍斫器等,另有少量的雕刻器和尖状器,内含典型细石器。就石制品的组合及工艺水平而言,其时代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末期。  相似文献   

2.
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发现了一批石器地点,本文是对其中若热沟与麦多得布两处地点石制品的分类、描述与简要研究。这批材料包括了细石核、细石叶及加工精致的刮削器、尖状器等器型,属于细石器工业遗存。这些材料对于深入认识与研究西藏地区的细石器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西蒲县薛关细石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记述了采自山西蒲县薛关的一批细石器。这批石器属于以楔状石核为特征的典型细石器技术传统。它的发现,对探索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吕梁山一带劳动、生息状况,对进一步探讨我国华北地区各细石器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南舞阳大岗细石器地点发掘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记述的是河南省舞阳县大岗细石器地点第4层出土的石制品,它属于以楔状石核为特征的细石器技术传统,上覆的第3层属于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晚期,它的发现对研究细石器技术传统的分布和发展,探讨中原细石器遗存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关系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最后斑鬣狗化石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除少数省外,大部分省都发现有它的遗迹。它起源于中更新世末期,但目前,它被认为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的典型化石。最近几年,一些学者对我国含有最后斑鬣狗化石的动物群进行了年代测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因此依最后斑鬣狗化石的存在初步推断一个动物群、一个含人类化石或一个旧石器地点的距今年龄就有了可能。我国更新世的鬣狗化石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桑氏缟鬣狗,它的上、下裂齿尺寸较小。上裂齿(P~4)的第一叶(统一译名为前附尖)长<第二叶(统一译名为前尖)长<第三叶(统一译名为后附尖)长,第三叶比第二叶稍长,未磨损 P~4的原尖(统一译名为前尖)尖端靠后,内尖(统一译名为原尖)中等大小,且位置稍向后。下裂齿(M_1)短而宽;跟座较大,有的有下次尖,有的有下内尖及  相似文献   

