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蚜、萝卜蚜的种内密度和种间竞争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内不同密度条件下,研究了桃蚜和萝卜蚜在甘蓝上的种内密度效应和种间竞争作用。结果表明:单独饲养时,在5头/株和10头/株密度下,两种蚜虫种内密度效应均较弱;而在15头/株时,桃蚜和萝卜蚜的寿命和产蚜量都随之显降低,说明当两种蚜虫达到一定的拥挤程度时,种内密度对种群均产生一定的负效应。两种蚜虫共存时,单头产蚜量均比单独饲养时显下降,种问竞争作用明显。在10、15头/株密度下,桃蚜的竞争作用大于萝卜蚜,萝卜蚜的寿命和单头产蚜量都极显低于桃蚜。  相似文献   

2.
三种玉米蚜虫种群的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重庆市郊区1998~1999年春玉米上3种蚜虫种群的数量动态、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在春玉米上的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3种蚜虫混合种群的种群数量消长呈现出5月中下旬和6月下旬两个高峰;在生态位宽度上,Livens生态位宽度指数(Bi)分析表明,麦长管蚜表现出时间上的高度分化,玉米蚜表现出空间上的高度聚集特性,而禾谷缢管蚜的分化并不明显;在生态位重叠上,玉米蚜和禾谷缢管蚜的HturlbeIt生态位重叠指数(Lij)最高,玉米蚜和麦长管蚜次之,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最小.在春玉米上发生的3种蚜虫中,玉米蚜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拟对肚倍蚜Kaburagia rhusicola瘿内种群动态与虫瘿生长发育关系进行研究,为深入研究肚倍蚜的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方法】在2014年4月27日至7月16日期间,在湖北竹山田间每间隔10 d随机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青麸杨,分别采集健康肚倍蚜虫瘿,每次采集样本30个。采用排水法测量虫瘿体积,之后将虫瘿解剖,取出瘿内蚜虫,置于培养皿内,采用四分法统计数量。对虫瘿体积增长与瘿内蚜虫种群变化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虫瘿体积增长与蚜虫种群数量增长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0,P0.01)。虫瘿体积与蚜虫种群数量增长分别呈现3个峰,即5月6日至5月16日、5月26日至6月6日和6月26日至7月6日。肚倍蚜瘿内密度变化的主要趋势是先降后升,中间有一个小的起伏。【结论】本研究表明虫瘿大小和瘿内蚜虫种群数量有关,虫瘿体积可用于评价干母的环境适合度。  相似文献   

4.
蚕豆蚜种群动态与蚕豆生理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蚕豆和蚕豆蚜构成的人工种间关系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蚜虫种群动态和植物生理变化的关系。发现蚕豆生理应激过程能影响蚕豆蚜种群的生殖率、存活率等种群特征,从而调节其种群的动态。蚕豆还能传导放大昆虫种群自主调节的信息。蚜虫种群的适应过程,包括减小种群数量(低生殖率和迁移),降低对植物的胁迫,从而维持种间关系系统的持续发展。本文还初步将植物的生理应激过程与昆虫种群的动态过程相耦联,建立动态模型,对种间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捕食干扰对Myospalax baileyi种群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去除法对高原鼢鼠种群繁殖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未受干扰的种群内有50%的雌性成本不参与繁殖,其平均胎仔数3.4只,种群受干扰后其成体鼠的比例下降,幼体鼠的比例相对提高,繁殖鼠的比例和平均胎仔数均相应增加,随着干扰程度的加剧,其繁殖力也明显增加。土壤硬度和杂类草生物量决定了高原鼢鼠的种群密度,而种群密度是影响繁殖力的主要因素,未受捕食干扰的种群其数量接近于环境容纳量,由于密度作用使其繁  相似文献   

