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横断山脉的肖叶甲科3个新种。标本由中国科学院云南横断山综合考察队昆虫组采集。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横断山区昆虫区系初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书永 《昆虫学报》1990,33(1):94-101
1981—1984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队在我国西南部的横断山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多学科综合考察,收集昆虫标本17万多号.横断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着独特的昆虫区系.种类繁庶、成分复杂,特有种,尤其高山特有种相当丰富,物种分化显著,并具有地域上的狭布性,构成本区昆虫区系特征.作者根据古北、东洋、高山特有三种主要成分的分布,试提出古北、东洋两大区系在本区的分异界线.典型东洋区系成分一般限于海拔2,800—3,000m以下地区,约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上线一致.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唐妈珠教授主编的《横断山区鸟类》一书,于1996年经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科学考察丛书之一,系16开本,546页,附图版5幅。共记述横断山区鸟类585种,另55亚种,分隶于19目61科。是迄今为止记述横断山区鸟类最全面、系统的一部专著。横断山区地处我国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一带,总面积约50万kin。由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独特,是举世瞩目的研究生物和地学中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关键性地区。本书是在作者1981—1985年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获得鸟类标本3427号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采自云南横断山区玉龙雪山多老鹳草Geranium donianum上的柄锈菌属一新种,即多氏老鹳草柄锈菌Puccinia geranii-doniani。文中对新种作了拉丁文描述并附了孢子形态的线条图,讨论了新种与近似种的主要区别,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采自云南横断山区玉龙雪山多氏老鹳草 Geranium donianum 上的柄锈菌属一新种,即多氏老鹳草柄锈菌Puccinia geranii-doniani.文中对新种作了拉丁文描述并附了孢子形态的线条图,讨论了新种与近似种的主要区别.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1981~1983年,参加中国科学院横断山综合考察队,赴云南地区进行考察,又于1993~1994年,赴滇南一带调查,获得陆生贝类标本一批,经整理鉴定,得拟阿勇蛤蝓科一新种:即云龙隐带螺Cryptozonayunlongensissp.nov.。本文对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对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对颚片和齿舌作了电子显微镜观察,与其近似种古怪隐带螺Cryptozonaerratica(Heude,1882)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作者于1981-1983年,参加中国科学院横断山综合考察队,赴云南地区进行考察又地1993-1994年,赴南一带调查获得陆生贝类一一批,经事理鉴定,得拟阿勇蛞蝓科一新种;即云龙ryptozona yunlongensis sp.nov.。。本文对新咱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对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地颚片和齿舌作了电子显微镜民其近似种古怪隐带螺Cryptozona erratica 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1974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蔡重阳、陈挺恩及笔者,和云南省一区测队的段彦学、李国华,昆明工学院地质系的王举德一起,对云南西部的志留系、泥盆系进行考察时,发现保山县沙河厂西剖面,奥陶系顶部和志留系底部均是笔石相地层,是一个研究奥陶系与志留系分界的良好剖面。云南西部地区晚奥陶世含笔石地层研究程度很差,笔石动物群尚未进行过研究。本文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采自云南横断山区玉龙雪山多氏老鹳草 Geranium donianum 上的柄锈菌属一新种,即多氏老鹳草柄锈菌Puccinia geranii-doniani。文中对新种作了拉丁文描述并附了孢子形态的线条图,讨论了新种与近似种的主要区别。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0.
由黄复生主编,将于1995年12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16开本,35万字,附有112个插图。该书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又一大成果,是继《西藏昆虫》、《横断山区昆虫》以后该高原地区的又一极其珍贵的基本资料,记载了昆虫纲13目92科336属736种及蜘蛛纲25科30属巧种,总计16目117科416属781种,其中有4个新属109个新种.除各论外,在总论部分作者从分析昆虫区系结构、组成与性质入手,把考察地区分成《个小区进行对比分析,系统阐述这一地域昆虫区系的特点,并且运用板块运动的思想和冰期的作用探讨这、一区域昆虫区系的历史演替。…  相似文献   

11.
作者于1981—1983年随中国科学院青藏综合科学考察队赴横断山区考察,采集到不少莎草科植物标本。近年来、在承担《横断山区植物》一书莎草科的编著任务中,除鉴定了青藏队采集的该科标本外,还鉴定了我所标本馆收藏的该科部分标本,发现了一些新分类群,现在本文发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采集到大量植物标本。作者最近承担编写《横断山区植物》一书的豆科,在编写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种、新组合等,现在本文发表。  相似文献   