6.
山东细石器遗存以及对"凤凰岭文化"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辰  高星  胡秉华 《人类学学报》2003,22(4):293-307
本文对山东南部地区出土于4个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石制品进行初步的类型学观察,发现其石制品工艺技术比我们过去所认识到的要复杂的多。凤凰岭、青峰岭和望海楼3处遗址带有明显的细石器工艺特点,而望海楼的石制品与前二者在原料使用和制作技艺等方面又有所不同。尤为重要的是,新的研究表明黑龙潭遗址的原生文化层位表现为以特有的石片石核为主的石制品工艺,并非过去认为的细石器遗存。2001年秋季对黑龙潭遗址的补充发掘证实过去在该遗址发现的细石器遗物来自次生堆积。因此几种明显不同的石器技术传统可能共存于这一地区,“凤凰岭文化”已不足以概括鲁南旧石器晚期的石器文化,需予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7.
李后魂  郑乐怡 《昆虫学报》2000,43(2):188-192
该文记载了尖鞘蛾组(Coleophora absinthii group)7个分布于中国的种,其中有1个新种和4个中国新记录种:蒿尖鞘蛾Coleophora absinthii Heinemann et Wocke 新记录于新疆(巩留、北屯)和黑龙江(哈尔滨、黑河、嫩江、五大连池),国外分布欧洲;沟尖鞘蛾Coleophora amarchana Falkovitsh新记录于青海(湟源),国外分布蒙古;野艾尖鞘蛾Coleophora artemisicolella Bruand 新记录于黑龙江(嫩江),国外分布日本和欧洲;凤县尖鞘蛾(新种)Coleophora fengxianica sp.nov.分布陕西(凤县),该种与蒿尖鞘蛾很相似,但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背基突更窄、抱器小瓣和抱器腹更宽、抱器腹背突更长、角状器强烈弯曲以及阳茎端环棒的形状不同可以和后者相区别;平须尖鞘蛾Coleophora kudrosella Baldizzone et Oku 新记录于新疆(乌鲁木齐、北屯、精河),内蒙古(锡林浩特)和黑龙江(嫩江),国外分布日本;茼蒿尖鞘蛾Coleophora kurokoi Oku分布云南(丽江),国外分布日本;钝尖鞘蛾Coleophora yomogiella Oku 分布安徽(岳西),黑龙江(黑河),云南(丽江),国外分布韩国和日本。文中提供了国内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和新种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8.
崔哲慜  侯哲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17,36(4):465-477
有柄尖刃器是朝鲜半岛旧石器时代晚期代表性狩猎工具,1964年在公州石壮里遗址中首次发现。原料多选择硅质页岩或与之相似的石料,多见于25,000-15,000 BP之间。之后随着石镞等复合工具的出现,有柄尖刃器逐渐被取代。本文观察和研究的305件有柄尖刃器来自朝鲜半岛33个遗址,通过分析其形态属性及工业类型,揭示有柄尖刃器的制作技法,探讨其与相邻地区的关系。在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存中虽然也有关于有柄尖刃器的零星报道,但鲜有确凿者,望本文能为中国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有柄尖刃器是朝鲜半岛旧石器时代晚期代表性狩猎工具,1964年在公州石壮里遗址中首次发现。原料多选择硅质页岩或与之相似的石料,多见于25,000-15,000 BP之间。之后随着石镞等复合工具的出现,有柄尖刃器逐渐被取代。本文观察和研究的305件有柄尖刃器来自朝鲜半岛33个遗址,通过分析其形态属性及工业类型,揭示有柄尖刃器的制作技法,探讨其与相邻地区的关系。在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存中虽然也有关于有柄尖刃器的零星报道,但鲜有确凿者,望本文能为中国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新发现的石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7年夏在塔里木南缘发现了打制石器、细石器地点各三处。打制石器虽然采自地面,数量也少,但有可能归人旧石器时代。细石器由楔状、柱状细石核和两边平直的截短细石叶组成,国华北、东北亚和西北美细石器传统,其时代属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11.
黄山有一种极为罕见的动物,当地人叫它“罗夜”的也有叫它“绿衣”的,这都是根据当地方言写成的谐音字,究竟应该叫做什么,连念过很多古书的老人也茫然不知.这种动物样子很象猫,但比猫大,腿高,黑白毛相间,咀尖。叫声尖脆刺耳,它形体虽然不大、性情却  相似文献   

12.
青海玛多冬给措纳湖畔新发现的海拔超过4000 m的全新世中期细石器对于我们认识青藏高原细石器乃至中国全新世的细石器的技术特点与分布格局提供了新的材料,其典型器物组合包括楔形细石核、柱形细石核、端刮器和锯齿刃器等。青藏高原全新世早中期的细石器组合中楔形细石核-柱形细石核-锥形细石核的技术传统是相对稳定的,但缺乏典型船形细石核和小型两面器等华北地区旧石器晚期细石器组合中常见的重要石器类型。通过进一步比对显示,青藏高原全新世早中期细石器的直接来源可能并非直承华北旧石器晚期的细石器传统,而与青藏高原邻近地区(我国西北地区、西南西区)全新世早中期的细石器工业具有更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泥河湾盆地三棵树旧石器遗址2008年试掘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棵树旧石器遗址发现于河北省阳原县东谷坨村东北部。2008年秋,该遗址经过小规模试掘, 出土251件石制品及一些碎骨和牙化石。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工具和断块、碎片等; 工具有刮削器、尖状器、端刮器、凹缺器、锯齿刃器、雕刻器、石锥、石钻、鸟喙状器等。石制品以小中型为主, 其原料主要为石英砂岩、石英、燧石、白云岩、玄武岩等, 全部为就地取材。三棵树遗址与后沟遗址同处泥河湾层上部, 处于后沟遗址下部和马梁遗址上部, 时代属于中更新世中后期。该遗址的发现有助于探讨我国华北小石器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探索细石器文化传统渊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发现的石制品, 并进行简要讨论。该遗址包含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新石器时代多个文化阶段的遗存。石器工业在不同文化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除了旧石器晚期较早阶段的石片石器组合和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的细石器组合之外, 还在新石器早期文化乃至裴李岗文化阶段的文化遗存中发现数量较多的打制石器。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与典型细石器共存的磨刃石锛与陶片。通过对石制品的初步观察可知, 打制石器并不只存在于旧石器时代, 而是延续到新石器早期甚至可能裴李岗文化时期, 打制石器仍然在继续使用。这种情况说明, 李家沟以及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的变化过渡是一种逐渐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滇西西部中奥陶统施甸组虽创名很早,但其时代一直有争论,尽管大都是依据其地层中的笔石来确定,但有的学者把它归于早奥陶世Floian期至中奥陶世Darriwilian期,而有的却认为只应属于Floian期至Dapingian期,或是Darriwilian期,甚至是Darriwilian期延至晚奥陶世Sandbian期。施甸组产有许多腕足类,但未经详细研究,其它化石相对较少,笔石详细研究也很晚,三叶虫、棘皮动物、头足类等研究也很少。本文报道了张远志新厘定的施甸组下部的腕足类,共有27属29种,它们可分为Leptellina(Leptellina)和Saucrorthis两个腕足类群落,时代属Darriwilian期中、晚期。另据施甸组下部腕足类与邻区的对比表明,滇西应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属印支地体,西部归滇缅马地体。  相似文献   

