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桥启一  杨平 《化石》2019,(1):49-53
<正>猛犸象动物群概述猛玛象动物群是包括中-晚更新世散布到欧亚大陆北部一带的真猛玛象在内的适应于寒冷~凉爽气候的哺乳动物群。最初用这个名称的是当时曾作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的研究员的裴文中先生。1957年,他用英文作了中国的第四纪哺乳类的地理分布的发言报告。其发言报告中指出,分布在东北部的黑龙江省以及  相似文献   

2.
北美洲的“世界爷”胡善美北美洲西部加利福尼亚和奥勒冈等地,有好些沿南北方向延伸的山脉。其中在内华达山和喀斯喀特山海拔4200—7200米的坡地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躯干硕大无比的树木,不多的翠叶,巍然耸立在参天古木的树冠之上,在夕阳残照下,显得雄伟...  相似文献   

3.
更新世晚期大型哺乳动物消亡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其消亡的环境背景和影响机制仍没有形成一致观点。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地层中保存有丰富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Mammuthus-Coelodonta Fauna)化石记录,是研究更新世晚期大型哺乳动物生存环境及消亡过程的理想区域。黑龙江省青冈地区出土有典型的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种类,如真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等。本文以青冈县英贤村化石出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孢粉分析,重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生存环境背景。青冈地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出土于湖沼相沉积中,研究发现其生存环境的主要植被成分是蒿属、菊科、禾本科、莎草科和云杉属,指示草甸草原为主,局地生长有针叶林的植被景观。欧亚大陆晚更新世高纬度地区广泛分布的猛犸象草原植被曾延伸到我国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4.
冬天,一只叫金斯博格的23岁的大象死了,美国史密森桑宁学会的丹尼斯·斯坦福博士得知这一消息后,很快采取行动,在他的催促下,史密森桑宁学会要走了这具重两吨的尸体。不久,它被安放在弗吉尼亚州弗朗特罗亚尔附近的国家动物园保护和研究中心。为什么斯坦福博士对金斯博格这只象这么感兴趣呢? “当我们在科罗拉多出土野牛骨骼的地层发掘时,”他解释说,“在  相似文献   

5.
《化石》2015,(3)
<正>一提到动物群,人们大多对澄江动物群、热河生物群、和政动物群、周口店动物群等比较熟知,除了它们的科学价值非常大、研究很深入、影响十分广之外,还有就是它们以代表化石产地的地名命名,加上科普宣传做得好,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其实,在古生物世界里,还有很多以代表性动物命名的动物群,比较鲜为人知。在中生代时期,恐龙是地球的霸主,它们统治地球长达1亿6千多万年,它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大陆,  相似文献   

6.
<正>河北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古地磁测年结果(朱日祥等,2004)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其确立了远古人类在亚洲北部首次出现的最早年代。除人类文化遗物外,马圈沟遗址还同时出土了大批对于我们理解上新世一更新世期间哺乳动物演化具有重要价值的化石材料。尤其重要的是该遗址第三文化层中的真象类牙齿标本(“Elephas sp.”:朱日祥等, 2004),已被鉴定为草原猛犸象(Mammuthus trogontherii)(魏光飚等,2003)。  相似文献   

7.
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外学者对我国南方石灰岩溶洞出土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按照以往的习惯,又可总称为广义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广泛的研究。最近有人(计宏祥,1977;黄万波,1979)对这段历史作了详尽的总结。从历史的回顾中可以看到,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积累,华南溶洞出土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已由单一  相似文献   

8.
报春花科报春花属(Pramula)多年生草本,约有50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高山地区。我国有293种21亚种和18变种,主产于西南、西北诸省区,其他地区仅有少数种类分布。  相似文献   

9.
《植物杂志》2011,(7):94-95
报春花科报春花属(Pramula)多年生草本,约有50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高山地区。我国有293种21亚种和18变种。主产于西南、西北诸省区,其他地区仅有少数种类分布。  相似文献   

10.
260多年前,银杏首次作为树木“侨民”,远涉重洋在欧洲土地上定居。 现在,银杏已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引种栽植。  相似文献   

11.
<正>欧亚大陆东部新近纪对于全面认识现代全球气候与生物群的形成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在整个新生代不仅是动植物发源地,而且也是周围大陆之间的生物地理通道。有科学家提出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该地区也可能是人类演化的中心。新近纪青藏高原的隆升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气温与降雨的分布格局,导致了亚洲季风的形成与加剧以及中亚干旱化。这些气候的变化推动了草原植被及相关生物群在欧亚大陆的扩展,以及晚中新世C_4植物的生态扩张。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古生物学家们研究或修订了自20世纪早期以来发现的大量动植物化石  相似文献   