13.
横断山区莎草科新分类群(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于1981—1983年随中国科学院青藏综合科学考察队赴横断山区考察,采集到不少莎草科植物标本。近年来,在承担《横断山区植物》一书莎草科的编著任务中,除鉴定了青藏队采集的该科标本外,还鉴定了我所标本馆收藏的该科部分标本,发现了一些新分类群,现在本文发表。  相似文献   

14.
陈明洪研究员,四川都江堰人。1958年就读于四川大学生物系,师从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方文培先生;1963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我国著名的古植物学家徐仁先生领导下工作多年;1986年他受命筹建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任常务副主任并主持该园工作;1997年退休。陈先生早年从事新生代植物研究,先后数次赴云南、四川、东北、华东等地区,采集了大量植物化石标本。1981—1984年,他参加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综合科学考察,搜集了大批珍贵的植物化石标本。其间,参编《中国新生代植物》专著,发表《川西高原老…  相似文献   

15.
横断山区蚜虫区系的特异性与历史渊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系统分析了横断山区蚜虫区系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区系成分的复杂性、古北与东洋成分的交融性、区系组成的特有性和物种分布的间断性.进一步结合地质历史事件对横断山区蚜虫区系的历史渊源及其特异性演化进行了初步讨论.根据蚜虫类分布特点,建议古北区和东洋区在横断山区的分界线南移至丽江一线;横断山区蚜虫和其他地区的间隔分布可能是由地质历史上板块运动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及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循环往复造成的;横断山区蚜虫区系是一个复合区系,同其他动物地理区划如新北区、澳洲区、非洲区等的蚜虫区系都有密切的历史渊源,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的隆起及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循环往复又使得本区蚜虫区系有着独特的演化历程,从而造成了本区蚜虫区系的特有性.  相似文献   

16.
<正>哀牢山山脉斜贯云南亚热带中部500余千米,是云贵高原、横断山地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地理区域的接合部,在我国西南低纬高原山地具有独特地位,是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及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荟萃之地。哀牢山保护区地跨楚雄、玉溪和普洱三州(市)的南华、楚雄、双柏、新平、镇沅和景东六县,面积为67 700公顷。在动物区系上哀牢山地区正好处在泛北极和古热带区系的南北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中美联合云南高黎贡山考察过程中发现的一个云南苔藓植物新记录科——虾藓科。云南贡山县普拉河为该科下类群日本虾藓(Bryoxiphiumnorvegicumsubsp.japonicum.)于中国西南横断山-高黎贡山自然分布区的最南沿。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中美联合云南高黎贡山考察过程中发现的一个云南苔藓植物新记录科——虾藓科。云南贡山县普拉河为该科下类群日本虾藓(Bryoxiphium norvegicum subspjaponicum.)于中国西南横断山-高黎贡山自然分布区的最南沿。  相似文献   

19.
中国苔藓植物的地理分区及分布类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对中国苔藓植物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中国苔藓植物的分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将最初的7个分区划分为10个分区,从华中区中分出华东区,由华北区中分出华西区,并将青藏区及云贵区内的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组成单独的横断山区。就中国苔藓植物的分布类型及可能的分布路线也作了讨论,指出中国苔藓植物的分布路线有3条,一条是从喜马拉雅地区经滇西北、川西沿长江流域到中国的东南部;一条位于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和台湾之间;第三条则从喜马拉雅地区通过秦岭直至长白山区。  相似文献   

20.
根据云南横断山区具代表性的7个山系共9个样区山地蚤类及其宿主动物的垂直分布调查结果,并参考以往的部分调查资料,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不同山系样区各垂直带蚤类物种多样性的平均值作为指标,就云南横断山区蚤类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趋势和规律,与宿主动物和重要环境因素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蚤类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趋势是由西北→南→东→北呈递减的趋势。与变化趋势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是水湿条件,其次是经度的影响。另外还与蚤类的丰富度、地理环境、垂直带和人们的生产活动等因素有关。研究认为,形成蚤类与宿主动物间多样性地理分布趋势上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其中水湿条件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还发现,横断山蚤类在我国蚤类区系中是多样性最高的地区,它充分地反映了横断山区栖息地异质性对物种数的重要影响,并说明栖息地异质性对物种—面积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