16.
海鱼体内异尖线虫生态分布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异尖线虫在近海鱼类体内微生态分布情况。区检查25种,800尾近海鱼类,其中在19种、629尾中224尾检出1型3期异尖线虫,计1518条,定植率为32%,定植度为1-43条/尾。本次发现了7种鱼、即黄鲫、孔鳐、石鲽、鲈鱼、星鳗和子,有异尖线虫幼虫定植国内还未见有文献报告。  相似文献   

17.
李罡  任雪岩  李珺 《人类学学报》2016,35(4):509-521
泥河湾盆地拥有较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其中多处遗存包含楔形石核、锥形石核技术,其文化内涵在细石器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7月,考古队员在盆地东部岑家湾台地北缘发现了二道梁遗址,随即进行发掘,揭露面积31m~2,出土包含石制品、动物化石及骨制品等文化遗物2000余件。遗址埋藏于桑干河右岸第三级基座阶地上部,上覆黄土状堆积,文化层厚约0.2m,属水动力较弱的河流堆积。石制品原料多为采自附近阶地的砾石层或桑干河及洞沟河漫滩上的燧石;打片技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石核和石片全部使用锤击法,间接打片技术主要表现在船形石核的制备和细石叶的剥取上;石器类型包括雕刻器、刮削器及琢背刀。石器组合特征显示该遗址文化面貌属于典型的细石器工业。骨化石~(14)C测年结果为18085±235 BP,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较晚阶段。二道梁遗址是泥河湾盆地中首次发现的以船形石核作为主要技术类型、且以此为代表的细石器工业遗存,对研究泥河湾盆地乃至中国北方细石器工业不同技术类型、及所蕴含的人类扩散与技术交流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口子史前地点发现的石制品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张森水 《人类学学报》1999,18(2):81-101
本文记述了小口子史前地点发现的石制品,可分为两组:非细石器工业制品和细石器工业制品,前者中的大多数石器,加工精致,形制规整,清楚可见用指垫法(莫斯特技术)修理,其中有些可与水洞沟文化层出土者对比,至少是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交流的证迹。细石器工业制品中的石叶脊背具多种形式和端刃刮削器中锐刃较多,未见于以往记述的发现于中国境内细石器工业制品的文献中。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你肯挤总还是有的。这里说的海绵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它是海里的一种原始的低等多细胞动物,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区,从浅海到七千米的深海,都能找到它。也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它的体形多种多样,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壶,有的像盘子,有的像臼,还有的如同美丽的花镌一般。有趣的是,这种动物却从来不动,也不会动。它没  相似文献   

20.
关于鼷鼠     
一、生活习性鼷鼠(Mus musculus)又叫小家鼠,或称小鼠(图1)。它是家野两栖的啮齿类动物。头体总长约6—9厘米。在啮齿类中是比较小的一种。毛呈灰黄色或褐色,有的呈棕黄色,依地区而异.尾细,较头体的总和还长,尾尖有长而密的尾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