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有机磷酸酯类(OPs)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之一.其除了抑制胆碱酯酶(AChE)活性外, 也抑制对氧磷酶(PON1)的活性.其急性中毒主要与抑制AChE有关.最近,OPs 对PON1的影响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因为PON1除了有水解OPs的功能外,也有抗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和降解LDL中的脂质过氧化物的作用.因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起始步骤.将探讨OPs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作为研究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每天给兔灌胃敌百虫(18 mg/kg)70天,可导致其离体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EDR)反应和eNOS活性显著性降低,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一氧化氮水平、PON1 和AChE 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水平增加.OPs的活性成分——对氧磷在体外与兔胸主动脉环直接孵育也能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显著抑制EDR.研究结果提示,亚慢性-亚毒性剂量的敌百虫灌胃或对氧磷与离体血管环直接孵育,均可导致兔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OPs抑制氧化酶和诱发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超氧阴离子抑制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氧阴离子对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内皮细胞超极化因子(EDHF)和一氧化氮(NO)引起的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取肠系膜血管三级分支约2 mm长血管环,置于DMT 610 M系统,记录张力变化.血管环浴液中加入焦酚建立超氧阴离子损伤模型.结果:焦酚(10,100,300和1 000 μmol/L)可浓度依赖性地引起乙酰胆碱(ACh)诱导的肠系膜阻力血管舒张功能减弱;其中,300 μmol/L焦酚显著减弱肠系膜血管环由ACh诱导的EDHF和NO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效应,但对硝普钠和吡那地尔引起的内皮非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超氧阴离子可减弱阻力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超氧阴离子抑制了阻力血管内皮细胞EDHF和NO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2(ADM2)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发挥舒张血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8只180~20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对照组、AngⅡ(150 ng/(kg·min))组和AngⅡ(150 ng/(kg·min))+ADM2(500 ng/(kg·h))组,采用皮下埋植微量渗透泵的方法给药。2周后颈动脉插管法测量大鼠血压,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DHE染色法检测大鼠动脉壁活性氧产生。制备大鼠离体血管环,观察ADM2的舒血管作用。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A.hy 926,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AngⅡ和ADM2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释放的影响。结果:与AngⅡ组相比,ADM2显著降低了大鼠血压,血浆中eNOS活性提高、NO含量增加,血管壁活性氧产生减少。ADM2呈浓度依赖性和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环,并明显抑制了AngⅡ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产生。结论:ADM2可能通过拮抗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氧化应激效应,改善内皮功能,发挥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桂皮醛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对相关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作用,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1)制作高糖(30 m M)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和血管组织损伤模型,并以低糖(5.5 m M)作为对照,高糖干预的HUVECs给予桂皮醛(10μM)或桂皮醛+TRPA1特异性拮抗剂(HC030031,10μM)进行干预,以DHE染色和DAF-2DA染色观察各组细胞超氧阴离子和一氧化氮(NO)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eNOS及P22~(phox)水平。(2)以TRPA1敲除(TRPA1~(-/-))及相应的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分离胸主动脉进行体外培养,设低糖(5.5 m M D-葡萄糖)组、高糖(30 m M D-葡萄糖)组、高糖+桂皮醛(10μM)组,以微血管张力测定仪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1)桂皮醛可显著减少高糖介导的内皮细胞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防止NO水平下降,但上述作用可被HC030031所阻断。(2)桂皮醛可显著防止WT小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但对TRPA1~(-/-)小鼠无上述作用。(3)桂皮醛剂量依赖性地上调Nrf2的表达,还可促进eNOS磷酸化,减少P22~(phox),上述作用均可被HC030031阻断。结论:桂皮醛激活TRPA1通过Nrf2信号通路可改善高糖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水平,防止NO水平下降,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盐酸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A.hy926为研究模型,从细胞水平上分析了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损伤过程及中药川芎的一种有效成分——盐酸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hydrochloride,TMP·HCl)保护过程中内皮细胞的相关酶活性变化及信号转导规律。结果表明,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在AngⅡ刺激下,细胞活力降低;且ERK、JNK的磷酸化程度,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量,胞内抗氧化酶的活力分别发生变化;而TMP·HCl预保护后,发生相反变化,同时提高了细胞活力,证实ERK、JNK、eNOS、iNOS等信号分子以及活性氧参与细胞损伤及存活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主要对大黄素膳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调节作用和其分子机制进行探索。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组、高脂血症组、辛伐他汀组和大黄素组。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其它组给予高脂饲料,辛伐他汀组(10 mg/kg)和大黄素组(10 mg/kg)连续灌胃给药38 d,试验结束采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各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肝脏做组织病理学分析;胸主动脉做体外孵育测总一氧化氮(NO),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测血管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大黄素组能够显著降低TC、TG、LDL-C(P0.05,P0.05,P0.001)和AI(P0.001)。病理学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降低肝细胞的脂肪变性程度。胸主动脉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显著提高总NO(P0.05);PCR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大黄素能够上调eNOS的基因和蛋白水平(P0.05,P0.001)。因此,大黄素能够降低血清TC、TG和LDL-C,保护肝细胞,减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危险;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内皮细胞eNOS/NO系统、保护血管内皮有关。  相似文献   

7.
