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庆阳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庆阳——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发现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记载较为少见。1962年胡月长康同志曾报导一批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但多数化石没有确切的地层层位。1963年5—7月间我们在甘肃庆阳发现了几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这里仅记述庆阳龙骨沟地点的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这一地点除含有较多的哺乳动物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外,并有完整的地层剖面,这为晚更新世黄土和河湖相沉积关系的研  相似文献   

2.
吉林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吉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前人研究很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明镇等对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做了综合研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吉林省博物馆对吉林境内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又获得了大量资料,并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工作。据几年来的野外调查和对已出土的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整理,笔者试图探讨一下吉林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分布的特点,供研究本区的古地理、古气候以及第四纪地质等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3.
颜祥林 《化石》2016,(3):24-27
正笔者自2008年8月调入大庆博物馆后,亲身感受了大庆博物馆一个又一个飞跃:从没有一件文物,到目前拥有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收藏量达10万余件;从当初不认识化石,到中国东北第四纪古生物研究保护中心的建立;从没有专业修复技术人员,到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全国唯一的第四纪古生物化石修复制作二级资质,并已成功装配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骨架达百余具。2009年,大庆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被省文化厅评选  相似文献   

4.
辽宁营口金牛山发现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前,东北更新世地层与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成果甚少,辽宁省几无报道。解放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有所进展。1957年,周明镇和薛祥煦记述了建平和康平发现的更新世晚期的动物化石;《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志》(1958)一书,记述的主要是吉林榆树发现的材料,也提到辽宁的某些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1964年,丁梦麟等对朝阳-赤峰间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作了报道,并探讨了这一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划分的问题。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辽宁省古人类、旧石器文化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出现了崭新面貌,改变了东北地区无可靠的旧石器文化的局面,部分研究论文已经发表。在这些文  相似文献   

5.
王斯人 《化石》2016,(3):19-23
正大庆博物馆新馆是大庆城市大文化战略的重点工程,其建设及对外开放都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馆以"东北第四纪"为主线来贯穿全馆,诠释了大庆地区在第四纪时期古环境、古动物与古人类的发展脉络。新馆常设《东北第四纪自然环境》、《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和《大庆地区古代人类文明》三个陈列,展出了大量珍贵的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和嫩江流域古代文物,讲述这片地域数百万年的演化历史,使人们认识大庆乃至松嫩平原远古自然的沧桑巨变和  相似文献   

6.
继1963年4—5月份在黑龙江省通肯河上游几处出土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以后(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7卷3期),7—11月间,在松辽平原的北部,嫩江和松花江包围的环形地区,黑龙江省博物馆又调查了几个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且采集到一些化石。这次发现的地点大致可以分成南北两部。北面的包括德都、克山、拜泉等地点;南面的有肇源、哈尔滨市、宾县(见图1)。这些地点发现的化石都是猛犸象、披毛犀等动物羣  相似文献   

7.
汪清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过去在汪清从未发现过,但在延边其它县境曾有过零星发现,并由日本德永重康、直良信夫进行过研究和报导(1934)。1957年和1960年,李虎男同志先后两次在汪清发现了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延边大学、延边博物馆筹备处分别收藏和陈列了这些标本;笔者在1960年以后,又曾几次到化石地点作了调查。由于本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过去一直研究的很少,这一发现很值得记述报导。  相似文献   

8.
<正> 1983年,内蒙古地矿局区调二队三分队在赤峰北部巴林左旗碧治台地区进行野外填图时,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批化石的新发现,填补了这一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空白,对于研究和划分该区第四纪地层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西柳州笔架山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柳州市郊笔架山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是1972年5月柳州钢铁厂工人开采石料时,在一个山洞中发现的。柳州市革命委员会对此发现,甚为重视,当即派市博物馆易光远前往现场了解。同年7月,我们在钢铁厂领导和工人同志的热情支持和协助下,在产化石地点作了发掘,采集了一批哺乳动物和少量龟类化石,这些材料对阐明华南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吉林榆树周家油坊旧石器文化遗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周家油坊在榆树县西南18公里,地理座标北纬44°43.5′,东经126°21′。这一带盛产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周明镇教授等曾经根据这里的大量化石材料编著《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志》一书。记录了35种化石,并命名为“榆树动物群”或称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但化石层位不清,都是从河中拣的,群众手里收集的或药店里买来的。另外,还有人类化石的发现,称为“榆树人”。也因层位不明和含氟量较低而被否定为古人类化石。此外,还有一件人工打击的石片发现,层位也是不清。为解决“榆树动物群”的层位问题和探索有关古人类活动的遗迹,我们于1977年10月在这里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先后共发掘七个地点(图1)。除第三地点未获化石外,其它六个地点都出土相当数量的化石,共十二种。其中除虎(Panthera tigris Linaeus)外,其余皆不超出前人的记录。同时在第一、二、  相似文献   