6.
小麦不同品种上麦蚜及其天敌的数量变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品种 (系 )的抗性对麦蚜种群数量影响很大 ,百株蚜量随着小麦品种抗性增强而下降。而同一小麦品种对不同种蚜虫的抗性存在质的差异 ,铭贤 1 69品种 ,蚜高峰期百株蚜量麦长管蚜 63 0头 ,禾谷缢管蚜只有 1 1 5头 ,两者相差 5 5倍。另一方面 ,小麦品种抗性对麦田天敌的种群数量影响不大 ,而对天敌的发生期有些影响。因此 ,小麦品种抗性、天敌对麦蚜的自然控制能力 ,可把小麦中后期的蚜虫虫口密度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之下。  相似文献   

7.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桃蚜种群寄主遗传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寄主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蚜虫种类之一。为了探明桃蚜在不同寄主上的遗传分化特点,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西兰花、桃树、辣椒上的桃蚜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5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达到7.6个,桃树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这可能是因为各种夏寄主上的桃蚜迁回桃树上越冬,从而使多种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得以聚集的原因。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分析显示西兰花种群、桃树种群和辣椒种群两两之间(除了桃树06种群和辣椒06种群之间没有遗传分化外)都出现了明显遗传分化,相比之下桃树种群和辣椒种群的分化程度要比桃树种群和西兰花种群的分化程度低,这可能预示着西兰花寄主上的桃蚜正在向远离桃树和辣椒种群的方向进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1983年棉花蕾铃期棉蚜发生情况。从7月上旬到9月上旬发生量超过往年同期的10倍。绘出了蚜虫数量的对数值和生理时间关系图,描述了棉蚜种群下降过程中年龄结构变化及其与寄生率变化的关系。在棉蚜种群下降过程中Ⅰ龄若蚜占百分比下降表明成蚜生殖力下降。高密度组Ⅱ龄若蚜百分比下降,表明Ⅰ龄若蚜死亡率增大。高密度组成虫比例下降是因为有翅若蚜比例高。上述年龄结构变化和寄生率关系密切,表明蚜群下降到低水平时寄生率上升不完全由于寄生蜂增殖,而Ⅰ、Ⅱ龄若蚜比例下降、有翅若蚜增加和高龄若蚜比例上升中是重要原因。棉株不同位置棉蚜寄生率没有差异。寄生率和单位面积内的蚜虫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反-β-法尼烯(EβF)是蚜虫报警外激素的主要组分,可以驱避蚜虫并调节部分天敌的行为反应.为明确其生态功能,研究了EβF对马铃薯田间蚜虫(桃蚜、棉蚜、马铃薯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2年内,EβF处理区(每周100 μL)植株上的蚜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瓢虫(2012、2013年)及僵蚜(2012年)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区.2012年,距离EβF释放器1和5 m处植株上蚜虫数量显著低于10 m处;2013年,距离EβF释放器1 m处植株上蚜虫数量显著低于5及10 m处.EβF处理区黄盆内寄生蜂和食蚜蝇(2012年)以及瓢虫(2013年)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区.表明马铃薯田间释放EβF可以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抑制蚜虫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10.
蓝光照射可以降低黄瓜Cucumis sativus上蚜虫的种群密度,但蓝光照射后无翅蚜虫是如何被驱离的尚未见报道。本文以盆栽黄瓜为供试材料,研究蓝光照射对黄瓜上无翅瓜蚜Aphis gossypii驱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光照射对设施黄瓜上的无翅蚜有较强的驱避作用,光照强度越大、照射时间越长,黄瓜上蚜虫的虫口减退率越大。蓝光照射后无翅蚜主要通过黄瓜主茎离开黄瓜向花盆的土下迁移,少部分蚜虫还可以顺着花盆向盆外迁移。光强越强,相同时间内迁离黄瓜的蚜虫越多。300 lux蓝光照射10 h后,蚜虫种群的校正虫口减退率达到64.03%。相同的蓝光光强和照射时间下,晚间蓝光照射处理后蚜虫的迁移数量多于白天。地面黄光环境对蓝光驱避黄瓜蚜虫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盆外放置黄板,迁向盆外的蚜虫量增加。黄光点亮30 min后关闭,同时打开蓝光可以提高蓝光对蚜虫驱避作用。因此,蓝光照射可以驱离黄瓜上的无翅蚜,驱离的无翅蚜主要迁移到盆内土中,少量的可以迁出花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