N-乙酰半胱氨酸抗脂多糖诱导的肺动脉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N 乙酰半胱氨酸 (N acetylcysteine,NAC)减轻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所致的肺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血管环张力检测技术和扫描电镜方法 ,观察了NAC对LPS引起的肺动脉反应性及肺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并测定了肺动脉组织中丙二醛 (malondial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es ,SOD)及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的变化。结果 :LPS(4μg/ml,7h)可降低肺动脉对乙酰胆碱 (ACh)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NAC(0 .5mmol/L)可逆转此种反应降低而对正常肺动脉舒缩反应无明显影响 ;NAC可改善LPS引起的肺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并可逆转LPS引起的肺动脉组织中MDA、NO含量增高和SOD活性降低。结论 :NAC可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肺动脉内皮细胞并增强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提示此可能是其发挥抗肺动脉压增高从而改善内毒素所致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纳他卡林对低氧引起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作为体外低氧损伤的细胞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模型组、纳他卡林低、中、高剂量组,利用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释放,RT-PCR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水平。结果:纳他卡林三个剂量组均可逆转低氧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包括提高内皮细胞生存活力和NO的释放水平,显著抑制低氧引发的内皮细胞ICAM-1,ET-1,VEGF mRNA表达量的上调。结论:纳他卡林对低氧诱发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改变、细胞通透性增加及炎性因子的分泌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作为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产生的主要来源,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eNOS的功能受多种因子调控,其中四氢生物蝶呤(BH4)可通过维持eNOS偶联状态而促进其形成NO,而非解偶联状态下生成超氧阴离子,进而保护内皮生理功能。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作为生成四氢生物蝶呤(BH4)的主要蛋白酶,对内皮功能调控具有重要影响,然而eNOS对DHER是否具有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损伤机制及叶酸(FA)的拮抗效应。HUVEC原代培养,传至第3代后,将其与不同浓度Hcv(10μmol/L、30μmol/L、100μmol/L和300μmol/L)、FA(100μmol/L)或两者联合共同培养72h,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估测细胞eNOS mRNA水平及eNOS蛋白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细胞内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含量;并分别测定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HUVEC与不同浓度Hcy培养72h后,eNOS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皆受到抑制;eNOS活性降低;NO生成减少。同时,DDAH活性降低;细胞内ADMA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加入FA后,eNOS蛋白质水平上调;eNOS活性增强;NO生成增多。同时,DDAH活性增强,ADMA蓄积减少;但eNOS mRNA表达没有改变。Hcy对内皮细胞eNOS的损伤机制涉及eNOS酶蛋白和eNOS的基因表达两个层面,其对eNOS酶蛋白的抑制机制可能通过DDAH-ADMA通路,FA可拮抗Hcy对eNOS酶蛋白的抑制作用,显示出对HHcy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FA对HHcy所导致的eNOS基因表达的抑制无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