11.
1975年2月,在距县城东北11公里的三线水龙潭山,发现一批与哺乳动物化石共存的旧石器。石器地点在这座馒头形孤山的南西坡面上。高度相当于二级阶地(图1)。龙潭山一带基岩为二叠纪灰岩。上面沉积着一套较为完整的第四纪堆积物。综合观察,石器地点的堆积物剖面见图2。[注:各层以钙板相别]。  相似文献   

12.
自更新世以来,我国境内的水系由内陆河转变成外流河,干流长度超过2000公里的,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和塔里木河。塔里木河,地处西北高原干旱区。那里的第四纪沉积物发育,河流阶地分明,地层剖面清晰,但缺乏哺乳动物化石。东北的黑龙江,由于处在沉降带,早、中更新世的地层不易暴露,地表所见多属更新世晚期的沉积和时代很晚的哺乳动物化石。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假如从源头向东漂流而下,不仅能目睹到黄土剖面、湖泊沉积、河谷阶地,且能从这些土层寻找到不同时代的哺乳动物化石。在古人类、古文化方面亦能如此,例如蓝田猿人化石产地,就位于黄河南岸支流坝河阶地上;  相似文献   

13.
记辽宁早第三纪一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长期以来,东北广大区域内未曾发现过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1984年,在吉林桦甸第一次发现了一个晚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王伴月、李春田, 1990).1988年,辽河油田秦德荣同志将一件哺乳动物化石送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这是辽宁首次发现的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发现于辽宁沈阳以西大约37.5公里的大  相似文献   

14.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外学者对我国南方石灰岩溶洞出土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按照以往的习惯,又可总称为广义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广泛的研究。最近有人(计宏祥,1977;黄万波,1979)对这段历史作了详尽的总结。从历史的回顾中可以看到,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积累,华南溶洞出土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已由单一  相似文献   

15.
《化石》2012,(4):57-58
为共同推动中国古生物化石的科学研究,发展科普教育和古生物化石保护事业,搭建更广泛的古生物和地质环境保护公益平台,我会资助并协办了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四次  相似文献   

16.
中国晚第三纪小哺乳动物区系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认为中国动物区系的分化直到第四纪才开始明显。上第三系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表明,晚第三纪时中国小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布,不仅发生了南北分异,而且出现了东部和西部的分化。一个与现代东洋界相似和一个与古北界相似的动物区系在晚第三纪时就已经相当清楚了。我国动物区系分化是一个逐渐而稳定的过程,它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抬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一.三门峡的食肉类粪化石1954年刘东生同志等在三门峡一带作第四纪地质调查时,采集有粪化石标本一块。我国发现的粪化石,除了肯定属鱼类的以外,祇有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有大批食肉类哺乳动物的粪化石,但尚未经过研究。此外,我国还没有关于发现哺乳动物粪化石的记载。三门峡的标本采自该区域内黄河北岸平陆县的洞窑河口,保存在红黄色土底下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学报》1985,4(4):399-400
山西永济发现中更新世动物化石及旧石器地点 197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龙玉柱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王向前等人在山西省永济县介峪口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了一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及旧石器地点。 1984年11月底,笔者和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生到该地点进行野外实习时,在这一地点以东约2华里处又发现了另一个哺乳动物化石及旧石器地点。高,哺乳类化石计有纳玛象(Palaco  相似文献   

19.
河北蔚县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及其在地层划分上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蔚县东陡壁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地点所发现的化石,虽然数量和种类不多,但有一些比较原始的类型。这些第三纪晚期的残留属一直延续生存到第四纪初,并作为第四纪早期哺乳动物群的重要成员。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对泥河湾动物群是一个新的补充,并可作为泥河湾地区早更新世地层进一步划分和对比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河北阳原、蔚县几个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及旧石器地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干河流域,特别是阳原、蔚县盆地的河湖相沉积,不仅发育良好,出露的面积广,厚度大,而且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长期以来作为我国北方第四纪早更新世的一个标准地层。近年来在这一地区,在泥河湾地层的下部一些地点,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哺乳动物化石,并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旧石器。这有助于进一步确定泥河湾的地层时代,为解决我国北方长期以来第四纪下限问题,为寻找人类化石提供了有利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