12.
在地底下酣睡了亿万年的恐龙化石“苏醒”了!它们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又一证据。我们知道,鸭嘴龙化石为北美和  相似文献   

13.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属双翅目潜蝇科,起源于美洲,现分布于亚洲、中南美洲、欧洲、大洋洲等许多国家。以幼虫取食叶肉组织形成虫道,是一种严重危害豆、瓜类蔬菜的危险性害虫,现已被列为国内检疫对象。我国1992年12月海南岛三亚农技中心在田间首次发现美洲班潜蝇。  相似文献   

14.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分子对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瘤菌是一类格兰氏阴性好气的异养型土壤细菌,它们能侵染豆科植物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根瘤,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氨,即共生固氮作用。其在农业上的潜在应用价值推动了全世界范周内的科学家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持续研究。目前,根瘤菌与豆种植物共生固氮体系是所有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中了解得最为清楚的一个系统。 宿主专一性(host specificity)是这一共生固氦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即每一种根瘤菌(或菌株)都有一定的宿主范围,只能在一定数量的豆科植物上结瘤。研究表明,在共生体系形成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和县动物群与深海沉积物的对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对和县动物群中哺乳动物成分、性质等的分析,它应代表一个寒冷期。当时和县一带的气候,似与今日华北南部的气候类似,但又较之湿润。它的层位大体上相当于周口店第一地点的3—4层;其地质时代相当于海洋的O~(18)的第8阶段,距今约28—24万年。  相似文献   

16.
张晓凌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11,30(4):368-370
2011年7月4日—10日,由亚洲旧石器联合会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欧亚大陆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过渡阶段的特征——文化发展与人类演化(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Middle to Upper Paleolithic transitionin Eurasia: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evolution of Homo species)"在俄罗斯阿尔泰地区召开。阿尔泰山位于北亚和中亚联接的位置,该区域内出土了大量富含科学信息的考古学材料。2010年《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古DNA学研究表明,阿尔泰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着区别于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的一个新的人种或亚种-德尼索瓦人(Homo denisovans or H.altaiensis)。此次会议就在德尼索瓦(Denisova)考古营地举行。  相似文献   

17.
王世骐 《化石》2022,(4):79-81
<正>现代东非和南非地区的热带稀树草原构成了全球生态系统中非常独特的生态景观,以众多适应在开阔环境中食草和奔跑的大型有蹄类哺乳动物为特色(以下简称“萨瓦纳动物群”)。由于野生动物题材的纪录片多在这一动物群中取材,使得该动物群在全球公众中具有非常广泛的知名度。然而,萨瓦纳动物群成员在非洲的化石记录一般不早于700万年,  相似文献   

18.
披毛犀和猛犸象的地理分布、古生态与有关的古气候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 Blumenbach)和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 Blume-nbach),在更新世时曾广泛分布在北半球极为辽阔的地带。它们是在更新世冰期气候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类型,是冰期气候的标帜。更新世晚期,披毛犀与猛犸象,在北半球的分布范围,曾明显向南扩展,尤其是披毛犀在中国的西南部与东部,都曾突出地向南伸展到北纬33°左右。这是在第四纪气候多次波动的影响下,冰川一次又一次的扩张,海洋面逐渐降低。气候带南移,北极动物与北方动物向南迁移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9.
张双权  张乐 《人类学学报》2007,26(4):379-388
考古动物群是由古代生物群经过死亡群、埋藏群、化石群的逐次"过滤"而形成的一个"采集群"[1]。在这一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历史过程中,不同来源、不同规模、不同作用方式的多种埋藏学因素都在其中打上了自己的深刻"烙印",并在各自的层面上改变了考古动物群的最终面貌,从而导致了化石记录与原始生物群之间的客观偏移。因此,在对考古遗址发掘出土的大量动物化石进行合理解释之前,有必要了解和研究那些可能影响考古动物群最终组成的埋藏学过程或动因。本文以东亚地区的几项埋藏学研究为例,重点阐释了一些可能导致考古动物群偏移的埋藏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1975年初,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7位科学工作者加入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组成了古脊椎动物考察组。进藏的前夕(1975年3月13日),刘东生教授给大家做了一个报告,因为刘先生曾多次进藏考察。刘先生的报告很简短。首先,他对青藏高原的情况作了概括性的介绍。接着,他强调指出,要解决青藏高原隆起的地质时代问题,必须找到有价值、有意义的化石。最后他建议,去吉隆寻找古脊椎动物的化石。我们接受了刘先生的意见,把吉隆列为1975年度野外考察的第一个地点。事实果然不出刘先生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